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音响系统争议最多的一环是什么

线材
刘汉盛 刘汉盛音响论坛
线材是音响系统中争议最多的一环,争议最多的地方来自线材的价差。有一组讯号线价格高过一部高价扩大机者,也有一组线材只要一、二千元者,到底何者是货真价实?何者是说故事做生意?这需要音响迷自己用耳朵去判断。


线材的制造当然有其科学的理论基础,每家线材制造商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设计故事。然而这些设计故事里面到底含金量有多少?这就不是音响迷能够分辨的。何况,线材还有很多只能用耳朵去听出差异、但却说不出道理的混沌未明领域,更增添了

线材

刘汉盛 刘汉盛音响论坛

线材是音响系统中争议最多的一环,争议最多的地方来自线材的价差。有一组讯号线价格高过一部高价扩大机者,也有一组线材只要一、二千元者,到底何者是货真价实?何者是说故事做生意?这需要音响迷自己用耳朵去判断。

线材的制造当然有其科学的理论基础,每家线材制造商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设计故事。然而这些设计故事里面到底含金量有多少?这就不是音响迷能够分辨的。何况,线材还有很多只能用耳朵去听出差异、但却说不出道理的混沌未明领域,更增添了玩趣。

在现实世界中,有人因为听不出线材的差异,而认为线材尽是一些生意经与神话。也有人因为感受到线材对音响系统声音表现的巨幅改善能力,一掷千金不手软。到底哪些线材是真金?哪些线材是神话?这是个利伯维尔场,就让市场机制自动淘汰神话留下真金吧!

我有一句话要赠送给大家:「没有线材就是最好的线材」。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理论上,线材的任务就是忠实的传送音乐讯号,不能增加一分,也不能减损一分。不论是增加或减损,那都是失真或扭曲。

事实上,当我们在使用线材时,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加分环境,而是减分状态。试想,把CD唱盘、前后级都做在一个机箱里,让这三大部分直接透过线路板相连,这样的机器在声音表现上会不会比独立CD唱盘、前级、后级还好?您可以算一算,当音乐讯号在独立的三个机箱之间传送时,要经过多少的输入输出端子?多少的焊锡焊接点?多少的线材?每经过一个「节点」,事实上就是对音乐讯号的一次劣化。

找到让我们改善音质的线材

可惜,由于All In One的产品大多属于妥协性做法,无法达到Hi End要求,逼使音响迷非得使用单件拆开的音响器材不可。而且,分拆得越多件显得越高级。殊不知,当您使用分拆越多件的音响系统时,系统中会劣化音乐讯号的节点就越多,您必需花更多的金钱、心力去弥补这些节点所劣化的音响效果。以致于音响线材市场生机蓬勃。

既然线材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们为何还要为之痴迷呢?没办法,因为现实环境中,您不可能不使用线材,否则音响器材将无法发声。就好像我一向认为音响架也是一开始就「错」了,因为音响架本身就是多余的振动源,但音响迷却不得不用它。既然不得不使用线材,我们只好往「好」的方向去想。什么是「好」的方向呢?第一、线材可以让我们获得不同的声音特质,当做整套音响系统的调声工具。第二、尽量减少劣化音质的可能,换句话说就是想办法找到能够让我们「改善」音质的线材。其实,当我们想到「改善音质」时,其实就是找到减少「劣化音质」的线材而已。

换过线材的人都承认,线材是音响系统里面的一环,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如前所述,稍一不慎,线材就会劣化您的声音表现。不同的线材对整体声音的走向会起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所以线材也是最好的调声工具之一。有些人对于更换线材的差异感受力非常敏感,有些人就算换了线材也听不出有什么不同。难道这是个人耳朵分辨能力的差异吗?不!每个人会因为听音响的不同经验而有不同的分辨能力,但最大的问题出在喇叭不够灵敏,而不是耳朵。如果您用的是一对反应不灵敏的喇叭,就算换再多的线材,也不容易听出有什么变化。反之,如果喇叭反应够灵敏,任何线材换上之后,应该都可以很清楚听出其中不同处。一位有经验的音响迷,跟一位从未浸淫音响的人同时听线材更换,不同处仅在于,有经验的音响迷可以精确指出差异在哪里?而非音响迷则虽然可以清楚感受到线材的不同,但无法精确指出差异范围。以上更换线材的差异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最明显,如果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由于有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不容易听出更换线材的差异,这是正常的,不必感到不好意思。

