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分为哪两卷?「揭秘|富春山居图缘何一分为二」
《富春山居图》
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10、212陈列室里,两幅山水画并排,在分身360多年后,终于穿越历史实现合璧。而合璧的两幅画本是一幅,名叫《富春山居图》,由“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所绘制。
今年6月1日是《富春山居图》合璧11周年的纪念日。11年前,分藏于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终于穿越历史在台北实现合璧,这一事件轰动一时传为佳话。《富春山居图》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有“画中兰亭”之称,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只是,这样一幅传世之作,为什么会一分为二呢?
《富春山居图》
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10、212陈列室里,两幅山水画并排,在分身360多年后,终于穿越历史实现合璧。而合璧的两幅画本是一幅,名叫《富春山居图》,由“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所绘制。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所绘,耗时三、四年时间,画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秀润淡雅气度不凡,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黄公望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坎坷历程。清顺治年间,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珍爱之极,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要有这幅画相伴。当时正值明朝末年时局动荡,当清军杀到吴洪裕的老家宜兴时,吴洪裕舍弃万贯家财,只带了他最珍爱《富春山居图》匆忙踏上逃难之路。
1650年卧病在床的吴洪裕到了弥留之际,气如游丝的他死死盯着枕头边的宝匣,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有人取出画,展开在他面前,吴洪裕的眼角滚落出两行浑浊的泪,吐出一个字:“烧。”说完 ,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效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嘱人将此画投入火中,焚以为殉。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就在《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把画从火堆里抢救了出来,为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画虽然被救下来了,中间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从此,稀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此画并重新拼接,画作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后,《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
后来为避日军战火浩劫,《无用师卷》被列入故宫文物南迁名录,辗转至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剩山图》也在几经流沛后,于1956年入驻浙江省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历经岁月的洗礼,《富春山居图》已不仅仅是一幅画 ,它浓缩了两岸人民的悲欢离合。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编辑:叶纬泓
责编:杨青
编审:林敏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