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使戟的名将,使戟的名将
作为“五兵之一”的戟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戟的使用不止限于中原地区,连偏远的南方地区也开始使用戟,只不过不同地区对戟有不同的称谓。
楚国人称戟为“孑”,秦国和进过称之为“鏔”,而在吴国地区,又叫戟作“戈”或者“镘”。从人们对戟有着不同的称呼这一点可以看出来,
戟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组合型武器”,是矛和戈的结合体。古人先造出戈,后来他们发现单用戈进行战斗,对敌人造成的伤害太低,于是他们又在戈的头部加上矛尖,这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主角——戟。
作为“五兵之一”的戟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戟的使用不止限于中原地区,连偏远的南方地区也开始使用戟,只不过不同地区对戟有不同的称谓。
楚国人称戟为“孑”,秦国和进过称之为“鏔”,而在吴国地区,又叫戟作“戈”或者“镘”。从人们对戟有着不同的称呼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作为兵器的戟在当时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到了战国和三国时期,戟尤为盛行。不少著名的将领,如三国吕布、张辽等,都是凭着一把好戟立下赫赫战功,名垂千古。然而,在南北朝之后,作为上阵武器之一的戟渐渐被边缘化,甚至在唐宋时期,最后变成一种礼仪性的象征。
那么,戟的式微到底是由什么导致的呢?它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兵器库中被排挤出去的呢?要想探寻这一问题的真相,我们必须回溯戟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真相。
一、戟:战国秦汉的主力兵器戟作为戈与矛的组合,它的身上兼具二者的优点,可勾可刺,具有勾、啄、桩、刺等多种效能,它既可以直刺,也可以横击。
戟作为一种长武器,它能够在压制短小武器时保卫自身,同时又能给对方造成伤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多数为大规模的车战和船战,所以长武器比较发达,因此在当时,戟被视作一种相当重要的战斗武器。齐庄公四年,楚武王就派遣了一支配备戟的大部队征伐他国。由此可见,戟在当时是不可小觑的战斗武器。
秦代以后,随着冶铁技术在武器制造上的应用,戟的质量较此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时的战争形式由战车转变为骑兵和步兵,因而短兵器后来居上,成为军队的宠儿。
武器的长度变化,带来的是重量的减小,由钢铁制成的戟极为窄长而尖锐,形似“卜”字,其特点是“直刺面日伸,旁支与磁体垂直横出。”
▲西汉马戟骑兵
秦汉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人的频繁入侵,骑兵部队成为主要的前阵部队。为了适应新战术的需要,马戟出现了。它的旁枝向上弧曲,更能够增强叉刺的效能。而在汉代的文献中,关于戟的记录比比皆是。西汉时期,政府曾在边境布下大批配备长戟的守卫部队,匈奴知道后,再不敢轻易来犯。
二、持戟之士,勇冠三军到了三国至西晋时期,戟类兵器大行其道。三国时期的将领似乎尤其钟爱戟,刘备、董卓、孙权、吕布等都曾用戟参加过战争。其中,属吕布用戟出神入化,不仅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在人际周旋方面也发挥了戟的用处,“辕门射戟”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但要说到三国中用戟的名将,除了吕布,还有一个人不能忽略,他就是曹操的爱将——典韦。
传说典韦酷爱使戟,他手上的双戟足足有八十斤。有一次,曹操深陷重围却又无计可施,在此危急之际,曹操无奈仰天求助:“谁能来救救我呢?”此时,重围之外传来一人的声音:“主公不要担心”,话音刚落,典韦背插双戟从天而降,震惊众人。
接着,典韦取出短戟数十根,夹在手中,默不作声,敌军不解他的用意。突然他手中的短戟轮番射向敌军,一戟一马,无一虚发。敌军被典韦所震撼,不敢动曹操,竞相逃跑。典韦见状,取下背上的双戟,气势汹汹地追敌而去。
据说那一次的对战中,典韦一人杀敌九十九人,无人能够近他半尺。从此,典韦手上的双戟就让敌军望而生畏。
