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什么意思 南怀瑾,南怀瑾修身修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唯有以诚意、正心来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大业。
所谓修身,是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在古人看来,修身,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不修身,往后要说有什么成就,自然也是不可能。
在现代人看来 ,有些不符合逻辑。如今
古语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唯有以诚意、正心来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大业。
所谓修身,是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在古人看来,修身,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不修身,往后要说有什么成就,自然也是不可能。
在现代人看来 ,有些不符合逻辑。如今宣传的各种成功学中,讲的都是拼搏、努力、人脉、资源等等条件。修身和成功二者之间好似没什么联系,为何古人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
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对此做出了解答,为何说修身,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听听下文中南怀瑾如是说。
01成之大事之首要,在于修身南师说:“德不配位,必有余殃。一个人有多大的德行,才能坐上多高的位置,否则必有祸事降临。”
德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生活中,很多人一门心思想着要成就大事,但却忽略了对自己德行的修养。德行不够的人,不说治国、平天下这等大事,单说齐家这一条,都很难做好。
曾看到一个新闻,14岁的女儿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这在世人看来,姐姐可谓是人面兽心,可最后姐姐的一番哭诉,却令人大跌眼镜。
原来姐姐对弟弟的仇恨,起源于父母的偏心。在家里自己的父母对待弟弟的态度,与对待自己的态度截然不同。
妈妈给弟弟买了手机,没有给自己买;在家里,无论弟弟做了什么错事,只要弟弟说是姐姐做的,妈妈都会训斥自己,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桩惨剧看似姐姐是罪魁祸首,可始作俑者,却是偏心的父母。这正应了网上的那句话:“如果当父母需要一场考试,那么很多人都会不及格。”
如果这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能够加强一下自己的道德修养,形成一个公平、温馨的家庭环境,那么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试想,在一个仅有几口人的家庭,因为家长自身德行不够,都会引发出这种惨剧,更何况要成就大业,手下管理几十上百人呢?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那就必须得有与之相匹配的德行。一旦品行不端的人,那么自然往往很难有所成就。
略有偏心,人家会不服;说话不到位,人家不爱听;稍有不合礼仪的地方,人家会说闲话,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招惹祸端。
因此,成就越大,对个人能力、修养的要求就越高。唯有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上来了,说话别人才肯听,做事别人才能服,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02修身之首要,在于格物,即断贪欲南师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另一条逻辑线,其中以‘格物’为前提条件。”
所谓格物,是去除贪欲而存其良知。人的烦恼痛苦,大多数都是因为物欲而来。
比如一个人因为太贪财,对身边的人总是小气,没有格局,导致别人的反感,这是源自于内心的贪欲。
比如一个人爱上了某个女生,爱到"非她不娶"的地步。早上一睁开眼就在想她,晚上闭上眼还放不下她。做任何事都没了奋斗的心思,这是源自于内心的色欲。
因此,成大事之首要在修身,而修身之首要,在于格物,断贪欲。所谓“格”,是要一点一点的灭除。
对此南师做了一番生动的比喻:“贪欲这个东西,就像冬天里手上的死皮,剥掉一层还有一层。虽说讨厌,还不能性急,否则用力过猛,连嫩肉都撕下来。”
好像有些人,一听说修身在于断贪欲,就想给自己一剂猛药,立马就舍弃了所有钱财,远离一切女子,以为这就是断贪欲了。
但追求爱情是繁衍生息的本性,吃饱穿暖也是人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这些欲望是去除不了的。强硬去除,其实有害无益。
贪欲,是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自己不该享有的东西。欲望的膨胀是没有限度的,一个人若是不懂得知足,陷入对物质的无尽追逐中,那么自身早晚会为欲望所操控。
身心变得扭曲,这时别说智慧,可能自己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了。
如今社会许多的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他们明知道这样做会有不好的下场,仍然前赴后继,这就是典型因为欲望失去理智的例子。
古语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个人若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身处凡事杂欲能安然世外,那么就必须有一副大胸怀,去除内心的贪欲。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格物"的目的在于去除贪欲,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物欲。尽量提升自己的思维,使智慧更通达,格局更远大,如此,才更有可能成就大业。
03人品好,无污点之人,可堪大用南师说:“懂得修身,去贪欲之人,往往人品好,无污点,可堪大用。”
我们公司有一位同事,总抱怨没人懂得欣赏自己,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展现。这个人脾气非常大,只要别人不合他心意,就与人大吵大闹。
平时遇到事情总是偷懒,找借口推辞。因为人缘差,没担当,领导也不喜欢他。他在公司干了四五年,都没有提升。
这位同事的遭遇正应了那句话: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生活中每个人的命运如何,皆是由自己召来的。
