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看不明白,从哪看道德经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你看见的世界,只是你的世界,就像你照镜子,照出的一定是你的脸
译文:
你看见的世界,只是你的世界,就像你照镜子,照出的一定是你的脸,你看到的世界,不是世界的本然样子;
你听到的声音,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你看见的世界,只是你的世界,就像你照镜子,照出的一定是你的脸
译文:
你看见的世界,只是你的世界,就像你照镜子,照出的一定是你的脸,你看到的世界,不是世界的本然样子;
你听到的声音,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不是世界的本然样子;
你接触到的,只是因缘和合化现你面前的,不是世界的本然样子。
世界的本然,你看它却没有看见它;听它却从没有听见它;
天天使用它,却不知道在使用它。
它混混沌沌、明明暗暗、惟象无形、恍恍惚惚、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不到道的存在?那是他们用“知道”编织就了一个厚厚的茧子,就像厚茧包着的蝴蝶,当它破茧而出时,道心就显现了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不到道的存在?那是他们用“知道”编织就了一个厚厚的茧子,就像厚茧包着的蝴蝶
道德经14告诉我们的是:
有一个能演化一切万有的宇宙存在——“空无”,道的一部分特征特性,了悟“道”为一切万有之总源头,这就是所谓悟道。
读着道德经,我学着老子的样子,盘腿而坐。(汗,我真的不知道是否老子打坐)
一个怔忡,我看见了一个智者在悟道:
太阳的微光照在地球上,地球在缓缓地扭动,于是寒暑交替,四季变换。海中游动着鱼虾虫藻,空中飞翔着鹰雀,陆上生灵繁盛,沟谷纵横,延绵不绝,内藏无尽奇珍灵药,有奇珍异兽无数。
一群自称有智慧的生物——人,他们控制了这个地球。
陆上生灵繁盛,沟谷纵横,延绵不绝,内藏无尽奇珍灵药,有奇珍异兽无数
此时正值人间四月天,晨间暖阳刚将浓雾驱散,河边,草长莺飞,丝绦拂堤,陌上花开。一个智者在思考:这天多美呀,白云朵朵,这是真的吗?天下万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吗?这时,一个蚂蚁爬到他的手上。实然,他想到一个问题:
周王朝对我来说,它是存在的,它有人口、土地、经济等要素。但是对于一只蚂蚁,它能知道有周王朝?当蚂蚁走到周王朝界线的时候,它能分清楚自己刚刚从周王朝国界跨上别的国界吗?可见任何万物从概念开始,它就离不开是对谁而言的,宇宙没有一个绝对的观察主体,当然也就不知道蓝天白云存在和不存在了。
智者在出神思考时,一个怔忡,他发现了在他们的体内,有个国家,国家里有万亿个小细胞生命在忙碌,它们互相依存,不断与其他生命交换原子和分子这样的货币,这些小家伙生生灭灭,来来去去,每一刻有的撒手西去,有的如花绽开。
问一句生死因果,生我又是为何?既带我来如何不解我惑
他们也在思考,问一句生死因果,生我又是为何?既带我来如何不解我惑?
一个原子走过来对细胞说:“在我看来,你那里有生,那里有死?你只是我的组合,你生也是我,死也是我,有什么好感叹的呢?”
一个分子喊了一声:“你闭嘴,什么是你,没有我哪有你!”
智者听见了这句话,于是他顿悟了。
事物的本体,不以人们所感知到的任何相状而存在。它是无相的,它是非相的,所谓实相。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只能是事物的某种相状,而那是感官和清净无相之本体的合和——那是意识分别的产物,是心识的创造。
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知那不知道的事物,便能见证真理。多么生动准确的描述啊!
任何依赖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事物之存在,都是识心创造的产物,非事物清净的本体存在。所谓如来不能以色见,不能以音求,若是从色相、音声等感官的功能结果出发来寻求事物的真相,那人的指导思想不对,走了寻求真理不正确的道路。
智者说,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知那不知道的事物,便能见证真理。多么生动准确的描述啊!
此文为多年生草本原创,感谢亲的阅读,希望能让您喜欢和关注,我会尽力为大家写出带能量的文字的!
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谁能解释下?
