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读为什么总感觉别人针对回避孤立自己,孤立自己是什么心理
那么,为什么总感觉自己被别人刻意针对、回避、孤立呢?具体原因有三点。1、过于敏感,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在与人交往时,会特别在意他人的行为和感受,害怕被拒绝、被评价;2、比较自卑,为人处世缺乏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怀疑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没有信心去应对人或事;3、认知偏差,对于人际认知不准确。在社交环境中,会用自己的标准和感受去臆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会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或态度。对方不经意的眼神都会让他感到不友好、被针对,甚至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被群体孤立,认为别人在刻意的回避自己。
那么,为什么总感觉自己被别人刻意针对、回避、孤立呢?具体原因有三点。
1、过于敏感,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在与人交往时,会特别在意他人的行为和感受,害怕被拒绝、被评价;2、比较自卑,为人处世缺乏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怀疑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没有信心去应对人或事;3、认知偏差,对于人际认知不准确。在社交环境中,会用自己的标准和感受去臆测,错误地判定他人的感受。接下来,会详细阐述三点原因,并给出相关建议,相信你会得到该有的收获。
过于敏感,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
「人际关系敏感」是一种人格特质,适度的敏感可以使我们思考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规避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当你的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的时候,你就会经常陷入自我怀疑,一边纠结自己是不是又想太多了,一边继续担心别人对自己可能有哪些不满。
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层面,即:情绪层面、行为层面。
1、情绪层面。过度地担心他人将要对自己的评价,认为他人可能会对自己做出负面反馈。
情绪是我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直接反馈,当你过于担心他人对自己可能产生的负面评价时,你的会产生焦虑、担心,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这样的情绪促使之下,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曲解别人的意图和行为,让自己在和人交往时陷入窘境,表现得很尴尬。
2、行为层面。会主动的讨好他人,并且会产生过激举动,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自己认为的缺失。
情绪影响行为,对于过于敏感的人来说,他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尤其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为了自己认为的过失和不足去刻意的讨好他人,从而缓解内心的不安情绪。
实际上,这些只不过是个人的主观臆测罢了,刻意的去“弥补”不存在的“缺失”,会让他人感觉莫名其妙,可能认为你有别的目的,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一些,不要过于敏感的认为他人对你可能的不友好。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真诚相待,认真地完成各项事务即可。
比较自卑,为人处世缺乏自信心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常常表现为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心理学认为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并且认为这种能力差距无法缩小。
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心理学家阿德勒
自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有两点,即:自尊心强、情绪化。
1、自尊心强。自尊心是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一种心理表现,这是较为正向的心理。但是对于较为敏感和自卑的人来说,他的自尊心往往是出于自己的主观判定,认为他人不尊重自己。
比如,别人真诚地称赞他,他会认为这是在挖苦和讽刺。然而实际上他人并没有对他不尊重,仅仅是他自己想多了。
2、情绪化。自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人的印象往往是畏首畏尾、逆来顺受,然而过分的情绪压抑往往都有爆发的时候。
由于缺少有效的社交应对能力,不能够妥善的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生活中发生危机(如失业、离异、较大的人生变故等),他的心理压力往往比别人要大的多。当遭遇不公时,他往往会失去理智,变得情绪化,从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去发泄情绪。
正是由于以上两种表现的存在,自卑的人在为人处世中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这种不自信会让他极为在意他人的评价,尤其是有地位、权威的人给出的评价,无论对错他都会认为对方说的对。
