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照片里的你比镜子里的你丑一些呢,为什么有些人镜子里和现实不一样
你是否有类似的感觉?
照镜子的时候,并没有对自己的长相有多么大的成见,也许五官长得不那么好看,但至少你的接受度很高。
可在别人的镜头之下,你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变丑了”。
你自拍的照片,随便拿出来一张都愿意发到朋友圈里面。
可爱人、朋友镜头下的你,却让你十分不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颜值的落差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有原因的。
-01
曝光效应的习惯
什么是曝光效应?
就是人们更偏好自
#头条群星8月榜#
你是否有类似的感觉?
照镜子的时候,并没有对自己的长相有多么大的成见,也许五官长得不那么好看,但至少你的接受度很高。
可在别人的镜头之下,你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变丑了”。
你自拍的照片,随便拿出来一张都愿意发到朋友圈里面。
可爱人、朋友镜头下的你,却让你十分不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颜值的落差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有原因的。
-01
曝光效应的习惯
什么是曝光效应?
就是人们更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件事物出现的频率越高,我们对他的好感度也就越高。
在社交中,又被称之为“熟悉定律”。
对于熟悉的人,我们也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所谓“日久生情”,也是曝光效应的一种具体表现。
我们每天照镜子的行为,就是“重复观看自己”的行为。
照镜子的行为本身,就是曝光效应。
正因为我们对镜子里的自己无比熟悉,所以我们才更加认同镜子里自己的长相。
而手机镜头里的你,跟镜子里的你是不一样的。
比如:
你自拍的照片跟朋友手机拍下来的你,两张照片对比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不仅跟角度有关,更跟人的面部表情、五官、左右脸对称有关。
要知道,人的左右脸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而是有一些差距。
这也就导致,自拍跟他人拍出来的照片,由于镜像原理,导致照片中你的长相和镜子里你的长相有些许偏差。
在曝光效应的暗示下,你会想:
“照片里的人是我吗?我怎么会这么丑?”
就像你刚刚理完发的时候,回到家里洗个头就破防了。
因为你熟悉的那个自己,好像跟眼前的自己有了一些区别。
-02
自我意识失调
当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面部表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面对镜子,我们会不断调整表情,调整细节,调整我们的姿态,让我们尽可能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即使我们的潜意识里,并不喜欢自己的长相,我们的认知也会不断修正潜意识的偏差。
潜意识说:“我好丑,我的眼睛不够大,我不是双眼皮,我的五官不好看。”
而自我意识就会调整为:“没关系,我也不丑,我长得也还行吧。”
而对于拍照这件事,当别人给我们拍照时,往往是捕捉我们某个瞬间的面部表情。
这就相当于,将一个人长相的弱势给暴露了出来。
两者的偏差,就容易导致人们认为照片里的自己不好看。
如果两个人在线上聊天,线下初次见面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对话:
“你比照片里的样子好看多了”
“你也是,比照片中更好看了。”
这就是照片与现实的落差。
照片中的你的颜值,要比实际的颜值丑三分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网恋的人线下见面会出现“见光死”的状态。
这是因为,这些人过度依赖美颜和修图,掩盖了颜值的真实性。
修出来的照片,就已经给人潜意识里造成了极大的落差。
p出来的高颜值照片,就让对方形成了“曝光效应”,他喜欢的是你精心修图的照片。
当他看到现实中的你,就被巨大的落差打击到,你们的网恋才会见光死。
-03
自恋心理
在《自恋》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自恋心理与羞耻感”。
当我们的自恋心没有被满足,或者说自恋行为被中断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
比如:
每天看向镜子里的自己,都会由衷地赞美自己:“我真是太好看了,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好看的人。”
这就是自恋心理。
而被人镜头下的自己,就没有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于是就导致人产生了羞耻感。
为了屏蔽掉这种羞耻感,人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会修图,p图,以此来达到自恋心理。
实际上,拍照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你想得那么不堪。
拍照,就是向外界展现自己的一个途径和方式。
在自己的眼中,照片里的自己跟镜子里的自己,长相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外界眼里看来,他们并不会发现太大的区别。
你还是你,你应该认识真实的自己。
实际上,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多少人在意你的长相。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说话的话:“真正在意你缺点的人,只有你自己。”
今日话题:
你觉得镜子里的你和照片里的你,一样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