有些人一遇到不顺,总是抱怨命运,抱怨社会。这样做,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只会增加自己的负能量,让自己更加一事无成。
想想诸葛亮隐居山中,都能被刘备三顾茅庐;陈登近在眼前,刘备却骂他求田问舍。由此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品行不端,那么机遇再好,也不属于自己。
一个人如果遇事能多反省自己,消除自己的贪欲,智慧就清澈明亮了;在做人做事时,不想着投机取巧,而是踏实诚恳,诚意就显示出来了;不做损人利己的行为,懂得与人为善,品德就彰显出来了。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步,修身的功夫已经做得很不错,不用刻意去表现,自然就会被无数人看重。
综上所述,人成就的上限取决于自己的德行。没有德行,机会再好,位置再高,最后结局也一定是惨淡收场。
所以,修身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修身能灭除自己的贪欲,提升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德行日渐高尚,智慧日益加深,如此,大业自然成。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道德经》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原文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zhì)乎?
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二、各家之解
1、白云先生《老子之道》摘要: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又在讲另外一件事,讲什么事呢?虚静。我们心里放空了,才能够比较宁静,宁静下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不受外来的那么多诱惑的干扰。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靠什么来抵抗诱惑?除了外在的制度之外,规则之外,还有我们的内心。
上一章阐述了圣人功成事遂身退,去人道全天道的道理。本章接着讲,具体应该如何去人道全天道。
2、南怀瑾《老子他说》摘要
(1)修习内养的方法——内圣
第十章的开始,从修习内养的超越现世之道来讲,有三个要点。第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第一步修身成就的要点。第二,“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第二步修性命成就的要点。第三,“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要点。
第一步修身:“营”,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魄”字,边旁是白,一半形声,一半会意。在肉体生命中的活动力,便是它的作用。所以俗说一个人的“气魄”、“魄力”等等,就是这个意思。老子说,倘使人能将生命秉受中的营魄合抱为一,永不分离,便可得长生的希望了。因此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第二步养气修心:从另一角度来讲,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也就差不多可使“营魄抱一”了。然而老子这句名言,却使后世人为了想达到“专气致柔”的效果,想尽种种方法,建立了许多门道。
第三步修心智:但是,身心性命的中心,并非在身心神气两者之间而已。神气,还只是道的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能使身心神气相互发挥为用的,却是无名无相的道妙。为了使世俗观念的容易了解,也可勉强另为它取名叫“玄览”,叫它为睿智或慧智。因此,便有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说法,所谓“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是说到了道智成就的时候,澡雪精神还须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返还本初,合于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
(2)为政治国的哲学——外王
由载营魄抱一而无离,专气致柔如婴儿,到达涤除玄览而无疵的内养之道,已有所成,便可入于内圣境界。如能出而外王,转进“同功而异位”的用世之道,又有三个要点必须做到,才能构成整体工程系统。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天纵睿知的人,决不轻用自己的知能来处理天下大事,再明显地说,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议,然后有所取裁。所谓知者恰如不知者相似,才能领导多方,完成大业。这里所说的“知不知”,也正是老子思想学术中心的“为无为”,是同一道理。
第二要点,便是“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据说,修道的人,修到纯阳无杂的程度,天门就会自然开阖。到此程度,自然智周万物,神通天地,明达古今,超凡入圣。
具备了这种知不知与天门开阖而无雌的最高修养,才能做到第三要点“明白四达,能无为乎!”为而不为,垂拱而治的德业。因此,从表面看来,虽然都是入世、治世的君主,但在实际上,同时就是超越世俗的圣哲——超人。因此,才能“生之,畜之”,而护佑万邦,安养百姓。
可是到了最后,却是“生而不有”,如天地一样,虽能生长万有,但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虽然是因为他的德业作为而有此成功,但他却不自恃为己功。虽然雄长万方,但却不愿永久自居于主宰的地位。因此说“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玄德”的意思,不只是大德而已。
3、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解释
身体像车一样载着魂魄,它们能不能不要分离?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不能像婴儿那样的纯粹呢?像玄镜照心一样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不能让心灵没有瑕疵呢?爱民治国能不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呢?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不能守住雌柔宁静呢?明白四达,能不能不用心机诈术呢?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做“玄德”。
三、我之体悟—— 内圣外王
比较喜欢南怀瑾对这一章的解读,前三句讲人如何修内在,要做到身心合一,气息平稳而柔和,心无杂念如明镜。后几句讲如何治理国家(也可以用于治理公司),要做到开明通达,贤明纳谏,利万物生长!
