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真相只有一个,如何证明夏朝存在
夏朝是否是古人臆测出来的朝代?“大禹治水”是美好传说还是确有其事,相关争议一直存在。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这个遗址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它对佐证夏朝存在有何帮助,又是为何被认定为夏朝都城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举动更是为民众所津津乐道。在史书记载中,治水有功、德高望重的大禹成为部落领袖,并成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王朝,但这一久远的民族记忆,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略显模糊。
夏朝是否是古人臆测出来的朝代?“大禹治水”是美好传说还是确有其事,相关争议一直存在。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这个遗址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它对佐证夏朝存在有何帮助,又是为何被认定为夏朝都城的?中新网记者采访考古领队,带您走进二里头遗址考古“第一现场”。
二里头遗址宫城西墙和8号基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夏朝是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诗经》《左传》《尚书》等众多先秦典籍均提及夏朝。西汉司马迁在中国最早的通史巨著《史记》中也清晰记载了夏商周三朝更替的历史。
但20世纪初,一批受西方现代治学方法影响的知识分子,搅动了以“信古”为主流的中国学界的一潭死水。“大禹治水”等故事在这股“疑古思潮”中被古史辨学派归为传说。
为了证实夏朝的存在,不让中华数千年历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959年4月,71岁高龄的史学家徐旭生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南、山西一带寻找“夏墟”。那时条件异常艰苦,徐旭生团队下了火车换马车,有时还得骑上小毛驴赶路,吃的是红薯面黑窝窝头。在豫西密集考察一个月后,徐旭生团队发现20余处遗址,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位于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这个沉睡3000多年的都城遗址带给外界无尽的惊喜,并成为揭开古老文明的“无字天书”。时至今日,二里头遗址实证为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但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至今没有停止,而能够直接证明古代文明存在的证据正是文字记载。20世纪初,民国大师王国维成功释读了甲骨文,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朝事迹为信史;1928年开始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确认该地为商朝晚期都城,从而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外界认为,夏朝如要“自证”存在,恐怕也得依靠甲骨文等直接文字材料作为佐证。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也曾撰文称,中国上古时期考古学的发现虽层出不穷,研究不断深入,但却未能“更新”或深化当年的认识,关键即在于直接文字材料的缺失。
二里头为何姓“夏”?
尽管夏朝是否存在仍有争议,但这并不影响二里头遗址在中国考古界声名显赫。“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从地理上看,处于伊、洛河之间高地之上的二里头村,几乎是中原地区最普通的村庄。
这座村庄有何特别之处?二里头究竟姓“夏”还是姓“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二里头遗址被发现的头20多年里,学界普遍将其认定为商都。直到197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邹衡教授提出‘二里头遗址为夏都’说后,近三四十年才逐渐达成共识。”
二里头遗址5号基址发掘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赵海涛介绍道,之所以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主要出于三方面的科学考量。首先是通过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来判定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它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其次是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至今3800到3500多年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此外,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是河南省西部,这也符合史书记载的夏朝主要活动区域。
“更为重要的是二里头遗址出现了一系列王朝气象的内涵。”赵海涛说,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成为距今3800-3500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并率先进入王朝文明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里头都城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体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历经62年的考古挖掘,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看起来并无二致的小村落,却是打开夏王朝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礼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中国龙”惊艳出土
