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无二的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失败读懂了才明白过刚易折的道理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这一首《题乌江亭》则从理性和希望的角度,饱含对项羽不肯过乌江的深深惋惜,毕竟保留希望就是最珍贵的。
历代人们对于项羽这个人是津津乐道的,因为这个人身上充满话题性和争议性,你不认同他嘛,他毕竟是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你若盲目崇拜他嘛,他又兵败身亡,将一手好牌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一首《夏日.绝句》中充满着对西楚霸王的无限崇敬,想必李清照也是被项羽身上豪气干云的男儿气概所折服了。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这一首《题乌江亭》则从理性和希望的角度,饱含对项羽不肯过乌江的深深惋惜,毕竟保留希望就是最珍贵的。
历代人们对于项羽这个人是津津乐道的,因为这个人身上充满话题性和争议性,你不认同他嘛,他毕竟是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你若盲目崇拜他嘛,他又兵败身亡,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历史和历史人物往往只有在矛盾的对照之下,才会更加鲜活立体、意味深长。人们对于项羽的认知就是充满矛盾的。
很多人都在分析项羽为什么会失败,但大多数人都是浅尝辄止、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度去挖掘他骨子里的失败基因,有些人甚至是墙头草式地去分析,根据已知结果去变换自己的认知立场,在逻辑上本末倒置。其实,要真正读懂项羽失败的原因,要学会去分析他的阶级属性和思想属性。
项羽为什么失败了?项羽这个人说他是天纵之才是丝毫不为过的。在这种人身上你会发现,别人求而不得的成功放在他们身上格外的理所当然,他们甚至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轻易吊打各路对手,一览众山小。这就是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却又无可替代的优势。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啥意思呢?项羽书不学、剑不学,只有那种可抵千军万马的兵法才稍微有点兴趣,但也是浅尝辄止。
这种人放在普通人的视角,是不是让人感觉他就是学啥啥不行的浮躁之徒?是不是让人感觉难成大器?是不是让人格外担心他好高骛远?但是,这种世俗的成见放在项羽身上却没有太大的制约力,他轻而易举地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神勇之力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英雄。
一力降十会,当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高手,这便是“以术入道”的逻辑。
那么,按照这样逻辑,项羽出道即巅峰,他应该越来越厉害才对,本已是天下无敌,何以自绝于天下?这其实需要从系统逻辑去梳理。
项羽在奠定自己人生基础的时候,认定自己非万人敌不做,这种逻辑错了吗?没错!这说明项羽这个人是有远大抱负而且立场坚定,但是理想和精神力,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来说,其实是一个上层建筑的东西,这种框架性的东西首先是不能错的,但是对了也不代表成功。
项羽的人生错在他的底层逻辑上,读书对他来说不过是签名的事,学剑对他来说不过是单挑的事,学兵法也是略知一二就感觉索然无味了……这些都说明在人生见识上还停留在很表层的程度,他仅仅是把读书、学剑、兵法当成一种简单的工具,而没有把握住这些东西背后的价值。
谁天资聪颖不想读个名校,当个大师?但你看不起基础教育,你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谁力大无穷不想做个霸主,当个宗师?但你不注重根基培养,你的源远流长如何支撑?谁目光敏锐、反应迅捷不想抛弃那些法度、规矩,但是你不学兵法,如何去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如何去与迷茫、失落的自我做斗争。
三岁看八十,项羽小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我谁都不服就服强”的霸气,冥冥之中已经为其标注好了命运的结局。
项羽跟随叔叔项梁反秦,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让天下英雄为之两股颤颤、彻底折服。这种简单粗暴的效果和场景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事业、团队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底层逻辑阶段。
以一个公司的创业为例,一个公司的草创时期,最需要的是什么核心人物身上的攻坚能力。有资源障碍,他能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扫除障碍,如项羽杀殷通震慑全场;有情绪迷惘,他能以“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能力指明方向,如项羽收服陈婴、英布等起义队伍;有方向怀疑,他能以“无所不能摧枯拉朽”的事实坚定信心,如项羽收服兵权,巨鹿一战惊天下。