线材的搭配性比价格更重要

为什么不同的线材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呢?按照一般的想法,线材就是导电体,目的只是导电,把音乐讯号传递出去。既然如此,声音应该会一致啊,怎么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有些人因为自家喇叭不够灵敏,听不出线材的差异,所以拒绝接受线材声音会有差异的事实,甚至认为线材都是商人操弄赚钱的工具。事实是:线材会因为许多复杂的原因,而导致不同的声音特质,商人只不过是为线材加上故事,替线材化妆而已。有些商人的确懂得替线材包装说故事,把价格抬高,但这不能抹煞线材具有实际调声功能的事实。

线材是不是越贵越好呢?不一定!挑选线材,最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与音响系统的调声搭配结果。如果声音特质不搭,再贵的线材用上去也不会让整体声音起互补作用。所以,选购线材时,线材个性的搭配性远比昂贵与否重要,便宜的线材如果搭配得当,为您带来的满足感往往远高于不搭的昂贵线材。

到底有那些因素左右了线材的声音表现呢?导体材料、导体线径大小、导体编织方式、导体几何排列方式、导体的结晶长短、屏蔽层的材料、绝缘层的材料,屏蔽层与绝缘层的编织方式等都是影响因素之一。有些厂牌甚至用了滤波线路(俗称黑盒子)来改变音乐讯号相位。总之,影响声音表现的因素实在太复杂了,不过我认为最容易听出差异的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因素。

最容易听出差异的三大因素

第一个影响线材声音的因素是电容(Capacitance)。线材长度越长,电容量就越大,当电容量越大时,高频就会衰减得越厉害。所以,有些人在换过讯号线或喇叭线时,觉得声音变「柔」了,可能是换了更长的线材;若是觉得高频变得更清楚了,那有可能是换了更短的线材。

第二个影响线材声音的因素是编织绞绕方式。线材的编织绞绕方式可以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多蕊无隔离屏蔽线,第二类是Litz结构多蕊隔离屏蔽线,第三类是单蕊线。如果要细心,还可以包括很多复杂的几何排列与绞绕方式,但大体上不脱这三种原则。

第三个影响线材声音的因素是导体材质。最基本的导体材质当然是铜,再来是银,甚至碳纤维。接着发展了纯度更高的铜与银,或不同长度的结晶、或无氧铜,例如6N、7N等,所谓N就是9,6N就是纯度9999的铜或银。不管真实世界上是否真的有这个高纯度的铜或银;不管是否真的存在长结晶,纯度越高,结晶越长,冶炼的技术就越困难,售价当然越高。除了铜与银之外,还有铜镀银、各种合金等。一般而言,铜线的声音倾向温润,银线的声音倾向清甜,铜镀银也是属于清甜。不过这种倾向只是大原则而已,实际聆听时,会发现各种厂牌的线材各有不同的声音倾向。

到底不同长度、不同绞绕方式、不同材质的导体汇集之后,会对声音表现产生什么影响呢?仔细分析,您会发现好像泛音结构改变了,这是让我们听起来觉得音色改变的主因,反映在听感上就是更甜、更有光泽、更柔等。再来,您会觉得音乐的动态范围与音乐活生感改变了,这可能是因电子(音乐讯号)通过导体时更无障碍,更多,通过的速度也更快,导致音乐的反应速度更快、动态更大,活生感更好。第三您会发现声音更清楚,定位更精准,这也可能是因为不同频率的音乐讯号在不同材质的导体上,或不同深度的导体上会有不同的传导速度(例如集肤效应),经过特殊的几何排列,就让我们觉得时间相位更精准了。

电阻电容电感都会影响线材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之外,事实上一条线材不仅电容影响声音,电阻与电感同样也会影响声音。您想想,如果后级的输出阻抗只有0.001奥姆,连接上2奥姆或1奥姆阻抗的喇叭线,该会产生什么听感上的变化。再说得更挑剔些,空气中各种看不见的干扰也会,例如EMI(电磁干扰)、RFI(射频干扰)等。根据一般电学常识,想要降低EMI,可以用多对线绞绕在一起。不过,这种方式对于RFI却没有排斥作用。想要排除RFI,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屏蔽绝缘。最差劲的做法可能是二条导线平行并排,这样非但会成为天线吸收RFI,也无法排除EMI。所以,想要制造出一条全方位有效的线材很困难,无论是设计者,或用家自己都要考虑清楚要求。

