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袭人人前的老好人人后的告密者是什么,红楼梦宝玉袭人干了什么

袭人是宝玉身边最信任之人,怡红院四大丫鬟之首,金陵十二副钗中薄命女儿。她原名珍珠,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被卖到贾府,先是服侍贾母,后来服侍湘云。贾母喜欢袭人的心地善良于是把她给了宝玉,而王夫人则把她看成了后备姨娘的人选。宝玉因为她姓花,于是取自“花气袭人知骤暖”,给她取名袭人。袭人的结局并没有如她所想,成为宝玉的偏房,而是嫁给了蒋玉菡,这和她最初的规划,以及一生的追求毫无关系。
告密者袭人袭人在《红楼梦》中常常给人的印象是,识大体,而且经常为他人着想,为宝玉着想,为贾府着想,体现出她的一片赤诚之心。

袭人是宝玉身边最信任之人,怡红院四大丫鬟之首,金陵十二副钗中薄命女儿。她原名珍珠,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被卖到贾府,先是服侍贾母,后来服侍湘云。贾母喜欢袭人的心地善良于是把她给了宝玉,而王夫人则把她看成了后备姨娘的人选。宝玉因为她姓花,于是取自“花气袭人知骤暖”,给她取名袭人。袭人的结局并没有如她所想,成为宝玉的偏房,而是嫁给了蒋玉菡,这和她最初的规划,以及一生的追求毫无关系。

告密者袭人

袭人在《红楼梦》中常常给人的印象是,识大体,而且经常为他人着想,为宝玉着想,为贾府着想,体现出她的一片赤诚之心。而且在行动上也没有因为贾母这层关系而得意忘形,时常处处与人为善,对人隐忍大度。在怡红院里,能降住宝玉的只有她,因为她对宝玉的性格、爱好、心理等都了如指掌,所以能够对症下药。

书中她经常能够察言观色,相机而动,并且以退为进来对付宝玉各种荒谬怪癖。而且袭人也铁了心,要在宝玉身边。元妃省亲结束之后,袭人的哥哥想为她赎身,她就和家里人交了底:“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她把自己的退路完全给堵死了。

表面上看袭人是一个好好先生,但是她却是一个极有主见的告密者。宝玉经常也在质疑,“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但不挑你和麝月秋纹来? ”王夫人说:“打量我隔得远, 都不知道呢!可知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可见王夫人对宝玉屋内的举动了若指掌,芳官酒后同宝玉同榻,蕙香背地里说,同日生就是夫妻等,都被王夫人了解得一清二楚。

宝玉的卧室连小红都敢进,别说那些嬷嬷了,这些私密的话,是如何传到王夫人耳朵里的呢?还是晴雯的话一针见血,她把袭人比喻成了“哈巴狗”,斥责她做事总是鬼鬼祟祟。“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晴雯也深知她和宝玉的私情。

在《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她和王夫人聊得非常投机,“论理我们二爷也得老爷教训教训, 若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做出什么事来呢”“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让王夫人听得只合掌念“阿弥陀佛”,心里越发喜欢袭人,对袭人感激不尽。

“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得这样周全……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了你。”袭人的目的达到了,巩固了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成为了一位告密者。从此她的月钱有一两银子,变成了二两银子,成为和赵姨娘、周姨娘正儿八经姨奶奶一样的待遇了。

为何成为告密者

在《红楼梦》第5回当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后,贾宝玉跟袭人初试云雨情。从此,在宝玉的心里,袭人的地位跟别的丫鬟更不一样了。袭人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她要成为宝玉身边的妾,成为妾不仅仅是宝玉的认可,还要王夫人的认可。

王夫人为何安插袭人在宝玉身边呢?在《红楼梦》第33回中,王夫人的大丫头金釧儿跳井,贾环在父亲面前诬陷说是宝玉强奸。后来忠顺王府来人,追查王爷喜欢的小旦琪官的下落,又牵扯到了宝玉。

