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为什么如此偏爱洋葱,印度人离不开洋葱
在“洋葱危机”席卷印度之时,有这样一则显得不合时宜的小新闻:去年11月,位于印度西南部的卡纳塔克邦的政府官员宣布,一个名叫阿卡亚·帕特拉基金会(AkshayaPatra)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洋葱豁免”。
阿卡亚·帕特拉基金会是一个向印度中小学生提供午餐的非营利性机构,总部位于班加罗尔,成立于2000年。该组
2019年11月29日,在加尔各答,一名卖洋葱的商贩等候顾客。印度中央统计局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从上个季度的5%降至4.5%,为6年多来最低水平。新华社/法新
在“洋葱危机”席卷印度之时,有这样一则显得不合时宜的小新闻:去年11月,位于印度西南部的卡纳塔克邦的政府官员宣布,一个名叫阿卡亚·帕特拉基金会(AkshayaPatra)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洋葱豁免”。
阿卡亚·帕特拉基金会是一个向印度中小学生提供午餐的非营利性机构,总部位于班加罗尔,成立于2000年。该组织长期致力于以向公共学校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方式消除校园饥饿。同时也是一个带有较强宗教色彩的组织,该组织拒绝在提供的食品中使用洋葱和大蒜。为此,卡纳塔克邦政府曾认定其提供的食品不符合规范,双方闹得很不愉快。无奈AkshayaPatra家大业大,没有它的参与,政府也找不到替代机构来为这么多孩子提供午餐,只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允许其有“不使用洋葱的自由”。
洋葱在印度古已有之,古印度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约诞生于公元2世纪的《遮罗迦本集》记载了近千种植物对人体的作用,其中就认为洋葱有强健心脏、助消化、利尿等作用。但在漫长的历史里,无论是婆罗门教、佛教还是后来占统治地位的印度教,都认为洋葱等具有辛气的食物是不洁的。按照严格的阿育吠陀养生理论,辛气食物对潜心苦行、冥想、追求极致纯净的修行者而言,应该竭力避开。这也是AkshayaPatra等偏激的宗教团体拒绝使用洋葱的原因。
洋葱走入印度千家万户,其实是莫卧儿王朝带来的结果。莫卧儿的开国皇帝巴卑尔是中亚游牧民族察合台突厥人的后裔。攻占印度后,王朝的诸位帝王便将中亚和波斯的饮食特色带入了印度,不光是洋葱,在饮食中大量使用香料、移植中亚和波斯的水果、在甜点中使用干果等等,都在莫卧儿时代发扬光大,使得今天印度尤其是印度西北部的饮食,打上了深刻的中亚和波斯烙印。
洋葱的流行绝非偶然,印度大部分地区终年炎热,洋葱能增味提神、刺激胃口,尤其印度教徒中有大量素食者,加入洋葱调味会很好改善素食的口感。对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的人来说,生吃洋葱还能杀菌,促进肠胃健康。无怪乎洋葱很快攻陷印度人的餐桌,如今的印餐,很难发现一道没有洋葱的菜。
2019年11月29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一名女子拎着洋葱走在路上。新华社/欧新
在印餐馆,通常首先上来一道蔬菜沙拉,由于印度天气炎热,绿叶菜极易腐坏,普通餐厅通常是用小萝卜、黄瓜、生洋葱圈等做沙拉,蘸着酸奶即可食用。印度的洋葱以红、黄两种较为常见,跟国内相比辛味没有那么强烈,口感更偏甜一些,生吃起来味道不错。
接下来是正餐:各式各样的咖喱糊糊,无论是烹调羊肉、鸡肉、鱼虾等荤菜,还是奶豆腐、菜豆、菜花等素食,大厨都会使用名叫马萨拉(Masala)的混合香料。马萨拉的配比千变万化,据说,每一道印餐使用的马萨拉都包含十种以上香料,但其中洋葱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味,它既带来刺激津涎的辛气,又在香料的互相碰撞中增加一丝回甘。就着热乎乎的印式烤馕,蘸上滋味摇曳的糊糊,是印餐中最美味的精华所在。
想尝试一下印度米饭,也会与洋葱不期而遇。印度米饭比亚尼(Biryani)颗粒细长,即使煮熟了也不似中国稻米软糯温香,而是颇有嚼头,因此印度人通常将其和蔬菜或肉类混合在一起焖制成香饭。当然,无论是“羊肉香饭”“鸡肉香饭”还是“奶豆腐香饭”中,洋葱都是当仁不让的配角。
如果要点一道旁遮普邦风味的烤肉(Kebab),那更是无洋葱则寸步难行。旁遮普邦位于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毗邻,受中亚和波斯饮食习惯影响更深。烤肉端上桌,餐盘里一般都会放一些生洋葱圈,甚至有的烤串干脆就是肉和洋葱串在一起,洋葱中和了肉的腥膻,天生就是烤肉的绝佳伴侣。
街头美食也少不了洋葱的身影。最典型的是香炸洋葱。将洋葱切断后,加入红辣椒粉、姜黄粉、薄荷酱等调味料,再裹上鹰嘴豆粉油炸而成;印式炸饺中,饺子里包裹的馅料是土豆加洋葱;而水薄饼则是在中空的油炸薄饼中加入土豆、洋葱、鹰嘴豆和调味的汤汁……即使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会蜷缩在墙角,用卷饼夹着生洋葱果腹。
可以说,在社会等级分明的印度,洋葱是真正打破阶级限制的食物,上至达官巨贾,下至平民百姓,无论在五星级饭店还是贫民窟,有饮食就有洋葱,印度人对洋葱的爱实在是融进了血液里。当地的一个问答网站曾有人问“为什么印度人如此爱洋葱?”一个印度小哥答道:“如果你是印度人——你干吗还会提这个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