由此可见,戟的战斗力并不在矛和戈之下,甚至可以说,这一时期戟的威力远远超过了二者。但是到了李唐时期,戟却被作为礼仪和职位的象征,从战场上退出了。除了在王宫大臣出行的车具上能看到戟之外,仅有守卫宫门士兵会拿着它,戟已经完全远离了战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戟的落败,败在时代其实,戟没有像刀和槊一样在后期得到大量应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又外因。
首先,就戟本身的形制而言,它综合了戈和矛的优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它们的缺点。
戟和戈一样,在战斗时很容易因为转头,导致无法有效击中目标;但是它却没有矛那么长,普通的戟仅有160到200厘米,无法适应骑兵部队的远距离作战的需要。相比之下,由矛改进的槊就更为骑兵部队所喜爱。
而且,戟的用法也十分单一,在战斗过程中很容易会被敌人加以研究看破,从而在战争中就失去了使用武器的主动权。
再者,古代军队兵器发展倾向是简单、实用和高效,为了适应大规模作战,武器制造的造价越低廉越好。但是戟的制作工序繁琐复杂,和长矛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制作起来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如果想要将戟大规模地配备到部队上,就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这是指挥者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其次,戟适用的战争形式是大规模的车战,在车战中,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勾割的效能。
但到了三国以后,几乎所有的战争都以骑兵部队为主,骑兵部队的攻击方向在前方而非侧方,矛类和枪类的直刺优势远远超过戟。而且在激烈碰撞的骑兵战争中,组合型武器的戟很容易在遭到碰撞之后被折断。
基于战争形式的需要,戟不得不让位于矛、枪、槊一类的长枪型武器。
▲克戟神器:勾镶
最后,勾镶的出现也是戟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戟一样同为“组合型武器”的勾镶,它集中了盾和勾的优势,既能够攻击又能够防守。当敌方使用戟时,士兵可以用勾镶勾住戟的横支,制止住戟的进攻,接着再用刀或者枪击杀敌人。
勾镶的出现使得戟的使用大受限制,戟的制造者却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戟在与勾镶的对阵中落败。从此之后,戟就渐渐被边缘化,最后就被淘汰了。
戟作为“十八般武器”的一种,曾经也有过十分辉煌的岁月,但是随着古代武器的发展以及战争形式的变化,戟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也就不会被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所幸因其出色的外貌,戟仍在典礼、仪仗等方面占据一席之地。和许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冷兵器相比,戟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论戟》,王韵
在古代,持戟者都是著名的将领。戟有多厉害?为什么在古代不使用大型设备?
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武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组合武器”,是矛和葛的结合体。古人首先创造了葛,后来发现仅与葛战斗不会对敌人造成太大的伤害,因此他们在葛的头部增加了长矛尖。这给了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角-戟。长戟作为“五军”之一,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戟的使用不仅限于中原,甚至偏远的南部地区也开始使用戟,但不同地区的戟名称不同。
楚人称戟为“孑”,秦国和金国称其为“鏔”,在吴地区,也称“ ge”或“ tro”。从人们对戟的名称不同的事实来看,可以看出戟在当时已被广泛用作武器。在战国和三个王国时期,戟尤其流行。许多著名的将领,例如“三国演义”的卢布和张辽,都拥有出色的戟,取得了巨大的军事功绩,他们的名字也得以永存。然而,在南北朝以后,戟作为战斗中的一种武器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在唐宋时期,戟也最终成为一种礼仪象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戟的减少?
