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战争与经济紧密相连,俄乌战争经济角度分析

何家干
战争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是战争的重要基础
恩格斯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本身,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所以也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 经济建设为战争准备和战争提供财力、物力保障和科技支撑。无论是战争准备,还是战争,都是要花大钱的。战争是以巨大的物质消耗为代价的。现代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价格昂贵(美国B-2隐形轰炸机造价高达20多亿美元,“福特”级航母“杰拉德·福

何家干

战争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是战争的重要基础

恩格斯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本身,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所以也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 经济建设为战争准备和战争提供财力、物力保障和科技支撑。无论是战争准备,还是战争,都是要花大钱的。战争是以巨大的物质消耗为代价的。现代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价格昂贵(美国B-2隐形轰炸机造价高达20多亿美元,“福特”级航母“杰拉德·福特”号研制和建造费用更超过100亿美元),战争耗资巨大(由于战争的消耗和损坏越来越大,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仅以弹药消耗为例,1941-1945年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平均每人每天消耗弹药1公斤;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军平均每人每天消耗弹药3.5-4公斤;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42天内就投掷了11.2万吨炸弹,是10年越南战争投弹量的1.5倍,美军平均每人每天弹药消耗弹药500公斤),战争准备和战争的规模及水平更加受制于经济力量的大小,更加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充足的人力物资、顺畅的交通运输和良好的后勤保障。

美国20年的时间在阿富汗花费了2.231万亿美元,从战争开始至2022年4月,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平均每年要花费超1000亿美元,这是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的数据。

据多家外媒2022年2月1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与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就2023财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国防预算进行谈判,预计白宫向国会提交的预算方案将超过7700亿美元,突破前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创纪录预算要求(7529亿美元)。

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实现军队现代化、就不可能打赢战争。战争规模过大、时间过长,即便是发达国家都承受不起。即便是美国到了现如今也不敢轻易的发起战争,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美国虽然仅用了42天的时间就拿下了这场战争,但是所付出的经济投入也是难以想象的。据悉,在这场战役当中美军在42天的时间当中投入了高达600多亿美元,即便是经济能力强大如美国,如此大手笔的费用支出也是难以承受的。这也是为何现在美国对多个国家心生不满,但是也不敢轻易发起战争的原因。

二、经济利益是战争的目的之一

任何战争都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进行的,具体表现为政治目的、军事目的和经济目的等。这三个目的相互关联,融为一体,军事目的和经济目的服从政治目的。

自古以来,一般战争都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原始状态的战争,就是为争夺天然资源等生存条件引起的。到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就已经蜕变成抢劫财富和奴隶的行为。进入奴隶社会以来的战争,攻城略地,掠夺资源财富和奴隶的行为日益加剧。英国自16世纪起推行殖民主义战争政策、到l9世纪侵占了比其本国大150倍的殖民地,到处进行掠夺。从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起,在百余年中,世界上大小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掠夺过中国,仅两次鸦片战争,就迫使政治、军事腐败的清王朝,丧失144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等于14个江苏省的面积,并赔款银1600余万两等。

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这一点,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美国打伊拉克不仅是为了石油,更是为了美元。为什么这么说?道理非常简单。为了控制世界,美国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为了让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国人在1973年下了先手棋:让美元与石油挂钩,通过胁迫欧佩克的主导国家沙特阿拉伯,实现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你就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要在产油国打仗。在产油国打仗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油价飙升,油价一飙升就意味着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说战争之前,你手里有38美元,理论上讲,你就可以从油商手里买走一桶石油。现在这场战争把油价打高了4倍多,达到149美元,你手里的38美元就只够买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着你还差100多美元。怎么办?你只能去找美国人,拿出自己的产品和资源去换美国人手中的美元。而这时美国政府就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印美元。这就是通过战争,通过在产油国打仗打高油价,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美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三、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战争和经济相互影响,战争既可促进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摧毁一些国家经济。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通过发起战争可以把人民的视线转移到战争上,掠夺别国资源治疗经济创伤,从而转移国内矛盾。因此战争短时间可以发展经济,但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战争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较量。战争和军事力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准备和未来战争受到经济因素的更加严格的制约。经济制约战争规模、样式的选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依存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对战争的作用日益显著。战争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风险,也不容许战争长期拖延或任意扩大。

