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漆器工艺技术,极简中国漆器史
漆器,就此诞生了。
▲新石器时代漆碗,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
随着历史的发展,漆器工艺屡有创新。
工匠们用竹、木、金属、陶乃至皮革、麻布、纸等材料制作成漆器的胎体,再在胎体上髹漆,并用各种珍贵的材料和巧妙的手法加以装饰,制成漆器。
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最震撼世界的美!关于漆器的陕
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们惊奇地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涂在木制器物表面,就能带给它们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
漆器,就此诞生了。
▲新石器时代漆碗,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
随着历史的发展,漆器工艺屡有创新。
工匠们用竹、木、金属、陶乃至皮革、麻布、纸等材料制作成漆器的胎体,再在胎体上髹漆,并用各种珍贵的材料和巧妙的手法加以装饰,制成漆器。
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最震撼世界的美!关于漆器的陕西故事,正在书写!
坚守:百里千刀一两漆
漆器的原材料取自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涂料——生漆,被誉为“流动的黄金”。
作为传统意义上生漆的四大产区之一,陕西安康的小木漆漆膜厚度好、粘度大,很受欢迎。
天不亮,岚皋县蒋家关村的漆匠杨能学就踏上了割漆的山路,在密林中走几十里,下午三四点后才能回家休息。
杨能学深知,山里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向自然索取,并非毫无节制。
他瞅准了一棵漆树,左手攀着树干,右手拿着割漆的刀在树皮上划出了一个“V”字形状的豁口,从右边的袋子里抽出一片树叶折成斗状的“茧子”,小心翼翼插在在豁口的下方,等待树上流出的漆汇聚在叶子里。
俗话说“百里千刀一两漆”,大漆原料珍贵,一棵树一年产漆量大约只有1斤左右。
杨能学说,割漆不仅要讲究时间,而且要讲究次数。漆树一旦被割开,生命力就有所耗损,一个口子一年内可割的次数是有限的,这些割开的口子经过三五年又会重新合拢。
割漆这份工作危险系数高,又有人造涂料和油漆的冲击,杨能学作为这片大山上仅存不多的割漆人,仍在这深山里一刀一刀地诉说着这份执着与坚守。
传承:让漆器回归生活
大漆耐酸碱,防腐蚀,陪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到了现代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淡出,不代表消亡,在陕西,还有一批手艺人正在为漆器的复兴努力。
▲点击观看视频
白玲,科班出身,研究生期间在陕师大学漆,然后又去了福州拜师学艺,把手艺带回了陕西。
比起漆画,她做的更多的是器物,她说:“器离我们更近,因为人会用。不用就有距离感,有生疏感,你再想让它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就难了。”
如何让漆器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是做漆的人一直研究的问题。
白玲说:“现在的年轻人,获取新的信息会比年长的人敏锐,入眼为先,好看又好用为什么不要呢?既然选择如此多元,那么漆也可以回归到选择之列。”
设计先行是白玲做漆器的主张,她说:“功能为先,审美为后,好用又好看,他就是美器。就跟一个人一样,啥样的人是好,是美?内外兼修。”
匠心:穿越千年的漆艺
漆器的制作工艺更是繁琐,一件漆器,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制成,表布刮灰,再一道一道刷漆,丝毫不能马虎。
底做的越扎实,漆器越耐用,做漆也是在做良心,个人标准不一样,做出器物的品质就不一样。
“髹”的意思是刷漆,在漆器繁荣发展的秦汉时期,大漆可谓“无器不髹”,不管什么材质,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髹漆。
到了唐代,漆器更加奢华,在王公贵族之间盛行镶金嵌银的金银平脱。
唐代晚期国力衰弱,奢华的金银平脱漆器被禁止。
▲金银平脱碗 唐
宋元明清时期,漆器发展到达极盛,逐渐走向民间,向大众化、商品化、艺术化发展,无论是制漆技术还是漆艺表现手法都有重大突破。
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漆艺人的不懈努力,陕西做漆器的匠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队伍。终有一天,他们会把陕西的漆器带到世人眼前,唤醒人们对漆器的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