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老杜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首「老杜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的著名诗人。他青年时期曾经过了一段清闲散漫的生活,二十岁南游吴越,二十四岁举进士不第。第二年东游齐赵之地,三十岁回到洛阳,三十三岁时遇到他一生的挚友李白,两人结游梁、宋。天宝五载(746),杜甫到长安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场考试,落第。从天宝五载到天宝十四载的十年期间,杜甫到处献诗干谒,希冀引荐,但都落空。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被叛军抓住,后得以逃脱,前往灵武,后又入蜀,大历三年(768)年离开夔州,大历五年去世。

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的著名诗人。他青年时期曾经过了一段清闲散漫的生活,二十岁南游吴越,二十四岁举进士不第。第二年东游齐赵之地,三十岁回到洛阳,三十三岁时遇到他一生的挚友李白,两人结游梁、宋。天宝五载(746),杜甫到长安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场考试,落第。从天宝五载到天宝十四载的十年期间,杜甫到处献诗干谒,希冀引荐,但都落空。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被叛军抓住,后得以逃脱,前往灵武,后又入蜀,大历三年(768)年离开夔州,大历五年去世。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唐代惟一能和李白并称的诗人。他的诗歌众体兼长,其五七言律绝对仗工整,立意高远,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他的这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诗题“登高”二字,是因古时人们有重阳节九月九日登高望远的习俗。这首诗即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重阳节时在夔州(今重庆奉节)登高所作。

诗的首联写出了夔州的秋天景象。天高风急,猿啸声声,开篇就先营造了一种肃杀悲凉的意境。

颔联写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更进一步表现了深秋的萧瑟之感,为下文的抒情做足了铺垫。

颈联先是直抒胸臆,一个“悲”字既写出了秋天的悲凉,又抒发了自己感伤身世之悲。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向有伤春悲秋的情怀,如刘禹锡在《秋词》中就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且很多诗歌作品也是以伤春悲秋作为主题,杜甫也像其他文人一样,在秋天亦怀有悲伤之感。

尾联感叹韶华已逝,自己鬓发如霜,更兼生活艰苦,穷困潦倒,对生活的艰辛有种无奈之感。从杜甫的其他一些诗作中可以看到,老杜晚年的生活确实艰辛,如他在《曲江》其一中写道:“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春衣都被他拿去典当了,固然有爱喝酒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经济贫穷。又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关于老杜的这首诗,明代的胡应麟曾这样评价道:“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后代论诗家对杜甫这首诗歌的推崇。

这首诗之所以受到如此之推崇,大致有这两点原因:一是从内容上看,全诗感情真挚,不作“为赋新词强说愁”之语;二是从技巧上看,这首诗歌对仗极为工整,如颔联的“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的“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这种雕琢字句的诗歌写作手法被后来的一些诗人大力推崇。

老杜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首「老杜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原因是什么呢?

杜甫的《登高》之所以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是因为诗句极为对仗工整,押韵也恰到好处,诗句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了诗人杜甫无限的哀愁和感叹,引起了众人的情感共鸣。《登高》前两句诗借用秋天的景物表达出了诗人悲凉的情感,后两句诗则是写己,感叹了生活的世事无常。

在读过《登高》这首诗之后,大家都对这首诗评价颇高,而且这首诗也可以称之为七律诗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登高》想必大家也并不会感到特别陌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中,这本首诗也被语文书本所收录。杜甫在文学作品艺术上的成就造诣极为高深,这首诗更是有着非常讲究的情感。

诗人杜甫通过对秋天萧瑟景物的描写来烘托表达自己悲凉、哀伤的愁绪。诗中所写乃是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时见到的真实场景。当时的杜甫还身患肺病,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面对秋风瑟瑟的萧条景象,自觉心中无限悲凉。《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面四句都是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秋天猿猴的悲鸣和沙洲上冷冷清清等待还巢的鸟儿,以及落叶萧萧飘着江水滚滚奔流都让杜甫感到时间一去不复返,奔流的江水无穷无尽,似乎在这种大自然面前,人的喜怒哀乐一下子就显得特别渺小了。

而这首诗之所以能被称之为七律第一,不仅仅因为杜甫遵守了严格的七律诗体,并且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方面都做得格外出色,诗里的每一句话都表现出了一种不同的景象和意境。在《登高》之中可以称之为千古名句的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比之其余诗人,无疑在用词造句上更加讲究。普通诗人描写秋天树叶只会写“落叶”两字,但杜甫却高明的使用了“落木”,一字之差让这首诗的高级感一下子就上来了,也难怪《登高》会成为一首经久不败的好诗。

老杜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首「老杜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号称古今七律第一,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

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而他的作品《登高》则是古今中外的七律第一。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说成是千古名句,这首优秀的作品也曾经被引用到小说作品《庆余年》当中。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景,讲述了杜甫登高时的所见所闻,抓住了秋天的季节特点,表现出了秋季江边的空旷、萧瑟的景象。而这首诗的后四句则为抒情,写了杜甫登高时的所感所悟,杜甫围绕着自身的生平遭遇,借着秋天江边寂寥的景致,抒发了自己穷困潦倒、流离他乡的悲情。

这首诗之所以号称古今七律第一,首先是因为这首诗抒发的情感非常真挚。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而他当时的处境也是非常的困窘,不仅生活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首诗正是他晚年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一座高台之后,望见萧瑟的江边景象,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就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其次,这首诗还用了很多修辞手法,结构上对仗工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的写出了秋天江边的寂寥、荒凉。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杜甫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悲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诗将杜甫眼前的情景,和心中自己的遭遇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就像这滚滚而来的江水一样。

清代的杨伦曾在《杜诗镜铨》中这样评价这首诗:“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由此也可以看出杜甫的《登高》号称古今七律第一是当之不愧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3185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甄嬛传华妃为什么失宠「重温甄嬛传华妃最后失宠根本原因并不是她的嚣张跋扈」 下一篇: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古诗为何会成为诗经第一篇诗「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古诗为何会成为诗经第一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