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叫元,元朝为什么叫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时,围绕国号一事曾经发布《建国号诏》。其主要内容如下: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
进入公元13世纪中叶,风雨飘摇的南宋,在强悍的蒙古铁骑冲击之下,已经日渐衰微。而日益强盛的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岁末,终于在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一带宣告建立元朝,并于第二年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时,围绕国号一事曾经发布《建国号诏》。其主要内容如下: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自我称颂、标榜祖先功业为历史少有或没有,然后明确国号名称为“大元”,并说明国号来源于《易经》,并取“乾元”之意。
那么,忽必烈是基于什么依据称其祖先霸业具有开创性的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元朝的确做到了许多此前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的事,例如广阔的疆域等等,如《元史地理志》序言就明确说过,元之幅员“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我们现在仅就主要方面谈一谈元朝具有开创性的几件事:
第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所谓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开启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我们为什么在这里用“所谓的”这种说法,一会儿将会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北京延续至今的首都地位。
第三,元朝打破了中国历史长期以来以地域名称命名王朝的传统,建立了纯粹选择具有一定寓意汉字命名王朝的先例。
这么多具有开创性的事例,显然,元朝好像是一个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朝代。的确,元朝的名称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这一点。那么,元朝的名称又有哪些寓意和讲究呢?
“大元”这两个字,都与人有关。“大”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人的形象 ,而且是一个撑开双臂顶天立地的人。例如老子《道德经》:“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大”最初就是“高大、巨大、广大”等意思;而且它与天、地、道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自然及其运行规律为最高,苍天次之,大地再次,人世间的一切则依次向上遵循。再联系《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元朝立国者的抱负了,他要遵天地之道,治人世之事。
“元”的甲骨文字形是 ,表示一个站立的人,并且在最上面用一个短横笔道特别突出了人的头部。对这个字最初意思的解释,目前有些意见采用了《说文解字》的说法,认为是“开始”。其实,“开始”的意思是“元”后来发展出来的,它原来的意思应当就是指人的头部,例如古代男孩成人后举行束发戴冠的仪式称作“加元服”,“元服”指的就是戴在头上的冠,其结构与现在常用的“口罩、眼镜”等完全相同。还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归其元”的意思就是把某人的首级归还。
当然,由于头部意味着位于顶端、最前面等含义,所以它随之也可以表示“开始、开端”等意思,而且这种后起的意思反而更加常用,如“元初、元月”等。因此,元朝的名称也具有非常明显的表示开端、创始等含义。
与此同时,也确实像忽必烈《建国号诏》所表明的那样,“元”也来自《易经》的“乾元”。那么,《易经》中的“乾元”又有哪些讲究呢?
“乾”是《易经》开篇第一卦。卦曰:“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词语而言,“乾元”本身有好几种意思,既指“天”;也指帝王;还可以指天子的德行。因此,无论是哪种含义,忽必烈可能都是满意的吧。
元朝为什么叫“元”呢?
取自易经的“大哉乾元”乾元就是天,也可以理解为天的德行,象征性品格
就是说,天啊,非常的广大
哉是感叹词,相当于啊字,有赞叹的意思
如多美妙啊,叫妙哉,多善心啊,叫善哉
.
这是《彖》对《易经》第一卦“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中的“元”进行的解释。
大,蓬勃盛大。乾元,是指乾元之气。资,资源。始,创始化生。统,统贯。天,即天道。
概括起来的含义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强劲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是统贯于整个天道运行过程之中的。
2.
《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坤?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
《彖传》的这两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不能滥用“对读”的观点。“万物资始”和“万物资生”只有“始”和“生”不同,其他三个字皆同。那么,按照文字学界现有的惯用做法,岂不是可以得出“始”可以“读为”“生”,或反之亦然?
但是,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这是不可以的!前者说“天”:天为万物的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光线、云雨等条件);后者说地:地为万物的产生创造了最终的必备条件(提供土壤)。“资”是具备的意思。
或许会有学者指出:你说的不对,《汉语大字典》“始”字条下就有“生”这个义项!
这是字典编者的一个失误。其所引的《释名·释言语》说:“始,息也,言滋息也。”“滋息”不是“生”的意思,而是创造条件使得某过程正常进行的意思。其所引的《礼记·檀弓下》的“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爱之者也。”郑玄注:“始,犹生也。念父母生己,不欲伤其性。”这说明了单独使用“以文索义”的局限性。这里不理解为生,而理解为“滋息”(培育)才对,即“养育之恩”。
父母创造条件,让子女健康成长,此谓“滋息”、“始”之原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