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半亩塘诗社雕虫刻篆丁酉年七月诗词社课蟋蟀点评版

往期精彩半亩塘乙未社课:花气袭人系列
半亩塘丙申社课:人与自然系列
半亩塘丁酉社课:雕虫刻篆系列
(正月大虫、二月蝴蝶、三月螳螂、四月蜻蜓、五月蚂蚁、六月蚊子、闰六月蚕、七月蟋蟀)
编者按本期主题:蟋蟀,诗词不限。
共收录十人诗作十首,其中五律二首、七绝五首、五绝五古词各一首 。
收稿:流云
点评:重楼
五言1、花山子
蟋蟀声声诉晚秋,别有一番愁。应卜生涯短,夜深鸣不休。
评: 四句诗分为两段,都是诉说蟋蟀
往期精彩

半亩塘乙未社课:花气袭人系列

半亩塘丙申社课:人与自然系列

半亩塘丁酉社课:雕虫刻篆系列

(正月大虫、二月蝴蝶、三月螳螂、四月蜻蜓、五月蚂蚁、六月蚊子、闰六月蚕、七月蟋蟀)

编者按

本期主题:蟋蟀,诗词不限。

共收录十人诗作十首,其中五律二首、七绝五首、五绝五古词各一首 。

收稿:流云

点评:重楼

五言

1、花山子

蟋蟀声声诉晚秋,别有一番愁。应卜生涯短,夜深鸣不休。

评: 四句诗分为两段,都是诉说蟋蟀鸣叫。略显拖沓重复,五绝形式虽然短小,但还是应该容纳更多的意趣为宜。

2、沧海

归途闻道旁蟋蟀云光忽欲坠,灯火夜初长。市井人犹幻,空山梦已凉。天教明月近,声就草根扬。不恨秋风早,年年赋羽商。

评: 起承俱佳,不急不徐,前四句气氛全出。"天教"句若能及时引入主题,后几句就还有足够的腾挪空间,可惜切入主题稍晚,未能完全铺展开,收得略显急促。

3、赵镇南

蟋蟀平原浅草惊,瑟瑟伴秋鸣。客旅离辞意,征途我独行。江湖风自远,旷野月犹明。寻觅终南隐,埋藏姓与名。

评: 起句在描写蟋蟀的生活状态,后面就开始游离了,显然是收束不及。由题目而生发,在结尾时未能回扣,因为"寻觅终南隐,埋藏姓与名"很显然不是写蟋蟀的,这样就与题目主旨产生了偏差。

4、天涯剑客

蟋蟀黄瓜花上一只蟋蟀安然静卧,何其悠哉蝇营为斗米,步履何匆匆。金秋风物好,终是不能融。偶一低头见,蟋蟀卧花中。静默无声息,万物过眼空。问谁能拘管,来去逐清风。动静随心意,弹唱诉情衷。莫嗟奔波苦,强于羁樊笼。

评: 由物思人,正是咏物诗的惯常写法,也适用于这种乐府体的行文表达。这首起句略显冗长,前四句如能并成两句,就会更为利落。个人建议对“偶一”至“花中”这两句也修改得再含蓄一点。相信通篇的气息会更贯通。

七言

5、落花人

蟋蟀身在尧阶乐在庭,餐花饮露踏莎行。不知惯看炎凉后,我是人间第几声?

评: 从结句来看,作者对蟋蟀是有所阐发的。但全诗两部分前后略有脱节,一二句与全诗尾句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另外,尧阶一般用来代指古代帝王生活简朴,此处显然没有使用这个典故,使用这个含有意象的词,也容易误导读者思路。

6、王星雨

值夜 青冥无际宿云深,楼角西头月欲沉。促织不堪秋寂寞,可怜终夜动清吟。

评: 用语自然流畅,行文工稳,只是缺少独特的阐发,所以未能出彩。

7、一苇

蟋蟀荒原寂寂闪寒星,一曲弦歌颠倒听。想是人间难会意,年年清唱到凋零。

评: 起句随手了,“弦”歌也略有不恰,作者深意隐藏在“颠倒听”中,别有一番滋味。若能把起句调整一下,该是一首佳作。

8、静处如莲

秋夜闻虫我坐西风汝坐荆,两厢牢落困愁城。何人共此秋凉夜,听取幽虫不住鸣。

评: “坐荆”一词略显生硬。“何人”句也与前面有重复之嫌,如能调整一下可能会更好。人与蟋蟀对立又统一的表现方法还是很好的。

9、东柳

蟋蟀鸣声断续伏秋虫,弦细腔高辨不同。独坐孤窗长夜里,灯朦胧共月朦胧。

评: 全诗氛围静谧,虫鸣更增添了一份“鸟鸣山更幽”的幽静,只是由声音写到灯光和月光,个人觉得略有些散,如果能把这种声音与光的转换顺序颠倒一下,可能会更容易贴近主题。

