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只有自己的父母无条件的对自己好)
什么是父母无条件的爱?
我们先说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妈妈从外面回来看到他躺在床上睡得很踏实,妈妈就轻轻地蹲在那个小床的旁边,看到孩子脸上那种愉悦的表情,妈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像个天使一样,自己看着看着眼眶湿润了,感觉到身体里面有那种暖流在涌动。
可是这个时候孩子突然手脚动了一下,好像马上要醒过来,这时妈妈脱口而出:“宝贝儿!你千万不要醒啊,如果你醒了,妈妈就不爱你了” 。
这个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要参加高考了,他觉得心情很烦躁、很郁闷,他对爸爸说:“我想自杀”。爸爸很郑重很严肃地跟他说:“孩子,你坚持一下,等高考结束了再说。”
我们通过这个孩子的例子来看,假设这个孩子刚出生时妈妈就是那样对他说的,高考前爸爸是这样对她说的。我们可能会怀疑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例子吗?
其实是蛮多的。再举个例子,有个人回忆他当年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他妈妈帮他减压,说:“孩子你放轻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考差了又能怎么样,不能读好的大学又能怎么样......”,孩子心里觉得挺温暖的,结果妈妈马上说出来另外一句话:“大不了我没你这个儿子了”。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人格,或者通俗点说他的性格,是在早年的时候跟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
人是关系的产物,还有一个说法叫:人是关系的动物。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只有一种关系,就是早年跟自己的妈妈和爸爸的关系。这个早年,就是小的时候,特别是六岁以前,甚至在三岁以前。这种关系在成年以后形成了其它和所有人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成年以后跟所有人的关系,都只不过是早年跟妈妈、爸爸的关系的翻版而已。
我们从一个成年人跟周边人的关系、跟自己的亲密伴侣的关系、跟自己的孩子的关系当中,都能看到他早年跟妈妈、爸爸的关系的影子,除非这个人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领悟、不断地修行,经过调整慢慢地把那个影子擦的越来越淡,甚至完全消失。
如果他没有经过这个过程,你仔细观察他(当然这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你会发现他跟所有人的关系都脱不开他跟妈妈、爸爸的关系的模式。
假如一个人跟妈妈、爸爸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刚出生的孩子,妈妈为什么说“你千万不要醒,一醒了,我就不爱你了”?因为妈妈可能会觉得如果孩子你躺在那里睡觉,我会觉得你特别可爱,因为你不会干扰我,你只会让我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时光。
如果你醒了,你要哭,我要哄你;你饿了,我要喂你;你拉尿了,我要给你换尿布、要给你洗、要给你擦,这样的话,我整个的生活都被打乱了,我这一会儿的好心情全部都没有了,我要忙碌起来了。
所以我就希望你不要醒,也就是说我跟你之间的关系最好是建立在你不要烦我、不要打扰我、不要影响我的生活的基础上。
而这个孩子跟爸爸的关系是,你自杀或不自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参加完高考,你要让我这个爸爸有一个参加了高考的孩子,或者更明确的说有一个考上了大学的孩子。
你难受或不难受这个不重要,我看重的是你能不能考上大学。
所以我们说一个孩子,如果他/她跟父母的关系是要有条件交换的、要有前提的关系的话,他/她长大成人后,跟所有人之间的关系都会是有条件的,这个有条件是他/她自我感觉的。
我们用女孩子来举例子。假设她在谈恋爱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对她表示爱慕之意,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看上我什么了?他是看上了我的钱?还是看上我的容貌?或者是看上我的工作?
反正他一定是看上了某一个东西而不是喜欢我这个人,绝对不会是简单的、单纯的喜欢我这个人,因为在我跟父母的关系中,是不存在这种没有条件的喜欢的,一定是有一个原因才让他喜欢我。
所以这种类型的人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方式都会有一个条件的前提,再比如说有一个同事跟她关系挺好的,她第一反应会想到,这个人是不是希望我在领导面前说他的好话?这个人是不是想找我借钱?这个人是不是跟我一起评职称,希望我能够让他一步?
