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王羲之模仿谁的字「你猜不到我你猜不到我王羲之书法结构独特之处」

《丧乱帖》是王羲之的一幅行草手札作品,写于东晋永和十二年。因当时王羲之先祖之墓被破坏,王羲之却不能亲自前往修缮祭拜,所以写这篇文字时,作者是悲痛哀苦的。
王羲之《丧乱帖》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字形修长,以圆笔为主,行草相间,气势奇宕。由于王羲之在极为悲愤的情绪下创作,这篇作品节奏、轻重、静动的变化都很大,字形结体有很多出人意料的

《丧乱帖》是王羲之的一幅行草手札作品,写于东晋永和十二年。因当时王羲之先祖之墓被破坏,王羲之却不能亲自前往修缮祭拜,所以写这篇文字时,作者是悲痛哀苦的。

王羲之《丧乱帖》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字形修长,以圆笔为主,行草相间,气势奇宕。由于王羲之在极为悲愤的情绪下创作,这篇作品节奏、轻重、静动的变化都很大,字形结体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精彩奇逸之处,对于一些写字平淡,缺乏结构变化的朋友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下面我们对《丧乱帖》结字的主要特点进行一些分析。

一、聚散疏密

"肝"字极密,密不透风,看左边的月字里面的两小横几乎把内空间填满了,左侧留下一弯细微的空白。右侧第二横极粗,横间的牵丝与竖画浑然一体。省略了很多空间。

而"追"则正相反,追字里面左竖与两个横折横应该形成两个封闭空间,而王羲之一个空间也没有给。两个底横都不接触竖画,甚至第一个横折横的起笔也不接触竖画。整个里部分与走之不接触,走之的左上部也是断开的。最大程度开放空间,是这个追字显得极为空灵。

《丧乱帖》“肝”、“追”

"感"字的左部分聚集了斜钩,横、口、心、撇、点。右部分只有一个竖撇。字的中部有一大片留白。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丧乱帖》"感"

"深"字、"惟"字,左右刻意分散开,中间留下的显眼的空白。

《丧乱帖》"深"、“惟”

二、松紧收放

1、上紧下松

"哀"字上部较小,下部伸展,最后一笔由斜势转向下,更加增大了下部的空间感。

《丧乱帖》"哀"

2、上松下紧

"当"字上部线条摇曳流转,下部田字收紧。

《丧乱帖》"当"

3、"甚"字上下松,中间紧,形成开-合-开的状态。

《丧乱帖》"甚"

4、左收右放

"号"字左边笔法尽量简洁,右边空间硕大饱满。

《丧乱帖》"号"

5、左放右收

"虽"字左边的两个口尽力放大,第二口的横画伸长,右边的隹部四横收敛,越来越短。

《丧乱帖》"虽"

三、同字求变

文中出现了四次"奈何",全部用草书的方式书写,选用的草字写法也相同。这样简练的,几乎是纯线条的构造,王羲之仍然做出来不俗的变化,下面我们选择三组进行对比。

第一组"奈何"修长流畅,线条极有弹性,弧度较小。给人一种直接简练的感觉。

第二组恰好在深字下,与深字连写,两个字字形缩小,取横势,何字右部的两个曲线弧度很大。

第三组和第一组一样,都是出现在上部,我们要注意到,这组奈何增加了用笔动作,奈字上提时先翻笔,上行一段后在斜向行笔,使内空间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何字右部起笔也有一个笔锋转换,横向行笔一小段。这样的处理不仅增加了笔法变化,一纵一横增加的行笔使字组的线条圆中含方。

《丧乱帖》"奈何"

作品最后是两组"顿首",变化也很大。第一组"顿首"中间的弧线起笔很高,内部留白在下面,右部圆笔写两个弧线。

第二组"顿首"中间的弧线起笔很低,与下面的弧线重合了。留白在上面。右部近乎直线,简洁。

《丧乱帖》“顿首”

