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产生焦虑的原因,如何判断孩子焦虑
没想到楼上楼下都有响应的,有位家长还说“自己的孩子舍不得打,咱们聚在一起,换着打”。
当然我很怀疑这只是一个善意的笑话,用来缓解我们父母的教育焦虑,博君一笑而已。
但这也折射了现在很多家长对养育孩子的困惑与烦恼,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学习是不用父母操心的,都很自
偶然看到一位朋友发的图片,里面的内容大意是孩子暑假不写作业,每天就是打游戏看电视,马上要开学了妈妈天天逼着孩子写作业,没想到闹得家宅不宁,于是写了个“告知书”贴在自家大门边,说自己准备“大打一场”,请邻居们别意外。
没想到楼上楼下都有响应的,有位家长还说“自己的孩子舍不得打,咱们聚在一起,换着打”。
当然我很怀疑这只是一个善意的笑话,用来缓解我们父母的教育焦虑,博君一笑而已。
但这也折射了现在很多家长对养育孩子的困惑与烦恼,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学习是不用父母操心的,都很自觉,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这么“难管”呢?
到底是家长的水平不如以前的父母,还是孩子“进化”了,超出了我们的正常养育能力?也许孩子的“难管”和以下三点有关:
来自信息时代的过高期望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导致我们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着很深的担忧。
想想我们小时候整个小学才学三四十首古诗,可现在的孩子幼儿园还没毕业可能都已经会背至少五十首古诗了。
于是我们不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期望值而不自知,尤其影视剧或者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那种又懂事又听话、会为父母排忧解难的“暖心”孩子,导致我们以为“别人家的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而“我家的孩子就是难管”。
好比我儿子,其实我一直对他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可每次看到朋友晒自己家的孩子多么懂事多么暖心,或者看到电视上那些“好孩子”我就感觉自家孩子咋就这么“不成器”,但反过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熊”时,又感觉自己儿子其实还不错。
社会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证明人们很容易受到经常接收的信息影响,尤其是来自电视的信息,特别是现在短视频盛行,大量的“好孩子”“暖男”充斥屏幕,导致我们对自己孩子产生了不客观的评价。
社会学家戴维•莱茵特斯对此做了最好的总结:“每晚8点到11点,电视都在撒大谎”。也许如今电视不再占据我们的主要休闲时间,但是拿着手机刷剧、刷视频,同样会使我们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阻碍我们对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
正如《无声告白》里写到的:父母的高期望会像雪花一样不断落到孩子身上,最终把孩子压垮。
如果我们少刷一点视频,多了解一些孩子成长发育的特征,或许就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了。
始终放不下的权威感和正确感
作为父母要尊重理解孩子,这个我们其实都知道,但就像“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道理我们都懂,操作起来却“难于上青天”。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始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感”,这不仅和我们自己本身的认知有关系,也和整个文化的“集体潜意识”有关系,在我们的文化里,一直强调的就是“父子从,夫妇顺”,对于孩子的“服从”有着很深的执念。
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指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想要正确的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持有“正确的”观点而且能够理智地去行动。当其他人表现出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时,我们就会感到不安,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观点和行为可能是错的,或者依据的是错误的信息,观点之间的不一致越大,我们的不安就越强烈。
放到亲子关系中,这种感觉就会更加明显,有时候也许并不是孩子做的事本身有多大错误,而是这股权威感和想要追求正确的意愿导致我们对孩子大发雷霆。
