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反讽的现代诗歌「长诗 现代诗」
显然,读朦胧诗是“让人伤脑筋”的,猜来猜去,也不一定能猜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因此,便有人要“纠正”这种朦胧状,让诗歌变得“简单易懂”起来,诗歌“口语化”就提上了日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三代诗歌”就是要打倒朦胧派,诗歌口语化。
尚仲敏
1985年,尚仲敏发表了《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大行其道。朦胧诗“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景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说白了,就是遮遮掩掩、朦朦胧胧,不说清楚,让你去猜。
显然,读朦胧诗是“让人伤脑筋”的,猜来猜去,也不一定能猜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因此,便有人要“纠正”这种朦胧状,让诗歌变得“简单易懂”起来,诗歌“口语化”就提上了日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三代诗歌”就是要打倒朦胧派,诗歌口语化。
尚仲敏
1985年,尚仲敏发表了《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一文,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口语诗”写作,这算得上是“口语诗”的正式登台亮相。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伊沙《车过黄河》、《结结巴巴》等诗作,“震惊”了诗坛。
这种反传统,颠覆式的诗歌,让口语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94年,伊沙的诗集《饿死诗人》出版,这个名字就透着一股“叛逆”的味道。但是,口语诗的这种颠覆似乎有些过了,席慕蓉、汪国真等人的诗被热捧,“口语诗”被冷落了。
伊沙
到了二十一世纪,“口语诗”再次卷土重来。赵丽华的“梨花体”再次引起了热议,让人们再次注意到了“口语诗”。从此以后,“口语诗”就一直争议不断,“羊羔体”、“乌青体”,到现在的“屎尿体”、“好看体”。
“口语诗”到底有什么特点?目前还真没有定论。伊沙在《中国口语诗选》的序言中有一篇《口语诗论语》,算是对口语诗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从头读到尾,也没有明白“口语诗”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赵丽华
“口语诗不但要受到无知大众的嘲弄,还要承受同行带有莫名其妙优越感的轻蔑”,伊沙的这句话说明,“口语诗”确实有些尴尬。伊沙说,最憎恨口语诗的人,是“前口语诗人”,也就是口语诗自发阶段的诗人,这说明“口语诗人”内部也是不统一的。
“好的口语诗对作者是有要求的——要求作者首先要‘活明白’,其次要‘写明白’”,这个要求显然是对的。不仅仅是对口语诗人,对所有诗人都应该有这个要求。但是,“口语诗”写明白了没有?人们从“口语诗”里读到了什么?
伊沙
“读完本篇扔掉它,不要把它当作信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指导写作,中文口语诗更是如此”,伊沙在最后总结道。由此看来,这个“口语诗”确实有点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思啊,是不是比朦胧诗“更朦胧”?
前段时间,尚仲敏举行了收徒仪式,收高若栋为徒。按照伊沙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导口语诗的写作,尚仲敏会教高若栋什么东西呢?高若栋这一拜,那不是白拜了?
尚仲敏收徒
而且,伊沙现在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按照他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导写作,那他给学生教什么东西呢?写口语诗没有理论指导,纯粹是凭着“灵感”、“经验”?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的玄学味道?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口语诗一直是人们嘲讽的对象,那这是不是说明了,“口语诗”这条路压根就是错的?现在的“口语诗”,以写得越不像诗越好,越让人读不懂越好,这是不是背离了“口语诗”的初衷?
贾浅浅
口语诗出现的初衷,是不让读者再受“朦胧”之苦,是要人人都能够读明白诗。但是,现在的“口语诗”,有几人能够读懂?而“口语诗”缺乏理论,缺乏评判标准的缺点,更是让“口语诗”完全跟着感觉走,这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文学体系?