它是如何逐步从军械库中挤出的?要探索这个问题的真相,我们必须回到纪的历史上,找到历史上的真相。作为Ge和Spear的组合,戟具有两者的优势。它可以钩和刺,并具有多种效果,例如钩,啄,桩和刺。它可以直接刺入或水平刺入。长戟武器可以作为长武器,在压制短武器时可以防御自己,同时对对手造成伤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大多是大规模的战舰战役,因此较长的武器也比较发达。
因此,在当时,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斗武器。齐壮公四年,楚国吴王派出一支装备戟的大军征服了其他国家。可以看出,戟在当时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战斗武器。秦以后,随着炼铁技术在武器制造中的应用,戟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的战争形式从战车改为骑兵和步兵,因此短武器从背后袭来,成为了军队的宠儿。武器长度的变化带来了重量的减轻。
钢制戟极为狭窄,漫长而锋利。作为一种“十八种武器”,戟曾经有非常光荣的岁月,但是随着古代武器的发展和战争形式的变化,戟不再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不会广泛幸运的是,由于其杰出的外观,戟在礼仪和礼仪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与淹没在漫长的历史之河中的许多冷武器相比,长戟已经非常幸运。
在唐宋之后,怎么神兵利器戟就很少在战场上使用了?
在古代中国战争史上登台亮相的诸多冷兵器中,戟无疑是具有超高人气、被不少拥趸奉为“神兵利器”的存在。吕布、张辽、薛仁贵等一票名将正是靠着这种大杀器在沙场上纵横驰骋,建立了一番功勋。可是,这种曾经倍受将士们青睐的兵器,在南北朝之后便逐渐边缘化,到唐宋之后更是极少出现在战场上,反倒变成了一种典礼仪仗类武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戟的式微?它又是怎样被渐渐从主战兵器库中剔除出去的呢?
上图_ 戈矛合体的戟
戟是矛(枪)和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这就使一种兵器既具有戈的勾割能力,同时也具备矛的刺击功能,从而显著提升了持戟者的战斗效能。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关于戟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戟已成为军队中的常用兵器之一。名士毛遂就曾以“持戟百万”来形容楚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虽是夸张之说,但足以反映出戟在当时的地位。
上图_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铜戟
正因为戟可以发挥出矛和戈两种兵器的特点,而且戟的手柄一般都比较长,能够压制诸如刀剑等很多短小的武器,使对手无法伤及自身,同时又能对敌方造成伤害。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可以说戟在实战中有着很大的优势,因而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运用与发展。
大家所熟悉的汉末三国,更是戟类兵器大行其道的时代。据史籍记载,董卓、刘备、孙权都曾有过使用手戟的记录。而发生于215年的那场著名的合肥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戟。战斗中,张辽自呼己名,持戟直冲敌阵,斩杀吴军数十人,一直冲到孙权的将旗附近。而孙权被迫退居高地,以手持长戟的战士组成防御阵型。可见,不论进攻还是防御,戟都深受当时各方势力的青睐。
上图_ 汉画像石上使用手戟的士兵
不过,到了两晋南北朝,戟的地位发生了明显下滑。在三百余年的南北战争时期,戟在战斗中的应用较三国相比少得可怜。比较著名的一次,是晋军名将祖逖(即“闻鸡起舞”典故的主人公)占据太丘时,敌将樊雅夜间遣军突袭晋军大营。樊部入营之后,“拔戟大呼”,直扑祖逖大帐,晋军乱作一团。好在祖逖判断敌兵不多,喝令诸军不得妄动,并亲率左右反击,最后将敌击退。
但除此之外,戟的风头却被枪及马槊等长杆刺击类兵器所抢走。在今天能看到的反映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或雕塑上,各方军队装备的多是长枪类兵器,持戟的要么是仪仗队,要么是并不承担一线野战任务的将帅亲卫队。