在二里头遗址众多文物中,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无疑是2002年出土、被誉为“中国龙”的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那年初春,二里头工作队正按部就班进行作业,突然,一个绿色青铜铃露出土层。沿着青铜铃的线索,考古队发现周边有许多散落的绿松石碎片,越往下清理,绿松石片越多,且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为保存原貌,考古队决定将有绿松石器的范围整体套箱起取,运回北京的考古实验室。
历经数月精细的清理提取,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映入眼帘。这是一条长近70厘米、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的龙形器。龙身曲伏有致,鼻眼生动传神,历经千年的岁月,依旧碧绿如洗。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这一“超级国宝”的发现,让专家学者们惊喜万分,众人合议将其命名为“中国龙”。
“2002年绿松石龙形器运回北京、2004年清理时,我就经常去实验室现场查看。当时公开报告最早对外发表的那几张绿松石龙形器的完整照片,正是我拍的。”回忆起当年的考古过程,赵海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绿松石片原应粘在某种有机物上,但其所依托的有机物已腐朽。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目前绿松石龙形器还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有待一日将与公众见面。
“中国龙”的出土只是二里头遗址的冰山一角。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在62年的考古挖掘中,二里头遗址不断刷新着“中国之最”。
二里头遗址玉礼器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对二里头考古所取得的成就,赵海涛不吝夸赞。他指出,二里头遗址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从二里头文化之前万邦林立、多元竞争的邦国时代,进入到众星捧月、一枝独秀的王国时代。二里头遗址为商周王朝开启序幕、奠定基础。它和之后的商周文明一同构成了早期华夏文明主流,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特征。
“无字天书”仍待挖掘
从“中国龙”到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就惊艳世人。62年间,以首任队长赵芝荃、第二任队长郑光、现任队长许宏为代表的三代考古人在二里头坚守和发掘,让沉睡了3000多年的夏都城遗址得以重见天日。
62年来,直接参与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有上百人,赵海涛便是其中一员。从2002年到二里头遗址工作以来,赵海涛已在这里深耕近19年。三代考古人如候鸟般往返于北京和洛阳,把美好韶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二里头遗址宫城东墙、东2城门与4号基址(北-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
事实上,田野考古条件艰苦,周期长、任务重,要潜心扎根下来并不容易。赵海涛坦言:“考古在外界看来比较有意思,但这项工作需要沉下来心来。”正是一代代考古队员的坚守,让世界得以见证“中国最早王朝”的神秘面貌。
目前二里头遗址的勘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三代考古人用62年仅发掘了1.6%。谈及未来中长期的挖掘计划,赵海涛称,二里头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60多年的考古发掘虽然取得了重大收获,但遗址钻探、发掘的空白点、需深入研究的课题还比较多。注重多学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以社会考古学理念指导,科学、持续、按计划的考古工作依然是今后长期的重点,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奋斗。
对考古工作者而言,1.6%仅仅只是开始。二里头遗址这部“无字天书”才刚刚翻开,“中国最早王朝”的探寻之旅未完待续……
来源:中国新闻社
古代历史中的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在我们大多数人常识中,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就是夏,上承三皇五帝,下接商朝。最初是治水的大禹打下基础,获得帝位;然后大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继承了帝位,从而建立夏朝。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孔甲驭龙……最后因为夏桀的**,导致民众反抗,商汤起兵灭掉夏朝,建立商朝。 《史记》以及先秦的一些文献里面,都记录了上述事件。然而你可知道,这些记载到底是否属实,在史学界却始终存在争议。 近年来,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讨论,一直在纠缠不清。维护正统的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竭力想要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朝代,却始终不能说服对方。至今,在世界史学研究领域,“夏朝”和“三皇五帝”一样,都被归纳在“传说和神话”时期。大家公认,咱中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郁闷么?有一点点。 二. 简单来说,历史学界确定一件事情,大致需要两方面的证据。其一是文字记载,其二是文物。类似于法庭的“人证物证”。 “反对派”认为夏朝不存在,或者说“夏文明”不存在的理由,主要也就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理由。 首先,说夏朝没有“可信的记载”。 怪事,明明那么多的古书都有记载,怎么叫不可信啊? 原来,人家说了,目前出现夏朝最早的,是周朝的《尚书》(当然,《尚书》本身到底是啥时候的,也有争议)。那会儿,距离夏朝灭亡,都快千儿八百年了,这些记载本身的可信度,是无法核实的。 最有资格证明夏朝存在的,是商朝的文献记载。可气的就在这里,目前商朝的文字,流传下来的只有甲骨文,尚在不断破译整理中。而已经翻译过的记录中,都找不到关于夏朝的证据。于是有人说了,瞧瞧,夏朝要真存在,怎么会在商朝的文献都没有记载呢? 先秦时代,由于科技较为落后,实物和文献都很难保留。