口语诗的“莫名其妙”,专家说“很好”,读者说“什么玩意儿”,必然让口语诗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现在,随便哪一首“口语诗”拎出来,必然会受到批评,“口语诗”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那这“口语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伊沙
“你是诗人,你全家都是诗人”,“诗人”现在已经成了贬义词,这是谁的“功劳”?口语诗啊。现在只要是一首诗,必然会受到嘲讽,这是谁的“功劳”?还是口语诗啊。写口语诗的诗人说,不是口语诗的问题,是你们读不懂的问题,让人读不懂的诗,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如果是“口语诗”还有点什么作用,那就是“反面教材”。老师可以拿出一首口语诗,告诫学生:“你们以后写诗啊,千万不能写成这样啊,那是要挨骂的!”现在的“反面教材”已经够多的了,不用再写“口语诗”了。
浅谈现代诗歌之美
说起现代诗歌,我们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但现代诗歌被推广,还是50年代初期,以台湾诗人纪弦等为代表的一批朦胧诗歌的出现,把现代诗歌引入潮流,到了70年代,以北岛顾城为代表的朦胧诗迅速崛起,致使至今人们一提到现代诗歌,仍然喜欢用朦胧诗来概括,怪不得很多人都认为现代诗歌的美,就是要让人一头雾水。朦胧也好,雾水也罢,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现代诗歌虽脱去了古体诗歌的外衣,但依然秉承着诗歌原有的艺术特性,以音乐性质为内涵,以韵律、语感、节奏为主流,只是现代诗歌更着眼于意境与空间结构的营造与融合。现代诗歌的美,真的就是让人一头雾水吗?
在80年代,现代诗歌曾有过一段时期的辉煌,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顾《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朦胧诗,曾被很多人喜欢和传诵,这首诗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能让每一位读者充满想象的期待,作者把真实的东西藏于梦幻之中,读者仿佛看到了,却又无法看清这神秘幽玄的意境,愈不能捕捉的东西愈觉得有味,诗中只提到了“我”、“你”、“云”,“就如摄影师的推拉镜头一样,变换着读者的主观距离,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是顾城自己对这首诗歌的诠译。
再来看看席慕容的抒情诗《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令人反复凝眉的揣想,开篇诗人用了一个夸张的虚写,表明了“我”对“你”的爱慕之情,随后诗人把坦露的情感隐喻于“一棵开花的树”,如此巧妙的打开了“雾水”的构思,就这样“我”在“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诗人借此把一腔热情倾洒,最后一节的延伸,更是抒写得自然而纯洁“那颤抖的叶呀,是我等待的热情”而你却无视的走过了,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我”最美丽的时刻结束了,无奈中,却留下了扣人心悬的力量。全诗没有刻意韵脚的安排,读起来却音韵和谐。席慕容的诗歌之所以能够震动诗坛,并获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她诗歌亲切自然的风格,感染了读者;读席慕容的诗歌,仿佛就在脑海中放着怀旧的电影,那个远去的青春背影仿佛又回到自己的身边,就在眼前与你深情倾诉,仿佛你一伸手就能触碰到那梦境的边缘,就如一位曼妙的女子在读者的身旁娓娓道来,情愫饱满,意境悠长。
我之所以选用了这两首诗歌,为的是要读者体会,顾城的一首《远与近》,“雾水”多一些,而席慕容的《一颗开花的树》“雾水”少一些,“雾水”多不等同于浑浊,“雾水”少也不等于浅显的直白,诗歌的朦胧美,不是含糊不清,一头雾水,而是朦胧中不失视觉可感的意向,清晰中不失神秘幽玄的艺术效果,表现既不失真迹的准确性,还要在直觉上给读者领略不尽的意味。
当今的诗坛,有的诗友过于追求“雾水”的效果,刻意深化意向的奇巧与繁琐,强调采用象征、暗示、隐喻、变形的手法表现,轻视了情节性与明朗化的理性表白,使诗歌的走向趋于抽象化,令读者认为,看不懂的诗歌就是好诗。其实不然,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创新,诗歌也同样需要新鲜的味道,但是创新并不是创奇。诗歌的抽象形式和绘画中的抽象不能等同,诗歌与绘画虽是姊妹艺术,但绘画是直接带给观众视觉的感受,而文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现障碍,再用抽象的形式去体现,就很难让读者理解。虽然诗歌的`抽象形式有它的艺术根基,但如果这样的现代诗歌成为主流,诗歌的表现力将会渐渐走向崎型。