底层逻辑的基本思维是什么?当我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没有更大的能力时,而你又恰好证明你确实比我混得好、能力强,我便会认为你是我更好的选择。
所以,项羽集团的结合密码就是项羽无人能敌。但实际上项羽集团的人很多都是墙头草,这种局面有什么潜在的危害性,大家看看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星宿老怪的团队就知道了。
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却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至少项羽没有搞清楚。
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去消化和调整自己吸引、整合过来的资源,而不能把你名义下的资产都当成自己的核心资产。能拉拢的人必须要拉拢,要团结的人必须要团结,要稀释的权力也必须要稀释。讲白了,就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核心凝聚力做大,不要被自己公司的业务报表所迷惑。
项羽集团在项梁没有去世之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彻底暴露,毕竟项梁的威望摆在那里,手下核心势力的比重也大一些。遗憾的是,定陶一战,项梁兵败身亡,项氏集团其实已经失去了主心骨,各方势力背后的各种小心思瞬间活跃起来了。
楚怀王熊心顺利地动用了政治手腕架空了项羽的军权,原来以项家旗帜招揽过来的核心势力也再次被分割。有些人会坚定不移地崇拜英雄,有些人则只会屈服于现实利益。
所以说,项羽发动军变从宋义手中重新夺回军权,其实当时项羽的军心已经不是那么纯粹了。
好在项羽再次以天人之资打赢了巨鹿之战,再一次树立了自己在反秦队伍之中的绝对权威。然后,高岗落大石、秋风扫落叶,收降了章邯的20几万秦军,成为了40万诸侯联军的最高领导,颠覆了巨无霸秦朝。项羽瞬间达到了人生巅峰。
这个时候,项羽暴露了自己的底蕴不足和见识不足的缺陷。当一个人的事业到达巅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前面有一个巨大的瓶颈等待自己突破,这个时候正确的变化是整顿、安抚,然后集中优势去寻求突破,千万不能有“天下我有”的猖狂。
实际上,项羽在思路、行为和心理三个方面有以下这些事情做得是欠妥的。
第一件事便是坑杀秦军20万。这里其实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杀”,消灭敌人的核心目的就是消除敌人的伤害性,对丧失抵抗能力的人赶尽杀绝,历来是兵家大忌。因为这种事情一旦做出来,就将自己逼入了人性和道德的死角,无论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会对你不敢再抱有任何希望,你不再有周旋的余地。
20万秦军和当时的诸侯联军冲突频起,不方便管理(毕竟也不放心交给章邯他们去管理),但是完全可以将他们整编到其他部队或者分流到其他地方;20万秦军对于项羽来说,在物资补给上或许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是你完全可以将他们削职为民,让他们以工代兵,换一种方式服务;再退一步讲,就算你要铁定心思铲除秦军最后一点根基,也完全可以制造一点事端,让六国诸侯来当这个刽子手。
项羽之所以选择最简单粗暴也是最愚蠢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在于他是一个钢铁直男,习惯性根据自己的情绪和喜好直来直去。他的骨子里对秦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恨,对敌人毫不留情是项羽的一贯作风,这是一种霸道的作风。
第二件事便是鸿门宴上放走刘邦一事。就事论事,从当时项羽的客观处境来说,刘邦可杀可不杀,毕竟谁也没有开天眼,知道刘邦最后能问鼎天下。而且杀了刘邦,对于项羽的政治名声多少会有点影响。但是,毕竟是刘邦先留下把柄,杀了他也不会有太多的后遗症,花点心思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项羽不杀刘邦,其实暴露了项羽内心之中比较光明磊落的一面,但同时也是单纯幼稚的一面,这不是智力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见识方面的问题。他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人间沉浮、人性阴暗,小小年纪便登上人生巅峰,觉得自己是一头大象,其他人都是一只蚂蚁,却不明白蚁多咬死象的道理。
项羽和现在的很多暴发户一样,没有什么风险防控意识,相当任性,喜欢你便可以为你一掷千金,不喜欢你则在骨子里轻视你,不屑与你为伍。他没有曹操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和某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狠劲。狠劲,不一定就是个好东西,但是很多欲成大事者却必不可少,无毒不丈夫嘛!
当然,“家财万贯不防贼”的傲慢与短视,才是项羽身上最致命的缺点。
第三件事便是分封诸侯的事。这件事被世人嘲讽了很多很久,但是从项羽分封的情绪逻辑来说其实是没错的。谁不想把好一点的肥肉分给那些跟自己关系亲近一点的人和那些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队友,同时稀释一下潜在对手的势力?
