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登上月球的人生,月球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人类还将会迈出更大的一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世界航天事业在近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一级回收到探月探火,从小行星采样到探水探日,把人们的目光一次次聚焦到航天领域,也带着载人航天英雄和他们的故事进入了大众视野中。
“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的传记电影《Гагарин. Первый в космосе(搏击太空)》早在2013年就已上映。影片参考了解密的苏联航天档案,再现了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
作者:陆渐
人类还将会迈出更大的一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世界航天事业在近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一级回收到探月探火,从小行星采样到探水探日,把人们的目光一次次聚焦到航天领域,也带着载人航天英雄和他们的故事进入了大众视野中。
“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的传记电影《Гагарин. Первый в космосе(搏击太空)》早在2013年就已上映。影片参考了解密的苏联航天档案,再现了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的全过程。片长108分钟,颇有些致敬的意味,恰好是加加林这一次太空飞行的时间。
电影《搏击太空》海报(图:豆瓣)
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图:goodfon)
2018年,一位来自NASA的航天英雄也被演绎到了荧屏上,讲述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电影《First Man(登月第一人)》在美上映。这部电影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镜头极大地拉近了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效果拔群,其中登月镜头的特效制作还荣获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而Ryan Gosling扮演的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
电影《登月第一人》海报(图:豆瓣)
尼尔•阿姆斯特朗(图:NASA)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从小随家庭辗转多地,在16个城市都安过家;17岁进入普渡大学,19岁应征入伍,一年半后开始了“飞行生涯”,并参加过朝鲜战争;1955年,他正式开始了试飞员的工作,飞过五十多个机型,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F-100“超级军刀”、X-1B型、X-15等,总飞行时间达到了2450小时。
电影里的阿姆斯特朗沉默寡言,内敛深沉,这和生活中的他如出一辙。他后来的探月搭档奥尔德林喜欢侃侃而谈,而他似乎总是低调、务实地工作,似乎永远处于思考的状态。即便是NASA通知他将做阿波罗11号的指挥长时,他也只是淡定地回复“Okay”。
1965年,阿姆斯特朗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机会,踏上了外太空探险之路。他的第一项任务只是与埃里奥特•希搭档,担任双子星座5号的候补指令飞行员,并没有飞天。但是,在1966年发射的双子星座8号任务中,他就已经担任了指令飞行员,和大卫•斯科特搭档搭,乘坐大力神二号GLV火箭升空,完成了与无人飞行器阿金纳的对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轨道对接。在对接完成后,飞船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快速旋转故障,处于失控状态,阻碍了任务取得进一步的成果,阿姆斯特朗以极强的毅力自救,带着搭档成功返回地球。
水星计划(Project Mercury)载人舱示意图(图:NASA)
双子座计划(Project Gemini)飞船剖面图(图:NASA)
上个世纪60年代,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异常激烈,苏联在首颗人造卫星、首次载人等方面都取得了领先,将美国的航天事业逼到了绝路。美国则奋起直追,选择了载人登月这一难度极高的任务来提振士气,各个项目的密集度都很高,堪称举全国之力。
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是水星计划,始于1959年、终于1963年,旨在将人类送入地球轨道。4年间包含了20次不载人发射和6次载人发射。而双子座计划介于水星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之间,在1965年至1966年仅仅一年之间就有10次载人飞行任务。宏大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共计耗时11年,当年总投资233亿美元(换算成如今约2000亿以上),6次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7次发射飞行器,堪称载人航天“奇迹”。
阿波罗11号乘组:从左至右分别是登月舱驾驶员是巴兹•奥尔德林,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科林斯(未登月)(图:NASA)
1969年,阿姆斯特朗执行了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作为指令长搭乘阿波罗11号前往月球。他的搭档是登月舱驾驶员是巴兹•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科林斯,有趣的是三人都是1930年出生。
左图是1969年7月16日发射前倒计时期间,由指挥官尼尔•阿姆斯特朗带领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的宇航员们离开了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载人飞船操作大楼。右图是由环球影业拍摄的电影《First Man》中的一幅静态图像描绘了这一场景,由演员Ryan Gosling饰演阿姆斯特朗。(图:NASA)
电影中的土星五号发射图。(图:First Man电影剧照)
7月16日,阿波罗11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腾空而起,由110米高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12分钟后进入地球轨道。在环绕地球一圈半后,火箭第三级点火进行月球转移轨道射入(Trans-Lunar Injection,TLI),航天器开始向月球航行。30分钟后,指令舱(哥伦比亚号,Columbia)从土星5号分离,在转向后与登月转接器上的登月舱(小鹰号,Eagle)连接。之后航天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驶向月球。7月19日,航天器经过月球背面时,点燃发动机减速,最终进入了月球轨道。
登陆后的紧张工作(图:NASA)