而到唐宋时期,戟更是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除少数将领使用外,野战军中的戟基本让位于各种长枪或长柄刀。按照《唐律疏议》的规定,在当时,铠甲、弩、矛、槊、具装这五类兵器是不允许私人拥有的,而刀、短矛、弓箭、盾不在禁止之列。无论是禁止还是允许拥有的名单上,都没有提到戟,可见戟已经不再是流行的常用兵器了。
上图_ 商代战车的结构图
上图_ 戎右负责使用大型武器进行挥击及杀伤范围
那么,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戟在一定程度上是配合车战的武器。
我们知道,战国之前,中国冷兵器战争的野战形式以车战为主,戈便是为适应车战而产生的。车战时,一辆战车三个人,一人驾车、一人持弓、一人持戈。因为双方的战车并非直接进行正面碰撞,而是在两车相错时,通过戈手挥戈来横向攻击对方,因此使用戈进行勾割要比直刺好用得多。
而战国时随着步兵方阵的兴盛,特别是汉朝时期骑兵的崛起,无论骑兵、步兵都是以向前攻击为主,长枪(矛)类兵器的直刺优势要远远优于戈的勾割。戟虽然可刺可勾,但论刺它不如长枪,勾割时由于铁制护甲的普及,其发挥的作用又远远没有之前理想。特别是戈的横支与矛尖的连接处,受限于制造水平,很容易在激烈碰撞后折断(所以才会有“折戟沉沙”一词)。
上图_ 宋代重骑兵马铠
上图_ 唐朝时期的重骑兵
上图_ 吉林集安高句丽族三室墓壁画甲骑具装战斗图像,使用的武器已不是戟
到南北朝时,随着人马皆披重甲的具装型重骑兵的出现,戟的杀伤力已经比较“鸡肋”了,故而其让位于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上图_ 唐代鎏金马槊,马槊,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
其次,即便是在汉末三国这一戟类兵器盛行之时,戟也并非唯一的主流兵器。
在汉代,随着铁制护甲的普及和骑兵的发展,人们尝试过很多长柄直刺类兵器以适应骑兵之间的正面对决,例如铩、槊、鋋、矟等。经过不断地理论研究及实战检验,最终结构简单但非常实用的矛、槊类兵器脱颖而出,成为了将士手中的新宠。
上图_ 马槊,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
三国时,张飞、马超都是善使马槊的名将。到两晋南北朝时,各方势力的骑兵几乎都选择以马槊作为主战兵器。且因为具装骑兵的出现,戟放弃了已经无用的勾割功能,横枝改为向上折翘的造型。这种改变的初衷是为增加一个刺击的尖锋,但实际上多出一个尖锋没有太大用处,反而增加了生产和训练成本。
对于文盲率较高的古代将士来说,武器自然是越简单越好。到了辽宋金元时期,随着灌钢法的广泛运用及冷锻技术的出现,连长枪的破甲效能都受到了极大制约。因此这时期的军队便依赖于铁鞭一类的打击兵器来有效杀伤得到优质铠甲保护的敌军,戟就更没了用武之地,其被军队放弃也是迟早的事。
上图_ 钩镶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
第三,谈及戟的衰落,就不能不提它的一个天敌——勾镶(亦写作“钩镶”)。
说来有趣,它和戟一样,也属于复合型兵器。它是将盾、钩合二为一,其本体是一面盾牌,盾牌的上下两端则安装铁钩。一般其下端钩长为十五厘米,上端钩长为二十五厘米。作战时,士兵可左手持勾镶,右手握刀或枪。当敌方用戟发动攻击时,己方可以顺势用勾镶的铁钩勾住其横支,令其在短时间内无法再次攻击,然后紧接着用右手持握的刀或枪反击敌人。这种武器的出现,使戟遭到极大的克制。而随着戟逐渐被边缘化,勾镶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图_ 北宋《大驾卤簿图书》中可见,所用的冷兵器已不见戟的身影
不过,戟在唐宋之后虽日趋式微,但或许是因为颇具颜值的缘故,它并未像勾镶那般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是和斧钺一样,逐渐成为一种礼器。如《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太宗制舞图,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披银甲,执戟而舞。”
此外,唐代还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办公机构门前可以陈列长戟,并由此形成了专门的列戟制度。而在普通民众之间,戟也深受习武练武之人的喜爱,直到今天练戟者仍屡见不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