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白眼狼,孩子变成白眼狼父母应该怎么做

文/兰妈谈育儿
寄语,是生活中的希望表达、祝福关切,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都会给予厚望,婴幼儿时期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其实小baby的愿望也比较简单,那就是每天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而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慢慢地和父母的关系就渐行渐远,有时候甚至还会发展成“一开口”就爆发战争的鸡飞狗跳场面。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和我们话不投机半句多、一开口就躁动连连呢?叛逆、不听话、顶嘴、亲子关系有了隔阂…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真正影响亲子关系发展的罪魁祸首,

文/兰妈谈育儿

寄语,是生活中的希望表达、祝福关切,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都会给予厚望,婴幼儿时期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其实小baby的愿望也比较简单,那就是每天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而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慢慢地和父母的关系就渐行渐远,有时候甚至还会发展成“一开口”就爆发战争的鸡飞狗跳场面。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和我们话不投机半句多、一开口就躁动连连呢?叛逆、不听话、顶嘴、亲子关系有了隔阂…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真正影响亲子关系发展的罪魁祸首,是家长对孩子的期盼眼光在无形中发生变化,随着期盼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孩子的成长自然也会随之形成不同分岔路口。

“白眼狼”孩子都是怎么形成的,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嘴毒”家长

大美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出生5个月的时候母亲就病逝,父亲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在带孩子方面是一筹莫展,于是仅几个月的大美就被送到外婆家生活,父亲之后便开始出远门打工挣钱,大美和父亲之间能有的共同语言也不多,父亲开口说话的内容不是指正缺点、就是成绩考得怎么样。

从大美记事开始,在她的记忆里和父亲的团聚就是每年春节的那几天,大概7、8岁左右,听说父亲要回家了,大美能开心好几天,晚上还蹲在火炉边熬夜等父亲,有关父女久别重逢更是脑补了无数画面,尤其是见到孩子激动地抱住的画面成为了最深的期盼。

可是,等来等去、等到瞌睡连连,好不容易父亲回家了,并没有等到父亲开心的拥抱,而是劈头盖脸的一番批评:“都几点了,还不睡觉”,第二天,父亲吃完早饭后要去村里打牌,大美舍不得父亲非要跟着一起,能和父亲走在同一条小路上,大美的心里开心极了,可是和父亲的相处过程并不愉快。

一路上,父亲看到大美头发乱了会说“这么大了,整天蓬头散发像什么”,看到走路蹦蹦跳跳会说“怎么连路都走不好”,看到东张西望时又说“走路仰着头走,你不摔跤、谁摔跤”…

就这样,一路上父亲在喋喋不休、大美低头不语,因为透过父母的表情和言语表达,她清楚地感受到在父亲眼里的一文不值,从那以后大美不愿意跟在父亲的身后,过春节前也不再期盼父亲何时归来,回到家之后,父亲和大美能沟通的话题,不是在纠正错误、就是在纠正错误的路上。

一直以来面对父亲的苛责批评,懂事的小美总是认为“父亲只不过是不善于言语表达”,后来父亲再婚、年幼的妹妹出生了,看着父亲把妹妹捧在手心里怕摔了,有着前后的对比小美对父亲不再期盼,父女两个人的感情也渐行渐远、直到好几天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

就那样,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大美已为人母,可是她依然逃脱不了父亲的唠叨批评,逢年过节给父亲打电话关心问候时,电话那一边投来的声音就是“什么事”,回答“没什么事”之后,就是挂断电话的嘟嘟嘟声音,随着家庭和工作的忙碌、再加上父亲经常的口出恶语,大美给父亲通话的次数越来越少。

然而,感情在慢慢变淡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找不到归属、还被无情地伤害着,前些天,大美回到村里给父亲买了喜欢的钓鱼工具,结果父亲很生气地说“白眼狼的东西我不要”,原来很少和父亲联系的这几年,他已经认定大美是白眼狼,面对父亲贴标签的痛苦大美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很坦然地说“他说白眼狼就白眼狼吧”。

其实,没有不爱自己父母、更没有不依赖父母的孩子,每一个“白眼狼”的背后都有一个“嘴毒”的家长,“不会说话”家长也是亲子关系成长中的硬伤,父母之爱则深远,但漫漫长途家长能够陪伴孩子的路程并不多,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圈子,如果孩子从小就在禁锢中成长,一旦拥有自由、挥翅飞翔之后便不再留恋。

很多家长疑惑孩子长大之后就慢慢地成为了“白眼狼”,其实孩子之所以成为白眼狼,主要是家长强行地融入了孩子的圈子,那不停的唠叨、干涉、批评和参与,其实带给孩子的感受并不是爱,而是否认自己的一无是处,希望孩子优秀未来能够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这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最美的期盼,但期盼归期盼,我们始终要明白孩子终究是孩子,在期盼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成长路上的引导者。

希望孩子越来越优秀,聪明的家长都能明白“教育是个双向成长过程”,孩子在成长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地成长,和孩子之间保持那不远不近的距离,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引导,这比起冰冷的规矩更容易让孩子从内心接受,这也是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相处都需要掌握的亲子技巧。

