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为什么孩子从不关心父母,父母长期缺乏对孩子的关心

为什么我什么都想着孩子,却最终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想必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但是孩子却越来越不听话,忤逆反叛,让自己越来越伤心。是不是孩子都这么不识好歹?
卢梭在《爱弥尔》曾提到过这么一个观点,要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感到痛苦,那就让他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这和许多家长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家长们通常认为孩子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家长一味的满足孩子,只会滋生贪得无厌和不知感恩的心,让孩子变得用物质来

为什么我什么都想着孩子,却最终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想必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但是孩子却越来越不听话,忤逆反叛,让自己越来越伤心。是不是孩子都这么不识好歹?

卢梭在《爱弥尔》曾提到过这么一个观点,要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感到痛苦,那就让他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这和许多家长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家长们通常认为孩子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家长一味的满足孩子,只会滋生贪得无厌和不知感恩的心,让孩子变得用物质来衡量亲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会心疼你呢?

​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的家长,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不会觉得自己不对他们好会有什么问题。有个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后,一路上一直抱怨自己,同行的家长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母亲害怕现在天气转热,自己带给孩子的衣服太热怎么办。于是同行的人安慰她不要担心,孩子感到热的话自己会脱掉,可是即使如此,这位母亲依旧忧心忡忡,一连给孩子的老师发了好几条消息,叮嘱老师帮孩子换一件薄点的外衣。

这种家长不仅会让老师感到无奈和厌烦,其实孩子同样也非常讨厌这种家长。自从孩子到三四岁之后,其实对于生活中基本常识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如果父母强行介入,只会让孩子感到不耐烦。而这个母亲平时和孩子相处的也并不融洽,在家的时候孩子经常对母亲吆五喝六、不给好脸色,也都源于母亲过于偏爱孩子,让孩子有恃无恐。

这种家长如果不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会形成这种不良的习惯,经常会不自知的下意识地对孩子好、关心孩子,而这种不留给孩子自行成长空间式的关爱,也会让孩子有种窒息的缺氧感,和父母在一起会感到非常不耐烦。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需要关心孩子的,但也要留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成长,而不是一直被家长摆布。家长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孩子才会感到更加轻松,也不会养成觉得父母爱自己和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习惯。

家长在对孩子奉献的时候,一定不要超过底线,也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在有足够条件支撑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适量对孩子满足,但是不能全部满足。比如说带孩子去超市的时候,孩子既想要玩具又想要零食,家长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只能二选一,让孩子明白并不是自己所有的需求都会得到回应。

当然了,最主要的一点依旧在于,家长对孩子付出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对自己好并不是必然的,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个理由可以是孩子帮忙打扫了卫生,也可以是孩子取得了某样成就的奖励等等,总之不能毫无理由的满足孩子,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没有条件,但是对自己的满足是有条件的。

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只会让孩子被溺爱、被惯坏。在《变形计》这档栏目中,此类的孩子比比皆是,大多都是生活水平较高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肆意满足,导致孩子长大后忤逆反叛,只要要钱家长不给就能对父母拳脚相向,这都是无条件付出和满足造成的恶果。

无条件给予只会让孩子漠视父母的付出,而2011年的“汪九刀”事件更是为所有父母敲响了警钟。在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发生一起命案,一个刚下飞机的日本留学生连捅母亲数刀,导致其母命丧当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汪某要钱不成,一怒之下捅死了自己的母亲。

有些人可能觉得,是不是母亲有钱但是不想给孩子啊?实际上并不是,汪某母亲每月只有七千工资,基本全给了在日留学的儿子,为了孩子的生活费,甚至还需要到处借钱才能满足孩子需求。而汪某在大学期间从未勤工俭学,衣食住行各类花销全靠其母亲支持,当母亲再也无钱满足汪某时,汪某最终起了歹念。

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没有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同样的心理,反而父母地付出和给予被漠视和滥化,除了能够满足孩子需求之外,再无任何其他作用,这样带出来的孩子,对父母怎么可能怀有感恩之心呢?

所以说,父母在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反思。

反思,该怎么反思呢?应该想想这件事是不是必须做的,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对双方都好。比如说孩子上学需要学费,这是必须得给的,不能为了防止把孩子养成“白眼狼”都不给孩子学费,这就有些过分了。那么什么事情不能满足孩子?就是非必需品,比如玩具、衣服等等,在孩子已经有玩具和衣服的情况下,这些都是非必需品,如果孩子真的想要,家长也不能干脆利落地答应孩子,而是要让孩子通过某些努力来获取。比如说帮忙打扫卫生、刷碗等等,让孩子通过自己努力和劳动来获取,比父母直接给孩子更高效。

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反思的力量来平衡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味的给予和付出并不会让孩子更加优秀,适当的拒绝和推辞也不会让孩子变得差劲,无微不至的关怀只会让孩子没有喘息的空间,放手反而能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重要。

为什么我对孩子那么好,却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呢?家长们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也更应该问问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才让孩子变得忘恩负义。带孩子一定要从小调教,不要让被满足成为习惯,这才是一切的关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790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孩子为啥不愿再去兴趣班了这些你必须知道的问题,什么人不建议孩子上兴趣班 下一篇:宝宝身体伸缩的时候听到关节的响声是什么原因,宝宝伸缩时听到关节有响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