四、空间创造

《丧乱帖》中对字内包围空间的处理常常出乎意料,越是仔细观察越是耐人寻味,令人惊奇。

1、空间分割

"痛贯"两个字,痛字用部左侧空间小,右侧空间大,贯字头部上面空间大,下面空间小。

《丧乱帖》 "痛贯“

2、包围空间内变化

包围空间内,经常出现的就是横画或横竖组合,在有限的空间,简单的笔画,如何写得与众不同,我们看看王羲之这篇杰作给我们的启示。

还是先说"痛贯"两字,"痛"字里面两横用曲线,两横都在中竖的右侧;下面"贯"字两横都在左侧,采用方笔连带,一右一左,一方一圆。

《丧乱帖》 "痛贯“

再看"修复"两个字,里面的两横化为一个纵向笔画,"修"字靠左,"复"字靠右,化繁为简,包围结构的空间构成更加清晰。

《丧乱帖》 "修“”复“

3、 形成包围结构的独特方式

《丧乱帖》中,一些包围结构的形成方式也超乎想象。

"顿"字右部的包围空间一般是由页字的方框和方框里的第三横包围形成的,而王羲之让方框、第三横、右点共同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

"摧"字右下部,一般是中竖与最后一横接触,形成封闭空间,但是《丧乱帖》中的"摧"却是用中竖与右竖向下延展的部分接触,形成封闭空间,这一处理完全出于人们意料之外。

《丧乱帖》 "顿“”摧“

王羲之的空间意识与空间创造能力,在这幅作品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封造极,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妙手偶得,神异天成,让人看了大呼过瘾,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朋友们能够有所颖悟。书圣王羲之处于书法史的巅峰,他的作品对我们来说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得之一二,足以脱胎换骨,不同凡俗。

前面已经讲过《二谢帖》笔法,本文讲了《丧乱帖》的结构,下一篇会针对王羲之行草的章法进行分析。

王羲之模仿谁的字「你猜不到我你猜不到我王羲之书法结构独特之处」

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论我国书法的影响力,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他的书法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

  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书法的特征

  元明以来, 一些书家解读王羲之书法, 走向神秘化一端。本来是一看就明白的王书笔法,经过反复的引申发挥, 变得繁复而玄妙, 让人如坠云雾,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 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

  所以,要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特征, 首先要分辨传世的王书哪些“近真”、哪些“失真”。传世的王羲之书迹不少, 真迹一件没有。传摹传刻的王书有各种书体, 同一种书体的作品, 面目又不尽一致, 而且有的书迹未必可靠。比如他的正书,唐朝以来声名最著者是 《乐毅论》 、《黄庭经》和《东方朔画赞》 。其中《乐毅论》 、《黄庭经》 南朝梁时已被认为是“ 逸少有名之迹 ”。但是, 对比楼兰出土的魏晋墨书真迹以及传世的王书《快雪时晴》 、《平安》 、《何如》 、《奉橘》等行书帖中的楷笔, 就能发现这三种细楷刻本的笔画“单廓”,体态已失魏晋人笔下的古厚之气。归纳王书的特征, 其实也有办法, 那就是将传世的王羲之书迹----- 无论正书、行书还是草书, 作求同存异的归纳, 其共性特征便可明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

  1.用笔 ———按锋直引, 迅牵疾掣;

  2.笔势———遒劲爽利, 环转纵引;

  3.笔画 ———銛锐方硬, 沉稳厚重;

  4.字态 ———势巧形密, 雄秀天然。这样的归纳, 借助了前人的术语, 似乎还有些抽象模糊, 这里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

  ⑴结体欹侧。王书的结构是“斜划紧结”,特别是他的行草书, 因了笔势的纵引, 偏旁部件之间形成了大小、高低、偏正的关系, 字态欹侧,富有顾盼的情调。西晋草书已见斜势, 但结构是“横斜”的“宽结” , 还不能与王书“欹侧”的“ 紧结” 等观。南朝羊欣说: 张( 芝) 字形不如右军 , 这是称王书以“今妍” 胜张芝的“古质” , 而“今妍” 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结体的欹侧。