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一个是人命关天,一个涉及到贾府在朝廷的处境,贾政愤恨交加,几乎把宝玉给打死。这顿挨打让王夫人心疼之余,也开始意识到要管教好这个儿子,同时她要找到一个代理人,那就是袭人。

袭人为何成为告密者呢?这与她的生存环境有关,她来自社会底层,家人是为了活命才将她卖给了贾府,她只有凭借自己不断打拼,在贾府当中取得一定地位,才能让她家庭生活得到改善。她害怕再次跌入贫苦的深渊,她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寄托在贾府这里。因此她对于宝玉的命运,比王夫人更加有过之而不及。

端午节傍晚,宝玉冒着大雨跑回怡红院,因为久久没有人开门,所以大怒,对着开门人就是一脚,结果让袭人肋下受伤,吐了半夜的血,她明白自己将来可能不能生育了。在古代社会如果一个侍妾不能生育,几乎等同于废人,家庭里再也不会有任何地位,于是不觉说:“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

史湘云来到怡红院,因为一句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的话,被宝玉下了逐客令,本来已经为自己前途担忧的袭人,此时更加焦虑,言语之间,宝玉提到黛玉就 “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这让袭人顿时感觉形同陌人。

这些都加剧了她的危机感,当女人处于危险当中的时候,常常会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此时她害怕的不是黛玉与宝钗,而是晴雯。晴雯也是贾母为宝玉选定的“将来可以给宝玉使唤的”人,可是晴雯哪里是袭人的对手呢?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手撕扇子,更不该的是,晴雯趁着袭人不在的时候,撵走了坠儿,卧榻之旁岂能容忍他人酣睡,所以袭人铁了心要铲除晴雯。

在《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晴雯被王夫人撵出了大观园,宝玉责问袭人:“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的人,他两个(麝月和秋纹)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能有什么该罚之处? ”宝玉心里明白,只是故意装聋作哑。

红学泰斗俞平伯先生认为,袭人是,引诱、包围、挟制宝玉, 排挤、陷害同伴,附和、讨好家族的统治者王夫人。她性格最突出一点是喜新忘旧,甚而至于负心薄幸。在她的判词里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争来争去最后都是一场空。

袭人是一个为改变自己的生命处境而竭尽全力的女孩子,谁愿意成为一个让自己心爱之人所讨厌的人呢?可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下,有些事情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去做的选择。可是生活就是这么喜欢和你开玩笑,往往你一生当中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往往都是一场空。

