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成绩和老师有关吗,语文考试没考好跟家长怎么谈
1、语文作业最多。
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大半时间都用来学语文了,每天要写的背的内容永远很多。
2、语文课最多。
我们学校语文每周比数学多好几节,因为语文不仅有早读,还有阅读课、作文课等。
3、语文考试永远没有重难点。
语文教学有重难点,但考试没有。所有老师认为的重难点考试一般都没有,所以很多学生也不知
现在学生最头疼的一科,就是语文。很多学生不想学语文,怕学语文。究其原因,就是感觉语文越来越难学了。语文之所以让大家感觉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作业最多。
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大半时间都用来学语文了,每天要写的背的内容永远很多。
2、语文课最多。
我们学校语文每周比数学多好几节,因为语文不仅有早读,还有阅读课、作文课等。
3、语文考试永远没有重难点。
语文教学有重难点,但考试没有。所有老师认为的重难点考试一般都没有,所以很多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语文,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4、语文成绩难以提高。
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的是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很多学生数学能考一百分,语文上90分都很难,各种方法都试了,依然没什么效果。
所以很多家长都很愁,看着孩子的语文成绩一次比一次低,非常的焦虑。有些家长还专门向老师请教,如何才能快速提高语文成绩。作为语文老师,看着家长苛求的目光也很为难,因为在很多语文老师看来:语文成绩从来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所以也从来不会有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语文成绩不是教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讲呢? 理由其实很简单。
第一:语文要想学得好,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问语文老师,怎么能把语文学好,十个有九个会说,先培养孩子阅读的爱好吧,让孩子大量的读书就行了,书读得越多越好。
但是阅读积累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学生每天可以读的量是有限的,就算学生想读,在目前课业负担如此重的情况下,一时半会阅读量也上不去。就算能坚持每天阅读,也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所以语文快速提高成绩几乎没什么希望,除非在孩子很小时,就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看看大城市孩子的语文素养为什么高?就是因为大城市家长更重视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所以大城市孩子的阅读量普遍比乡村的孩子多。
第二:作文要想写得好,需要一定的天分,读书多的孩子也未必作文就能写好。
语文成绩要想好,作为能力必须得有。但作文能力的提高,一定与阅读能力有关吗?
书读的越多,作文可能会写的很好,但并不意味着书读的越多,作文就一定会写的很好。这里面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作文能力更与学生的天分有关。
作文要想写得好,除了孩子要多读书之外,还需要孩子具备以下素质:
1、良好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身边一些不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和现象。
2、一颗比较敏感和细腻的心。真正愿意写作爱好写作的人,都是极其敏感和细腻的。只有内心比较丰富的人才能写出情感比较丰富的文章。
3、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人,因为写作业需要思考和灵感。
所以作文严格意义上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的天分。看看韩寒等现代作家,上学时代也不喜欢语文课,但作文照样写得很好。
第三:语文的阅读题最不好把握,很多题老师们做也未必能考高分,根本无法把握。
最让学生恐惧是实际是阅读题,也是让学生失分最多的题。那么怎么提高阅读能力呢?
我们的阅读是有标准答案的,这也是让学生感觉最难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为什么大家答案必须一样呢?这也是最让老师感觉难教的一点,因为很多语文老师都说过:就算是让自己去做阅读理解题,也不敢保证能得高分。
语文老师都无法把握阅读理解的正确答案,何况是学生?所以阅读理解也是无法靠老师的教育来提升成绩的,只能学生自己慢慢摸索,总结经验和方法了。
学校一个语文老师请假一个月,结果班级语文成绩与其他班几乎没什么差别,这就是现在的语文。
在学校里,我们会发现,班级之间数学成绩可能相差五分甚至更多,但语文成绩从来不会。哪怕一级有几个是名师,与其他班的语文成绩也拉不开距离,大家的差别是极小的。
学校一位语文老师请假一个月,有其他老师代课上,结果期中考试这个班的语文成绩与其他班几乎一样。语文学科就是这样,辛辛苦苦教学的老师未必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就算不怎么认真教学的语文老师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
语文成绩与老师的教学关系没有像数学那么的密切。
结束语:
语文成绩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不代表老师不重要。但是语文成绩的提高不能全部寄希望于老师身上,语文素质的培养更不能全部寄希望在课堂上。想提高语文成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书读得多了,遣词造句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语文成绩也会水到渠成。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小学语文老师:写给家长的话
笔者从事初中、小学语文教学很多年了,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教过无数的学生,从我的角度看语文,或许对于家长有补益。一、优质的语文训练,是培养孩子高尚人格的摇篮。
每一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真正有智慧的家长,首先重视的是孩子的良好人格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成功,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品德修养等非智力因素。
有道是,人和人的财富的差别,其实是福报的差别。人和人人脉的差别,其实是人品的差别。人和人外貌的差别,其实是心地善良程度的差别。
一个善良的懂得感恩的孝顺的孩子,是家长最大的成功。
一个人品好的孩子,是家庭最好的希望,现在带给家庭的是欢声笑语,将来回馈的是,和颜悦色贴心贴肺的陪你到老。
优质的语文学习,恰恰是孩子高尚人格的摇篮。
中国的语文教育,文以载道是最大的特点之一。孩子将来立身社会需要的美德,家长希望孩子具备的规则、道德、责任,无所不包。
所有的人格培养,全在博大精深的语文中,全在优美的诗文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家长的身正为范,固然是孩子无声的老师。不过,又有多少家长能真正成为孩子理想的表率呢?大家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大家都是从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开始的,缺点失误在所难免。
有一样东西,可以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就是优质的语文训练。
薛法根老师说,语文,是一种心灵的滋养。
举例来说,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孩子会知道,我们可以胸怀天下!