  ⑵笔势纵引。所谓“纵引”,是指上字的末笔向下字首笔引发, 笔势在字与字之间贯通, 形成牵连映带。王羲之写草书、行书的笔势是顺势疾行纵引, 纵快飞移的笔势钩连于字与字之间, 从而突破了以往草、行书以单字为造型单位的旧法, 使一些笔画的姿态及其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异的情调, 从而出现“字群结构” , 笔势的“赋形” 功能便凸现出来。

  ⑶用笔明快简捷。汉末赵壹讥讽张芝的弟子姜诩( 孟颖) 、梁宣( 孔达) 作草书“不思简易之旨”,“反难而迟”。王羲之用笔是“按锋直引,迅牵疾掣”, 获得了草法“易而速” 的旨趣。他用“直引”的笔法写楷书, 比钟繇的翻笔之法来得简易。

  王羲之的书法博涉多优,精于多种书体,故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书圣”之称。其最主要的成就在楷书上,王羲之在楷书上的成就与贡献主要表现在“变古形”。楷书书体是在隶书嬗变过程出现的,这种书体早在汉简书迹中就出现了变形,东汉民间已开始流行。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不断加以研习,使之完善。范文澜说:“书法自东汉以来,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魏钟繇始创真书,独辟新境,因此被称为‘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至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称为书圣。王羲之不仅仅吸收汉魏诸家的精华,更重要处还在于脱出钟繇的书法境界又自创新境。”钟繇的楷书还保存不少隶书的形态,“左右波挑”,纵向的笔画较短,不少字呈横方形,笔画之间结构尚未定型,结体也比较松散。王羲之“变古形”,就是对钟繇的楷书风格进行大胆的变革,他将钟繇字体的横张改为纵展,使结体更为匀衡大方。王羲之对原有楷书笔法也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内 ”和“一拓直下”的特点。就横而言,王羲之的楷书在提笔处有按笔,收笔处不着重折笔重按,在运笔速度上缓前急后,笔画趋于简化明快,均匀大方。笔法上的改变使字的体态更显得遒劲潇洒。王羲之书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尽字之真态。王羲之所书的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开一代新风,树百世楷模,他那深邃自然的意蕴,不激不厉的风规,勾魂摄魄的魅力,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一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王羲之的今体之所以大受欢迎, 是因为“ 妍媚 ”的体态美观好看, 而且投合了“ 爱妍而薄质”的社会风尚, 前人已有论列。我认为, 王书能够在东晋时代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 还在于王羲之的用笔简捷明快, 易于摹学。这一点, 历代的书论家居然不置一词, 大概是“神化” 王羲之书法的风气遮蔽了人们的思考。

  王羲之用笔的六大特征

  一、具有楷书用笔习惯

  这里所说的楷书,不是特指哪一个朝代的楷书,而是立足当代纵观整个书法史就所有楷书和其它书体相比较而言,楷书的用笔特点一是注意线条的起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做得精致、丰富而到位;二是运笔形成线条中段的动作以提按为主,很少有绞转笔法;三是横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转折,有明显的折笔动作。

  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发展演变时期,王羲之擅楷书,楷书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和篆隶书相比,线条的中段没有篆隶书沉实、厚重,但起笔和收笔要比篆书、隶书精致、丰富、谨严;在横折的处理上,楷书以转折为主,相比较于篆书和隶书绞转笔法的使转,虽少了厚重和沉实,但多了几分爽利,特别是向下折笔的笔势为行草书打开单个字的结构、加强连带形成字组合和字群,以致整幅作品的贯气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转折用笔在篆隶用笔习惯的基础上,又为王羲之的行草书创作提供了另外一种丰富的借鉴和参考。

  从某一种角度而言,如果王羲之不精研楷书笔法,不把楷书中处理横折的转折笔法借鉴到行草书中来,也许王羲之就不能把行草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获得书圣的美誉。在王羲之之前,张芝擅章草,章草的字是个个独立的,字与字之间没有连带贯气,字与字之间只是从作品整体上有气韵之间的呼应。而到了王羲之为什么发展成了今草,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转折笔法的介入而改变了字中横折笔画“势”的方向,由原来使转笔法“势”的方向是向右斜下而改变为垂直向下或是向左斜下。见前文图七:这种垂直向下和向左斜下的笔“势”是非常有利于行草书体加强字结构的打开、加强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加强字组合和字群组合,为从上往下书写、从右往左展开的行草书的贯气得到了笔势上的强有力支持。