汶川地震后,有一首诗歌震撼了13亿人,那就是《生死不离》,试想一下,这首诗歌如果是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古往今来,诗歌都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备受老百姓的青睐。小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背咏古诗词,让孩童背诵现代诗歌的却没有几个,这是因为古诗词如歌谣般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和记忆,就拿最早的《诗经》说起,大多取材于民间乐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文字虽口语化,但不是直白的写思念,还写了芦苇草,还要写白露为霜,用物境来巧妙的衬托心境的思念之情,这就是雾水的魅力了,晶莹之处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者明确地告诉读者,“我”所思恋的人呀,远远的,在水的另一方。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是无穷无尽的;那是一个怎样的“伊人”呢?令“我”受尽了思念的煎熬,也许就是在芦苇苍苍的黄昏,也许就是在长夜难眠的晨曦,“伊人”无数次在“我”的心头踱来踱去,缠绵细语……读者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想起情思曾在自己心中翻云覆雨的日子,读者和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到了唐宋诗歌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口语化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著名诗句。为了使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的诗歌,他们会首先把自己的诗歌读给邻居,所以才会有白居易写完诗句先念给老太太听的故事,这足以说明当时的老百姓喜欢诗歌,需要诗歌,诗歌的语言凝结了老百姓生活中的智慧。简洁的语言不是直白,自有晶莹剔透的艺术之光在闪烁。
现代诗歌,没有了古诗词格律的束缚,有着更多的自由性,随意性。如今是网络时代,文学爱好者大行其道,没有了退稿的烦恼,自己设立圈子论坛,跃跃欲试者不计其数,仔细看过去,有很多人都在清高的自我陶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互相吹捧,相互奉承,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看做是象牙塔里的一枝梅。现代诗歌已经走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发展时代,渐渐走进已作者为中心的衰败阶段。我们看看身边的人,宁肯读歌词,也不会去读诗歌,我曾跑了十几个书报亭,却找不到一本诗歌的杂志,现代诗歌的衰败令人心痛。由于作品没人爱,作者就只好孤芳自赏,用寂寞的情调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隔离群众,无病呻吟,没有了读者的钟情,试问这样的诗歌会有生命力吗?
诗歌不管怎样创新,都不能脱离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初衷,脱离了读者,作品再优秀,那也只能用作学术探讨,而不能成为艺术。
我之所以强调“雾水”中的“晶莹”,是因为,这直接影响着读者对诗歌的爱与恨。为了诗歌的生命力,我们每一位文人都应该有一份责任感,要让读者看到诗歌的晶莹之美,要在共性的整体中体现个性,切不可离弦走板,令读者徒增恨意之态。
我们这些步诗歌后尘的学徒们,不要再故作“高雅”的云山雾罩,鄙视流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诗歌是通过诗人对生活的特殊感悟生成的,不是无边的想象;在生活中提炼艺术,才是诗歌的唯一源泉,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扎根在民众的沃土中,艺术之树才会长青,只有把艺术的感染力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才会流芳百世。
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诗歌本身就有着梦幻般的色彩,也正是这梦幻般的魅力,带给读者窥视的距离美,朦胧的面纱太厚重,读者看不到光芒,没有面纱,文字太直白,无法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所以,诗歌的最高境界当是“雾水”中的“晶莹”,就如朦胧面纱后的少女,既能看到少女的眼眸,却又猜不出少女的神情,这样的诗意境界才是美的极致。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现代诗的分类按形式分:
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
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
叙事诗、抒情诗
按长短分:
微诗、小诗、短诗、长诗
按照表达方式划分: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