假如对方给出正面评价,他就会产生优越感;假如对方给予负面评价,他就会变得极为失落,原本有的优越感也会瞬间变为自卑感。
如此被他人左右情绪,实际上是对自己认知的不足,更是对于自己的过度否定。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去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多给自己自信心,去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此才能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认知偏差,对于人际认知不准确
人际认知,顾名思义,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过于主观臆断他人的言行举止,便会产生「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对于我们的日常社交会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概因我们常常认为他人的言行反馈失真,并非真实。我们之所以会如此判定,往往是基于我们本身的经验、社交标准,以及对于事件的感受引起的主观臆测。
认知偏差会让我们的人际认知不准确,其导致的后果两点,即:人际沟通不顺、个人潜力受限。
1、人际沟通不顺。认知偏差带来的主要影响便是过于主观的去判定他人的感受,这样会让你用已有的眼光去看待你们之间的关系,在沟通的时候你们常常会达不到信息传递和理解的正向效果,让你们之间产生沟通不顺。
与此同时,对方的反馈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效果,也会让你感到失落,甚至觉得对方故意孤立你,不与你沟通交流。这种推己及人的情形,在心理学中被命名为「投射效应」。投射效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他人,如此效应运用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导致人际沟通不顺。
2、个人潜力受限。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密不可分,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我们去相互学习、交流,以此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但是对于认知产生偏差的人来说,与他人进行良性互动显然较为困难,概因良性互动的前提便是“换位思考”,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认知偏差会产生「晕轮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是指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看人较为片面,喜欢以偏概全的去给人或事定性。如总感觉别人针对、回避、孤立自己,其实际上便是用自己较为片面的认知去定义他人的看法及反馈。
所以,我们在社交环境中,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和感受去臆测人或事,避免错误的判定。我们需要多去和他人互动,坦然且真诚的去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迅速的脱离认知偏差,回归正常的人际认知。
结语
我们之所以感觉别人针对、回避、孤立自己,是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度较高,过于敏感;由于自卑心理的影响,导致我们没有自信心去应对社交;最为关键的便是我们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够与他人良性互动。当我们了解这三点核心原因之后,我们便会明晰该问题的改善点,从而去积极的调整心态,让自己的人生路更为顺畅。
为什么总感觉被孤立
【孤立】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中被排斥和边缘化,被群体成员有意无意的疏远、不能建立有效交流。由此导致个体心理压力增大,自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导致个人被孤立主要有以下因素:
——1、由于不了解群体内部生态文化,触犯了群体内约定成俗的禁忌而引起众怒被视为异类遭到孤立。例如:在医院、司法机关这些单位里高声喧哗、嬉戏打闹行为违背了这类行业严肃、谨慎的生态文化约定,由此被视为规章制度的破坏者遭到厌弃。又如:在部队、学校等充满激情、活泼群体中沉默寡言就会显得不合于群而遭到排斥;
——2、在社群中人们最反感被他人私下议论(被八卦)和打听隐私,如果你无意中涉及过这类事情同时又被他人泄露出去,那么这可能也是被孤立的原因之一;
——3、在社群中一定要遵循少说、多听、多判断、不站队的处事哲学;
——4、遇事要先弄清楚对谁有利、损害谁的利益。让别人先拿主意,不得已时自己再补充和建议,切忌在不了解情况时就随心所欲的发言;
——5、有成绩要让利给领导和职位高的同僚,有小的过失自己要站出来承担,如是才能在群体内建立自己利益相关联系;
——6、那种明显的见利就上、遇难就让的处事方式一定是会遭到反感的。遇到棘手的事务最好采取事先回避的策略,实在回避不了的也要拉上其他人共同办理,如是才会有人帮你办事、说话;
——7、个人形象与群体风格违和也会导致被视为异类,如果群体的平均年龄偏高、偏低或城市化程度高、低,那么其整体的衣着和形象气质一定具有特定的风格类型,当个体的衣着、气质与这种整体风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时,就会被无意中标识成异类,将自己从群体中分离出去。
别人说什么都觉得针对自己 的人
是你太敏感了,不要总觉得别人都在针对你。你根本就没有这么重要,在别人的生活当中人家自己才是生活的重心。哪里有时间去针对你呀。有的时候别人说的话都不要太在意,尤其是不要总是主动的去联想去和自己的行为队长,这样可能七扯八扯也会扯上关系。但并没有关系。
当然也不排除你周围的人真的在讨厌你,或者针对你什么的,如果是确实如此的话,那么希望你能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远离这帮人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