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清朝大臣自称奴才还是臣,清朝大臣自称奴才

看过《铜牙铁齿纪晓岚》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和坤常常在皇帝面前称自己为“奴才”,而纪晓岚却称自己为“臣”呢?他们两个不都是为皇帝办事的么,为啥自称不一样?听起来好像感觉“臣”比“奴才”好听一些,毕竟君臣之礼嘛,奴才就很不好听,是不是“臣”要比“奴才”高一级呢?其实不是,在清朝,“奴才”和“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仅如此,“奴才”不是谁都可以自称的。
对于“奴才”和“臣”的区别,鲁迅曾在杂物《隔膜》中有着一针见血地解释:“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

看过《铜牙铁齿纪晓岚》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和坤常常在皇帝面前称自己为“奴才”,而纪晓岚却称自己为“臣”呢?他们两个不都是为皇帝办事的么,为啥自称不一样?听起来好像感觉“臣”比“奴才”好听一些,毕竟君臣之礼嘛,奴才就很不好听,是不是“臣”要比“奴才”高一级呢?其实不是,在清朝,“奴才”和“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仅如此,“奴才”不是谁都可以自称的。

对于“奴才”和“臣”的区别,鲁迅曾在杂物《隔膜》中有着一针见血地解释:“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佳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人创建的,满族人在入关之前,叫做女真部落,是一个渔猎与游牧并存的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八旗制度创建伊始,所有奴隶旗人都属于各旗旗主王爷的私属,大汗也好,旗主王爷也好,与他们部属的旗人都有着“养”与“被养”的关系,所以“主”与“奴”的关系也极为鲜明,满族人认为奴才就是自己的人,是属于自己的,那些旗人都习惯称王爷、皇帝为主子,所以满族的大臣给皇帝上奏,必须自称“奴才”。而旗人入关做了皇帝建立清朝以后,虽然推行满汉一家,但满人内心还是感觉自己高于汉族,汉族的人都是外人,所以汉族的官员,只能自称为“臣”,是万万不能称自己为“奴才”的。所以在清朝,“奴才”要比“臣”高贵的多。

雍正是清朝最为勤勉的皇帝,在他的朱批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一份雍正年间湖广总督杨宗仁的请安奏折。杨宗仁在奏折里自称“奴才”,雍正看后立即给予的指正,他用朱批划去“奴才”二字,在旁边写了一个“臣”,还批示“称臣得体”。

善于改革的雍正帝为了标榜满汉统一,营造一种新的君臣关系,在雍正元年八月十六日发了一道上谕,明令臣下统一称“臣”:“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另一层意思就是说,你们汉族官员是不能自称“奴才”的。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一改先人制度,规定今后满人官员需自称“奴才”,而汉人官员则没有这种“特权”,这还被严格纳入官员的KPI考核。乾隆三十八年,凉州镇总兵乔照,作为一个满人武官,在奏折里自称“臣”,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严肃处罚。同理,汉人大臣若自称“奴才”,也会受到责罚。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近代,皇帝的统治权威有所下降,一些满洲的臣工在奏折中也逐渐乱了章法,如光绪二十八年,江苏巡抚恩寿在其多次上奏时,屡次称臣,内廷认为这种行为“殊属不合”,并传旨申饬。清朝统治逐渐危机,统治者也为了融合满汉,宣统二年,时任海军部大臣的宗室人员载洵等人奏请“永革奴才称谓”,最后清廷正式谕告满汉臣工“嗣后内外满汉文武诸臣陈奏事件,著一律称臣,以昭画一而示大同。”奴才的称谓终于在制度层面废除了。制度虽然废除,但直至清亡,仍有满臣习惯以“奴才”自称者,可真是甘心做定奴才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2369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最新版本的抖音功能,抖音内测多久通过 下一篇:为啥公猫一直叫,公猫老是叫唤是怎么回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