袭人人前的老好人人后的告密者是什么,红楼梦宝玉袭人干了什么

袭人,她是那个 告密者吗

 袭人是否是“告密者”也是红学一大公案之一。清代涂赢在《红楼梦论赞》之《袭人赞》云:
  苏老泉辨王安石奸,全在不近人情。嗟乎,奸而不近人情,此不难辨也,所难辨者近人情耳!袭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以近人情者制人,人忘其制。以近人情者谗人,人忘其谗。约计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间秋纹、麝月,其虐肆矣。而王夫人且视之为顾命,宝钗倚之为元臣。向非宝玉出家,或及身先宝玉死,岂不以贤名相终始哉!惜乎天之后其死也。咏史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年身便死,一身真伪有谁知?”袭人有焉。 绝大见识,绝大议论,不做袭人赞读通,即做袭人赞读快。(梅阁)
  涂赢对袭人的评价可谓高矣:奸之近人情者。然处处能够体察人情,还能谓之奸乎?可以说涂赢的《红楼梦赞》中受后四十回的影响非常深,他的评价依据差不多都是后四十回的情节和人物结局。可见后四十回流毒之深远。
  有人说,晴雯之被逐缘于袭人告密。我们现在分析下袭人在怡红院中的种种行为,看看能不能构成“告密者”的罪证。
  在怡红院的日常生活中,袭人的细心周到,处事大方得体是有目共睹的。
  通灵宝玉是宝玉的命根子,每晚袭人要亲自为宝玉除下来,掖在枕头底下,早上起来再戴的时候不至于太冷。宝玉的衣物怡红院的器物袭人都了然于心,时时查看,假若少了,及时要回来。
  在枫露茶事件中,宝玉生气摔了茶盅,并且要撵走李嬷嬷。袭人劝阻,贾母来问,说是自己失手砸了钟子,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酥酪事件中,李嬷嬷因为被怡红院那帮丫头们轻视,心里不平衡,故意找事,骂袭人,袭人病在床上,只是分辩了几句。
  袭人把宝玉当成自己最贴心的人伺候。不仅伺候他的衣食起居,还要考虑他的将来。她利用一切机会劝说宝玉认真读书,劝说宝玉少些乖僻多走正道。历来的评论者往往拿这点来批判袭人,说她是在维护封建正统观念。袭人的意识中的确有着很强的封建正统观念,但这不是她的错。她本本分分地活着,按照人们要求的那样规规矩矩地伺候她的主子,那么认真负责,难道不值得理解和尊重吗?脂砚斋以“袭卿”称之,作者以“贤袭人”称之,可见作者和脂砚斋对袭人的的态度。
  袭人是宝玉丫鬟中第一个和宝玉有肌肤之亲的。宝玉在可卿房间休息,梦到了太虚幻境,与幻境中的仙姑可卿发生了性行为。从今天的角度来讲,这是青春期萌动,宝玉发生了梦遗。回来之后,宝玉“强袭人同领那警幻仙姑所训之事”,程本中少了个“强”字,意思就变了。这是宝玉勉强袭人做的。而在袭人看来,自己是贾母给宝玉的,是宝玉第一个贴身大丫鬟,将来肯定是宝玉的屋里人,即便有些出轨应该也是允许的。袭人的个性是温柔和顺,宝玉再三要求之下,她不好拒绝。再者,此时袭人虽然比宝玉大两岁,但也还是小女孩,不懂得轻重。而在后半部分(指脂本)之中,袭人已经不跟宝玉过于狎昵,表现了她的自重自爱。
  在怡红院的日常生活中,每当宝玉不在家,别的丫鬟都出去玩了,袭人却极少去玩,她总是拿着针黹,给宝玉做鞋,做坠子,甚至给宝玉做肚兜——怕宝玉夏夜睡觉蹬被冻了肚子,等等。宝玉有洁癖,不穿外面女人做的鞋,也不穿别人做的,袭人有时忙不过来,请别人代劳还不行。晴雯经常讽刺这个那个,但袭人从不打压别人。每当有了点什么事,晴雯总是动不动就要撵人,而袭人则总是息事宁人,能够以大局为重。怡红院中袭人在,一切都井然有序,一旦袭人不在,就要出点事。小丫头坠儿偷平儿的“虾须镯”被查出来了,袭人正好回家去了,结果晴雯没忍住怒气,做主赶了出去,这为后文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埋下了伏笔。如果袭人在,她不会以此方式撵人。袭人在,晴雯的火爆脾气就没机会发作,她跟坠儿以及坠儿后面的那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阶层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矛盾和冲突。
  在坠儿被逐的事件后,芳官与她的干娘因为洗头闹了一场不愉快。其间,晴雯动不动就是赶了出去完事,而袭人则叫麝月去说她,把那不知深浅的老婆子说了个哑口无言。
  “撵人”,“赶出去”,几乎是晴雯的口头禅。她自恃自己是贾母给宝玉的,又受到宝玉的万般宠爱,模样长的又好,因此从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赶出去。这是她的单纯和天真之处,她的这种心理就是她被逐的根源。因为不担心自己的命运,不担心自己会被逐,所以才敢动不动威胁别人要把别人赶出去。她口无遮拦的大声斥责那些小丫鬟们,骂那些小丫鬟们。宝玉夜晚温书,小丫头都困得磕头打盹的,晴雯一怒便大骂她们,并且威胁要拿针戳她们。试想,这些小丫鬟的父母们是哪一阶层的人物?小丫鬟们回去能不跟她的家人讲?晴雯骂小丫鬟从不避人,因此才会给王善保家之类的“诐奴”们看见,甚至偶尔去园子里的王夫人也能看见她在骂小丫头。我想,每一个母亲都不会允许自己儿子身边有这样一个跋扈的人。如果不是王夫人亲眼看见,看见之后心里有了对晴雯的第一印象,那么王善保家的之流的蛊惑也不见得会发生作用。可以说,晴雯被逐完全是她自己的个性造成的。
