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文化体现的文化自信(中国服饰文化感悟)
《红楼梦》文本第五回贾宝玉梦幻太虚幻境,宝玉和兼美携手出游: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既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红楼梦》这段文字脂砚斋就批出两条,甲戌本侧批:若有桥梁可通,则世路人情不算艰难。在警幻叫宝玉回来的后面,甲戌本侧批:机锋。点醒世人。从脂砚斋的批语看认为“迷津”是“人情”。也许脂砚斋认为此时只是宝玉梦醒时分的过渡,调侃两句算是批过罢了。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有任务的,应宁荣二公之灵为宝玉指引迷津。这个迷津是“迷人圈子”曹雪芹用语此处极为模糊。迷人的圈子和正路是对比,一是一非。
贾宝玉沉湎于某项爱好的圈子或某种事物的圈子,宝玉要从圈子里跳出来,走正途。其实这个“迷津”就一个字“情”!警幻仙姑对迷津之黑溪是有描述的:深有万丈,遥亘千里。用大白话说就是:清深似海万丈深渊,天上人间无所不在,千百年来永恒不变。其实也是对“爱”的描述。要渡过迷津也容易,因为有木筏,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渡有缘人。这里所指的有缘人在文本中倒有一位,贾宝玉的嫂子李纨就是形同槁木死灰的有缘人。象贾宝玉如此的情种,站在迷津岸边也会被夜叉海鬼拖下迷津。
警幻仙姑让贾宝玉学会和尝试云雨,就是告诉贾宝玉情爱无非如此,做过云雨巫山又如何?警幻仙姑找了个合并宁荣二府宝玉见识过的所有的美色成一人,让贾宝玉“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世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贾宝玉的迷津是“情”而警幻仙姑指引的是“色”!警幻仙姑提出“意淫”是对“色”的规范,是一种更文明更道德的品,但还是色!
曹雪芹对“情”与“色”两者的探讨,传统文化的情离不开色,既便是有道有德的意淫也是“色”!色是迷津就可以指引出来,走上孔孟之道,经济之途光宗耀祖!但是贾宝玉的迷津圈子是情,也就是现代人说的爱。爱上林黛玉所有的孔孟之道、经济之途统统靠边站。不仅如此,就是受之父母的身体也可以不要,要么出家做和尚、要么为爱而死。贾宝玉的形象塑造是为爱而叛逆、为爱而生,这也是曹雪芹对传统的情的理解和诠释。
曹雪芹认为世间是有纯洁的爱情的,世俗对男女自由相爱就如同: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可见曹雪芹的奋慨,世道之艰难!在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尽可能没有身体接触,没有欲火焚身等等过激桥段。但贾宝玉又摆脱不了世家公子的纨绔,宝玉和袭人、碧痕都有性关系,宝玉和秦钟、琪官都有断袖之癖。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不是十全十美的公子,完全是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可就这样一个纨绔子弟也有追求真爱的向往,难道真爱不能包容纨绔子弟吗?真爱是包容一切的,林黛玉对宝玉和袭人的关系一清二楚,然而最多开玩笑的叫袭人一声“嫂子”,但没有排挤和讨厌袭人,可见黛玉是包容贾宝玉的纨绔作风的。
虽然林黛玉对袭人、碧痕、秦钟、琪官等人的包容,并不代表黛玉的包容是没有底线的。薛宝钗有才有貌、史湘云率真、妙玉孤傲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宝玉和她们的交往会把真情流露,会产生爱情。在曹雪芹的思路上精神出轨比肉体出轨更严重,精神出轨就是背叛爱情,肉体出轨实属无奈!就是说林黛玉是绝对不允许贾宝玉精神出轨的,这是底线。《红楼梦》总旨谈情,精神上的爱情之情大于欲望,高于色,这也是《红楼梦》里的迷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