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奇闻趣事 > 正文

十亿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十亿年后地球还存在氧气吗)

如今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即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但也只是亡羊补牢而已。如果人类毫无节制,也没有想到对应的对策,那十亿年后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和奇闻之旅的小编一起猜猜看吧!众所周知,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其关键点就在于地球的庇佑,再准确地说,是地球的存在才让人类获得了一个具有氧气的空间。毕竟,对于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言,氧气才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核心点,而这也正是地球优于其他星球的条件。在远古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蓝藻的生物,这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它们和
如今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即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但也只是亡羊补牢而已。如果人类毫无节制,也没有想到对应的对策,那十亿年后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和奇闻之旅的小编一起猜猜看吧!众所周知,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其关键点就在于地球的庇佑,再准确地说,是地球的存在才让人类获得了一个具有氧气的空间。毕竟,对于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言,氧气才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核心点,而这也正是地球优于其他星球的条件。十亿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在远古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蓝藻的生物,这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依靠光合作用来生存。蓝藻在用二氧化碳和水分合成养分后,竟能释放出一定量的氧气。在大量蓝藻的努力下,地球的含氧量从当初的0.02%,直接攀升到了4%。空气中的氧气量大规模上升,致使厌氧生物摄入的氧气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它们的DNA出现了氧化,进而腐朽直至灭亡,这也便是后世所称的“大氧化事件”。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厌氧生物都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取而代之的则是逐渐成长起来的好氧生物,比如大量的植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地球生存,其原因就在于蓝藻为地球开辟了有氧的空间,直至目前为止,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已经高达20%以上。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敲出,能支撑人类生存的氧量标准也正是20%这一数值,然而,维持如此氧量的条件,也是极为苛刻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光合作用必须要保持正常。而要确保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其主要的就是要保证二氧化碳的数值稳定,以及太阳光的照射。十亿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但随着人类碳排放的扩大,如今地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最好的证明,就是今年盛夏的异常高温。若是这种温室效应引发的高温成为常态,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因高温而分解,并由此变得愈发稀少,进而导致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缺失了重要的原料。要知道,光合作用不仅是氧气的产出源头,还是地球植被生长的基础,这意味着,一旦二氧化碳量变少,那大部分的植被就会区域萎缩,直至走向灭亡,最终,植被的大规模减少,又会让温室效应变得愈发严重。十亿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同时,温度的急剧上升,还会加快两极冰川的融化速度,这不仅会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还会由此释放出冰川中的甲烷。须知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力,那可是二氧化碳的25倍,大量的甲烷被释放出来,将把地球彻底拉入一个恶性循环中,让人难以看到希望。除此之外,光合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光”,很可能也将出现问题,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太阳现在已经开始衰老,这意味着,太阳在未来能够提供的光和热,将会变得越来越少。基于以上几点的考量,NASA和日本东邦大学组成了一个联合专家组,他们制作了一个地球演变的数据模型,并将温室效应和太阳衰弱等因素投入其中运算。十亿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在经过4万次的模拟计算后,所有结果都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那就是在10.1亿年后,地球的含氧量将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至于具体的下降数值,专家组暂时无法给出详细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必然会低于如今含氧量的100万分之1。届时,地球可能又会重新经历一次“去氧化事件”,一如当年的“大氧化事件”,包括人类在内的大部分好氧生物,都会因此走向灭亡,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量厌氧生物。当然,人类如果能够因此进化为厌氧生物,又或是能移民其他恒星,或许就能躲过此劫,但这些手段相较于爱护地球而言,都确有几分难比登天的意味。十亿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十亿年后的地球我们可能无法亲眼目睹,人类的科技只发展了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就有如此高的成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飞跃太空,找到新的移民星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wen/12698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第六次大灭绝真的来了吗(第六次大灭绝的原因) 下一篇:十亿年后的地球是怎样的(十亿年后的地球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