但是,项羽少年时不喜学文的弊端此时就暴露出来了,没有啥文化底蕴,不知道借鉴和引用历史的宝贵经验。分封诸侯是当时势在必行的举动,但是你日后想要重整山河、统一天下,你就得提前布局。你得考虑你将来成为众矢之的时,什么样的局面对你是最有利的。
正确的分封布局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秦朝的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先给自己找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盘,然后按照“远交近攻”的原则,将自己将来要消灭的对手都分散地封到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外围则全是自己的亲信,这叫战略合围。
这样一来,既可以把自己天下无敌的震慑力发挥到极致,又方便自己到时候各个击破,免得自己打谁都是千里奔袭。你把刘邦封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就刘老三那式样,顶多只能背后搞点小动作,闹不出大动静。天高皇帝远,敌人若远离你的控制,随心所欲你却无可奈何。
第四件事就是项羽对于身边人的管理问题。这或许是项羽被非议最多的地方了。有一说一,项羽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很多帽子是强行扣上去的。比如说项羽小气,舍不得安利下属,那英布从一个囚徒到九江王如何解释呢?比如说项羽性格暴戾,那么项羽爱兵如子、与士兵同甘共苦又如何解释呢?比如说项羽刻薄寡恩、残暴无情,那么项羽对虞姬不离不弃、真心相待又如何解释呢?比如说项羽“沐猴而冠”、“衣锦还乡”,其实是因为他要急着回去解决楚怀王的问题……
但项羽用人有问题吗?有!而且很明显,那就是项羽用人很情绪极端化,而不懂得利益合理化,只关注自我情绪,而不理解下属的心理需求。这种人是很容易陷入“墙倒众人推”的困境的。同样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在韩信的使用问题上,我不承认说什么项羽不重视韩信,说实话项羽给职场小白韩信一开始就安排执戟郎中这样的重要岗位,对韩信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怪只怪韩信自视过高,他想当军事统帅,项羽本身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怎么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但是,对于韩信这样与自己才能重叠的高手,不管重用不重用,总之是不能留给敌人的,收拢不了就只能除掉。
历史上,项羽和范增这对“父子”总给人一种貌合神离的感觉,其实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政治立场上有矛盾,项羽并不是完全信任范增。但是,项羽表现出来的用人水准相比刘邦来说,明显就差了一大截,刘邦用人就是不管我喜不喜欢你、信不信任你,只要你说的话是对的、对我是有利的,我就虚心听,其他的事后面再说。项羽则是因为我不信任你这个人,你所有的话和事我不愿意相信。
另外就是对下属的管理上,项羽其实对下属是很讲感情的一个人,打仗身先士卒,平时也能同甘共苦,但却不太关注下属的心理变化。每一个下属在创业初期和事业有成的时候,其职场心理是不一样的,创业初期他们觉得跟着英勇神武的项羽能轻易、快速地去获取一些利益和成就,但是当项羽集团逐渐强大之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瓜分既得利益和如何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人在饥饿状态和温饱状态的思维能是一样的吗?这个时候,项羽应该抛开情绪,不断地给下属喂肉,要激发他们贪婪的狼性,哪怕尘埃落定之后再收回来都行,而不是我想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想给你的你啥也别指望。这一点,他得多向善于开空头支票的刘邦学习。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也并不一定能把项羽的行为失误说清楚,但是归根到底可以把项羽的失败总结为他思维上过于呆板,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有人说“成名要趁早”,但是少年成名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善始善终?为什么?因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一旦出现断层式的跃升,他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出现一些真空。长期呆在底层的人会出现格局不够的问题,长期处于上层的人则会出现底层逻辑不严谨的问题。
像项羽这样的贵族出身,且横空出世、英雄盖世,他哪里会了解更广泛的社会底层的生存哲学和人性逻辑呢?那种不可一世的优越感与无可阻挡的成就感,让他陷入自我情绪难以自拔。这种人从本质上只会要求别人来迁就和成就自己,而不会认真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成就别人,更不懂得只有成就别人才会真正成就自己的道理。
项羽失败的思想反思要真正读懂“楚汉相争”这段历史,首先要读懂它的阶级性,其次要读懂它的思想性。
刘邦集团代表的是更有社会基础的士族阶级,项羽集团则代表了掌握着瞬间优势的贵族阶级,自此之后,政治重心开始从贵族阶级下移到士族阶级。
项羽是一个霸者,背后的思想支撑是法家思想;刘邦是一个王者,背后的思想支撑是儒家思想。楚汉相争也是中国历史的统治思想从法家向儒家逐渐过渡,中间短暂经历过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治(道家思想)。
限于篇幅,这里主要就说说项羽身上的思想烙印及影响,其它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项羽是一个天生的霸者,这种人骨子里是崇尚强权和武力的,不善于也不屑于玩什么太多的弯弯道道。在他眼中看来,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套路都是徒劳无功的,能凭实力解决问题何必绞尽脑汁去玩套路呢?这种霸道的思想其实很原始也很野蛮!
