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孩子爱拖延,原因是什么呢,孩子拖延的五大原因

随便在微博上一搜“陪孩子写作业”,就能看到各种家长崩溃的瞬间和吐槽。
“磨磨蹭蹭,半天写出不来几道题。”
“给孩子讲了无数遍的题,他还是能错。”
“自从陪孩子做作业,发现我们都得了一种病,她得了拖延症,我得了狂躁症!”
拖延为什么在写作业上表现最明显呢?
因为学习是反人性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所以,即使孩子学习写作业的重要性,心理上还是不愿意去学习,也就产生了一做作业就拖延的状态。
而家长在面对孩子写

随便在微博上一搜“陪孩子写作业”,就能看到各种家长崩溃的瞬间和吐槽。

“磨磨蹭蹭,半天写出不来几道题。”

“给孩子讲了无数遍的题,他还是能错。”

“自从陪孩子做作业,发现我们都得了一种病,她得了拖延症,我得了狂躁症!”

拖延为什么在写作业上表现最明显呢?

因为学习是反人性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所以,即使孩子学习写作业的重要性,心理上还是不愿意去学习,也就产生了一做作业就拖延的状态。

而家长在面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上,很容易丧失冷静,因为孩子现在还只是写作业拖拉,但如果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习惯将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童年期孩子性格的形成就是一生性格的原型,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是很重要的。

拖延症其实是焦虑的表现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大多数是他太懒惰,自控能力太差,时间规划太差导致做事没有条理。因此要克服拖延症的关键,应该是要做好时间管理。但有的家长会发现,即使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每个时间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写的明明白白,孩子依旧会做事拖拉。

这时候家长就会陷入困惑,究竟应该怎样才能解决孩子拖延症的问题呢?

《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曾说,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人会对开始或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机制。

拖延症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因为我们明明知道一件事对自己是有害的却还要做。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陷入长期拖延的非理性循环?

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要开始或完成一件事情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情绪调节决定了是否拖延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我们仅仅是因为心情不好而拖延吗?像孩子之所以写作业拖拉,也仅仅是因为没心情写?

简而言之,是的。

心理学教授Tim Pychyl博士也提到:“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非时间管理问题。”

拖延不是性格缺陷比如懒惰,也不是说时间管理能力太差,它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完成某些任务的挑战性,以及产生的消极情绪:无聊、焦虑、不安、沮丧,甚至自我怀疑。

有可能任务本身就让人厌恶,比如说孩子很讨厌数学,现在却被要求写好几份数学试卷,会本能地有抵抗情绪。

拖延症也有可能和更深层次的感受有关,比如自我怀疑。

可能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是在想数学这么难,我要是做得不好怎么办?

事实上有研究证明,很多人在拖延之后往往都会自我责备,这种想法叫做“拖延认知”。

我们会懊恼当时为什么不尽快把事情做完,这样的想法施加的压力通常会导致进一步的拖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多都是优先考虑当下的感受。

就像孩子写作业拖沓的时候,他也知道事后会被爸爸妈妈训斥。如果拖延可以让自己的心理好受一些,即使我们知道日后可能会后悔,我们还是会拖延。

所以要解决拖延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面对新的挑战时产生消极情绪。

而是找到一个既能减轻开始任务时的挑战感,又不会在未来产生懊恼情绪,形成二次伤害的方式。

学会有成效的拖延

在《拖延心理学2》中,作者罗列了几十种应对拖延的战术,而“有成效的拖延”就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一种。

“我们大多数人是可以克服拖延症的,不过不可能完全攻克这个顽疾,”作者斯蒂尔博士说,他有一篇关于拖延症的学术论文花了10年才写成。

“我个人最好的战术是将自己的每个计划跟另一个相对比,完成这一个计划时,就拖延另一个。”

斯蒂尔说,这个战术的基础是行为心理学的确凿的原理:“我们乐于去完成任何讨厌的任务,只是这能让我们躲避某些更糟糕的事情。”

要打破对拖延症的上瘾,解决方案必须是内部的,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从内部去解决拖延症,一种是在拖延的时刻原谅自己。

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能够原谅自己在准备第一次考试时拖延的学生,在准备下次考试时拖延的次数反而会减少。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自我原谅可以让个人摆脱不适应的行为,专注于即将到来的考试,而不受过去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种策略是自我同情,即在面对我们的错误和失败时,善待和理解。