如何和孩子保持高质量的不远不近陪伴?建议记住以下几个相处原则:

1、“管”住嘴巴

一句话看似不经意,实际上却体现着一个人的情商表达、和语言能力,曾经有一位久战商场的创业合作伙伴告诉我“面由心生,心由口出”,一个人嘴巴说出去的话能决定个人运势,而运势则会影响整个成长之路的命运走向,都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父母的行为举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可见,父母所说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闪光点,我们在羡慕别人孩子的同时,自己孩子的某些闪光点也有可能会成为他人眼中的优秀,如果注意观察那些成绩优秀的学霸级别孩子,会发现他们身上都是笼罩着自律 自信,自律中产生自信、自信中差生自律,懂得鼓励孩子、发现孩子、赞美孩子,这也是聪明父母必修的一门教育学科。

如何让孩子在自信中越来越自律?那么家长首先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尤其是打击性的挫败、批评和指责话语一定不能说,与人沟通也是一门技巧,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打开话题,可以用一些反问句是来牵动孩子的话匣子,比如“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呢”,“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2、“守”好心情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能守住规矩,因为规矩即为纪律,能够遵守纪律的孩子在课堂上更认真听讲、学好知识点,规矩是为了孩子更好地融入纪律在集体中发挥自我价值,但很多家长在这方面都理解得不够通彻,他们为了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会一昧地强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这种过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太多益处,守规矩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学习目不转睛、精益求精,很明显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发挥,同时过度地纠结某件事的过程好坏也会影响心情发展。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好”,我们在不断挑刺的同时,其实也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只是个孩子”,所走的每一步也都是在试错的路上不断地成长,没人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学霸,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成长影响就如天气一样,晴空万里心情舒畅、狂风暴雨没有安全感。

都说“刀疮易好,恶语难消”,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帮孩子“守”好心情,良好的心情会间接形成孩子的积极行为,做一个嘴善、心态良好的家长,用积极正能量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所走的每一步,具有发现美的家长心情不会太差,同时带给孩子的成长影响力也比较乐观端正。

3、“用”好诚实

有一个男孩大学毕业后去逛4s店,他趁着销售店员不注意时把新车把门划了几道痕迹,看着自己的破坏性行为男孩还沾沾自喜,原来男孩的爸爸答应大学毕业后只要考了驾照就给买车,结果男孩一等再等,并没有等到爸爸兑现买车的承诺,于是愤怒的男孩便心想“我把车给划了,就不得不把车买下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吐槽这种“巨婴”行为,但在指责男孩不懂事的同时,其实家长身上也存在着不守诚信的问题,男孩儿故意划伤新车的败家行为,其实也是因为父亲的言而无信才耍赖皮,我们常常指责孩子的各种不当行为,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种下什么“因”自然收获什么“果”。

而男孩的行为呢,固然偏激、其实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家长作为第一教育者所做出的示范和榜样脱不开关系,父母的失信无疑是给孩子做出最坏的榜样示范,古言有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用”好诚信才是教育好孩子的余额充足,诚实守信的父母会容易教育出守信用的孩子,同时受到积极正能量的环境熏陶也更容易品性兼优。

4、“做”好榜样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吐槽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叛逆、讨厌上学,其实通过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观察,不难发现孩子的成长就是随着家长的影响而影响,一个喜欢看书的家长容易带出专心阅读的孩子,一个热爱知识、不懂就问的家长,自然带给孩子的学习也是积极而向上的。

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前,作为家长必先要做好自身榜样,希望孩子努力读书、每天多问一些和知识有关的课题,那么家长就需要做一个积极的好学者,每天向孩子请教一个知识问题,随着孩子的认真解答,你会发现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是孩子自信心爆棚的内心富足,我们希望孩子越来越优秀、家长就需要先做好榜样。

从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说,尊重文化、好学上进和举止文明的家长,一般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充满学习兴趣的环境,也会间接性地影响孩子自发学习的趣味萌发,榜样带动的力量是无穷的,更是对孩子最近距离、最直接的环境影响,做好己身榜样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每一天、每一个细节都在慢慢收获成就。

榜样带动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影响,父母所给予的每一份优点和美德,同样都会在孩子身上逐一展现,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做好育儿先育己,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发现美好、创造价值!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白眼狼,孩子变成白眼狼父母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有些孩子天生“白眼狼”,应该如何纠正孩子呢?

有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家孩子“白眼狼”,只会让父母干这干那,却一点也不懂得心疼父母。现在就这样,以后老了还能指望他们孝顺吗?也是,有些孩子就是“白眼狼”,对他再好心也捂不热,父母再不扭转小心老无所依。

那么,哪些孩子的心“捂不热”?父母又该怎么扭转呢?