为了要隔绝RFI,也为了避免导体氧化,甚至抗振,线材都会在导体外层施加各种隔离层作为线材的一部份。我们都知道最好的绝缘材料就是空气,再来才是铁弗龙,以下才是各种聚酯材料,有些线材甚至用油来做绝缘,或是加了铜网铜箔。无论采用哪种绝缘材料,对于「绝缘」或「避振」本身都有效,但会不会是您自家音响系统所「适合」的声音?设计理论无法告诉你清楚的答案,我也没办法,唯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

喇叭线的差异很容易听出来

前面说到,不同的线材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此处所谓的「不同」代表二种意义,一种是正向的(听感上认为好的),另一种则是负向的(听感上认为差的)。有没有可能用了线材之后?声音表现反而劣化了呢?当然有可能!前面说过,最好的线材就是没有线材,事实上线材从一开始就是在劣化音乐讯号,我们所追求的只是更少的劣化而已。许多人或许可以听出换了线材之后,声音变得「不一样」了,但这「不一样」到底是更好?还是更差?它们往往无反自己判断,必须经过几次的经验之后,才能慢慢找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通常,喇叭线的差异很容易被听出来,这是因为喇叭线的长度远比讯号线还长,所以「累积」的差异也就最大。再来,电源线的差异也很容易听出,这可能是因为隔绝噪声的能力所致。无论是更换哪种线材,音响迷耳朵应该都能辨别才对。如果无法办别有任何不同,前面说过,不是您的耳朵钝,而是音响器材钝,尤其是喇叭。喇叭通常是让您无法听出线材差异的元凶,很多的喇叭反应不够灵敏,无法把细微的声音表现出来,但一般音响迷却从来没有察觉,反而老是怪罪自己的听力不如人。

线材有没有方向性?

到底线材使用时有没有方向性?这项议题已经被讨论很久,有些人认为怎么听都没有方向性,有些人则信誓旦旦的说可以听出方向性的好。事实上这个争论恐怕永远没有答案。不过,在此我可以提供二个事实以供各位思考:第一个是电子的传递方式并不是一个电子从入口端一直跑到出口端,如果是这样,电子传递的速度就不可能那么快了。电子的传递方式是从入口端跑进一个电子,马上从出口端挤出一个电子。换句话说,从入口端进去的那个电子跟从出口端被挤出来的那个电子并非同一个电子。第二个事实是通过线材的音乐讯号是交流电形式,而非直流电。从这二个事实去思考,您认为线材的方向性很重要吗?

不过,市面上许多线材都标有方向性,建议用家依照方向使用。若没有特别标示方向性,也建议用家一直使用同一个方向,不要变来变去。持这种说法的原因是这类线有特别的屏蔽层,此屏蔽层一端有接地,一端浮接,藉此阻挡噪声的传递。不过,如果是平衡线,讯号本身传输的方式与线身的结构就已经具有屏蔽噪声的功能,不需要另加屏蔽层,所以也没有指明方向性的必要。事实上平衡线二端的端子一公一母,这已经决定了线材的方向性,无法改变。再说,电源线也不可能有方向性,公母二个端子是固定的,怎么换个方向使用?

线材端子是死穴

在极尽设计之能事之后,每条线材都展现出自家独特的做法,让人心生向往。但是,线材也有一个死穴,那就是端子。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几何结构,无论是多么贵的金属,多么长的结晶,多么粗的线径,来到端子处就一切归零。由于RCA端子、XLR端子、电源公插母插的规格是确定的,不可能更改,所以任何复杂做法的线材到了端子处,就只是细细的一根线与端子的正负端衔接。此时焊接的焊锡材料成分、焊接的技术、导体跟端子接触表面的黏合程度、焊点的阻抗值就起了关键性影响声音的作用。此外,许多线材往往是本身是粗大的,但是来到端子处必须缩小线径,否则无法与端子连接。所以,粗线转变成细线,再与端子连接的中间处理过程就显得很重要了。

对于讯号线与电源线,因为端子大小规格是公定的,用家能够着力改变的地方不多,顶多只能拆下端子目视焊工是否精细。而喇叭线就不同了,喇叭线影响最大的地方也是在端子,可惜大部分音响迷对于喇叭线端子的认知不足,导致音乐讯号传递到最后一关就被扼住喉咙,无法正常唱歌。

