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穹顶之下》雾霾调查纪录片,引发群嘲
1995年,柴静毕业,不愿意回老家混日子,她想留在长沙。正巧本地新城电台在招人,她就去试试,没成想就面试通过了。
因为考官说她的谈吐跟气质和" />
在16岁时,柴静考上长沙铁道学院专业是会计学,不过她却并不怎么喜欢,一次给校广播站的投稿儿的经历,开启了她做传媒人的想法。
1995年,柴静毕业,不愿意回老家混日子,她想留在长沙。正巧本地新城电台在招人,她就去试试,没成想就面试通过了。
因为考官说她的谈吐跟气质和文艺台调性很搭,不久台里就给她量身打造了一档的深夜电台节目《夜色温柔》,在情感电台十分流行的年代,柴静靠着甜美嗓音和优雅谈吐,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了。
1998年,柴静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普通主持人做到了副主任,不过柴静觉得上升空间有限,于是她辞去工作,到传媒大学深造,学习电视编辑,而未来会有一个更大的舞台等待着她。
2001年,东方时空改版,主持人白岩峰缺少一个搭档,碰巧柴静得到这个机会,因为节目制片人陈萌推荐了自己。
2003年,柴静正式成为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没成想上班第一天就碰上非典疫情爆发,她鼓足勇气向领导申请去盂县。
由此,柴静成为首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为了带来一手资料,她不顾个人安危,七次前往重病区采访,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儿交流。
很快,人们就记住这个素颜出镜,美丽勇敢的女孩。
此后,柴静立志为百姓伸张,为底层发声,她走入大街小巷,深入千家万户,了解百姓实际困难,勇于揭露各种社会骗局,给百姓带来真实可靠的信息,赢得大批群众的喜爱,也由此收复了公知女神的称号。
不过成也公知,败也公知。
2010年,在一次采访中,柴静因为不当言论成为群嘲对象。
2010年,西方国家在哥本哈根制定了IPCC协议,为未来几十年的碳排放量制定了标准,按照国别划分配额。
由于该协议十分不公,被我国强烈反对。柴静在面对面节目中就探讨IPCC协议合理性问题,采访丁仲礼院士,但是对话过程中,蔡静思想异化,失掉记者客观公平性,为欧美人代言。
她问丁院士为何质疑IPCC协议,丁院士表示,科学就应该经得起质疑。
蔡静接着强调,为何别国同意IPCC协议。丁院士回答有理有据,在1900年到2005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7.54倍,现在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都已经建设好了,反过来打着环保的名义要求全球减排。这项协议不论怎么算,西方国家碳排放量都远高于中国,如果超标还要用真金白银去换,这就逼着发展中国家停止全面发展,这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就是基本人权。
此时,柴静又认为:我们国家人口太多,按人数乘以排放量基数太大,不妥。
而丁院士一句:难道咱们不是人?直接怼的蔡静哑口无言。
有人说,这是突出节目效果,不可当真,但更多人认为,在国家利益面前,柴静的观点内外明显有点说不过去。
2014年,柴静选择低调离开央视,正当很多人谈论这背后的原因时,媒体爆出了一张柴静在美国产女归来的照片儿,引发了舆论争议,很多人批评其身为央视主持人,却为自己下一代选择了美国国籍,这分明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双标行为。
如果说这些事对柴静未来造成不小影响的话,那么接下来她拍摄纪录片则是压垮美好前途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5年离开央视后的蔡静首次公开亮相,她带来了自费拍摄的深度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网络浏览量上亿也引发强烈的争议。
二零一几年,正值我国高速发展期间,在秋冬季节,北方雾霾确实比较严重,实际上那时候我们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治理空气污染。
蔡静拍雾霾调查纪录片发人深省,无可厚非,但纪录片中夹带私货则让人不能理解,比如在如何应对雾霾问题上,建议能源企业市场化,把本来属于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但她从头到尾都没有承认高污染企业8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不免让人怀疑拍摄纪录片真正动机。
细心网友发现,纪录片末尾感谢栏里,克莱斯勒福特基金会所注资的环保组织NRDC赫然在列。
另外,有人指出,柴静自己开了4.0排量的豪华汽车,丰田霸道,还是资深老烟民,有什么资格在雾霾前说三道四。
自此,从美女记者到为西方人代言的公知,柴静的经历让她成为了群嘲对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