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登月器,中国登月在月球背面吗
官方公布的我国月面国际科研站设计图
而月面国际科研站和地球南极科考站一样,除了各种固定式建筑设施和设备之外,也是需要可以移动的车辆的。最近,我国公开了相关的内容,一款称为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的大型月球车方案亮
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我们中国的航天员登陆月球,将不再是“阿波罗”计划式的到此一游,打卡拍照,然后连火箭的图纸都丢了,几次重返月球都成泡影。而是要长期分批驻扎下去,直至形成地月经济圈。为此,在载人登月工程开展的同时,我国也有一个月面国际科研站,要与俄罗斯等国家联合建设。
官方公布的我国月面国际科研站设计图
而月面国际科研站和地球南极科考站一样,除了各种固定式建筑设施和设备之外,也是需要可以移动的车辆的。最近,我国公开了相关的内容,一款称为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的大型月球车方案亮相。
我国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
从画面上看,它采用四轮结构,每个车轮都可以独立控制和单独转向,机动性和减震性能应该非常不错。有意思的是,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是以横置的方式安装在轨道器和登陆平台上方的,显得有些别扭,而且长度和宽度远远超出了下方的平台,给未来的登月火箭整流罩直径提出了较大考验。
直径比下方的轨道器和登陆平台大多了
为何会采用这样的布置方式呢?小编猜测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耐用性,车轮没有采用折叠设计;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着陆之后的姿态,如果与火箭和登陆平台轴心保持一致,纵向布置,通俗地来说也就是竖起来,着陆之后如何将它放平是个难题。在技术上当然可以解决,但是这样就多了一整套放平机械结构。不如发射的时候将火箭整流罩做大些,着陆后解锁直接开下登陆平台更为省事。
火箭整流罩要做大
而它的体积和空间较大,类似一个带车轮的空间站舱段,里面除了布置各种试验设备之外,也应该有供1到2名航天员生活的空间,床铺、卫生间一应俱全,像个房车,这样才能支撑在月球上的长期生活,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开进预先在月球表面打好的洞穴里,进行穴居,增强对宇宙射线的防护。
之前就曝光过
而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的发射,是专门进行的,可以用不载人的新921火箭运送到目的地,在航天员登月之前进行预置,提前部署在那里,几次任务之后,就会有多辆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这样它们就能形成一个类似露营基地式的月球基地。而未来,甚至可以将它们送到火星。
我国月球基地官方想象图
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载人的月球车,就是“阿波罗”15号、16号和17号三次任务中带到月球上的三辆,它们是类似沙滩车式的敞篷设计,而且是一次性的,用完抛弃,我们的载人登月没必要再走这条路。而美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载人月球车和火星车,大小如同卡车,也是采用的房车、营地车式设计,与我们的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设计类似。
阿波罗载人月球车
其实,这些并非空想,我国正在研制重型登月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可重复使用登月器,其中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近地轨道版,已在2020年5月5日成功进行了首飞,登月版则正在研制当中,配套系统工程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从规划上看,咱们的载人登月,近地轨道和月球轨道上有空间站,月面有国际科研站和载人月球移动实验室、多种月球车,月表下面则有穴居基地,那真是一副三维立体画卷。
美国2024年重返月球,我们2030年载人登月,会再次落后吗?
近些年,人类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又进入一个黄金时期,而中美作为当今世界的两个航天大国,也是纷纷发力。美国提出了2024年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并选定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舰”作为着陆器和上升器,而NASA的“猎户座”飞船仅作为地月往返工具。与此同时,我国也确定了2030年载人登月的发展计划,并公开了自己的载人登月方案。其中一个方案与“阿尔忒弥斯计划”差不多,也是要进行两次发射,分别将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送入月球轨道,然后在奔月过程中交会对接,以组合体的形式飞行一段时间之后再分开,飞行员乘坐着陆器落月,进行科学考察,完成登月任务之后,再乘坐上升器起飞,进入环月轨道与载人飞船对接,换乘之后抛弃上升器,返回地球。
不仅如此,在2020年的航天大会上,我国首次还公开了自己的登月火箭、登月飞船、月面着陆器、月球轨道空间和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的初步构想图片,甚至还曝光了月球基地的全景CG图片,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不过,美国人2024年重返月球,我们2030年才载人登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又落后了呢?
实际上,和我们说到就做到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4年重返月球,对美国人来说,可能难以实现,不说每年少得可怜的拨款,就是至关重要的载人工具也没有准备好。新一代的土星5火箭SLS在今年11月4日才会进行第一次发射,而“星舰”在遭遇四连炸之后,刚刚完成10公里飞行和返回测试,尚未脱离大气层,连亚轨道的高度都没达到,它的下半截“超级重型”运载火箭还没有进行一次试飞。纵观整个“阿尔忒弥斯计划”,进度相对正常的,只有“猎户座”飞船,不过它也只是在2014年12月5日和2019年7月2日分别进行了两次测试飞行。
当然,我们发展载人登月,并非要和美国展开竞赛,我们有我们的步骤和节奏,而且有更为保险的方案。比如说在载人登月之前,我们还会在2024年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再进行一次月球采样返回。如果这一次能够带回200公斤的月壤,差不多跟三名航天员等重,那么等于了验证了一次载人登月重返地球的技术,让计划更为稳妥。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2026年,先进行一次载人绕月飞行任务,不直接登陆月球,而是先将地月转移轨道、月球轨道和月球环境研究透了,再降落下去,甚至在之前可能还要搞几次无人往返,充分验证登月飞船的安全性。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在载人登月之前,向月球发射一个备份的返回器,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航天员依然能够安全重返地球。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方案,在载人登月的前后,我们可以先搞一个月球轨道空间站,发射一两个舱段进行无人值守,后增加舱段改为长期有人值守。这样的话,以后再登月,就变成了从月球轨道空间站到月面的过程,不用每次都劳师动众从地球出发。一切顺利的话,2035年前后,我国将建成有人或者无人月面科研基地,并打造闭合度99%的人工生态圈。
冷战时期的美苏登月竞争,更多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宣示,类似于“到此一游”,而如今我们的登月,则带有实际应用的色彩,是朝着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目标去的,来了就不会走了,所以在载人登月之前,我们发射的嫦娥六、七、八号探测器,都会对月球的极区环境、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发利用验证,也许不远的将来,月球会变成我们的矿区、太空工厂、科研基地,以及向更远太空进发的中转站。
中国“嫦娥登月工程”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 ,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扩展资料:
2019年底,嫦娥五号工程将实施,届时我国将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任务,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昨天介绍,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已经在规划中。
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取得圆满成功。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互拍,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
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继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后实施的第五次月球探测任务。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未来的月球和深空探测计划,已经制定到2030年前后,但载人登月正在研究当中,尚未进入决策阶段。
以嫦娥四号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实施。到那时,我国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正在研究中 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