比如叫孩子吃饭、睡觉、学习等等,我们认为自己做的都是为孩子好,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光明的前途,如果孩子不服从,我们就会觉得孩子“折损”了我们的权威,破坏了我们的“正确性”。
并且在我们和孩子的冲突中,很多都是“非此即彼”的,要孩子往东,他偏要往西,要孩子早点睡觉,他偏要熬夜玩游戏。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无意识的心理需求,或许我们和孩子对话时,就不会那么强硬,会和孩子商量一下,往不了正东。往东偏南一点也未尝不可。
被挑战的“自由感”社会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提出过一个“对抗理论”,是指人们往往会保护他们的自由感,当我们的自由感受到威胁时,我们会努力去恢复它。
例如,我们都喜欢收到礼物,但假如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之间变得热络起来,送我们一份昂贵的生日礼物,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因为我们的自由感和自主感将受到挑战。
放到亲子关系中,很多家长会说,都是孩子把我逼的,他不听话我才对他发脾气,他做错事我才会打他,他太难管我才给他施压等等。
这一方面是把责任推卸给孩子以减轻自己的情绪负担,另一方面是内心的自由感受到严重挑战而带来的冲突。
因为孩子,我们不得不放弃很多自己的时间,尤其是母亲。
很多妈妈说爸爸会捡现成的好人做,恶人都是妈妈来做,那是因为孩子对爸爸的束缚要远远小于对妈妈的束缚,妈妈的“自由”被剥夺得最多,所以妈妈对孩子的成长要求也就水涨船高。
如阿德勒所言,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是我们选择了生孩子,我们选择了养孩子,这是我们的“自由”,而不是孩子的“自由”,因为他来到这个世上以前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想到这一点,或许我们会发觉,孩子也没有那么难管,孩子未来的人生也未必会陷入泥淖,因为当他逐渐成长,他也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他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写在后面:纪伯伦有诗云“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半路同行的一位亲密伙伴,我们的现在就是他们的过去,他们的将来是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明天,而惟有“爱”而非“管教”能伴随他们一生。
我是@喜仔麻麻,社会学硕士,二胎宝妈,专注家庭教育及儿童早期发展,欢迎关注,获取更多育儿干活。
心理学家:这三种父母,经常会养育出容易抑郁和焦虑的孩子
萨姐出品
前两天,看到一条令人痛心的新闻。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留下了两封遗书跳楼身亡。
那天下午,小女孩给妈妈发了一段语音:“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五点钟完成,还有25分钟,完不成了。”说话时,很沮丧。
当时,妈妈没有太在意,而是鼓励她尽快完成。
没想到,爷爷出门扔垃圾的功夫,小女孩就这样没了。
只留下了两封遗书: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
家人的回忆说:从2月份开始,小女孩在家里上网课,就感觉压力很大。
可是并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
一个九岁的孩子压力太大了,心里一定抑郁了很久。
有些孩子,表面上懂事,善良,其实心里并不快乐。
因为父母的要求和压力,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因此责怪和抱怨自己,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形成“自我伤害”。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孤僻,甚至发生人格扭曲。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冷漠与缺乏感觉,同时也是防卫焦虑的一种工具。儿童产生焦虑与压抑,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父母。
他指出:这3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最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
01
爱抱怨和发脾气的父母
《超级 育儿 师》有一期节目,妈妈因为全职带孩子,倍感压力。
所以常常发脾气,遇事总是爱抱怨。
7岁的儿子轩轩想要和妈妈一起做手工,她却很不耐烦,对孩子说:“做手工太辛苦了。”
妈妈一只手弄手工,一边抱怨“这个太难了,让你爸爸弄吧!”
后来,爸爸下班回来陪孩子完成手工以后,却遭到妈妈一顿骂:“你什么都满足他,你就不知道拒绝他。”
爸爸想要拥抱她一下,却遭到了拒绝:“走开,不要来烦我。”
过了一会,妈妈问孩子吃什么时,儿子没有理会她。妈妈气急之下,拧起儿子的耳朵,气急败坏大喊:“你到底要吃蒸饺还是汤饺?”
