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齐齐哈尔的历史沿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简介

(民国12年至1985年)
依安,系取“依克明安”(旗)首尾二字命名。自民国12年(1923年)建治至1985年,经历中华民国、伪满洲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计62年。由于人民不断地开发和建设,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自然条件的交替和变化,而今已成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经济繁荣的农业县。
此地夏、商、周朝是貊族游牧之地;秦、汉、三国、晋朝属扶余和北扶余之一部;南北朝为寇漫汉(豆莫娄)国;隋、唐朝属靺鞨黑水部北栅地;五代、宋朝为契丹属地;金属生女真族,由蒲峪路

(民国12年至1985年)

依安,系取“依克明安”(旗)首尾二字命名。自民国12年(1923年)建治至1985年,经历中华民国、伪满洲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计62年。由于人民不断地开发和建设,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自然条件的交替和变化,而今已成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经济繁荣的农业县。

此地夏、商、周朝是貊族游牧之地;秦、汉、三国、晋朝属扶余和北扶余之一部;南北朝为寇漫汉(豆莫娄)国;隋、唐朝属靺鞨黑水部北栅地;五代、宋朝为契丹属地;金属生女真族,由蒲峪路(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辖;元朝属斡赤斤封地;明朝属奴儿干都司的福余卫;清朝初属索伦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属黑龙江将军及依克明安旗(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中华民国时期,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民国12年(1923年)10月23日,经黑龙江省长公署照准,建依安设治局,置龙泉镇(依龙镇)。

民国18年(1929年)1月5日,依安设治局晋升为三等县,改称县公署(后为县政府)。同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令将第四区(泰安镇)划归克山县。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2月1日,实行新省制,隶属伪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伪满康德6年(1939年)6月1日,隶属伪北安省(省会北安街,即今北安市)管辖。伪满康德8年(1941年)9月1日,泰安街等地从克山县划回。同年10月,县公署从龙泉镇(改为依安村)北迁泰安街(即今依安镇),位于乌裕尔河北岸,是齐(齐齐哈尔)北(北安)铁路线上一重镇。

1945年11月13日,复属黑龙江省(省会即今北安市)。同年12月31日,依安县解放。

1946年1月1日,建民主政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47年2月4日,属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时,省会齐齐哈尔市)第一专区(驻北安市)。同年9月16日,复属黑龙江省(省会北安市),10月18日更名泰安县。

1949年5月15日,仍属黑龙江省(省会迁至齐齐哈尔市)。

1952年6月12日,经政务院批准复名依安县。

1954年8月1日,属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嫩江地区(驻齐齐哈尔市)。

1955年8月9日,县城泰安镇改名依安镇。1960年5月12日,撤销嫩江地区,依安县属齐齐哈尔市。

1961年10月,复归嫩江地区。

至1985年1月15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撤销嫩江地区,复属齐齐哈尔市,全县辖5个镇、13个乡、237个村、1695个村民组和993个自然屯,境内省属场(厂)3个。人口467840人,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

1998年,按照依办发〔1997〕29号文件精神,实施并村工作。并前全县237个行政村,合并后为148个行政村。2014年6月,泰东乡前进村与沿江村分开。现全县为149个行政村。

2002年,根据省委黑办发[2000]24号文件精神,撤销庆丰乡,并入依龙镇,人民政府驻永珍村;撤销向阳乡,并入中心镇,人民政府驻中心村。2007年撤销向前乡,并入新兴乡,人民政府驻创造村。由18个乡镇,变为5个镇,10个乡。2011年12月经省批准,新兴乡变为新兴镇。变为6个镇,9个乡。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编辑综合整理自依安县人民政府网

齐齐哈尔的历史沿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简介

黑龙江依安县有几个乡,多少个村

截至2019年8月,黑龙江依安县有9个乡,149个村。

依安县辖15个乡镇,即:依安镇、依龙镇、中心镇、三兴镇、双阳镇、新兴镇、富饶乡、解放乡、新发乡、阳春乡、新屯乡、先锋乡、红星乡、上游乡、太东乡,149个行政村,境内有5个农林牧场。

依安县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东与拜泉、克山为界,西与富裕毗连,南与明水、林甸接壤,北与克山、讷河相邻。西距齐齐哈尔120公里,东南距哈尔滨330公里,西南距大庆207公里。

齐北铁路穿境而过;新建成的北富高速与北漠高速、吉黑高速和嫩泰高速实现对接,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碾北公路横贯东西,饶讷公路纵穿南北,与依明公路、依拜公路构成了方便、快捷的客运、货运交通网络。

扩展资料:

依安县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朝,依安县是貊族游牧之地。

秦、汉、三国、晋朝属扶余和北扶余之一部。

南北朝为寇漫汉国。

隋、唐朝属黑水部北栅地。

五代、宋朝为契丹属地。

金属生女真族,由蒲峪路辖。

元朝属斡赤斤封地。

明朝属奴儿干都司的福余卫。

清朝初属索伦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属黑龙江将军及依克明安旗(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

中华民国时期,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民国12年(1923年)10月23日,经黑龙江省长公署照准,建依安设治局,置龙泉镇(依龙镇)。

民国18年(1929年)1月5日,依安设治局晋升为三等县,改称县公署(后为县政府)。同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令将第四区(泰安镇)划归克山县。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2月1日,实行新省制,隶属伪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伪满康德6年(1939年)6月1日,隶属伪北安省(省会北安街,即今北安市)管辖。

伪满康德8年(1941年)9月1日,泰安街等地从克山县划回。同年10月,县公署从龙泉镇(改为依安村)北迁泰安街(即今依安镇),位于乌裕尔河北岸,是齐(齐齐哈尔)北(北安)铁路线上一重镇。

1945年11月13日,复属黑龙江省(省会即今北安市)。同年12月31日,依安县解放。

1946年1月1日,建民主政府,为依安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47年2月4日,属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会齐齐哈尔市)第一专区。同年9月16日,复属黑龙江省,10月18日更名泰安县。

1949年5月15日,依安县归属黑龙江省。

1952年6月12日,经政务院批准复名依安县。

1954年8月1日,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

1960年5月12日,撤销嫩江地区,依安县属齐齐哈尔市。1961年10月,复归嫩江地区。

1985年1月15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撤销嫩江地区,复属齐齐哈尔市。

参考资料来源:依安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依安县人民政府—县情简介

齐齐哈尔的历史沿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简介

依安镇的历史沿革

依安镇,原名泰安镇。清代和中华民国初期,隶属依克明安旗管辖。1920年创建镇基,城框为三里三正方形,四周筑有土围墙,定名泰安镇。1923年10月,依安设治局成立后,隶属设治局第四区管辖。1929年10月,划归克山县管辖。东北沦陷后,初为克山县第二保,1938年3月改称泰安街。1941年9月,划回依安县管辖。同年10月,伪依安县公署由龙泉镇迁至泰安镇,遂为县城。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月设置城关区,1950年12月改为第一区。1955年5月,改为泰安镇,同年8月更名为依安镇。1958年9月,成立依安镇人民公社。1979年9月,恢复依安镇名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2597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五笔输入法字根表讲解,不用背字根1分钟学会五笔输入法 下一篇:国共两方面存在的这些心思揭开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历史原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