  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承前启后。他之所以能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就在于他擅篆隶、精楷书,致力于发展的又是行草书,真草隶篆行所有书体的笔法他都精熟,因而他能总结他之前所有书体的用笔经验、优势为他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他的笔法成为集真草隶篆行诸书体笔法大成者。大量借鉴楷书的用笔习惯,注意起笔、收笔笔法的丰富、精致和做到位,增加了横折时的转折在王羲之的《奉橘帖》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帖中的三个“白”字、“如”字右边的“口”、“橘”字右下部分、“百”的横折等充分体现了王羲之借鉴楷书用笔的特点和风貌。

  另《奉橘帖》还是“书贵瘦硬始通神”的典型代表。莫将这里的“瘦”误认为纤细,而是遒劲、内敛、爽利的一种表现。周汝昌先生曾讲“看看传世的《兴福寺碑》(俗称“半截碑”)集右军书的好拓本与日本所存的唐人钩摩的《奉橘帖》等名迹,便悟右军的‘瘦’是何等境象”。《奉橘帖》之所以能传达如此的风骨和气韵,和王羲之大量借鉴楷书的转折爽利用笔不无关系。

  二、具有篆隶用笔习惯

  篆书用笔最大的特征是笔笔中锋,所有的转折几乎都接近于平动使转,没有转折(像祁三公山碑等个性风格独特的篆书碑帖除外),曲线较多,几乎没有提按、顿挫。隶书用笔的主要特征是横折几乎都是绞转笔法,转折很少或没有;横直线较多,横直线之中由提按、绞转笔法形成的“波曲”、“一波三折”较多。篆书和隶书共有的用笔特点是起笔和收笔都讲究藏头护尾,尤其注意线条中段的充实、厚重。在书论中,我们经常讲的古法、古质,“法”在哪里,“质”在哪里,可能就深藏在线条的中段里。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有一段关于笔法和线条质感的精彩论述,他说: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中实之妙,武德之后,遂难言之。

  在这段论述中,包世臣通过碑和帖的对比至少给我们五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古人用笔比我们高明的地方是线条的中段,而不是起笔和收笔。他这里的古人,应该是指至少唐以前,或是魏晋、六朝时期。二是线条的起笔和收笔由于有明显的动作,比较容易研究清楚,但是线条中段如何做到“中实”、“丰而不怯、实而不空”,就有些困难和不可捉摸了。三是使线条中段充实、厚重的办法是“骨势洞达”,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他也确实阐释得比较含糊。四是他把碑和帖进行了对比,碑帖最本质的区别是:碑的中段中实,帖的中段空怯。五是包世臣认为,由于笔法上的原因,线条中段的充实之美从武德以后就没有了。

  包世臣认为“骨势洞达”是解决线条中段中实的办法,笔者觉得阐释的还是比较玄。结合上边提到的篆书、隶书的用笔特点和习惯,特别是篆书和隶书相比较于楷书、行草书等书体,其之所以能做到线条中段充实和厚重,主要有两个措施:一个是使用绞转笔法;一个是用笔速度比其它书体缓慢。

  这些都是篆书、隶书的用笔特点。另外,注意分析《姨母帖》、《初月帖》两个帖中很多字的线条中段部分会发现,每个字线条的中段都很充实、厚重,特别是《姨母帖》中开篇的“十一月十三日”六个字的每一个点画都特别扎实,线条中段饱满、厚重、古朴;还有《初月帖》中“十二日山阴”五字、“道忧悴”、“羲之报”等字的每一个点画都用笔迟涩、有控制,有绞转用笔的扭拗动作,使得线条质感结实、质量很高,绝无一带而过的苍白和空怯。