霸者,讲究以力行事。但是,一个霸王就算力大无穷,也总会遇到力所难及的事情。所以,霸王之道往往越到后面,它的后遗症和副作用越明显,说崩就崩,为啥?过刚易折。
有人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项羽既然是一个信奉霸道的人,惯用蛮力解决问题,为什么他的人生开局会那么顺利呢?这无疑是一个好问题。
其实,霸道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在特殊的应用场景中,使用效果是要超越其他思想的。在解释商鞅变法为什么对秦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时,曾经说过这个问题,霸道在事物的初级阶段是攻坚克难的好工具。
先举个例子来说明几个主要思想流派的核心逻辑,就以父母要求小孩剃掉过长的头发为例。法家思想就是不管小孩愿意不愿意,你得把头发给我剃了,你不剃我就按住你的头,强行给你剃了,甚至一根一根地拔,也要给你拔掉;儒家思想就是给你将一大堆道理,什么尊重、礼节、审美等等大道理全来了,直到你心甘情愿地把头发剃掉为止;道家思想就是告诉你,你该剃头发了,但是你爱剃不剃也懒得管,只要你自己觉得好看、舒服,你一直留着也行。
法家思想背后的霸王之道有什么好处呢?在这个小孩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审美时,或者这个小孩叛逆到不可控制时,它比其他思想都好使。讲道理,小孩听不懂;随他去,会对小孩有伤害;还不如强硬地帮他执行了。
搞清楚了这个逻辑,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法家思想对于事物的初级阶段往往比较好使了!因为事物在初级阶段,它的很多内在因素还不成熟、不稳定,这个时候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引领约束他们,能迅速步入正轨,产生即战力。
以项羽为例,刚刚反秦的时候,项羽手下的那些人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格局与情怀、理想与信念的,像英布那样的人,无非就是判断一下跟谁一起干革命更容易获利、获更多的利,英勇无敌的项羽无疑是最满足他们心理预期的人。
这个时候的项羽其实无需太多套路,我比你们能打,跟着我干就对了,我带着兄弟们往死里干就对了。他也不需要底下的人有太多的想法,都是火中取栗,拼的就是那股子劲。
看到没有,很多草创公司都是这样拼出来的。很多小老板也都是这样做大的,很多底层职场人员也是这么选择就业的。这个时候,项羽和他的属下在利益关系上是和谐的。
但是,到了项羽集团干成了行业巨头,所谓的霸王之道就行不通了。有吃有喝的前提下,谁特么愿意轻易去卖命?这么大一笔资产,究竟该怎么钻营,自己才能多得到一点?自己拿命拼下来的福利,如何才能稳稳当当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确保自己和家人安享晚年?这些问题都是强硬手段难以解决问题的。
人性之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人是真正喜欢被逼做出选择的,如果有,除非他们本身就没有更好的选择。法家思想为什么只适用于事务的初级阶段,原因就在于此。秦国可以用法家思想统一天下,但无法用法家思想统治天下也在于此。很多采用高压管理的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一般会发生内讧、背叛、解体、崩盘的原因也在于此。
法家思想、霸王之道最大的弊端就是在于它没有弹性。什么东西需要弹性?什么东西不需要弹性?这才是我们判断“霸道”的合理性的基本参考依据。
笼统而言,稳定的事物、关系和局面,如果想长治久安,其实都是需要彼此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的。职场之中、夫妻之间、生活之余……概莫如此!
最后,顺便说一下,为什么夫妻之间如果一方过于强势,除非另一方太懦弱无能,否则基本上不会太幸福,原因就在于夫妻关系是一种稳定的互动关系,它实际上是一种弹性关系,霸道之术,容易将对方逼入死角。
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比,为何最后失败呢?
