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学的神奇体验有哪些,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测试卷
“神奇水流”科学实验
假期伊始,学生就行动起来。张欣怡做的是“水与大气压”的小实验,她在杯子里装满水后,用纸片把杯子口盖住,然后倒置过来,静止于空中,纸片紧贴在杯口,没有掉下来。
盖在杯口上的纸片为什么掉不下来?张欣怡在科学探究的过
寒假到了,怎样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起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寒假前,我与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决定通过认识水、了解水、探究水去发现水世界的神奇奥秘,以“线下各显神通、线上互学互鉴”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有关“水科学”的实践体验活动。
“神奇水流”科学实验
假期伊始,学生就行动起来。张欣怡做的是“水与大气压”的小实验,她在杯子里装满水后,用纸片把杯子口盖住,然后倒置过来,静止于空中,纸片紧贴在杯口,没有掉下来。
盖在杯口上的纸片为什么掉不下来?张欣怡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杯子内外的大气压有差异,当杯子外的大气压大于杯子内的气压时,纸片就不会掉下来了。
陆芷兰做了“水杯琴”的科学实验。在线上分享时,她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实验的初衷与过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筷子碰到了装满水的杯子,杯子发出清脆的声音。我就在想,是不是水位的不同使声音变得不同?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水杯琴’的趣味实验,现在,我展示给大家看。”
只见陆芷兰准备了几个相同的杯子、一碗水、一双筷子。她用筷子轻轻敲打没有装水的杯子的边口,听到杯子发出沉闷的响声。接着她将水倒进不同的杯子,每个杯子倒入的水量不同,再一一敲打。听!每个杯子的声音都不一样!
实验展示完毕,陆芷兰妈妈在视频里揭秘“水杯琴”的科学原理:原来水杯发出声音是因为空气震动,而震动时共鸣腔体的大小决定着震动的频率即音调的高低,我们在相同的水杯里倒入不等量的水,就是在改变每个杯子共鸣腔体的大小,共鸣腔体的大小改变了,自然震动频率或者说音调的高低自然也就改变了!
张家睿做了“魔法转身”的实验。他制作的图文并茂的美篇真实记录了实验全过程。打开美篇,只见他先准备了两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和一本漫画书。他在书中选取了有人物的一页纸。首先,他把一杯水放在图案前面,这时我们能看到的图案还是与原来的人物方向一致。接下来,他又在前面加了一杯水,书中的人物就调转了方向。
张家睿介绍说,这个现象是因为物理学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玻璃杯加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纸上的人物相当于一个物体,当凸透镜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就会显示正成像;而当它在一倍焦距以外时,就会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倒立的像。这个神奇的水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乐趣与收获。
这些科学小实验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身临其境,自己“钻”进去了,学习就变得有意思了。
“滴水精灵”志愿服务
听闻中国航海博物馆到我校招募志愿者,我班有多名学生申请担任讲解员。这次特展的主题是“世界航海五百年——15-19世纪航海文物特展”,讲解员围绕展览介绍了有关航海科技方面的知识,比如制图和航海仪器中的测天定位、船体的流线、不同海域的“吃水”情况等,游客被志愿者的讲解吸引,参观结束还意犹未尽,小讲解员们也从中收获了许多。王翰晨特别希望在讲解过程中有游客向他提问,这样他讲解起来就特别带劲,特别有成就感。
修宇安主要负责讲解“充盈精神的艺术”板块,他深有感触地说,500年的海上航行、贸易和战争加深了人与海洋的关系,海洋元素越来越多地涌入人们的生活中。
学生担任志愿讲解员,不仅提高了社交能力,还树立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意识。
“海绵城市”科学探究
在“海绵城市”科学探究中,许多学生在查阅了“海绵城市”的相关信息后,来到“星空之境”海绵公园、上海临港海绵城市展示中心、春花秋色公园等,实地探访透水铺装、植草沟、湿塘、湿地等多种海绵设施,深入了解海绵公园的吸水、蓄水、净水功能。王翰晨说,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陈骁扬说,“海绵城市”可以让大自然成为人类的“天然净水器”,希望未来全世界都可以“海绵化”,进一步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生态。
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生生物及其多样性,协调人与水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这个寒假,学生围绕水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他们在亲近自然、社会交往、志愿服务中积淀人文底蕴,学会责任担当,在科学实验、实践反思中培育科学精神,假期生活因此变得更有趣、更有味、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16日第10版
作者:董雪梅
小学科学神奇的水实验步骤
观察、测量、体验、描述、实验、记录(1)观察水沿餐巾纸上升,引出问题:“水往低处流。水沿餐巾纸上升是怎么回事?”
(2)做出假设性解释。这项活动设计得很细致。做出解释后,进一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3)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
教材分析
教材本身来源于幼儿生活,或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所关注的周围事物。这节活动《神奇的水》来源于教材本身,是幼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东西,它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玩法,大胆想象。此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实践,敢于尝试新办法。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渗透和培养。
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而且对身边发生的事物产生了探究欲望,也有了一定的主见。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能产生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因此,在此活动中,让孩子动手操作,仔细观察,鼓励孩子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再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力求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为他们提供一些蕴含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自主参与,积极探索,通过体验过程,交流经验达到教育目标。鼓励孩子从多种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教法
本次活动采取了谈话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采取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的设计注重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努力探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用不同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设计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2、乐于参与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与合作的.乐趣;
3、能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其它特征。
活动重点: 了解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突破策略:使幼儿通过比较、观察的方法来发现水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 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其它特征(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分区玩水,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在让幼儿自己进行总结)
活动准备:
两半瓶水(盖上粘有颜料)、四大杯水、一杯黑醋、方糖若干、凹槽管、泡沫、石头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魔法变变变
幼儿观察水,师将准备好的有颜料的水瓶拿出来用力摇晃使水变色
询问:
1、老师手中是什么?
2、水现在变成了什么颜色?神奇吗?
二、认识水
1、师拿出一杯醋和一杯水供幼儿观察,并询问幼儿其不同之处(请幼儿来闻一闻,尝一尝)。
2、幼儿总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三、玩水体验,找出水的其他特征
1、幼儿分组入实验区进行实验
实验一区:幼儿用槽管进行实验
实验二区:幼儿用方糖进行实验
实验三区:幼儿用泡沫纸和石头进行实验
2、请幼儿总结玩水中发现的水的其他特征
幼儿一:发现水可以流动
幼儿二:发现水可以溶解糖
幼儿三:发现水有浮力
四、生活中的水
1、讨论发现生活中水的作用。
2、如何在生活中合理用水(出示生活中浪费水和节约用水的图片供幼儿判断)。
活动总结
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请幼儿去活动区继续玩水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进行实验活动中部分幼儿没有进行动手操作,幼儿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意识,而我并没有进行干涉。这致使部分幼儿做些无关于实验的事,而幼儿也没有直接得到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提升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