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效应心理学,心理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i~大家好,我是阿黑喵,一个沉迷于心理学无法自拔的法语翻译。
生活中,很多人都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倾向于将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价值的评判依据。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解释了这个现象:“镜中我”效应。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理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
文/阿黑喵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i~大家好,我是阿黑喵,一个沉迷于心理学无法自拔的法语翻译。
生活中,很多人都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倾向于将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价值的评判依据。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解释了这个现象:“镜中我”效应。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理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他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做出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作“镜中我效应”。
--《墨菲定律》(作者:张文成)
通常情况,我们能够对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做出评价,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接收到有关他们的信息。
我们能尝出一颗苹果是酸的还是甜的,从而判断出这是不是一颗好苹果。
我们能看到他人的表情变化,听到他人的语音语调,通过这些信息推测这个人的情绪和动机。
但我们看不见自己。
虽然我们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可由于自我意识的主观性,我们甚至不能感知到自己的语速变化。
我们对自己的所有知觉行为都需要借助外界因素才可能实现。
想要看到自己的形象和表情,需要一面镜子;想要观察自己的举止和动作,得为自己录制视频。
然而,没有人可能随时随地都接收自己的实况转播。
大部分人只能下意识地通过其他人来观察自己。因为大家心知肚明,如同自己能够直观地看到他人的音容笑貌,他人也同样具备直接观察“我”的能力。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他们都觉得其他人可以直接看到“我”是什么样的,而“我”所获得的信息是间接的,双方在对“我”的认识上存在信息差。
所以大家更倾向于相信他人对“我”的评价,认为这个评价比“我”的认识更权威。
同时,通过他人的反应来了解自己,这远比“借助思考来认识自己”轻易得多。
“镜中我”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受众群体很广泛。
但实际上,这个理论的合理性建立在一个不现实的条件上:每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客观的存在。
我们都清楚心理过程是完全主观的产物,任何人的思维、想法、认知都无法逃脱主观思想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他人对我的看法”,其实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想象出来的。
举个例子,小A性格内敛,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会感到紧张,不敢直视他人,也不好意思多说话。
小B性格活跃,喜欢和人交谈。同时也很直爽,遇到不喜欢的人直接不愿意搭理。
当小B第一次和小A打交道,在不了解她性格的情况下,他大概率会认为小A的表现是在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个人,不想和你交谈。
将“镜中我”理论进一步拆解,可以看出它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推进的:
第一种方式,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再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第二种方式,对比他人对自己和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借助自己的经验猜测他持有不同态度的原因,来判断他对自己的看法。
最后,将自己想象出来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转换成某种情感(例如自卑、自信、自我满足),这种情感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
“镜中我”的核心并不是“别人认为我们是怎么样的人,我们就可以成为怎么样的人”,而是“我们认为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终的主导者还是自己。
所以,完全依靠“镜中我”的方式来完善对自己的认知,这并不可靠。
为了融入环境和集体,我们必须正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这可以帮助我们适当地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但这不代表我们应该盲从。
在适当的时候听从别人的建议很重要,保持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能力也同样必不可少。
不要猜测他人的想法,客观看待他人眼中的“我”。
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可能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他最终的选择和行为。
- THE END -
原创文章创作不易,来点个关注吧~
注: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发现有误,欢迎私信留言指正。
#心理##心理学##每天一点心理学##金粉社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