项羽一生中的失误,其最大的问题便是败在人才的选用方面,韩信,陈平起初都是项羽的麾下,不过,后来都离开了,前者是因为得不到重用,无法施展才学,后者则是因为,司马卬降汉,而畏罪离开的项羽。
其实,哪怕是刘邦麾下第一谋臣张良,也曾经是项羽的至交好友——这些文臣武将,却最终在历史的进程中,与项羽失之交臂,没能为项羽所用,而项羽麾下唯一的一位深谋远虑的谋士范增,还因为汉军的离间,而失去了项羽的信任,最终,气死在返回彭城的路上。
其实,项羽在楚汉争霸期间,不仅有才不用,更是无才可用,我们来看看,项羽所采用的一系列失当之人。大司马曹咎不尊将令,擅自出击,导致成皋的失守,龙且贪功冒进,轻视对手,导致潍水之战的惨败,由此导致齐地尽数落入韩信之手。
此外还有大司马周殷,在关键时刻背楚投汉,在项羽要害之处捅了深深的一刀,这些个能力并不算优异,甚至有的人品还不咋地的人,竟然在楚军中独当一面,这么看来,项羽想不败都是一件难事。
而且往往一个人的命运,是由性格所决定的,项羽这个人的性格中,怀有一种华丽的残暴。在他初登历史舞台的时候,一亮相,就是手提会稽郡守殷通血淋淋的人头,在郡守府内大肆杀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姿态之凶悍,骇人心目。而后,和刘邦一起屠襄城,屠城阳,率领诸侯联军在新安杀降,进大秦帝国首都咸阳后,又火烧了阿房宫,并且将秦国宗室屠杀殆尽,此后,有暗杀了义帝熊心——这一路就是杀,杀,杀,可谓肆逞杀欲,以快己心。
项羽的性格又是矛盾的,虽然,他的行为好似视人命如草芥,但事实上他却还有着“仁而爱人”的口碑,项羽待人和蔼可亲,并且知恩图报,这与无赖刘邦却是截然相反的,打天下过程中,刘邦一直假仁假义的维持自己的光辉形象,天下一定便立刻翻脸,查旧账恩将仇报。
对于项羽性格中的这些矛盾点,最后,被韩信的一句话给了盖棺定论,那就是:“妇人之仁。”项羽在政治方面是及其短视的,然后,性格上又一直怀有嗜杀成性的大私大利,这些原因最终造成了项羽不可挽回的失败。
但是,如果从人格魅力方面来看,项羽绝对不会是一个逞血气之勇的莽夫。虽然在政治方面,他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却真的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比如,他能毅然决然的斩杀宋义夺取军权,而后提兵救赵取得巨鹿大胜。
比如,他能克服诸多险阻,击败章邯,收降二十万秦军;比如,他能够在当时无比复杂的政治条件下,主持分封,重新宰割天下;比如,楚汉战争中,项羽在正面战场对阵刘邦,屡战屡胜。这些无不体现出,项羽优于他人的军事才能。
项羽的性格,其实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刚猛无俦,才气过人,傲然自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项羽才能在秦汉交迭之际,那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中脱颖而出,击灭暴秦,收拾残局,称霸天下五年之久。
项羽这个人也是很讲交情的,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的情况下,项羽决定慨然赴死的时候,依旧没有忘记对故友施以恩德,他想用自己的首级,为昔日的部下吕马童,博取下万户侯的封赏。这样的无所畏惧的品质,可以说得上是千古少有了吧!