喇叭线的问题在哪里?在于接触面积与接触的松紧。许多喇叭线本身很粗,采用多股编织导体,但是来到喇叭线端子处,却只用一颗细细的螺丝把线材导体跟端子连接。如此一来线材与端子的接触面积很小,而且不牢,接触点的阻抗值提高,对于音乐讯号的传递与阻尼因子的变化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当您选用喇叭线,或自己制作喇叭线时,要特别注意导体跟端子的连接方式,原则上越大的接触面积,越牢靠的接触方式对于声音的表现是越正面的。

喇叭线端子的形式往往也影响声音表现,常见的喇叭线端子有香蕉插,Y型插二种,香蕉插看起来好像接触面积广,事实上因为端子本身无法做到真圆状态,所以香蕉插的接触面积并不大。接触面积比较大的是Y型插,但一般人往往有错误的迷思,以为Y型插越巨大越硬越好。事实是,由于制式喇叭线端子的接触面积早已受到限制,所以Y型插体积过大并没有实质效果。再者,更重要的是Y型插材料的软硬厚薄,越硬越厚的Y型插代表越无法锁紧(请注意在喇叭持续的震动下,Y型插会因为震动而越来越松),因为无法锁紧会导致接触不良,严重影响音乐讯号的传递。

最理想的Y型插应该是又软又薄的铜片,这类Y型插铜片能够紧紧锁住,不容易因为震动而松脱。可惜,因为这类的Y型插看起来不够威武漂亮,不够科技,导致长期被音响迷忽略。

喇叭线的连接还有一处也是一般人会忽略的,那就是跳线片或跳线棒。现在许多喇叭都设计有双喇叭线或三喇叭线端子,如果您使用双喇叭线或三喇叭线,那就没有跳线连接问题,但往往一般人都只使用一组喇叭线,所以必须以跳线片或跳线棒(原厂可能会附)来连接二组或三组喇叭线接端。拿跳线片与跳线棒相比,「片」的效果好过「棒」,道理很简单,因为跳线片的接触面积比跳线棒还大,也能锁得更紧。依照我的经验,最好的连接双喇叭线端、三喇叭线端的方式,就是剪一段线径粗导体多而软细的喇叭充当跳线,这样的连接方式阻抗值最低,接触也最紧密。

最好的喇叭线端子就是没端子

其实,最好的喇叭线端子就是没有端子,让喇叭线的裸线直接与扩大机的输出端连接,但事实上无法这样做。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用裸线把扩大机喇叭线端子、喇叭的端子做连接,这样可以减少一关喇叭线端子跟线材的连接。但这样做看起来最没学问,或者使用不方便,所以一般音响迷反而弃而不用。

其实,目前制式的喇叭线端子接触面积很小,当初制定规格时只考虑单纯的讯号传导,只要能导电就好,并没有考虑到发烧音响的层面,事实上这么简单的设计是不够的。测试过那么多的音响器材,我观察到有某个牌子的扩大机自行设计喇叭线端子,这种端子很巨大,跟线材接触面积又大又紧密,肯定是好声的秘诀之一。可惜,因为这种特制喇叭线端子跟一般规格不符,所以也无法使用坊间的喇叭线。也因为如此,这家公司自己也推出喇叭线,用这种特殊端子来跟自家扩大机接驳,我认为这正是他家扩大机声音好过其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请定期把玩清洁端子

音响系统上的输出入端子很多,但几乎很少人会去注意线材端子氧化的问题,此外端子的松紧密合与否也会影响声音表现。定期把线材的端子拿来「把玩」一番,清洁干净,有助于端子之间的紧密耦合。假若您的RCA端子是可以锁紧的那种,要特别注意不要锁得太紧,要留点弹性。我有过几次把端子锁得太紧声音反而不好听的经验,真正原因为何?我也不清楚。

音响系统争议最多的一环是什么

影响音响音质的是功放,音箱,还是音源?