  我们再回到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派人叫一个跟宝玉的人,不过是叫拿那瓶“玫瑰露”。但袭人想了想后,自己亲自去见王夫人。王夫人先问了些宝玉的情况,然后袭人要走,王夫人又叫住了她,问宝玉挨打是不是贾环在贾政跟前说了什么。袭人知道贾环、赵姨娘和王夫人之间的关系,一句不慎可能会加深她们之间的矛盾。因此她并没搬弄是非,反而证实说没听说贾环掺在其中。接下来,袭人见王夫人这么信任自己,于是放开了胆子,给王夫人提了两点。一是宝玉也该教训一顿,二是让宝玉搬出大观园。王夫人解释说,自己何尝不知道管教儿子,只是如今年纪大了,就这一个儿子,万一管出好歹来,自己将来依靠谁呢?说到这儿,王夫人伤感起来。是啊,哪一位母亲不愿意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考个一官半职的,既光宗耀祖又终身衣食无忧,但是既然儿子实在不喜欢读书,做母亲的只得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的,这是一颗母亲的心啊。袭人听到这儿也伤心起来。袭人的终身是系在宝玉身上的,宝玉出了问题,她依靠谁来?所以,此时王夫人和袭人的两颗心能够完全相互理解。接下来是袭人的第二点建议。在说出她的理由的过程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很多黛粉以此判断袭人是故意陷害黛玉。但宝玉挨打之前,作者既写了宝黛之间的恋情因为宝玉的误表白而让袭人撞上,同时也写了宝钗经常去怡红院玩,袭人担心宝玉与黛玉发生不才之事,难道就不担心宝钗与宝玉也会发生不才之事?所以袭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并非单指黛玉一人。她先说林姑娘,是习惯,也是她的聪明之处,毕竟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当然,袭人走了之后,王夫人仔细琢磨袭人的话,应该也能联想到很多。比如宝黛之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宝玉为黛玉摔玉,等等。她可能会担心这一对表兄妹之间万一出些丑事,既毁了宝玉,何尝又不是毁了黛玉?甚至说,黛玉受到的伤害更大。一个长辈,一个过来人,非常清楚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坏了一世的名声。再者,宝钗也住在园子里,也经常去怡红院,尽管他们之间是清白的,但是保不住人们不说三道四的。
  这里,袭人提出了“小人”这个阶层。怡红院里有大丫鬟八九个,小丫鬟八九个,再加上老婆子、老嬷嬷等,算起来也有二三十人,宝玉又是个这样的性格,只知道一味对女孩子好,却常将丑话说那些老婆子们。小丫鬟春燕说宝玉说过,没出嫁的女儿是珍珠,出了嫁的女人都成了死鱼眼珠。而在司棋被逐那回,宝玉亲口说出了这句话。 这句话反应了宝玉的情感世界里对女人是持厌恶态度的。这些女人当然不可能指他自己的母亲和他的亲人,宝玉的这句话分明就是针对贾府中那些身处下层又没多少文化的做着粗活的女人们。这些女人在贾府中占着很大的数量,她们在一起经常说长道短。比如,第55回,探春李纨理事。赵国基死了,吴新登家的来回,一群来回事的老婆子们,都等着看探春的笑话。而吴新登家的明明知道探春刚理事,明明知道赵国基是探春的亲舅舅,明明知道赵姨娘是何等人,却故意不给探春建议。幸好探春是精明的,也是泼辣的,即使她亲妈赵姨娘来了,也没更改旧例章程,这伙小人才无话可说。在贾母、王夫人等人因老太妃薨逝守制期间,贾府里的这些最底层的小人物开始被作者拉出来,她们的生活、教养、处世方式、甚至拉帮结派、造谣生事等等恶习渐渐浮出来。仔细读过,才明白繁华背后还有这些不雅在。或者说,繁华的大家族中原来还有这些贫贱而可悲的阶层,可悲的小人物。她们会为了蝇头微利而争,也会捕风捉影说些不实的家长里短打发时间。甚至有些还会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等等。凤姐说过,“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背地里和平儿也时常琢磨怎么才能消弭些怨气。