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分析了压力,自我同情和拖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拖延者往往具有高压力和低自我同情心。

这表明,自我同情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可以抵御对自我相关事件的负面反应。

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不仅减少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拖延症的罪魁祸首——心理压力,还积极地激发动力,增强自我价值感,培养乐观、智慧、好奇心和个人主动性等积极情绪。

最重要的是,自我同情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只需要以更大的接纳和善意来迎接挑战,而不是沉思和后悔。

这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试着从积极的方面来重新定义任务。身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也许之前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反馈,或者设立一些小的机制,做完一件事后,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奖励。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是急于给孩子做出好的坏的判断,就像孩子可能会有拖延症的问题,不一定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

完成欲可以战胜拖延症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反人性的,学习很痛苦,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学习。

但是有两件事,我们非常喜欢,即使熬夜也动力十足,这两件事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游戏”和“刷剧”(还有看小说)。

为什么游戏这么有魔力?为什么刷剧这么有魔力?因为背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系统——完成欲。

游戏是如何利用我们的完成欲,把我们整天锁在游戏里的?答案就是“排位”和“任务”。发现没有,几乎每一个游戏都有排位,比如王者荣耀、吃鸡、英雄联盟。即使有的游戏没有排位(比如单机游戏),那它也一定会有任务。即使少部分游戏没有排位也没有任务,那它也一定会有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主线。为什么?因为它需要挟持我们最强大的动力系统“完成欲”。怎么理解?为什么排位、任务、故事、主线,利用的是我们的完成欲?

举个例子,作为一个新手,我要从青铜开始玩起,然后从青铜打到白银,从白银打到黄金,从黄金打到铂金,从铂金打到钻石。这就是排位的底层原理之一,它有很多段位,每个段位都有“进度条”,越接近“进度条”的100%时,完成的欲望就越强。然后你就这样,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段位,被困在里面,直到完成最后一个段位——王者。这就是完成欲。

游戏的本质之一,就是任务与完成欲。

其实除了刷剧和游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看书会有完成欲,当你已经看了95%,即使你很不喜欢看书,你也会想要一口气把它看完。即使是你最讨厌的事情,当它已经做了一大半还剩一点点的时候,你也会想要把它做完。写作时也是这样,我发现一个现象,即使我写了那么多文章,依然会有拖延症。但是,一旦我开始写,并且已经写了很多时,那么,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我把它写完的冲动。所以,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先开始。一旦你开始做,就代表你建立了一个明确的任务,这个明确的任务就会激发你的完成欲,做得越多,完成欲就越强,直到最后把这个任务完成。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游戏和学习。为什么打游戏时动力十足,而学习时兴趣缺缺呢?1、游戏有明确的奖励,而学习没有。打游戏时,当我们做完一个任务,就能立马获得对应的点券或者装备,奖励都是极其明确的,你知道做完任务就能100%获得奖励。而学习时,当我们看完一本书,并不能立马得到对应的金钱,虽然有成长,但成长很虚,无法量化。2、游戏有进度条,而学习没有。打游戏时,你能看到自己的排位在一点点往上升,能看到任务在一点点被完成。而学习时,我们不知道看完一本书意味着什么,看不到进度条,也不知道方向。所以,要为学习和工作打造一个动力系统,首先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之后能获得什么奖励,并且尽可能让这个奖励更丰厚,越丰厚越好。

所以,我们再深入一下,拖延与不拖延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会对学习和工作拖延,却不会对游戏和番剧拖延?如何才能克服拖延症?也许,出路就在于动力系统上。而完成欲又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动力系统,甚至有可能是最强的动力系统,所以出路可能就在完成欲上。

写在最后

拖延症是会影响孩子,但父母不要过于着急,要了解背后原因,并且给孩子一点时间去适应,一点空间去施展,一点自我去释放,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为什么有的孩子看上去很勤奋,甚至牺牲了大把玩的时间,可成绩还是不忍直视?!

美国顶尖名校的学生,花大量时间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该学的知识一样不落。用实力说明,决定成绩的不是时间而是效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82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孩子总目中无人可能是自负型人格家长掌握这3招轻松解决 下一篇:小朋友重牙,13岁孩子的牙有点龅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