一套好的音响各个环节都要达到平衡,音箱,功放,音源线材,都很重要!当然线材也不可小视。还有就是听音环境。更厉害的连初始接入的电源都要净化!单纯就音响本身来说其中音箱占45%,功放30,音源20%,线材5%吧!当前 科技 来说好的CD机可以完美再现碟片信号。功放机(晶体管)也能基本做到。最难的是音箱,因为喇叭还是通过机械方式发声,失真也是最大的,喇叭从诞生到现在百十多年发声方式没有本质改变,有的只材料改进纸盆,羊毛盆,碳纤维盆,树脂盆,复合盆等等)。其他音源从塑胶唱片--磁带–-CD–md–mp3--无损等日新月异。功放也从电子管,晶体管,数字功放飞速进步。音响设备不是简单的1+1 2,也不是优质累加,需要很技术的优化组合!针对音乐类型的不同,音源不同,用途不同选用不同的器材。再加上听音有着不小的主观性同一套设备不同的人有不同感觉,有人喜欢暖声,有喜欢中性。最常见的例子:同一套胆机 音箱,同一张CD,马兰士播放就骗暖,天龙就要中性了。因此主要看个人的需求和喜好。当然更要看你的财力了!呵呵,坑很深啊,就看你跳了!!

音源,功放,音箱,三者缺一不可。

音源,必须是高质量的录音。过去有CD碟片,现在为音乐文件,都是数字信号。如网上音乐播放器软件提供的音源,依编码格式分四个档次,流畅、高品、超品、无损。无损的音质相当CD。只有无损,才谈得上高音质。音源如用低档次的,再好的功放、再好的音箱,放出来的声音也谈不上好音质。还必须有好的解码器,如HiFi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功放,将音乐电信号放大,以推动音箱。

音箱,将功放的音乐电信号还原为音乐机械波以振动空气。

音源、解码器,功放,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做的失真度都已很小。唯音箱结构最简单,但各种品牌、各种价格的音箱的音质相差悬殊。差不多尺寸的音箱,音质不是与价格成线性比,即1万元的音箱不见得比1百元的音箱的音质高1百倍。但是,价格高的音箱肯定要比价格低的音箱的音质好得多。所以,音箱尤为关键。

有了好音源、好功放、好音箱,也不见得能听到高音质的音乐,听音环境很重要。

HiFi,意为高保真。其实再高档的器材也很难做到原汁原味的高保真,只不过是对声音的修饰、美化,使人听起来感到悦耳而已。

感觉这个问题比较适合我来回答。毕竟也是从自做土炮出身,坚持理性发烧的土烧友。一路的酸甜苦辣还是积累了不少干货。

音源,功放,音箱。这是一套音响设备最基础最简配置了。以前的音源主要有唱盘,磁带,ld等模拟音源。后来有了cd,vcd,dvd等数字音源。当功放技术不断改进,就有了莫名其妙的所谓数字音源没有模拟音源好听的论调。最有市场的就是所谓的数字音源有数码声。这导致用模拟音源的潮流有回光返照的迹象。

其实,已经有不少钻牛角尖的发烧友做过模拟音源和数字音源的盲听。得出的结论是很难分辨出二者的本质区别。如果不是盲听对比,更多的只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当然,在现下数字音源一统天下的时代,二者的争论已经一目了然了。再加上所谓的无损音源和变态的解码器的崛起,音源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个人认为,在一套音响系统里,音源的占比在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是比较合理的。

其次关于功放,作为对于前级音源的美化和放大设备。功放还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发烧友纠结于功放工作于何种状态。什么甲类,甲乙类,前胆后石等等不一而足。个人认为,功放其一功率要大,要有储备功率以及高灵敏度和信噪比。比如我在挑选功放时的习惯就是断开音源,把音量旋钮调至最大,然后贴近喇叭听有没有过高的交流噪音。这取决于功放的滤波电路和变压器的质量。至于工作在什么模式下一般人也是稀里糊涂。这不重要。当然,有些基础的可以讲究下,选择胆机或者所谓的纯甲类甚至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纯数字功放。在一套音响设备里,功放的比例应该在三分之一比较合理。

最后我们聊聊音箱,这个就比较有弹性了。首先是什么布局的音箱。两分频还是三分频或者以上。密闭箱还是倒相箱。2.1还是3.1还是5.1很有讲究。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两分频,倒相箱和2.0系统。这样的配置其实更加考验工艺,设计和调试。音箱不是喇叭越多越好,所谓多个庙多个鬼。喇叭越多,分频器设计越复杂,最好的喇叭是同轴,但那不是谁都能设计做出来的。还有就是摆位,很多人以为左右随便摆对着自己就行了。其实这里面相当又讲究,比如音箱玩离墙50公分以上,高音喇叭要和耳朵一条线之类。如果有低音炮还要计算低音陷阱之类。最重要的是,有了一套好的设备还要有一个科学的听音环境。比如房间的比例,吸音甚至是房门,窗户的设计都有讲究。