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发现,是考古方面的重大突破。 还有文物考证。一般来说,夏朝的历史,大致应该在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这四五百年之间。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自然比这年代还要久远的都有的是(山顶洞人也有两万年历史,北京人都三五十万年了),然而,据说公认为城市的标志,比如城墙之类的,都没有发现。所以要证明夏朝这个朝代的存在,证据不足。 三. 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啊,大家公认了几千年的朝代,咋说没就没了呢? 因为这里的史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就像说要证明过去一个人存在,假设夏大爷隔现在好几辈子了,你不能光说,因为祖祖辈辈一直传有这么个夏大爷,光头,近视眼,脸上有瘤子,所以就有这么个人。你得找到亲眼见过夏大爷的证人来作证才行。光说“我听某某长辈讲过夏大爷的故事”,那就不能算数。 还有夏大爷用过的东西,你不但得找出东西,还得证明这就是夏大爷用过的,才得行。 实物证据的搜集,有时候相当困难 当然了,文字记录也好,实物考古也好,就目前现状而言,即使持反对意见的专家,标准说法也应该是“目前的考证尚不足以证明夏朝的存在”,或者说,夏朝的真实性还是一个“存疑”的问题。不能说一定有,也不能说一定没有。 有那么一些人,现在就开始下结论,说“夏朝肯定不存在”,那是属于兴奋过度。 四. 西汉司马迁所着的《史记》,在中国史书中具有非常高的权威。其中记录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的事情。不过,精确到年的记载,只从西周末年开始。之前的两千多年历史,都只有世代,而没有人物生存和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 这不但给后世的研究带来了困难,也给斤斤计较的外国史学家提供了怀疑的影子。比如深受西方影响的胡适先生,回国后便大肆宣称“东周之前无史”,认为中国文明从东周开始。顾颉刚也曾论证,说“禹”应该指一种爬行类的“虫”。鲁迅先生在小说《理水》里还专门塑造一位“鸟头先生”来讽刺他。 司马迁当年着史记时,那真是一丝不苟。为了确保尽量的准确度,他甚至游历全国各地,走遍万水千山,去考证古人生活的地势,去探听当地的民间传说。 可以想象,他必然也尽可能地查阅了当时能弄到的各种史学资料,然后对其进行综合与选择,写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遗憾的是,当初他查阅的许多史料,经过时间的洗刷,尤其是战乱的破坏,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 五. 想当初,很多人对于商朝,也一样视为传说。司马迁《史记》中关于商朝的记载,被当作是神话。但随着甲骨文的研究,商朝当时的文字记录开始逐渐被整理出来。人们发现,司马迁的许多记录,都被甲骨文一一映证了。 于是,商朝的存在,再也不是什么争议。 单就史学家而言,司马迁的人品是值得信任的。他或许会用春秋笔法去为尊者讳,但涉及到具体的事情,却绝少无中生有,更别说编造一个数百年的朝代了。 位于河南省偃师的二里头,是一个重要的夏商时期考古遗址 上个世纪末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确定夏朝的大致年代。参与**的中国学者,与持反对意见的外国学者,在“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又进行了尖锐的交锋。在二里头考古现场,发掘出来了青铜器,以及王宫遗址。中国学者据此认为这说明二里头有可能是夏朝的遗址。而外国专家则说,二里头只有青铜器,没有车,没有文字,只能作为部落文明,还谈不上“夏朝”这个国家。 这个层面上的争论,其实已经有些无聊了。 二里头发掘出来的夏代青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夏启到底穿着皮袄还是丝绸衣服登基,大禹处死防风氏用的是青铜斧还是石斧,这些考古学的细节,当然是很严谨的科学问题,却与我们对历史的感情无关。 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心中的夏是一种“信仰”,指责对夏的考证是“预设结果的****”。让他们去说好了。 “夏”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时期。那个时期,有一些有趣的古人,发生了一些值得记住的故事。 这就是历史。夏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
关于中华文明最早的王朝——夏,它被商汤取而代之算是史书之上最官方的文字了。
然而,随着外国史学家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置疑,以及历史考古的推进,这一铁论却面临着被推翻的威胁。
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但是,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
都知道,成熟的文字体系是文明的必要标志之一。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基本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出土于殷墟,又被称为甲骨卜辞。
虽至今仍不能完全解读甲骨文以及它所承载的内容,但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我们可以根据其部分记载,推断商朝的历史走向,能够确凿的认定“商朝”的存在。
然而,提及夏朝,这个公认的最早王朝。
在武丁为其先祖商汤所做的卜辞中,曾屡次提及商汤四处征战,却完全没有关于商汤灭“夏”的记载,或者说,根本没有“夏”的出现,又何谈“夏朝”的起落。
夏朝之所以被称之为“夏”,还是史学家从后世西周金文所载而得。
也就是说,关于“夏朝”的文字记载,只出现于后世朝代中。又因为“夏朝”本身并没有相生相伴的“文字”,所以,它无法“自证其身”。在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王朝、一代文明的产生,都需要佐证。
所以,在殷墟被发掘后,考古学家开始顺着脉络进一步推进对其历史的考证。
1959年,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探究,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最终出土。
在这片遗址中,规整的宫殿、“井”字行的道路网络、以及成型的手工作坊,皆表明此地已具备成熟的都城属性。在经过碳十四测定后,二里头一期存在的时间,应不早于公元前1750年。但是,因为没有自证文字,使得考古学家也无法断定二里头遗址到底是属于夏朝都邑,还是早期的商朝都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