先说如何修内在。身心合一不用说,这是目前大家都很认可的一个理念,有一本书叫做《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就讲了身心合一带来的好处:身心合一会让人放松而专注,从根本上找到自信,全力的投入一件事。那么如何做到气息平稳柔和。我们说气定神闲,只有内心平和,身体放松的时候才可能气息平稳柔和。如果能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那这个人一定是通透豁达之人。最后,还能做到心无杂念如明镜,照见万像。那真是修为极深之人了。
再说说如何治理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组织),要做到开明通达,贤明纳谏,利万物生长!这真的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组织如何才能发挥最大潜能,一定是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展现自己,发挥优势,团结协作,力量往一处使。大树底下无丰草,如果一个组织只允许一个人展现自己,别人只能顺从,只能埋没自己的才华,时间长了,这个组织的力量一定会越来越弱。有一句话说:所有的生命毕生的追求都是被看见。那我们如何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就是老子说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南怀瑾 | 教育:先教做人,从心性修养开始
出处:喜马拉雅电台——名家经典海潮明月01 教育是个牺牲
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是真正有成就的,十来个人而已。
释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这样,真有成就的就是十大弟子,尽管经典讲得那么热闹。
教育是个牺牲,很难有成果,可是虽然如此,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我一辈子,受旧式教育出身,然后又受到新的学堂教育,还受过军事教育、武术教育。我专门学武功两三年,那很费时间,学出来做什么?学武功出来可以做总教官,教练。可是我的目的呢?是兴趣,我不想出去教人家练拳,我是兴趣,学会了再说。我学军事,带过兵,也教过兵,也做过官,文的武的,大学也听过课,也去上过研究所,所有的教育我都受过了,清清楚楚,那么我个人的总结下来:教育无用论,教不好一个人的。
我的经验,人不是学校教育能够改得了的。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不给他读书,给他按在泥巴里头,他都会站起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站不起来的孩子,你怎么培养,怎么教育也只能成为一个很平庸的人。
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看《大学》《中庸》,“性”在学理上叫秉性。秉,就是生下来带来的,父母遗传的是其中一部分,分成两方面,生理、身体上的,还有思想情绪上的。
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像我的学生里头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当时读小学的时候,谁知道他啊,现在觉得很伟大,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几千年都是私人办教育,现在是政府办学校。推翻满清之后,所谓最好的学校,你们知道北大、清华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
不要迷信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在社会上有贡献的,或者成名的,不一定是很好的学校出来的。
02 为什么要读书?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甚之,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
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性向”个性的所好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一味的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因此,妨害了孩子一生的后果。
尤其是现代化的学校和课外补习等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使一般还未成年童子们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最为严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我曾公开讲过,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业有问题,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
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
学校当然可以承担(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
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
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03 教育的目的 先教做人,心性修养
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李素美、郭姮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现在差不多普及了。
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孔子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养的“三纲”。
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我叫它七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
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
你可能相信自信只意味着胜利。击败敌人,收集战利品。
其实打败别人的需求是建立在害怕缺乏的基础上的,因为得到的荣誉、名声、力量、表扬、爱和成功总是不够。
自信的人并不羞于迎接挑战或竞争,但他们也明白,成功不是要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即使自己可以胜任,他们也会承认对手,甚至欣赏并为对手庆祝。
当你的自信增长了,你的心灵也同样会增长。你将不再担心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光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