总之,一套好的音响设备并不等于有好声,只能说是具备了一些硬要求。除此以外,很多不被重视的因素也决定着是否能出好声。这是个系统工程。有得学。

一套音响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出现了短板或者不足。你其他另外几个再高的配置,再贵的器材。这套器材的上限都不会高。影响系统中也是存在着木桶效应。

音源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大脑是决定一切行动的基础。如果源头不好。功放喇叭线材传输的都是差的,缺失的音频信号。就相当于一个弱智。他拥有施瓦辛格的身体。他最终结合起来,他还是一个弱智。

线材就相当于人体身上的毛细血管和神经。负责传达头脑对身体的一些指令。如果神经系统不好。头脑在发达。身体器官再发达。最终也会行动,会变得非常迟钝。就相当于一套音响系统。主机音源用的再好。喇叭器材用的再好。最终出来的声音拖沓不干净,控制力不好。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线材的质量不行。

功放就相当于人体的心脏。心肺功能的强弱代表了一个人体的体力的强弱。这个比较好理解。

前端的喇叭。就相当于人体的手和脚。头脑再厉害,手脚不行。就相当于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一样。音源再好,器材不行,也最终也不可能搭配出一个很好的音质效果。

音响系统就和人体的构造是一样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讲究合理的搭配。这一点是非常难的。也是我们的音响人一直努力前进的方向。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一套音响,等同一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大3样缺一不可,线材倒其次一点,但也不能太差,咱听来听去还是上无氧铜线,纯银线用在耳机听不错。CD机最好买三段均衡型,有些CD会有小小偏中,偏中高型,这个要反复聆听的,功放还是建议上纯甲类,功率要大于120W,胆机不想评论!至于音箱,如您喜欢听音乐,还是5一6寸半书架箱(当然配套房间不能大于18平米)客厅考虑要看电视大片社交等事,20平米8寸落地箱,30平米以上10寸落地箱,当年有:家庭影院买CAⅤ,专业听音上惠威之说,但X威又公认为中低档不错,像什么英国箱XX,美国箱XX,北欧箱xx,选箱和人的性格有关,比方老公喜欢这个品牌,老婆喜欢那个品牌。。。。

这是一个串连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对音质的影响都是一样的重要。

只是存在那个环节的技术指标与工艺更难的问题。
首先说功放,功放是这个大环节中最成熟的部分。电真空器件功放:

频响,20Hz一20kHz。

失真,不大1%

不均匀度,不大于1db

信噪比,80db

动态范围,90db0

固体器件功放:

频响,都在20Hz一20kHz以上,有的达MHz以上。

失真:不大于0.1%

不均匀度:不大于0.1db

信噪比:90db以上

动态范围:90db以上

达上述指标范围的都是高保真功放。但必须是任何一个功率层级都应达到的指标。所以输出越大,越难做好。

声源输出阻抗600欧或50k欧时的指标都高于功放。
音箱就难了,要想把频响做到20Hz一20kHz不是严肃的专业名厂几乎都难做到。

失真度也很难达1db。全频响的不均匀度更是难达3%以上。

这就看出了,影响最大的就是音箱。

音箱这个单元简单到会点木工工艺的人都能造出来。而且有的高手可能造的比厂家生产的还靓丽。

可是如音质不达标,连攺进的余地都没有。甚至从那改都无从下手。而且多还怎么改都无法达到要求。

就算是专业厂家,能把这技术与艺术器件做好的可能也就是天朗,宝华,劲浪等不多的几家。

别看有的土炮制作者声称他的作品如何如何,但你真去听下或测试一下结果,不是啼笑皆非的就算是“精品"了!