项羽的一生是悲壮又精彩的,虽然,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败,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后世之人,对他的敬仰,哪怕千年过去,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依旧是栩栩如生的。就算他失败了,但是,他必然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刘邦虽然赢了,但是,他所留下的形象,却并非光明正大,而是活脱脱的一个小人,一个无赖,与项羽比起来,真的是天差地别。最后,奉上一首元代词人萨都刺写的《彭城怀古》,我觉得这首词最能道尽项羽的英雄情怀: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项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原因
项羽自刎于乌江,这是因为项羽败了。可是项羽失败,刘邦却胜利了。这实在是令人惋惜,下面我为大家介绍项羽失败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项羽失败的原因一
误封天下,没有论功行赏
误封和失封给项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关于失封的原因。
第一,对田荣。
田儋、田荣是齐地反秦力量的代表人物。田儋战死之后,田荣成为齐地反秦武装的首领。田荣对项梁请其出兵救赵抗秦的要求,提出以杀田假为先决条件,并在其先决条件得不到满足时拒绝出兵,明显不对,说明了他在政治上的短视。
但是,项羽因为田荣当年不与项梁合作,又不参加巨鹿之战和联军入关,拒绝承认田荣反秦有功,拒绝封田荣为王,明显有悖于“计功封王”的原则。因此,田荣叛楚有其合理的一面。
田荣叛楚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1.他资助了陈馀叛楚;
2.他煽动了彭越叛楚;
3.他误导了项羽,让项羽再次忽略还定三秦的刘邦,让刘邦成为日后项羽的大麻烦。田荣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第二,对彭越。
彭越是江洋大盗出身,此人虽然在政治上极为糊涂,却极有军事才能。彭越在反秦初期与刘邦共同攻击过秦军。《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秦二世三年二月,与彭越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相遇。
彭越是昌邑人,当时他刚刚聚集了一千多人,兵力很弱。彭越与刘邦共同攻打昌邑的秦军。这一仗打得不好,昌邑城也未攻下来。此后,刘邦带兵西进,彭越占据巨野,聚众万余。这是今存正史中有关彭越参加反秦的唯一记载。
项羽没有和彭越共过事,对彭越的重视明显不足。项羽没有分封彭越基于两点:一是彭越没有大军功,二是非自己所立的诸侯王。
后来,对项羽未分封的不满与刘邦的拉拢,使彭越成为刘邦的属下,并且成为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成为困扰项羽的军粮供应问题的最大障碍。这是项羽始料不及的。
项羽“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原则并无错,依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分封也是大势所趋。忽略了彭越这位著名的游击将军不能全怪项羽谋划不周,只能说是项羽运气不好。刚好这位不符合分封标准的人是如此优秀的一位游击战专家。
第三,对陈馀。
陈馀早年是一位名士。陈涉一起义陈馀和张耳就面见陈涉,劝其立六国之后以培植反秦力量。后来,又随武臣一块来到赵地,使赵地发展成为三大反秦中心之一。巨鹿之战中,他是驻守巨鹿城外的盟军的主要力量之一。项羽消灭王离军团之后,他与诸侯军共同参加了对章邯的作战,还亲自致信章邯,分析利弊,成为章邯最终决定降楚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他后来与张耳反目,愤然出走,才没有跟随项羽入关。但是,陈馀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项羽仅仅因为陈馀没有跟随自己入关而忽略了陈馀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应该的,也是不明智的。
项羽的失封导致田荣、彭越、陈馀联手叛楚,客观上帮了刘邦。
项羽失败的原因二
最重自尊,不容逆耳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之后,自封为“西楚霸王”。然后项羽一连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投降的秦王子婴给杀了;二是放了一把火,把秦王的咸阳宫烧了;三是将秦咸阳宫的珍宝、美女全部带走了。
据史书记载,咸阳宫这一把火整整烧了三个多月,整个宫殿全部烧成了灰烬,然后项羽准备东归了。项羽自己西楚国的国都是在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的徐州;烧了秦王的咸阳宫后,他要从陕西返回自己的都城去了。
当项羽要走的时候,有一个人来见他。这个人史籍上没有留下名字,史书记载只有两个字,叫“说者”,就是游说他的人。这个人给项羽提了一个建议,说关中这个地方太可贵了,你不应该东归到彭城去,而应当在关中建都。陕西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此地是一个大盆地,四面全是山,有四个重要的关口,东边是和河南交界的函谷关,南边是靠近湖北的武关,西边是大散关,北边是萧关,四个关口环绕,其他地方都进不来。所以自古以来陕西有一个别名叫“四塞”之地。
这个地方可以建都。你在这儿建都,要称霸天下就非常容易。项羽一听,有道理;但再一看,整个咸阳的宫殿已经叫他烧光了,他又觉得没法待了,就把这个“说者”给打发走了。这个“说者”一出来,感觉很遗憾,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是这个样子。“说者”就是 说说 他自己心中的一点感慨,但是马上有人打个了小 报告 ,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这还了得,骂他是“沐猴而冠”!就下令把这个“说者”抓起来,烹了。“烹”是一种很残酷的刑罚:架一口大锅,把水烧开,把人扔在里面活活地煮死。
这件事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第一,这个“说者”的建议对不对?很显然,“说者”的建议是非常高明的一个见解,建都关中,易守难攻。如果建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则东西南北都是平原,无险可守。但是,项羽没有听进去。
第二,既然史籍没有记载这个“说者”的姓名,应当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人物提条意见,你采纳也罢,不采纳也罢,哈哈一笑就完了,这才是一种豁达的处事态度;即使骂个“沐猴而冠”,也不必计较。但是,项羽就很计较。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非常自尊,你稍微伤了他的自尊,他绝不会放过你。这个“说者”提了这么一个好的建议,说了一个“沐猴而冠”,就落了这么样的一个下场,原因就在于他犯了项羽的大忌。项羽这个人容不得别人对他说个“不”字,别人说一个“不”,他一定很难接受。这样一来,谁敢给项羽提意见啊?