登月地点定在了比较平整的宁静海区域(后来称为静海基地),阿姆斯特朗手动控制登月舱(舱内只有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惊险降落,“The eagle has landed!”。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随后奥尔德林成为第二个登月宇航员。
阿波罗11号人物徽章(图:NASA)
50 年前的那场登月奇迹,其实并不全是光鲜亮丽。有许多小事件可能导致阿波罗11号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甚至彻底任务失败。可是最终却阴差阳错地没有耽误任务的进行:
阿姆斯特朗的接到的指令仅仅是安全地降落,而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降落点。由于相对宽松的降落要求,阿姆斯特朗对登月的具体地点并没有特别在意。结果下降弹道多飞了几秒钟,降落点最后偏离计划中的位置四英里,并提前降落了约1.5分钟。降落过程中计算机红灯大作,提醒出现了几次错误。第一次是1202号错误,后来还出现了1201号警报,虽然任务前进行了大量的训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仍不记得代码代表的错误(后来证实是登月舱计算机的演算溢出)。用于降落的燃料非常紧张,加上降落地点时需要躲避深坑(躲避深坑的平移操作比原定计划长了40秒),整个降落过程并不顺利,可谓十分危险,降落的时候只剩下30秒的发动机燃料,还好最终终于成功降落在一个深坑旁边的平地上。回到登月舱之后,舱门关闭,舱内重新加压。在准备重新起飞时,两位宇航员发现他们不小心折断了一个断路器开关,登月舱无法点火。两人试遍了方法,最后奥尔德林使用一支圆珠笔进行连接,登月舱才得以点火返程。就像电影里阿姆斯特朗的妻子Jane对NASA官员说的:You’re a bunch of boys making models out of balsa wood(你们就是一群玩轻木玩具的孩子)。以当时阿波罗计划之初的科学研究深度,加上简陋的条件和经验的缺乏,是举国体制下不计成本的投入、科学研究的鼎力支持、宇航员的大胆冒险才让阿波罗计划顺利完成。即便放在如今的航天科技体系下,它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幸运女神的多次眷顾才让人类登月成为了现实。
美国邮政局发行的登月纪念邮票(图:Wiki)
成功登月让世界陷入沸腾(也许除了苏联)。但真正做到老孺皆知的只是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话。有趣的是,阿姆斯特朗出舱下到月球上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我马上就要从登月舱上迈开了”。随后他踏上了月球,留下了那句经典名言: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除此之外,他们还做了:
在月球开了直播,全世界都能看到他们俩在月球表面蹦蹦跳跳(毕竟月球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约六分之一)。阿姆斯特朗走到了登月舱着陆点60米外的地方,后来被命名为东环形山(East Crater),这是两人在月球表面最远的活动距离。两人在登月舱外的时间约为2.5小时,是六次成功登月任务中最短的一次。之后的行走时间逐渐加长,到阿波罗17号时已达到21小时。他们在月球拍摄了大量照片,钻探取得了月芯标本,采集了月表岩石标本和月壤标本,安放了初期科学实验组件和其他一些设备(其中包括一台被动式地震仪和一台激光测距反射镜)他们留下了一块登月纪念碑(尼克松(Richard M. Nixon)总统和三名宇航员签名)和一面美国国旗。阿姆斯特朗为数不多的月面行走照片(图:NASA)
登月的这一大步,是人类的智慧、勇气、坚毅和牺牲共同成就,是被那个时代无数先辈的壮丽燃烧所照亮。从二战中爬起的人类,对神秘、危险却又寄托了未来出路的深空有一股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将宇航员送入地球轨道、月球轨道,最终通过阿波罗11号的成功登月达到高潮。
从月球回来后,阿姆斯特朗已经不可能再有太空探测任务了,于是更多地从事辅助型工作。1970年至1971年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总部任高级研究和技术办公室副主任。1971年从宇航局退职后,在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担任教授,直至1979年。1985年3月任太空问题全国委员会成员。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后,他被任命为调查航天飞机事故的总统委员会副主席。八十年代起,他还曾担任多所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
彻底退休后,阿姆斯特朗离群索居,兴趣缺缺,既不愿意代言,也不愿意从政,低调地生活。有人劝他多出去走走,他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这可能是登月的最大“后遗症”了。2012年8日25日,82岁高龄的阿姆斯特朗因心脏搭桥术后并发症去世,奥巴马总统下令全美降半旗致哀这位登月第一人。
晚年的阿姆斯特朗(图:NASA)
距离人类首次登月50年过去了,阿波罗计划之后人类再也没有登上过月球,月面殖民更仅仅是图景。所幸近些年,航天领域重新聚焦了月球探测这一主题,美国、中国、俄罗斯、以色列乃至印度纷纷立项研究,让这块“地外之地”再度焕发了生机。期待人类再一次踏上月球,也期待中国探月工程三阶段的最后一“回”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纠正两个小错误:登上月球后,阿姆斯特朗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电话,耽误了拍照,因此大量留下的照片只有五张包括阿姆斯特朗。而此时的奥尔德林则在月球上创造了多个第一次,包括留下了著名的月面脚印照片和人物照。
著名的月面脚印,留下它的是阿姆斯特朗的登月搭档:巴兹•奥尔德林(图:NASA)
这张著名的月面人物照,同样不是阿姆斯特朗,而也是巴兹•奥尔德林(图:NASA)
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个人的能力有限,虽然自己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不足吧,但是却帮助人类进步了很大一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登上月球之后虽然自己只走了一小步,但是首次在月球上行走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突破,因此这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句话是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搭乘的鹰号着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当他踏上月球表面时所说的话。作为一个宇航员来说,这确实是他本人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是人类的智慧、力量的结晶,是人类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一大步是指人类向着了解自然又前进了一大步。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所说,下面是对他的简要介绍: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美国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及大学教授。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