筹划和指导战争,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本国经济对战争的支撑力度和时间。二是战争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三是他国经济制裁的程度。四是战争成本。战争成本分为战争直接成本和战争间接成本。①战争直接成本。即为战争直接投入、耗费、损失的各种资源的价值总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共投入军力约42.4万人,直接军事支出约为610亿美元。②战争间接成本。即为战争间接付出的各种消耗和战争导致的各种损失的价值总和。战争间接成本难以准确计量。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联合国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导致其石油出口量减少了90%,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都是战争间接成本。影响战争成本的直接因素有:战争双方的综合国力,国家战略企图和决策者心理,战争规模、种类与样式,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战争指挥艺术等。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准备的耗费规模将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成本的迅速上升使现代战争直接耗费迅速增长;现代战争持续时间有限,单位时间内战争成本急剧增加。

打仗也要讲效费比,要对战争成本和经济可承受性进行分析。战争进攻方在战略上,要追求速战速决;在作战样式上,能用炮弹的不能导弹,能用无人的不能有人的。

四、军事斗争和经济斗争整体配合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略的对抗性更具有谋局造势与综合威慑相结合的特点,强调军事斗争和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斗争的整体配合,并将这种对抗和较量贯彻始终。打军事仗,往往更是打政治仗、经济仗、外交仗,包括经济战争。

经济战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财团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措施。它是政治斗争的继续,是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战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双方为破坏、瘫痪或直接打击消灭对方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总和,这种经济战争通常采取军事斗争的形式,因此又称破坏性经济战争。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削弱对方的经济基础,迟滞其经济发展,打击其经济补给;二是保护己方的经济,加速动员和发展本国经济,保障军队的物资供应。其根本目的是给敌方造成经济恐慌,动摇其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使敌人的经济陷于崩溃,以便战而胜之。进行经济战的手段和方式很多,如:进行经济侦察,搜集经济情报,袭击敌国的工矿企业、军工厂、科研机构和经济中心等重要经济目标;破坏敌国的铁路、公路、隧道、桥梁、车站、港口和机场等交通设施和车辆、船舶和飞机等运输工具;对敌方实行经济封锁,禁运战略物资,断绝同敌方的贸易、信贷、金融和科技等一切经济来往,并尽可能断绝敌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与中立国签订各种条约或协议,制止中立国向敌国输出物资,并从中立国获得所需要的物资;在国际上抢购敌方急需的物资,使之难以获得其供应;使用武力直接夺取敌国的原材料产地、资源和经济中心,扩大占领区,以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提高战时经济生存能力是现代战争条件下经济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措施主要有:建立必要的战略物资储备,保证战时边疆生产;合理布局生产力;避免过分集中,建立起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工业体系,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能力;战时将重要的科研机构、军工企业、仓库、通信枢纽转入安全地区;对交通运输线和运输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运输能力和防护能力;保护矿产资源,特别是军工生产和战争急需的资源和原材料;保卫和扼守重要的经济目标和地区,提高战略后方支持战争的经济潜力,进行反封锁战,打破敌人经济封锁。

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使用一切手段来增加本国和盟国的经济力量,包括和平时期国家利用关税、进口限额、出口补贴,甚至包括对外援助,来加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和财政地位。广义上的经济战争通常采取经济斗争的形式,因此又称为建设性经济战争。

五、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战争准备)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一个事关国之兴衰、民之福祉的战略问题。一是服从大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其投入比例和数量规模必须与国情相适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苏联有一个教训,就是军备过大,没有处理好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二是加大投入。要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确保国防投入要有新的提高、国防建设要有大的发展,不断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确保国防实力能够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要求。投入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要按照投入的增长应与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合理确定投入的规模。三是融合发展。既要把部分经济科技资源转化为国防实力,又要利用国防资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不断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和平战转换能力,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建设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实现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发展。

战争与经济紧密相连,俄乌战争经济角度分析

战争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战争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并制约着经济的走向。


战争不仅是军事领域的事情,它与经济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代战争的说法。现代战争亦然。现代战争武器种类繁多、庞大,包括海、陆、空各类武器以及兵种和燃料的运输任务更大。

美国在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为准备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战争,后勤运输进行了将近一年。

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战争的决定因素。而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在特定条件的经济活动,驱动着经济活动的走向。战争需要巨额投资,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工业技术投入到军事工业生产。这就要由和平时期的经济转入战争时期的经济。


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战争经济与和平经济"。战争的消耗需要更多的钱,把尽可能多的钱用于战争的需要。这就是拿破仑所说的战争就是"钱,钱,钱。"