当时孩子都被吓了一大跳。
妈妈总是抱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烦死了,走开。
因为妈妈爱抱怨,轩轩因此变得很胆小。
根据研究发现:人格形成的后天因素与早期成长环境有关,父母与孩子的早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敏感。
当父母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安全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应对系统就会出现: 焦虑、抑郁、强迫、躁郁等情绪。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有钱、有权、 社会 地位和温暖的家四个选项中,孩子选择最多的就是有温度的家。
不抱怨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的起点,它能让孩子快乐和自信。
周迅的短片《女儿》中,她饰演的是一个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
短片中,即使她们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妈妈都没有抱怨。
在妈妈的感染下,女儿变得懂事乖巧,还会时常逗妈妈开心。
孩子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来自于妈妈爱的滋养。
身为父母,我们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温暖而又细心的,这样孩子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风。
父母的关爱和疼惜会成为让孩子快乐的主动力。
02
经常在孩子面前哭诉
papi酱曾经说:很多父母都喜欢这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就是为你而活的。”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这些话常被父母挂在嘴边。
父母时常把孩子当“垃圾桶”,然后无限扩大自己的情绪,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但事实上, 孩子听到这些话,心里并没有多感动。
反而会有深深的负罪感,会觉得“父母过得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不优秀就对不起他们”。
父母的付出感,会让孩子对自己陷入深深的怀疑,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余淮是一个学霸,但一遇到重大考试就发挥失常,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状。
妈妈对他的期望非常高,时常向他哭诉:
“我这都是为了谁?你看看这身衣服,我穿了多少年了,我难道不想穿一件新衣服吗?”
“你爸爸一个人在非洲那么多年了,辛辛苦苦干活,还不都是为了你。”
妈妈的话,让余淮倍感压抑,所以总在考试时因为焦虑而发挥失常。
父母总是用“倒苦水”的方式来绑架孩子,以此让孩子更优秀。
不曾想,这些话却成了压抑在孩子心中的大石头,焦虑不安。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金·约翰·培恩,在《简单父母经》中写道:父母要警惕自己对孩子说的任何话,因为它可以启发人,也可以伤害人。
他提出,说话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是真的吗?”
“够善良吗?”
“必须要说吗?”
这三个过滤器,可以阻止父母负面情绪的发生,让一个家庭的“空气”更清晰。
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某一段轨道,一路高兴的日子,才能顺利走向终点。
03
总是忽视孩子的父母
在教育短片《亲爱的爱丽丝》中,有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在公交车上,小女孩一直在低头画画。
突然她拿起画一脸期待地想拿给妈妈看,可是旁边的妈妈却一直在打电话,根本没有理她。
小女孩低下头,眼神变得暗淡,随后又接着画。
画好了以后,她想再一次拿给妈妈看,但妈妈只是向她摆了摆手,依然没有理睬她。
突然,公交车一个颠簸,她手中的画笔掉在了地上。也就是这一瞬间,小女孩的情绪彻底崩溃。
她把画好的画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
可是,妈妈依然没有回头看她,小女孩只好安静地坐在一旁,低头难过。
也许她只是想让妈妈表扬自己,但妈妈从头至尾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更不明白女孩到底在难过什么。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指的是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不被爱。
父母长期性地对孩子 情感 漠视,它就像一场“冷暴力”,会让孩子觉得“我不被爱”。
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511名儿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在身体虐待、 情感 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孩子抑郁焦虑的最大可能性。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 “面无表情” 实验,采用的是妈妈对1岁婴儿的正面和负面的回应方式。
正面回应:
当婴儿发出声音时,母亲会微笑着回应,并用手抚摸脸颊,还会与婴儿进行互动。
这个过程中婴儿是一种满足和高兴的状态,还会时不时地与妈妈“对话”。
负面回应:
当妈妈面无表情,不给孩子任何回应时,婴儿就发现妈妈不对劲,就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
他用微笑和拥抱向妈妈求助,可是妈妈依然没有回应。
他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出现大哭、尖叫,慢慢地拒绝与妈妈互动,直到妈妈用微笑回应他时,孩子的情绪才缓了过来。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对外界的刺激就极度敏感,而具有回应的能力,他们会被身边的环境和 情感 交流所影响。
所以,父母切忌对孩子无关回应。
尽量与孩子进行 情感 上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感受父母的爱。
《银河补习班》中有一句话: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官器,他们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是不是爱。
父母的一个言行,都是饱含着爱的“语言”。
不要让生活上的压力“打扰”孩子;想要要释放的情绪,也需要“绕道”。
孩子是从温暖中感受爱;是从彼此感情交流中感受“被爱”,这才是孩子成长最温暖的阳光。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