10、木雁

高阳台 蛐蛐儿过眼云深,沾衣露重,山原一片苍凉。飒飒西风,嘉禾起舞霓裳。寒蛩在野声声促,动清笳,凄断低昂。倩来人,携出榛芜,麾向疆场。少年意趣犹难忘,记搜寻燕地,探访宁阳。闲庭赌胜,一时若许痴狂。纱笼玉罐今何在,待老夫,检点平章。正秋兴,但听歌吟,不问行藏。

评: 这首词上片写景,起句秋天氛围全出,中段引出主题,并引向蟋蟀斗场。过片的转折也比较自如,下片从少年写到老年心态的转变,由“若许痴狂”到“不问行藏”,行笔自然流转,佳作。

古诗词里蟋蟀鸣

蟋蟀是个寻常的小虫子,又名“蛩”和“促织”,在北方的村庄和野外随处可见。但它却比别的昆虫更具知名度,这不独因它是一些人的玩物,以好斗闻名——斗蟋蟀是自唐天宝以降的事,而蟋蟀进入中国诗歌的经典,则比蟋蟀可斗更为久远。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蟋蟀是报秋的使者,在一声声“唧唧”的蟋蟀轻唱中,凉风四起,秋意渐浓。

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每当秋天来临时,我就会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隽永的诗章。蟋蟀好比一个个天才的演奏家,或单奏或合奏,时断时续,交替错杂,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清脆悠扬的鸣声,清脆响亮,温婉动听,使秋的夜、秋的色在诗人的笔下淋漓尽致地弥漫开来。聆听着蟋蟀那情真意切的呼唤,伴随着绵绵秋雨,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最早有关蟋蟀的诗见诸《诗经》的《豳风·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古人往往以蟋蟀对气候的反应来表达季节的变迁。到了十月渐冷趋寒,蟋蟀在野,不堪凄冷,入室而叹秋意的萧瑟。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

这首《国风·唐风·蟋蟀》告诉人们:天凉好个秋,蟋蟀已经来到我的家,日子过得如此之快,还是让我们尽情享受美好生活吧!但华年易逝,鸣声凄凄切切,让人为之动容。

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夜静月明,寒蛩惊梦,绕阶独步,松竹老,两鬓白,知音何处,壮志难酬。失落、无奈和惆怅的意境,融入这秋夜蟋蟀的悲吟之中。作者满腔的爱国之心化作了记梦之词,因此成了千百年来“壮怀蕴藉”的名篇。

韩愈说: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

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秋风萧瑟时,蟋蟀鸣声不仅给人幽思,也给人快乐和振奋。

宋代姜夔题记:“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明代诗人顿锐的《观斗蟋蟀》曰:“见敌竖两股,怒须如卓棘。昂臧忿塞胸,彭亨气填臆。将搏必踞蹲,思奋肆凌逼。既却还直前,已困未甘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蟋蟀激烈争斗的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并由虫及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超然态度。

蒲松龄《促织》中的描述,也进一步说明斗蟋蟀的游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蟋蟀就是一种被人们喜爱的灵物,它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秋天时节的完美,乐意为人们带来灿烂和欢悦,无怨无悔地鸣奏出生命最铿锵的乐章。

又闻秋夜蟋蟀鸣。听,丝丝缕缕、高高低低的“唧唧”声正从千年的古韵中飘来,它们用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纵情高歌,讴歌秋天的成熟和绚丽,让人心澄目明,心旷神怡……

——来自网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1662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母乳颜色可不简单红的黄的绿的你都遇到过吗 下一篇:明明长得很像一个叫柑子一个却叫橘子才知道区别这么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