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梵高,河南梵高油画技巧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印象派油画学习的思维方式,适合梵高的兴趣爱好者。
①画家的两种绘画模式:相机模式和逻辑模式
②两种模式下的艺术作品;
③逻辑模式衍生出的:主观逻辑主义绘画
一、写实绘画的转变,两种模式的过渡。
西方绘画的历史其实就是:逃离相机模式,用主观的视觉去指挥逻辑行为的绘画过程。传统的绘画行为,使我们向一面镜子,眼睛看到的静物,者是风景以及人像通过我们的画笔绘制出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画面。这就是所谓的相机模式。 十八
论印象派绘画的思维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印象派油画学习的思维方式,适合梵高的兴趣爱好者。
①画家的两种绘画模式:相机模式和逻辑模式
②两种模式下的艺术作品;
③逻辑模式衍生出的:主观逻辑主义绘画
一、写实绘画的转变,两种模式的过渡。
西方绘画的历史其实就是:逃离相机模式,用主观的视觉去指挥逻辑行为的绘画过程。传统的绘画行为,使我们向一面镜子,眼睛看到的静物,者是风景以及人像通过我们的画笔绘制出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画面。这就是所谓的相机模式。 十八世纪后期,相机的出现取代绘画非常多,画家变得沮丧,从而自然的衍生出了印象派绘画;使人们认识到相机永远取代不了色彩斑斓的绘画艺术。
作为绘画爱好者,我们常常有一种困扰。在风景写生的时候,我们绘制的画面和客观景物差不多,而且色彩稍微绚丽一些,但是总觉得自己的绘画作品依然欠缺一种艺术性。这种画面的平静感,困扰着许多画家,使我们总想回到年轻的时刻去再上一回美术学院的正规教育。可有个秘密,你知道美术学院的学生也时常有这样的困扰。我有几位做设计的好友,他们常常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对颜色的驾驭,往往会落入到自己喜爱和熟悉的色彩的网络,用熟悉的颜色作的色彩方案和产品设计特别好,而不熟悉的色彩,往往按照色彩理论来进行创作,也总有那么一些心力不足。
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想要表达的色彩和画面,在自然界当中很难被发现或者根本不存在,它属于人造的主观色彩,所以相机模式的画家行为就失效了。这个时候诞生于色彩学的绘画逻辑实验就出现了!比如说梵高的房子,现实中没有这样蓝色的屋顶,但是梵高为了把画面的黄绿色体现的完美,所以选着了紫色的蓝作为画面的画眼来使黄绿色的视觉变得和谐和平衡。所以梵高最终被定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创始人。表现主义的色彩逻辑就是画家的第二种绘画模式:即放弃“相机模式”用“逻辑模式”自己来安排色彩的色相。这样的结果会创作出相机所不能及的色彩艺术,这样的画面是主观的,已经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了!
从工业社会到现在的信息时代,我们很多想要表达的观念,并不能从大自然中提取。因为我们日常看到的都是人类行为的二次创作,比如城市里辉煌的建筑,马路上行走的汽车,或者是夜晚东红酒绿的摩登都市。在客观上,我们无法继承古人所说的道法自然或者是师法自然。
二、两种模式思维下的建筑艺术
我们看人类用“相机模式”创建出来的建筑。鸟巢和万达的瓷器大楼。这些设计就好比绘画中对静物的各种写实!作品本身可以追踪到现实的物体。
鸟巢体育馆
写实的相机模式和物象
万达的建筑
瓷器
再看看建筑用构成主义所创建的建筑。这些建筑是根据几何和包豪斯设计理论用知识逻辑设计建造的建筑物!如同绘画中的逻辑模式作品。看看中国的“水立方”和“CCTV大楼”。
逻辑思维的建筑,没有具象的想象空间,灵感几乎是根据造价、材料和创作风格定位的视觉形象。(看下图)
方形建筑
几何形建筑
三、什么是主观逻辑主义绘画。
我们回到油画领域,所有古典的写实绘画都可以说是相机模式的思维,所创作的无论是宗教绘画,还是人文主义绘画,他们都需要找到一个类似的模特和研究肌肉的结构后进行再创作,以符合我们的眼睛更符合客观事实的形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印象派绘画之所以是传统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分水岭,因为它直接从相机模式调整到了主观逻辑主义。主观逻辑主义是是我思考出来的一个名词,学术界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叫法,也可以叫主观逻辑的绘画模式更为贴切。
建筑艺术的背后逻辑应该是材料学、几何学和物理学。那么我们印象派绘画的背后逻辑就是色彩学,构图学,平衡理论。
主观逻辑主义绘画:通过主观所要表达的视觉画面来安排色彩逻辑。这要求我们通过色彩构成的训练,来把色彩学的知识变成我们主观的感觉的模块记忆来指挥绘画行为。
这就好比学张三丰的太极拳,把所有的招式和套路学会之后变成潜意识和自然的肌肉记忆,之后再把所有的招式忘记。
忘记招式的目的是:减少我们绘画时大脑模式切换的时间和频率;防止绘画理论的系统知识束缚我们的艺术情感、灵感以及绘画激情。
主观逻辑主义:并非适合所有绘画,因为这是为印象派梵高绘画的学习爱好者,专门定制学习理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