研究表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80%都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分离焦虑,并且这种焦虑会持续一周到一个月。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欢迎参考。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 篇1一、幼儿自身的原因
1、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
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已经是目前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在实习中,就常见有而不能独立用餐,不会整理衣裤等。在进入幼儿园后,没有了家长细致及时的照顾,幼儿难以完成自己的事情,这时,他们总是很需要老师的帮助,在寻求和等待帮助的同时,幼儿往往会受到情绪上的困扰,激发或增强分离焦虑。
2、生活节律变化的不适应
在入园前,幼儿在原来的家庭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起床、进餐、活动、午睡等等都有着原本的节律,时间和顺序也都和幼儿园不同。一进入幼儿园,一切活动都得按照统一的作息时间进行安排,原有的节律被打乱。对那些适应能力较弱的幼儿而言,生活节律的变化也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和焦虑。
3、自身的个性因素
个性本身开朗的孩子,容易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来,也能在短时间内同教师产生新的师生依恋关系。而性格本身就内向的孩子,原本就不爱说话,换了一个环境,就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也极少与其他幼儿交往,偶尔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其分离焦虑表现的也相对强烈。
二、家庭的原因
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从家庭的生活空间特征来看,城镇居民大多独门独户,邻里之间缺乏交往,幼儿之间相互联系的机会随之减少。很少与外界接触,导致幼儿适应能力下降。因此,到了陌生环境,难以适应,易产生压力感。而且,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尤其是祖辈过度溺爱幼儿的现象日益增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幼儿过分依恋家长、依赖家长,幼儿入园后的分离焦虑就更加严重。
2、家长也存在焦虑。在新生入园阶段,家长们则表现为心神不宁,送孩子人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再望一眼或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外观望孩子,不愿离去。有时为了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安慰,就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了家长的焦虑。焦虑的表情和担忧的目光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非同小可的、令人担忧的,甚至是可怕的。在儿童心理学中,把孩子在陌生情境中,对环境的判断更多的是参考父母反应的现象称为“社会性参照反应”。家长和孩子的分离焦虑和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互相强化,会增加孩子入园适应的难度。随着入园年龄的提前(由原先的3岁提前到2岁),幼儿家长的入园焦虑有越发严重的趋势。
三、教师的原因
1、教师在幼儿入园前是否进行过家访,是否陪同家长和幼儿参观过幼儿园,都会影响幼儿对教师的熟悉程度及幼儿对幼儿园的印象。幼儿对教师的熟悉程度及对幼儿园印象的好坏与幼儿的入园心理压力,并产生哭闹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
2、幼儿教师是否做好家长的工作,也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焦虑感的产生。幼儿入园时,面临与幼儿的分离,家长也会表现出依恋情结,尤其是看到幼儿哭闹得很厉害时,更是心疼、舍不得,以至送幼儿入园时万般不舍离开幼儿,甚至离开后还会回来在窗边偷偷看看听听,见幼儿有所好转时才很不情愿地离开。家长的焦虑反应会感染幼儿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
3、教师自身的人格因素影响着幼儿压力感的产生。严肃、刻版、冷漠的教师易让幼儿形成距离感,更会加剧幼儿的入园压力,而活泼开朗慈爱的教师则有利于缓解幼儿的压力感。
四、幼儿园的原因
1、精心设计活动室环境
活动室布置可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设计活动角,在活动室墙面可贴一些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画,让墙面说话,调动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提供丰富的玩具,家庭常见的电器模型等,这些都能使幼儿体验熟悉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缓解分离焦虑。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可为新入园幼儿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比如音乐活动,亲子活动,都能够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快乐,既消除了教师与幼儿的陌生感,也可以使幼儿对新的环境产生新鲜感。
3、建立良好的师幼依恋关系
注重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是保教老师和幼儿之间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的关键。幼儿入园后,教师应根据幼儿个体的状况调整保育计划。日常生活中多抱抱,多亲亲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生理反应(诸如劳累、饥饿等)和情绪反应(紧张、厌烦等)做出及时的反应,以行动、言语、表情等方式与幼儿形成相互作用,这样双方的情感就可以很快建立。
4、鼓励幼儿学习自主和互助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入园后更应该得到鼓励,当他们在鼓励下学会了洗手、喝水、吃饭、上厕所等,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焦虑感自然会减少。鼓励他们多帮助其他小伙伴,他们也会有成就感,促进集体交往并喜欢上集体生活。