当一个人永远以这样的方式跟周围人打交道的时候,他/她活的实在是太累了,他/她可能有非常好的先天条件,比如智商、容貌、或者运气,但是他/她跟周围人始终不能产生那种没条件的爱、没条件的关系,包括他/她自己当了父母以后,他/她跟孩子之间也依然会持续这种关系,而他/她自己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美国有一位布洛迪博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做了一项长达三十年的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布洛迪博士在纽约地区征集了一百三十多位儿童,从他们出生开始就做跟踪式的访谈、研究、录像,然后一代一代的科学家接力,一直跟踪到这些孩子三十岁。等这些孩子三十岁的时候,只剩下七十多位,因为有很多孩子搬离了这个地区。这个实验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试验,因为他们整整跟踪了三十年。
通过这三十年的研究,才能够有详细的、足够的资料说明,一个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他们的成长环境对成人后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哪些因素是关键的,有哪些因素是无足轻重的。
我给大家举她的研究资料中的一个例子:
0
他们拍到一个六周大(也就是一个半月大)的小女孩,观察员观察到孩子的妈妈把女儿放在桌子上面的摇篮里,然后自己站在离孩子大概一个胳膊那么远的地方,妈妈手里拿着一个奶瓶放在孩子的嘴里。
这位妈妈一边扶着奶瓶给孩子喂奶,一边环顾着房间四周,看上去非常的无聊、非常的烦闷,一旦孩子把奶嘴吐掉了,就是孩子吃着吃着不想吃吐出来了,妈妈就非常地愤怒,就把孩子的头猛地拉回原来吃奶的那个位置,又把奶瓶杵到孩子的嘴里,这个孩子的头就朝前倾斜着露出很痛苦的表情,好像要哭的样子,但是因为那个奶瓶在嘴里塞得太紧了,孩子哭不出来。
、我们通过这样的镜头去分析,你会发现妈妈跟孩子之间情感的连接是很淡的。你好好吃奶,你就是个好孩子,如果你不吃奶,你就是一个让我非常不喜欢的孩子。
我再给大家说另外一个例子,也是布洛迪博士研究资料中的,我们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刚出生几天妈妈就说我可不会要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在这个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只要是孩子弄脏了的家里的地方,沙发、床单、地毯,妈妈就会很不耐烦地、拼命地在那里擦,一边擦一边说:“宠爱孩子是一个弱点,孩子会发现你有这样的弱点”。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能太喜欢你的孩子,你不能太惯着他/她。
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孩子自己说:我能想到最不爽的事就是我自己,因为我太糟糕了;
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又说:我压根不知道拥有爱是什么样的感觉;
等这个孩子三十岁的时候接受专家的访谈,她说:我尽量地微笑,试着对别人比父母当初对我好一点。
这就回应了我们刚才说的那个例子,这个孩子从小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就是:你要乖、你要听话、你不要给我添麻烦、你不要把东西搞脏,随着一天一天长大,她就形成了一个理念,形成了一个模式,就是:别人不会喜欢我,因为我很糟糕,我只有把一切事情做的不给别人添任何麻烦,别人才能对我好一点,我做为一个人,我不会无条件的得到别人的欣赏,得到别人的喜爱。
这就是一个有条件的母女关系对一个孩子成人后的影响。
哭声免疫法大致说的就是你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她哭的时候你不要抱他,不哭的时候再抱。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他/她就不太哭了,这样的孩子比较好带,妈妈好睡觉。
可能对一个新手妈妈来说,这确实挺方便的,可以让自己休息好,但是它违背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把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当做一个成熟的大人,通过行为方式来训练,这种训练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我不管自己饿了还是难受,我是不能哭的,我一哭就没有人来安慰我,我不哭,我要强忍着,我要憋着,才有人来安慰我,才有人来喂我吃的。这个孩子最基础的自我的发育就被严重地破坏了。
一个能狠下心来这样带孩子的妈妈,自身就是有问题的。这可能来源于她从小的成长环境。
妈妈跟孩子之间的这种情感,是不能用孩子是不是让妈妈舒服、是不是听妈妈的话、是不是不给妈妈添麻烦这样的一个标准来区分的。所以哭声免疫法之所以是错的,就是错在这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