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风流电视剧剧评(电视剧运河风流深度解析)
而根据酷云实时的单日收视率数据来看,《运河风流》在卫视剧的单日收视率当中也是连续领跑,自开播之日起,便连续获得卫视剧收视率单日第一、第二的好名次。
观众口碑方面,《运河风流》也再次掀起了当年《闯关东》式的观众好评。尤其是高满堂编剧和张新建导演的组合,被不少观众评价为近期最有文化气韵的电视剧作品。诚如我在以往的剧评文章当中所说,当下的客厅观众在电视剧审美上已经非常成熟,观众太清楚什么是优质剧,什么是值得追的电视剧,大家正在用手中的遥控器投票,选出真正优秀的电视剧作品。《运河风流》这种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背后,是自身质量的过硬。该剧的高质量,我认为,至少存在于以下三点,且并不局限于此三点。
第一点,运河为经,齐鲁为纬,有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文化性格,无论是运河边上的地域性格,还是齐鲁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国士人特征,都是具备观众共情价值的。
电视剧塑造角色,最怕无根之水。观众们需要的是能够对应到具体且真实的环境当中的角色性格。电视剧《运河风流》无疑为观众们提供了这种典型环境之下的典型性格写照。在典型环境当中,这部电视剧更是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经纬”交点——济宁。济宁是大运河流域当中非常重要的码头之一。在济宁这个典型地域当中,必然生出代表运河文化的族群生态,比如,运河码头,依靠运河码头谋生的工人和商人,运河通达带来的族群生态性格特征当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等。这些内容,在电视剧《运河风流》当中,均呈现在了济宁大运河畔角色们的性格上。
同时,这个典型地域之上的角色们,又有着典型的齐鲁传统文化的特征因子。或者说,是山东孔孟之乡带给角色们的刚正、信义、教化等等。可以说,《运河风流》当中济宁这个地方,成为运河文化和齐鲁文化碰撞并且共同发挥正向作用的地方。这个地方之所以催生济宁三杰,正是源于文化之水是有根的。
诚如已经播出的第28集剧情当中,黄子荣回忆自己10岁时候偷试卷挨打从此一生正直的事情。文化之根,塑造端正品行。而这种品行,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要赋予咱们当代人的真正精神食粮。因此,这部《运河风流》的创作野心,不仅仅为了运河谱曲,为齐鲁写歌,更是通过具体可观可感的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以角色特征的方式保留下来,实现传播。因为观众和角色们处于同一条文化长河当中,共浴传统文化之芬芳,因此观众“感同身受”,认可剧作和角色,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点,济宁三杰的塑造,属于典型的文化与角色并举,在剧作的角色故事当中,观众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文化士人气息,为官、为商、为教书先生,均气质高洁。
电视剧《运河风流》真正圈住观众的角色,正是剧作当中的“济宁三杰”。这“三杰”的塑造,也藏着高满堂编剧、张新建导演的文化之心。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文化发展到明清之际,已经有了更多的特征,比如,读书人安身立命的归宿问题。读书人走仕途之路、从商之路、教书讲学之路,都是当时比较可取的路径。“济宁三杰”当中的黄子荣,走的便是官路,宋鲁生走的则是商路,杨春早走的则是为学为史之路。“济宁三杰”代表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三条人生之路。
而这三位角色身上的最终文化特征,依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黄子荣为何为官?非谋一己私利,而是为济宁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黄子荣的多次辞官,又多次临危受命,都是把个人之荣辱让位给济宁百姓之荣辱。这其实正是范仲淹所言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传统士人,走仕途之路,求的是天下安宁之大道,而非个人繁华与富贵。
宋鲁生如何从商?《运河风流》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宋鲁生虽为商人,却并不在乎个人之私利,为救朋友,能够拿出全部身家。为繁荣济宁城之贸易,可以把自己的订单分给很多同业者。尤其是在重信义一面上,一张普通皮子、一个小虫子都是要站出来自我纠正的。明清之际,大量读书人转而经商,这种氛围,更是延续到了剧作当中的民国年间。而在中国商人身上,其精神依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儒商的。宋鲁生看到儿子在儿媳“危难之际”并不抛弃,则发出一句感慨,这孩子,长大了。这其实,正是中国儒商之责任与担当,不谋私利,而谋公义也。
为学为史的杨春早,则是《运河风流》的点睛之笔。我前几日曾专门写文章论述过杨春早这个角色。在杨春早的故事当中,高满堂编剧呈现的是钱穆先生所言的“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文化不重器物,而重历史,尤其是在历史当中找寻前进的动力,因此,如何记录历史,成为读书士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崇高使命。《运河风流》当中,杨春早的精神动力,便是要做济宁的县志,要真实记录这段历史。于杨春早一面而言,在历史记录面前,是大公无私的,即使好友,“也要把话说清楚”。角色杨春早,和编剧高满堂,呈现了深刻的互文关系。这些高洁的品性,是带来《运河风流》观众好感的重要原因。
第三点,重角色气质高洁塑造之外,《运河风流》重家族命运和时代命运的共振,尤其是个人情感让位家国情感的塑造,所谓风流人物,并非自身之风流,而是对济宁、山东乃至整个国家的“风流”。
这一点,是该剧赢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在《运河风流》当中,“济宁三杰”是不谋私利的,其个人情感,家族命运也是和时代命运共振的。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尤其以“北伐”一段甚是精彩。以黄子荣为代表的“济宁三杰”,虽然做着北洋政府的官,但却同情南方的革命军,并且极力帮助革命军。而后,“北伐”再次换汤不换药,以闹剧收场,十足让观众想起鲁迅先生《阿Q正传》当中对于“割辫子”闹剧的讽刺。而在时代浪潮面前,黄子荣再次站出来为官,依旧是为百姓安宁服务。这种个人让位于民族、国家的精气神,是整部电视剧立得住的原因所在。
文化命题当中,经常有此发问: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高满堂编剧、张新建导演通过《运河风流》这部电视剧当中具体的可观可感的角色和故事,回答了这一问题——像黄子荣、宋鲁生、杨春早这样的人,就是大写的中国人。《运河风流》真正的价值,就是通过时代跌宕的故事,和沉浮起落的角色命运,勾勒出了中国人最正直良善、家国大义的一面。该剧当中,有着浓郁的文化传承色彩,因此更容易赢得观众们的口碑认可。这种厚重的电视剧作品,显然是客厅观众们所喜爱的。依据以往的卫视剧播出经验来看,《运河风流》北京卫视首轮播放结束之后,即使在其它卫视平台二轮或者多轮播放,收视率数据表现,依旧会非常抢眼。这就是优质剧的生命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