5、家园双方达成共识并沟通交流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双方要多沟通,并互相合作,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和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家长和老师都可尝试以上的几种方法来缓解幼儿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及家长的不同需求来适当调整、改变我们的疏导措施,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够更好的成长!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 篇21、在新环境中缺乏安全感,陌生的环境使得幼儿无所适从。对于成人而言,当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或是新的集体中,也没有办法一下子融入进去,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更是如此。安全感是一个人生存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幼儿从出生开始,在入园之前已经明确地建立起了对自己父母、亲人的信任,对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员,他们是陌生而又略显抗拒的。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里的人和周围的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老师、同伴相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必然会希望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下。有的孩子在刚刚入园时,需要抱着自己家带来的某个物品才能入睡,而有的孩子则总是不停地跟老师说要找自己的妈妈或是家庭的其他成员,幼儿这种焦躁不安的行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2、感觉自由受到了限制,害怕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幼儿在家中时,面对的都是成人的围绕和陪伴,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想做什么做什么,不会有人限制,有很大的自由度。而当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是集体的,三个老师需要面对全体幼儿,因此会提出一定的秩序要求,并且为幼儿制订详细的一日活动计划。在完成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幼儿必然受到各种限制。因此幼儿在面对这些限制时,难免会出现抵触的情绪,并且害怕自己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而感到恐慌和退缩。
3、家长焦虑的情绪和行为感染到幼儿,强化了幼儿对新环境的不信任感。孩子即将步入幼儿园,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在园情况是十分担心的,害怕孩子不能适应幼儿的新环境、害怕孩子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害怕孩子会哭闹等等。当家长的这些担心表现得十分明显时,很容易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他们会更加害怕进入幼儿园之后的生活,加重自身的焦虑心理。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 篇3每到孩子新入园时,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轻者哭闹,重者生病,让年轻的家长们头痛不已。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情绪,家长又如何巧妙地帮助孩子减轻焦虑,顺利渡过焦虑期呢?这里就教你几招,让你能轻松应对孩子的入园焦虑!
一、正确认识孩子的入园焦虑
1)入园焦虑属于正常的分离反应。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家人,来了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产生焦虑,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成人会对这种焦虑情绪加以调节和控制,而越是年幼的孩子越容易产生焦虑。
2)焦虑的程度和表现因人而异。
家庭中抚养方式的不同、对家人依恋程度的高低、自理能力的强弱、个性的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焦虑的反应及持续的时间。一些孩子在家时都是坐便盆,睡觉时要成人陪,吃饭要成人喂,还有些孩子由祖辈抚养,很少与外界接触,这些孩子入园后,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适应。
3)家长消极的暗示可以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
个别家长在家时经常吓唬孩子:“再不乖,就送到幼儿园里,让老师关进黑房子。”在孩子的心目中,幼儿园是和“黑房子”“大灰狼”等恐怖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在送孩子入园时,有家长恐吓孩子:“再哭,再哭,妈妈今天就不来接你了!”凭空增添了孩子的恐惧。还有的家长欺骗孩子:“妈妈去一下卫生间。”然后就悄悄失踪了,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这些消极的暗示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
4)孩子的焦虑情绪易受他人感染。
同伴的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哭闹,一些本来很乖的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伤心。家长自身流露出来的担心也会影响到孩子。
二、积极应对孩子的入园焦虑
第一招:
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家长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现在不少幼儿园都开办了入园前的亲子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入园,带孩子熟悉园内的环境设施,包括大型玩具、各个活动室等,认识老师和保育员,特别是要带孩子去卫生间,教孩子会使用蹲位厕所,为孩子单独入园做好准备。
第二招:
在家中和孩子玩“幼儿园”的游戏,家长可扮演幼儿园的“老师”,教幼儿认识自己的用具,及时解大、小便,知道有困难找老师帮忙等等。
第三招:
给孩子找一个同伴。在附近的邻居中找一个同龄的孩子,经常创造机会让他们一起游戏,在新入园时,孩子有了认识的同伴,就不会感到孤单。