是佛家的禅理看那看不到的,是祖师让我们看人那看不到的纯真善意心,听人那听不到的为人祈福的声,知道人那不知道的一面,佛家讲究慈悲为怀,有慈悲之心的人方是人之真理
不要被自己的感官所局限,我们感知不到的东西 比能感知到的 多的太多了。只相信感知内的必然走向错误,
假如你能了解所有的事物,包括感知内的和感知外的,那么你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结论,而发现自己的感知功能太残疾了,根本不可依赖。
《道德经》读书笔记(14)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原文】
这一章是对道本体的表述。对“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有两种解释。
夷: 没有任何色相、肉眼看不到的那部分存在,就叫“夷”。换句话说“夷”是你想看也看不到的那部分世界。
希: 耳朵听不到的那部分声音,叫叫“希”。
搏: 摸了但摸不到的那部分存在,就叫“微”。
诘: 追究,追问。
一: 道。
第一种解释,很多暗能量是看不见的,但能感受到。任何修道者,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他感觉到了一种巨大的能量,但他未必看得到它,听得到它,触摸得到它。
第二种解释,是如如不动的境界。就是说,你看到了眼前的景象,但不执著它们。很多证道者证道之后,对纷繁的世界也就视而不见了。
“听而不闻”也是这样,只要你非常专注于某个东西,就会进入这种状态。这个状态叫“专一瑜伽”。
“搏之不得,名曰微”也是这样,你触摸到各种物质,生起各种感受,但你不执著。你感受到风的轻柔,但你不执著它;你触摸到水的清凉,但你不执著它;你抚摸孩子幼嫩脸蛋,你也不执著它;你触摸到自己松弛的皮肤,你同样不执著它……你触摸一切,感受一切,但你心里不生执著。因为,你知道一切都生于虚空,也会消融于虚空。
也就是说,道就像水一样,你可以接触它,但你干扰不了它。这也是“搏之不得”。
【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夷希微三者都是不能穷究其妙的,故而混合为一。
不能穷究,就是不能追究的意思。为什么不能追究?因为,就算你追究,也追究不到尽头。量子力学创立了百年了,还没有研究到尽头,至今仍在不断地发现新东西。
修道者不管千变万化的现象,只求那个最本质的东西——道的本体。抓住那个本体,进去那种境界,就是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 】也就是说,就算道处于最高的境界,也不能增加它的明亮;即使日月星辰照耀着它,也不能增加它的光明。
【其下不昧】 即使在瓦砾、屎尿之中,道也仍然存在,多么低下的境界也不能让它变得愚昧、昏昧。
【绳绳不可名 】 “绳绳”就是绵绵不绝,像一团一团的绳子,无穷无尽,也像是乱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接连不断、无穷无尽、纷繁复杂、纷涌而来,充满变化,难以名状。但不管什么事情,不管什么事物,最终都会归于寂灭,都是幻化,都会在变化中走向“无”。
【 复归于无物】 “无物”就是“无”。不是虚无,而是道家的无。
【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它没有任何形状,也没有任何外相,是无形无相、若有若无、没有任何局限、形而上的。
“惚恍”指的是一种不清晰、似相有似无相的状态,它是一种大喜大空的状态。老子用“惚恍”来形容,释迦牟尼说“缘起性空”。
一定要明白,《大藏经》浩瀚如海,其实只讲了几个字:苦集灭道。它也解释了道——“缘起性空”。你说它存在,但它会变化,不会永恒;你说它不存在,它又确实有显现上的存在。
【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想要迎接它,却看不见它的头;想要跟随它,又看不见它的尾。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们探求古人的智慧、历史中的规律,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今天。以古人的经验为镜,正我们自己的衣冠。当然,我们也会发现,有一种规律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就是道纪。
总结:当我们遵从道纪,就是修道;当我们有了分别心,也就是你好我坏、你是我非之类的对立概念时,就远离了道体。
我们不要管那么多道体以外的东西,哪怕纷乱的世界像乱麻一团,我们也不要管它,只要安住于道体,任世界纷纭变幻。荣也不管它,辱也不管它,因为在道体之中,荣耀不能增加你的光明,不能为你添彩,侮辱也不能让你愚昧、让你堕落。所以,一切看得见看不见、听得见听不见、摸得着摸不着,都不要去管它,安住于道之本体,也就是夷、希、微的境界,就能进入“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的状态。
【悟道心得】
道是无形无相的,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但它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一切事物生生灭灭,终成虚空,唯有道是永恒存在、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
大道是支配万物的,虽然它存在于冥冥世界之中,无迹可循。但是,它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如果掌握了这种规律,便有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人在道中,道在我中。一旦我们的行为顺道而行,就能一帆风顺,事事遂心;相反,如果逆道而行,我们的行为就会处处受阻,甚至遭受祸患。
不必担心目前的势态如何,能用道来严于律己,能用道去理顺化解,就能得大自在!
修道就是要安住道的本体,不管纷繁杂乱的各种现象,去除对名相的执著,对“我”的执著,就能进入“夷、希、微”的境界,或者佛法里讲的真心状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