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要完全避免贪婪,贪婪是怎么形成的
贪婪是一种对跟自己能力不相称的事物的过分欲求,即贪得无厌。
跟正常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相比,“贪婪”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是越满足,贪婪的胃口就越大。
在《伊索寓言》中就有句名言:“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从客观角度来分析,我们自古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说法,还有诸如“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样反应企图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言论。
一个人的“贪
“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庄子》
贪婪是一种对跟自己能力不相称的事物的过分欲求,即贪得无厌。
跟正常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相比,“贪婪”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是越满足,贪婪的胃口就越大。
在《伊索寓言》中就有句名言:“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从客观角度来分析,我们自古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说法,还有诸如“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样反应企图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言论。
一个人的“贪婪”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受到病态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私、不满足等不正常价值观所造成的——物欲横流的大时代环境,是贪婪的罪魁祸首之一。
但是更多的成因,是主观的。贪婪的形成,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要是我们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任何一个,都需要特别注意并及时改正。
01 “天下之物皆为己用”
贪婪的人,本质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者。
在他们心目中,这个社会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认为天下之物都应该为自己所拥有。
在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下,他们会永远得不到满足,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有了位子想女子,有了女子想儿子——即便是“五子登科”了,也依然不会满足。
02 “越害怕越刺激,越刺激越贪婪”每一个贪婪之人,都是从“小贪”开始的。
在第一次伸出贪婪之手时,内心也是充满了恐惧的,既怕引起他人的不满,又怕自己贪婪的行为被公之于众。
可一旦尝到甜头后,这种害怕就会转变为刺激,胆子就会越来越大。
而每一次侥幸得手的刺激,就会不断强化贪婪的心,于是通过行为的强化作用,让贪婪的胃口越来越大。
03 “人比人气死人”
可以说,攀比是贪婪最直接的成因之一。
很多人最开始其实并不贪婪,也是一个“两袖清风”之人,可当他们看到原来跟自己境况相似的同事、同学、朋友、邻居、亲戚、下属小辈等,都发了财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平衡”心理。
在这种“人比人气死人”的攀比心理怂恿下,内心就开始滋生贪婪的念头,学着伸出了贪婪之手,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04 “我是穷怕了”说起贪婪就不得不提及在《人民的名义》的那段在赵德汉别墅里的场景,当时赵德汉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一分钱都没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没敢动。”
其实这是一种“补偿心理”所带来的结果。
当一个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坎坷的经历,就会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自认为“应得的”,以补偿以往的缺失和不足。
如果某个人一直在抱怨“社会不公平”,那么这个人一旦有机会就会很容易走向贪婪的深渊。
05 “不差这一次”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
在这种心态下的贪婪之人,他们会用找很多理由和借口来自我麻痹,自欺欺人。
而且这种侥幸心理一般会随着贪婪之举的次数增加愈发强烈,甚至于已经到了“麻木”的状态。
06 “大家都这样”很多人会用一些诸如“大家都这样,我不能搞特殊”、“这已经是普遍想象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等说辞来给自己的“盲从”找借口。
有些表象上看起来像“大家都这样”的行为,其实真正那么做的可能只是少数人,只是恰巧这些少数人刚好跟你比较熟悉。
所以你就误以为这些小圈子的行为代表了大部分群体,这就是“信息茧房”的现象。
07 “赚钱是人生的目标”
贪婪的本质,无非就是钱和权。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贪婪之人而言,权的本质还是钱。
当一个人把赚钱当成是自己人生的目标时,那么就会因此而陷入贪婪的无底洞之中。
我们经常会说:“为了完成目标,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错的不是达成目标的毅力、方法或者代价,错的是目标。
钱的本质,其实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把“赚钱”当成了人生目标,那么就是把一种“工具”错当成了人生追求。
08 “我曾经……”最后一种贪婪的成因,是“虚荣心”。
有些曾经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人,随着地位的升高、权力的变大、讨好的人增多,虚荣心就一次次被满足,从而开始飘飘然,不经意间步入了贪婪的道路。
在《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就是典型在虚荣心理的作用下走向贪婪之路的。
这类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忆当年”的辉煌成就,总以“我曾经……”为开头来刻意或者不经意间提及“当年之勇”。
人都会向往美好的生活,也会乐意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欲望。
可一旦这种欲望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就可能会跌进贪婪的无底洞,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物质享受。
往往贪婪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贪得无厌”,因为他已经沉迷其中了。
所以,通过对比以上8个贪婪的成因,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有“贪婪”的苗头时,就一定要特别注意并及时调整改正。
人之所以会焦虑,就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想要远离贪婪,获得正常幸福生活,那就减少自己的欲望,把欲望控制在能力范围以内。
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END—
文/知阳;图/网络
本期话题:你是如何看待“赚钱是人生目标”这种观点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