第四招: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入园前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独自吃饭、穿衣、大小便等,为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做好准备。
第五招: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无论孩子如何哭闹,家长一定要微笑地安抚孩子:“幼儿园是最好玩的地方,老师会和妈妈一样喜欢宝宝,” 每天接孩子时,多问:“幼儿园好玩吗?今天玩了什么?今天什么最开心?” “幼儿园真好!老师最喜欢我们家宝宝!” 而不是“今天哭了吗?今天有人打你了吗?”“今天又被老师骂了吗?” 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伤心、着急、生气的表情,更不能吓唬或是欺骗孩子,那样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第六招:
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在孩子产生了焦虑情绪后,家长不能心软,要坚持不间断送孩子入园,并且要让孩子明白,每天必须去幼儿园,没有回旋的余地,切不可犹豫不决,更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第七招:
带孩子最喜爱的玩具入园。将家中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让孩子有情感的依赖,对孩子的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第八招:
在孩子最初入园时,家长可晚送早接,缩短孩子在园的时间,并逐渐延长,让孩子慢慢适应。
相信以上几招,可以让家长们轻松应对,帮助孩子渡过焦虑期。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 篇41、了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提前演练
曾经看过一个幼儿园的纪录片,片中的小女孩不断重复问身边的老师和小伙伴:“爸爸妈妈还会来接我吗?”即使老师和小伙伴给了肯定回答,小女孩还是不断地问,同时因焦虑而哭泣。
孩子初上幼儿园会大哭,有时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离焦虑,而是担心自己的爸爸妈妈会将自己永远都留在那里。在孩子的眼里,一天、甚至一小时的概念和“永远”是等同的。
为了让孩子知道这一点,爸爸妈妈可以提前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小游戏:
例如家里的玩具小熊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由孩子扮演)将小熊送到幼儿园,小熊在幼儿园交了很多好朋友,玩得很开心,到了晚上,爸爸妈妈来接小熊回家了。
提前练习,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只是暂时和爸爸妈妈分开,放学后爸爸妈妈是一定会来接自己回家的。
2、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
除了分离焦虑,让孩子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第二大原因是没有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一个懂得简单生活技能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同时他们在情感上也不会太依赖大人,独立性比较强。
通常来说,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生活技能:学会自己握勺子吃饭、懂得自己擦嘴洗手、需要上厕所了会自己找厕所(或向老师报告)、会自己穿衣服鞋子等。
提前让孩子学会这些技能,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没有家人在身边的集体生活。
3、让孩子学会寻求帮助、表达需求
即使掌握了简单的生活技能,但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面生活,孩子还是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例如不小心尿湿裤子了、杯子里面没有水了、甚至是身体不舒服等,告诉孩子,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求助,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
让孩子学会寻求帮助、表达需求,也是我们要提前教会孩子的一个必备技能。
4、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
午睡时间一切活动都暂停了,孩子的注意力得不到转移,分离的悲伤情绪便会在这时被放大,于是出现哭闹声此起彼伏的情况。因此才会有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午睡的时间是最让人崩溃的。
提前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漫长”的午睡时间。就算孩子暂时睡不着,也要让孩子静静躺着,慢慢养成这个习惯。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带上自己熟悉的玩偶,身边有自己熟悉的“小伙伴”陪着,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5、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和同龄小伙伴玩耍
如果孩子能体会到和同伴相处的快乐,那么他的分离焦虑自然会减轻很多。平时爸爸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学会相处的规则。一个合群、喜欢集体游戏的孩子,会更容易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
6、提前参观幼儿园,或上亲子班
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让孩子熟悉自己家到幼儿园的路线,有助于建立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期待,同时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有条件的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上亲子班,提前让孩子形成“上学”的概念。
7、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上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迈向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这里是一个讲规则的地方,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自然会适应得更好。如果孩子经常不听指令、喜欢抢东西、甚至有打人的情况,父母及时调教,能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