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自恋又自卑的本质,自恋型人格自卑

心理学家对自恋的问题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研究与激烈讨论,已有研究显示,健康的自恋是能够对自己具有合乎现实的观感,是一个人自尊的体现。不健康的自恋则相反,它是建立在脆弱的自尊的基础上的防御系统。
不健康的自恋(自恋型人格障碍)包含一个广大的族群,他们的表现和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别,在这个连续轴上,有胆小害羞、认为他人是轻视自己的,也有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权,无限度地索求照料与关注,而缺乏对他人的共情与同理心的。不健康自恋的本质是缺乏心智化的能力,自恋者将他人视为自己的延伸,很难理解他人是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个体

心理学家对自恋的问题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研究与激烈讨论,已有研究显示,健康的自恋是能够对自己具有合乎现实的观感,是一个人自尊的体现。不健康的自恋则相反,它是建立在脆弱的自尊的基础上的防御系统。

不健康的自恋(自恋型人格障碍)包含一个广大的族群,他们的表现和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别,在这个连续轴上,有胆小害羞、认为他人是轻视自己的,也有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权,无限度地索求照料与关注,而缺乏对他人的共情与同理心的。不健康自恋的本质是缺乏心智化的能力,自恋者将他人视为自己的延伸,很难理解他人是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感受。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他们可能是傲慢、无礼的,他们的人际关系常常是剥削与利用式的;他们也可能是怯懦、自卑的,通过预期他人必然会羞辱与贬低自己而保护自尊,他们常常使他人感到被误解,从而招来疏远与厌恶,使自己的预期成真。

一、不健康的自恋是怎样形成的?

很多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不深入交往时让人感到颇具人际魅力,他们也常常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成就,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非常快乐的。但在美丽的外表下,他们深深恐惧于自己内心巨大的愤怒与摧毁性。肯伯格(Kernberg,1974)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部分自恋者的攻击性是出于对他人宽容、善良、平和、乐观等美好品质的强烈妒忌,只有通过对他人贬低与全能的控制,他们才能允许他人快乐的存在而不去破坏它们。妒忌的怒火侵蚀并排空了自恋者内心美好与爱的客体表征,因此他们常感孤独与空虚。随着年纪渐长、肤浅的人际关系已经无法提起自己的兴趣时,加上人生必然经历的衰老、丧失等等局限,使他们不得不面对虚假的夸大,加重的孤独与空虚几乎是他们难以逃脱的宿命。

自体心理学理论对自恋型人格疾患可能因为缺少养育着的共情性回应,无法在养育者的眼中看到一个真实、完整的自体,他们转而幻想一个夸大的自体,形成一个假性自给自足的状态,犹如退缩到一个只有自己存在的“茧”中。

也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即夸大的自体被养育者非现实的夸奖与宠溺所鼓励,使孩童长大后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享有特权的人,同时担心着被攻击与报复。

二、不健康自恋的影响

很多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不深入交往时让人感到颇具人际魅力,他们也常常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成就,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非常快乐的。但在美丽的外表下,他们深深恐惧于自己内心巨大的愤怒与摧毁性。肯伯格(Kernberg,1974)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部分自恋者的攻击性是出于对他人宽容、善良、平和、乐观等美好品质的强烈妒忌,只有通过对他人贬低与全能的控制,他们才能允许他人快乐的存在而不去破坏它们。妒忌的怒火侵蚀并排空了自恋者内心美好与爱的客体表征,因此他们常感孤独与空虚。随着年纪渐长、肤浅的人际关系已经无法提起自己的兴趣时,加上人生必然经历的衰老、丧失等等局限,使他们不得不面对虚假的夸大,加重的孤独与空虚几乎是他们难以逃脱的宿命。

自恋者内心深处非常恐惧被羞辱,他们即使拥有长期的亲密关系,也常常会将伴侣没有给予他们赞赏性、同意性、顺从性的回应,视为对其的攻击与贬低,从而进入自恋性暴怒或慢性愤怒当中,内心十分苦涩。当伴侣抚慰TA,自恋者的妒忌反而会急剧升高,自恋者伤害了伴侣的同时,也走向了“为了避免妒忌的痛苦,还不如你将我看成一文不值的”自我挫败的模式。

三、何如与自恋者相处?

1.自恋者将他人视作自己的延伸,你被忽视、被利用、被作为回音壁对待的负面感受是自恋者无意识中“发配”给我们的角色,你的痛苦正是TA童年创伤后留在内心深处的挣扎。如果你有强大的自我价值感,给予他们不曾拥有的同理心,自恋者拥有了新的人际关系经验,人格层面的改变才有可能。

2.自恋者内心深处充满羞耻感,他们往往会躲藏到理想化事物的背后来逃避哀伤,并通过种种努力使自己具有一些表面上非常光鲜的价值感,因此他们想要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小,改变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感觉自己已经被自恋者伤害,应首先切断关系,疗愈自己,你值得拥有一份温暖、尊重、不必费力去争取的爱。

参考文献:

1. Adler G: Psychotherapy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atient: two constrasting approaches. Am J Psychiatry, 1986.

2. Kerngerg OF: Furt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ies. Int J Psychoanal, 1974.

3. Gabbard GO: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in Clinical Practice (Fouth Edition), 2007.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1958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未解之谜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喝,能不能用保温杯泡茶 下一篇:为什么四川人做饭好吃,外国人吃正宗四川川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