项羽失败的原因三
刚愎自用,失察失人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就是刚愎自用。
项羽刚愎自用,引起了一系列失误,就是失察,失人,失态,失信等。
失察:韩信的寒心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那段生活很伤心。韩信攻占了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
韩信当时很伤心地说了这么几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我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干事,官位最高的不超过郎中,职位只是执戟;言不为项王所听,计不为项王所用。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转会了。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就是韩信和项羽。刘邦充其量只是个二流。
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对韩信的基本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会是毫无价值的。项羽听不进去,为什么?项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到眼里吗?项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刚愎自用给项羽带来的第一个致命伤: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
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这个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太有关系了。
拿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项羽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观性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项羽。决定撤销第二天军事行动的是谁?项羽。他和谁商量过?没有。他召集过会议吗?没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过吗?还是没有。所以项羽不要谋士。
以后我们讲讲陈平利用一桌饭菜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其计谋水平非常普通。我们接着讲这个 故事 :
过了不久,范增建议急攻荥阳。当时,项羽选准了刘邦的软肋——粮道(甬道),集中兵力,断了刘邦军队的粮道。刘邦被困在荥阳城中,断了军粮,陷入困境(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只好提议:“请割荥阳以西以和”。荥阳以西是刘邦已经攻占的土地,而且,占了荥阳以西,就可进一步夺取关中。刘邦要不是陷入困境,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项羽因为怀疑范增,竟然不听范增的建议。范增勃然大怒,请求告老还乡。项羽竟然也答应了,于是范增离开了项羽。
项羽如此轻信,使他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范增。范增临走时说:大王好自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项羽的刚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还失去了一大批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这就是他刚愎自用第二方面的恶果:失人。
失态:项羽的大怒
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呢?“怒”,“大怒”。项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细翻检了《史记》,就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整个《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么时候笑的呢?乌江自刎。乌江亭长划着船叫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啊,这个时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后,就自杀了。换句话说,在项羽的一生中间,随处可见的就是项羽大怒,项王怒,项王大怒。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列举:
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
项王怒,欲杀之。
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
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于项羽的自尊受到了伤害。项羽是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那些最爱生气的人,气性大,爱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之人。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
项羽失败的原因四
项羽的天赋与不幸
项羽是要打天下的,他是要用人的,为什么却如此刚愎自用呢?他为什么不能够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过了头?
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能征惯战。项羽自己确实能干,他的才干我们概括成四个字:能征惯战。他自己说过:“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他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军事家。一个没有才干的人,绝对不会刚愎自用;所有刚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的人,项羽也不例外。
第二,少年得志。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项羽的一生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二十四岁起兵反秦,项梁是主帅,他就是副统帅;二十七岁,就做诸侯的总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二十七岁当国家主席,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给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他这一生,什么好事都赶上了,什么机会他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阅历跟经历的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项羽的人生中磨炼太少了,他太顺了。一个人的人生,特别是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顺,就会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内外失聪。项羽这个人是内无自知之明,外无逆耳之言。他个人太顺利了,又不善于自省,于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即使是做了错事,也不认为是自己错了。这叫内无自知之明。你看看,对一个说了一句“沐猴而冠”的“说者”,稍微有一点逆耳之言,他就一个字:烹!这样为人处事,谁敢给他进逆耳之言啊?忠言逆耳,不好听啊。我们普通的人也都是这样,听到不顺耳的话总是心里不舒服,听到吹吹拍拍的话总是飘飘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