阅读了《过五关斩六将》,孩子便开始思考,什么叫忠义无价!
精读了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孩子心里就有了孝子的偶像!
……
当孩子经过无数语文经典的浸润和熏陶,人格会绽放最美的芬芳!
二、语文是各科的龙头。
语文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的基础,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不必多说。
这里想说的,是两个方面。
语文总是考试的第一科目,这意味着什么?
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总是先考语文。
想得远一点,中考和高考,必定是语文考试安排在最前面。
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语文学得好,第一科就考好了,对于后续科目的考试,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为,考试的时候,心态和实力都很重要。
反过来,如果语文考得不好,后面考数学等科目的时候,糟糕的心态带来的,必定是副作用。
语文考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决定这个考试的结局。
语文考试的崩溃,有可能让孩子的其他强势科目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是我们应该充分注意的。
三、语文是名校的通行证。
如果孩子将来想考名牌乃至于清华北大等,语文成绩一般,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梦想。
因为,所有的尖子生,都是语文成绩特别好。
以理科生为例。高考的时候,数学和理科综合的难度,历年来基本上都是中等难度,中等偏上的同学就能考到很高的分数,上游的非尖子生也几乎可以考满分。
也就是说,决定性的科目,并不在于理科。语文才是名校最重要的通行证。
说白了,语文才是拉开差距的科目。
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
理科老师平时训练偏难,因为老师以此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水平。而理科老师出一套高质量的试卷,是比较容易的。
可是,语文老师要出一套高质量的题目是非常难的。语文试卷的全面性、新颖性、鉴别性,要求非常高,这就造成了平时的语文试卷基本上是“套路题”,无法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对高考语文的适应性,远低于其他科目。
只有语文功底真正扎实的同学,才能在语文高考上得心应手,一般的同学都会在语文高考中败下阵来。
四、语文需要从小开始努力。
笔者曾经辅导过初中二年级数学和物理。一个同学如果这两科学得不够扎实,只要是认真学过新课的,那么,在一个暑假里,就可以把这两科抓起来,达到一流上游的水平。
可是,语文不一样,短时间的努力,是不可能达到一流水平的。
首先,语言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次,作文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长期的训练,又需要以博览群书为前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破万卷之功,哪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呢?
再次,对于语文的高考题目,每种题型必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方法才能考出优异成绩,这必须是从大量的高质量的训练中得来。
那么,我给各位家长的关于小学语文的建议有些什么呢?
1.阅读为王。
小学的语文分数,暂时可以放在第二位。
第一位,是阅读。读什么呢?读文学名著。
低段可以读拼音版。识字多了,就开始读原著。
名著是经历了时间的沉淀的,是最精华的东西。
低段最好每天读半小时以上,中高段一小时左右。
2.背诵积累。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学院小语教研员曹爱卫说过:让低年级的儿童每天一首童诗或童谣,天天背,功效不得了,学生的语言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比如,《日有所诵》便是其中很优秀的背诵教材。
唐诗宋词,也是极有价值的背诵材料。
3.适当做点卷子。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适当地做一点卷子,积累做题的经验,也还是有价值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广泛的阅读和精品背诵是最有价值的。
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正确吗?
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不正确。教导的过程想要教育一个优秀的孩子,当然家长也需要付出很多,毕竟好学生是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努力出来的。没有辛勤付出的老师也不会有孩子的成就,一定要懂得感恩。现在的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愿意去当无私奉献的老师。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时候,会怪罪到老师,总觉得老师没有把真正的知识教给孩子,老师的责任还是比较大,学的比较认真也是老师正确引导的。
生气难受相信每个老师都会用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好孩子,但是有的时候会听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育不好的老师,听到这句话时大多数的感受都比较难受,而且也很伤心。由于老师的教育水平每个都是不同的,所以面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都有所不同。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也和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会看到有些家长劈头盖脸的告诉老师,没有把学生教育好,觉得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其实要想帮助孩子学到真正的知识,家长你应该在以后不断的努力要帮助孩子提高知识的水平,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教育好孩子。
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得到提升,大多数都是学习习惯不好。所以教育方式中孩子的自身习惯也要得到提升。家长也要有引导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还要培养学习习惯。有一个学习兴趣,之后学习的成绩才会有所提升,也会认真的听取老师讲的重点知识。所以这样的话还是不完全对的,自身的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很重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