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痛风不通则痛从气伤痛形伤肿解读痛风如何辩证施治收藏

痛风疾病,不通则痛,一般认为是正虚为本,结合饮食、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湿、热、痰、瘀痹阻,再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侵袭诱发。
中医治疗痛风,通常以“不通则痛”来概括,治疗也以此为原则,施治于行气活血为主,配以扶正、散寒、清热、除湿、祛风等中药治疗。
岂不知这里面,在“不通则痛”或“通则不痛”的原则之下,依然暗藏玄机,还需要明辨病机,分清主次。
比如说痛风如果先痛后肿和先肿后痛,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都是不相同的。
今天的科普,就试图用《素问》中“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重

痛风疾病,不通则痛,一般认为是正虚为本,结合饮食、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湿、热、痰、瘀痹阻,再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侵袭诱发。

中医治疗痛风,通常以“不通则痛”来概括,治疗也以此为原则,施治于行气活血为主,配以扶正、散寒、清热、除湿、祛风等中药治疗。

岂不知这里面,在“不通则痛”或“通则不痛”的原则之下,依然暗藏玄机,还需要明辨病机,分清主次。

比如说痛风如果先痛后肿和先肿后痛,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都是不相同的。

今天的科普,就试图用《素问》中“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重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的理论来从”通则不痛“的角度辩治痛风疾病。

大家好,我是中医姜医生,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养生和痛风等慢性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您有尿酸高或痛风的问题我们可以互动,把报告发给我,也可以咨询我,我会在非诊疗的业余时间,一一回复大家。

痛风,不通则痛!是气不通?还是血不通?或气血都不通?治疗方法各不同

痛风,往往是个多因素致病的疾病,而且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病因病机或者轻重程度都不同。但所有致病因素最后的结果相同——筋脉关节痹阻不同,发为痛风。

这就给人很多错觉,似乎别人用的治疗痛风的方法,自己也能用,因为大家都是痛风疾病啊。

或者说,虽然痛风的核心病机都是“不通”,可是你的痛风是因为气不通,还是血不通,还是气血都不通呢?或者气血不通的侧重点盛衰程度不同,因此我们不能把不通一概而论统统叫做气血不通,这是不能精准治疗的。

宛如《素问》中所言的“气伤痛,形伤肿”一样,提示痛风的疼痛,势必会伤气,气不伤则不痛;痛风关节肿胀的症状,势必伤形,形不伤则不会肿。

那么什么是气伤,为什么气伤会痛?什么是形伤,为什么形伤则重呢?放到痛风疾病上,如何理解呢?

痛风关节之痛:气伤而关节痛

痛风关节的气伤,还分为气不通的气伤,阳明气分病导致的气伤,以及邪正交争剧烈导致的气伤。

痛风疾病既然是经脉关节痹阻不通导致的,则气伤则痛,可以理解为气滞不通所致的气伤。

气无形,但血有形,气可弥漫,血可流动,气血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气不通的痛风关节痛,就是气机不通——气滞,而不是血流不通——血瘀。

比如痛风患者为什么有的人关节不痛呢?《素问》中说:“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因为风寒湿三气伤及皮、肉、筋骨等有形之体,但气还能流通自如,也就是没有伤及气,所以不痛。

那么基于气伤所致的痛风关节之痛,如果用行气活血的方法来治疗,那活血的做法就是多余。

血流不畅——也就是血瘀所导致的肢体筋脉关节营养跟不上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并不是不痛的症状。

痛风的痛症,应该侧重行气调理,而不是活血。

对于阳明气分病所指的气伤,可从痛风关节炎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可从阳明气分病去解释。

阳明气分病是邪热盛极的表现,性质多属里、实、热,这和痛风急性发作症状是相吻合的。

阳明的人,胃和大肠两腑,痛风人平时擅长辛辣肥甘厚味,酗酒,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形成阳明气分病。

邪正交争剧烈引起的气伤,可从痛风主要是关节痛,正是邪正相交剧烈的时机,从抵抗疾病和疾病发生来看,邪不来则正不抗,机体就是一派气血调和之象。痛风的发生,是邪气侵袭,如果邪气小而缓,体内正气稍微提振就可以祛邪,机体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只有风寒湿邪来势凶猛,机体正气需要提振很大程度才可以抵挡,反应剧烈之时,就会出现痛风的关节之痛。

痛风多年,关节肿大畸形,形伤肿;先肿后痛,形伤气

形,是有形的组织,明末医家李中梓在结石“气伤痛,形伤肿”时认为,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则肿。

应用于痛风,则是体内痰湿瘀等病理产物阻滞与血脉经络,与血相结而成浊瘀,痹阻筋骨,痰瘀结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发生关节肿胀、溃破、溃破溢流脂液等“形伤”证像。

如果痰湿、瘀血等长久停滞与经脉,血行涩滞,郁久化热,或夹杂湿热等邪灼炼成石,成为痛风石这种“形伤"之证。

而且,我们要知道,湿热痰瘀诸邪可以相互影响,互相转化,湿热蕴结可成痰,灼炼搏结可化热,血液不畅生瘀,日久可瘀血内结,从而关节肿大畸形,皮下结节,演变成久痹和顽痹,或者中医中的尪痹。

因此,从这里来理解,痛风的关节之肿,必伤及有形之血,形成瘀血形变,因此治疗时要重视活血,而非行气。

除非你的痛风既有气伤又有形伤,才可以以行气活血为主,兼以清热利湿、健脾滋肾等方法。详细疗法,我们明天科普接着分享。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真知计划##真知新坐标#。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于网络,侵删):2018年第10期《四川中医杂志》刘蕊蕊等文章《从“气伤痛,形伤肿”析议痛风证治》。

痛风不通则痛从气伤痛形伤肿解读痛风如何辩证施治收藏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常见症状:关节疼痛、第一跖骨关节肿胀、白细胞增多、高尿酸血症、疲劳、关节肿胀、关节畸形
1.一般治疗: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2)秋水仙碱 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3)糖皮质激素 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3.间歇期和慢性期: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使用降尿酸药指征包括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或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并发尿酸性肾石病等。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在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身维持。仅在单一药物疗效不好、血尿酸明显升高、痛风石大量形成时可合用2类降尿酸。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至少1个月,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者,可选用促尿酸排泄药,而肾功能减退或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应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5]。(1)抑制尿酸生成药 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2)促尿酸排泄药 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肾功能正常,尿酸排泄减少型。对于24小时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结石者、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药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丙磺舒;②苯磺唑酮;③苯溴马隆。(3)新型降尿酸药 国外一些新型降尿酸药物已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4)碱性药物 尿中的尿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特别是在开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时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
4.肾脏病变的治疗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慢性尿酸盐肾病如需利尿时,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及呋塞米等,其他处理同慢性肾炎。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除别嘌醇外,也可使用尿酸酶,其他处理同急性肾衰竭。

痛风不通则痛从气伤痛形伤肿解读痛风如何辩证施治收藏

痛风病得症状及治疗是怎样的?

  中医对痛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以下几方面:
  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湿热浊毒,留注关节: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恋,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所以湿热浊毒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4.外邪侵袭:外邪留滞肌肉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可致气血亏损,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2298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暖通小白必备知识点角铁法兰圆形的作用及性能 下一篇:氯元素简介,钠和氯都是什么元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