天生凉薄,性子冷淡,对谁都冷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天生凉薄,性子冷淡,对谁都冷漠的孩子,最有“白眼狼”潜质。因为,这样的孩子性子太冷,跟谁都亲近不起来,跟父母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为他付出再多,他都是表现淡淡的,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如果父母想要扭转这种孩子,就要来“硬的”,就是不要再刻意讨好孩子,而是用一些大人与孩子相对公平的方法去对待他。比如,他想要父母帮他做一些事情,那么就要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来换取,或者父母邀请他们一起做家务、一起完成某些家庭成员都参与的事情。

这样,看似相互都很“冷淡”,却能在这有来有往的相处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他付出的辛苦和用心。这种“公平”交往,是最有可能转变他这种冷漠的,以后他也会懂得对父母好。


被一家人捧在手心里,被宠得无法无天

还有一些孩子变成“白眼狼”,是家人一手造成的。比如,孩子一出生就被一家人捧在手心里,被宠得无法无天。他们对待父母,没有一点理解和心疼,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父母对他再好,心也是捂不热的。

父母如果再不扭转,孩子就会一直任性下去,变得骄横无礼,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对父母大打出手。这样的孩子,长大容易没出息,会“啃老”,也会变成让父母最心寒的不孝子。所以,父母要转变态度,不能太惯着宠着他,要让他懂得感恩、懂得理解父母的付出。


没有家教,不分老幼,尤其不懂尊重长辈

另外,那些没有家教,不分老幼,尤其不懂尊重长辈的孩子,也是让父母头疼的“白眼狼”。在他们心里,对长辈没有尊敬,没有敬畏,甚至还会觉得老人唠叨、不中用、很讨厌。如果他们现在就这样对待家里的长辈,那么不用想,以后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所以,父母们要赶紧扭转,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懂得老幼。告诉孩子,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孝顺,是我们的美德,而不孝就是一颗毒瘤,还会“遗传”给下一代。现在他怎么对待老人,以后他老了他的子孙后代也可能会怎么对他。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白眼狼,孩子变成白眼狼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变成“白眼狼”离不开家长对孩子做的这些事

昨日网上看到一个令人心寒的故事:一个30多岁的男人,已多年不出去工作,天天呆在家里,还嫌弃妈妈做饭不好吃,网购账单也要妈妈去还,不高兴时还得骂妈妈...妈妈很伤心:“小时候对他特别好,能说什么就给什么,没想到现在养了一只白眼狼!”父母亲对子女的好,从来就没有标准,即使有,也只是父母亲自己的标准。家长对孩子好的要求,也一直是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变成自己所期待的样子。你这样做很自私,因为你总是盯着孩子看,如果孩子跟你的想法相反,你就强迫孩子改变,可你从来都不关心、不理解孩子的想法。另外,所谓的“白眼狼”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父母教育的结果,如果你经常帮助孩子做以下这些事情,孩子长大了就会变成“白眼狼”,反过来给你“上一课”。

错误一:什么事都要帮孩子做,拿吃的,穿的,甚至交朋友等等事父母都得替,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付出的爱。一位朋友常对孩子说:“只要好好学习,家里的事情都不用你操心!”某天,朋友生病了,孩子中午回到家看了一眼,冷冷地说:“你病了,谁为我做饭?不要事先说出一个字,害我白跑了一趟在听完之后朋友很心酸,为孩子做了这么多,早上就连牙膏都要提前帮孩子挤,可他居然一点也不知道关心自己!他越是亲自动手,孩子就越冷漠。

错误二:无私地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基本上所有“白眼狼”在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点:只要我想要的,你们都要给我,不给我就哭!近期网络上新流行的一个词“全民富二代”,意思是无论贫富人家都要养育他们的子女。许多孩子不管家里有没有穷,物质总是被过分满足:小学要手机,中学要电脑,毕业要车要房,结婚要父母带孩子...他的要求总是得到满足,对亲人的感情视而不见,等到父母老了,什么都不给,他还会觉得父母对不起他。人越是容易得到东西,就越是不懂得珍惜和感激。

错误三:纵容孩子一切不合理的行为,穿着鞋踩沙发,霸占东西,野蛮粗暴,…不管有什么祸害,大人总能找到理由袒护他们,对孩子犯下的错误,无理纵容。渐渐的,孩子的心里就会无视规则,轻视他人,甚至做任何事情都不计后果。儿童行为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级,孩提时的“熊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成“白眼狼”。经常说,父母养育孩子,并非为了报答孩子,但如果哪天孩子因为父母不能给他想要的而怨恨父母,这恐怕是做父母最心寒的事了。

小孩变成白眼狼,究其根本,是亲子间缺乏界限:父母把本应让小孩自己面对的事,推到自己的肩上;小孩长大后,也习惯了把责任推给父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教他做“白眼狼”,也不是要他做愚孝之子,而是要让他成为独立的、有主见的人。为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白眼狼”,请经常提醒自己放手,不要替孩子分内的事去做,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相信孩子能照顾好自己。不要什么都满足他,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不一定会得到。仅仅爱孩子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去爱别人。学会放手,才是最有爱心的父母。这类父母最终还会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913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胖孩脖子黑,脖子一片黑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小孩子门牙有缝的原因,孩子门牙缝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