你还不要不服,为什么一简单的木箱子会卖到万元十万元甚至百万之巨。只能说明,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做出精品。起码音箱符合这个规律。

音源,音箱,功放三者都重要,缺一不可,音源在这三者中是算最便宜的,买回来正版的CD就已经足够了,喜欢情怀的玩玩黑胶也可以,现在 科技 进步了,也有人玩高规格的无损音频,但总的来说,现阶段还是以CD,SACD为主;CD机,音箱与功放就视个人财力而言吧,总之,一分钱一分货,市场上没有什么性价比超高的东西,厂家厂商不是傻瓜,有钱的就买欧洲名厂名器,那水平是没得说的,财力不足的,现在国产的著名品牌的水平也不错,要求不是很高的也可以接受,CD,音箱与功放的价格比2:3.5:4.5吧,就是说你想买10万元的箱子和功放,你就挑2万的CD机,3.5万的箱,4.5万的功放;另外线材也很重要,有条件的,买一些质量好的也有很大的作用。作为一个玩了几十年音响的烧友,可以介绍一下怎样玩能出好声音吧,首先,电源从电表出来就拉一条专线,不与家居其他电器共用,墙上插板用上质量好的大品牌,然后买一台电源净化器,注意电源净化器适宜用在CD上,功放就直接插墙上行了,然后CD机尽量买SACD功能的纯CD机,不能用蓝光播放器,DVD之类的代替,功放买前后级分开的,最少都要200w 2,AV功放那些就算了,胆机要看个人喜好,家里面积小的话,选择胆机配书架二分频的箱,如果家里面积比较大的话,还是强烈建议三分频落地音箱,低音单元挑12英寸以上的,不要挑双八寸,双6.5那些,低频下潜肯定不足。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帮到一些初玩音响的朋友。

如果三件都是配套的话,肯定是音箱最主要。我曾经走过很多弯路,音源,功放好解决。CD,数播买大品牌就行了,不需要买多贵的。几千块的都差不多,听不出来的。当然跟几万和几十块上百万没法比,如果非要比就是抬杠了。而音箱需要升级。换了低音喇叭,效果不大。换了高音喇叭,出来的声音有失真,怎么调也无济于事。最后只能换分频器了。为了配套我的喇叭的分频点,我选择了佳讯的黑金刚分频器,出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分离度、高低中音延展自然流畅。我以前座在离音箱两米的距离听才有效果。现在我座在沙发上听(四米五),立体感非常强烈,声音切的非常干净。音乐里的细节都出来了。这是我的一点感受,高手勿喷。

玩发烧音响已经23年了,听箱无数!之前一直以为音响系统音箱是最重要的,十年前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位音响界前辈,他的答案是音源是最关键的,因为声音的起发点就是从音源开始,如果音源系统不行,后面的功放,音箱,包括线材,都好不到到哪去!

一套好的音响组成比例大概是:音箱50%,功放机30%,HDCD音源15%,连接线材5%。好音箱有美国Jbl,德国德高,英国宝华,丹麦丹宝…,国产有惠威,好功放机有麦景图,金嗓子,天龙,马兰士,斯巴达…,发烧CD机首选马兰士,连接器材美国怪兽,日本秋叶原…

音响系统争议最多的一环是什么

音响链条系统原理分几环?

KTV音响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研究的设备,如何配置、如何使音响发挥到最高的水平给消费者高品质的享受。
最基本的四大搭配原则。
1、 链条强度原理。在一个完整的KTV音响系统中,前后相连着所有的音响器材,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形成链条强度。这样的搭配就可以避免音响链条中出现不相称的过弱环节,从而影响到系统整体素质的发挥。但是任何的东西都具有两面性的,这对于整套系统来说,会显得有点不够统一,也不符合既经济又合理的配比原则。但有一点则另当别论,那就是特意留待日后作升级之打算。
2、 把音箱选择放在第一位。一对好的音箱将是您组建一套KTV音响系统成功的一半,音箱是整个KTV音响系统中对重放音质影响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在组建KTV音响系统时,音箱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器材。所以你最好在这方面多花点时间、多花点心思,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把您的需求直接反应到设备上。
3、 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一门学问。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一门学问,它是每个设计师在组建KTV音响系统之前必须弄明白的事。音箱与听音环境的配合也很重要,对于同一对音箱来说,不同的听音环境可能有很不相同的重放效果。为了使音箱发挥最佳的重播效果,必须注意听音环境的布置,并且根据听音环境来调整音箱的摆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2515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希特勒的电锯”「希特勒的电锯美军的噩梦听到撕布的声音都吓得不轻」 下一篇:宇宙是真空的没有声音那么地球上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宇宙是真空的为什么还会有声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