2004年,全球用于军费开支高达9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一半)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是战争与经济关系方面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就是把本来可以用到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钱,都被战争消耗掉了。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是多方面的,除了人员的死伤外,战争几乎总是与通货膨胀相伴而生。战争意味着军工企业增长,民用企业下降,货物匮乏,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战争的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杀伤力越大,死亡人数越多,对经济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战争与经济紧密相连,俄乌战争经济角度分析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战争与经济是一门科学
  战争与经济是值得研究的一门科学,它可以使人们从中得到启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战争作为政治手段对经济的反作用是什么?如何消灭战争,在和平环境中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人民。当然,战争不仅与经济相连,它除了包括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商业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经济领域外,还与政治、文化、宗教等有密切关系。
  战争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并制约着经济的走向
  战争不仅是军事领域的事情,它与经济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代战争的说法。现代战争亦然。现代战争武器种类繁多、庞大,包括海、陆、空各类武器以及兵种和燃料的运输任务更大。美国在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为准备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战争,后勤运输进行了将近一年。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战争的决定因素。而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在特定条件的经济活动,驱动着经济活动的走向。战争需要巨额投资,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工业技术投入到军事工业生产。这就要由和平时期的经济转入战争时期的经济。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战争经济与和平经济"。战争的消耗需要更多的钱,把尽可能多的钱用于战争的需要。这就是拿破仑所说的战争就是"钱,钱,钱。"2004年,全球用于军费开支高达9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一半)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是战争与经济关系方面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就是把本来可以用到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钱,都被战争消耗掉了。
  战争的残酷性及其对经济的破坏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是多方面的,除了人员的死伤外,战争几乎总是与通货膨胀相伴而生。战争意味着军工企业增长,民用企业下降,货物匮乏,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战争的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杀伤力越大,死亡人数越多,对经济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现代战争不仅对交战双方会造成重大损失,在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世界各国也会带来程度不同的损失。如目前仍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据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9月7日发表的文章分析,仅石油价格上涨一项,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多达7800亿美元。战争的时间越长,破坏的程度也就越严重。所以在每次战争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医治战争创伤的问题,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由于现代化战争远比过去对基础设施、生产力破坏程度大得多,有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所以不是什么恢复,而是重新建设的问题。阿富汗、伊拉克的"重建"问题,就是根据破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新概念。
  军事学家都知道,一个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人民和民族,最终都能战胜侵略。对侵略者来说,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看不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战争潜力。战争的基本原则是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但在对军事力量,包括战斗部队、战机、坦克、导弹和大炮等装备是相当容易计算出来的,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有些无形的因素是很难用数字计算出来的。只考虑到军事实力方面的优势是不全面的,甚至会陷入惟武器论的泥淖。毋庸讳言,军事实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军事实力背后的制约和激励因素,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与估计不到的。为什么小国能够战胜大国,弱国能够战胜强国?这就是战争的性质在起着决定的作用。历史上凡是侵略别国的非正义战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
  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孙子兵法》就论及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其所著《战争论》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至理名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也曾论及政治和战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继承和发展了一切先进思想,也继承和发展了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政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决定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巨大的影响。列宁指出:"任何战争都是同产生它的政治制度分不开的。某个国家即该国某个阶级在战时所推行的政治,必然是而且一定是它战前长时期在国内所推行的政治的继续,只不过在行动方式上有所不同罢了"(引自《列宁选集》第3卷第71-72页)。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利益对立的各阶级之间进行着激烈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政治的基本内容,它表现在处理阶级内部、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以及代表一定阶级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当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外所采取的政策,是它在国内所推行的政治政策在国外的继续。政治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维护本阶级的狭隘利益,实质上也就是要坚持和强化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对外实行扩张侵略,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的政治,是要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政权,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公有制,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外坚持国家平等,争取和平,反对战争,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由此可见,政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从长远的历史来看,政治不是目的,它主要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其它社会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文化目的的手段。
  由各种矛盾引发的战争,根源于私有制及大资产阶级不断膨胀的利益欲望。要消除对人类带来灾难的战争,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灭,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列宁也曾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人类划分为阶级的现象,消灭人剥削人和一个民族剥削另一个民族的现象,从而使得战争根本不能发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2503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最好吃的西瓜里究竟有什么秘密,西瓜的秘密 下一篇:你孩子的牙为什么会黑,牙黑掉渣是什么原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