  其实,作者通过这些小人物表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有丑也有美。即使身处上层的王熙凤等人不是依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干些伤天害理的事?那么这些小人物为了生存使出一些小伎俩也并不为奇了。这使人很自然想到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袭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宝玉与姐妹们一起住在大观园中,虽然他心地纯良,但理解他的人有几个?一般人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宝玉的种种言行。宝玉年龄小的时候倒也不会怎么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再不懂得避嫌,难免也会传出很多难听的话。黛玉深知这一点,所以她渐渐跟宝玉疏远了。袭人这样劝王夫人把宝玉搬出大观园,其理由是相当充分的。这也是贾府的现实。虽然袭人明明知道宝黛之间产生了情愫,但凭她息事宁人处处为宝玉的个性是不会说出来的。防患于未然,是她的目的。那么晴雯之死,究竟是否袭人告密所致?根据前文的分析,结合晴雯的个性以及关于小人物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袭人不是告密者。告密者是怡红院那些处在最底层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在贾府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就像大树的根一样纠缠延伸。晴雯经常打骂小丫头,又赶走了坠儿。她得罪了宋妈等得罪的就是贾府下层的庞大人群。她们并非跟上层毫无关系。俗话说,谁没几个相识相好的?
  晴雯被逐之后,宝玉进来,见袭人正在那里垂泪,于是也哭起来。“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了解宝玉的人除袭人还有谁呢?而对于宝黛爱情而言,袭人可以说是个见证者。她懂得宝玉的性情,不会把宝玉往死路上逼,同样也不会做出让宝玉伤心的事。当宝玉质疑她,为什么单没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心内一动,竟无话可答。于是很多人以为袭人被宝玉说中了,因此无法争辩了。但我们试从常理推测,如果真的是袭人向王夫人报告了这些,那么她会无话可答吗?告密者自然会找出很多话来为自己解脱的。再看后文,当袭人感觉到宝玉怀疑她之后,“袭人细揣此话,好似宝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劝,因叹道……”前文说过,袭人一贯的作风是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今即使她猜出原因,又岂可再惹出一场是非来?只得好言劝慰宝玉,同时尽量去帮助晴雯,把她的衣服打点了找人送去。这才是袭人的风格。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说晴雯被逐致死事件,是她本人的个性导致的结果,也是贾府内部小人物间种种矛盾导致的结果,晴雯是这些矛盾的牺牲品。至于具体的告密者似乎并不重要了。如果非要找出这个告密者,我觉得只能是一些处在宝玉视线之外、读者视线之外的小人物。

袭人人前的老好人人后的告密者是什么,红楼梦宝玉袭人干了什么

关于《红楼梦》中袭人正反面的研究

只能说用现代人(尤其是男人)的评价标准来说,袭人是优点多多,因为她符合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向宝钗一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性格温顺,忠诚于主流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喜欢她的原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她也和宝钗一样,以他人(社会)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以他人的喜好为自己的喜好,所以说她是没有灵魂的。这种人,我们现在到哪都能碰到,有一种感觉,或者你和他们在一起地时候挺舒服的,但是,你却不敢和他们交心,因为他们根本是全副武装的。就如袭人一样,她没有自己的灵魂,被装进了别人给裁好的套子里。
我觉得她身上所有的优点都抵不上缺乏灵魂这个致命的弱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21441.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车厘子小孩不能吃吗,车厘子怎么安全吃 下一篇:起名五行属火的字有哪些,五行属火最旺的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