  三、具有篆隶遗韵特点

  这是王羲之笔法最为重要的特征。篆隶遗韵是篆书和隶书书体所呈现出的高古、朴拙、厚重、苍茫、大气的精神美。《东观余论》有评价:“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升平帖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赏未易遽识也。”

  王羲之的笔法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篆籀意”或者说篆隶遗韵,原因之一是这种用笔是当时相对普遍的一种用笔习惯。由于王羲之当时所处的魏晋时代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过渡时期,从居延汉简到陆机的《平复帖》,到王羲之的《初月帖》、《姨母帖》,我们可以发现,王羲之具有篆隶遗韵的绞转笔法是在这一书体过渡时期的一种传承性笔法,这是书法史上笔法发展到这一时期应该出现的正常结果。而且从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汉简、楼兰残纸等墨迹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残纸、断简的墨迹中几乎都保留着丰富的类似于王羲之这样具有“篆籀意”的绞转笔法,见图十四。可见当时很多人在使用这样的笔法,也可以说这是当时人们一种比较普遍的用笔习惯。因为,这样的绞转笔法虽然在形成的墨迹形态上有粗糙、精致之别,高低之分,但在用笔上却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原因之二是王羲之的老师和其本人都擅长隶书或章草。关于王羲之的学书经历和书法师承,以“少学卫夫人”之说最为著名。

  晋中书院(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予少学卫夫人,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日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尝论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 相传王羲之还跟其叔父王廙学书。王廙,“高朗豪举”,“性居傲”,文学艺术修养极深。他曾对王羲之说:“吾诸事不足法,惟书画可法”。

  从上边所引的书论中可以梳理出王羲之书法师承的一条大体脉络: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师叔父王廙,得众体之妙。二十岁以后,师师之所师,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法效法张芝。无论是卫夫人还是王廙,特别是后期王羲之所师法的钟繇和张芝都分别是当时隶书、楷书和章草的顶级大家,还有王羲之自己提到的师法众碑,说明王羲之深受其之前代隶书、章草和诸碑的影响。见图十五,王羲之《姨母帖》,帖中很多字的结体直接取法隶书,以横向取势,线条质感拙朴天真,浑穆高古;用笔上凝重厚重,不计起笔收笔的精致与严谨,突出线条中段的中实之美,横折以使转为主,尽显篆隶遗意。

  而王羲之本人又特别擅长真草隶篆行诸体,在大家熟知的王羲之专擅行草书、《兰亭序》获得“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外,王羲之还尤其精研隶书、楷书和草书。孙过庭讲:“元常专攻于隶书,伯英独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羲献兼之。”黄山谷云:“真行章草藁,无不曲当其妙处,往时书家置论,以为右军真行皆入神品,不知冯何便作此语”。宋陈思《书小史》谓其“擅行、隶书”。可见王羲之不仅是向擅长隶书、章草的钟繇、张芝学习,受到他们的影响,在后人看来,特别是书法艺术成就极高的孙过庭、黄山谷都评价王羲之在隶书、章草等方面也是非常专精的,因而在王羲之的笔法和书风中具有篆隶遗韵也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

  四、用笔速度迟涩

  用笔的速度是影响线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速度几乎不影响线条的形,但却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条的质感、节奏和内蕴。包世臣云:“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分隶相通之故,原不关乎迹象……”刘熙载言:“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不期涩而自涩矣。”

  所以说,要想得到像北朝人线条中段中实的线条质量,用笔要迟涩。如何才能迟涩,无外乎使用绞转笔法,增加笔锋与宣纸的摩擦力,增加反复短距离折笔的动作。这里包世臣所说的“五指齐力”应包含使用绞转笔法时手指捻动笔管和手上的扭拗动作之意。

  周汝昌先生在《永字八法》一书中引用清人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有一段话:“而吾友顾文宁所藏松雪《黄庭》墨迹,盖临右军本也;用笔颇以侧取致,以瘦标骨,以涩见古——与石刻迥然不同。”可见,只有迟涩,才会有古质。

  周先生又进一步解释说,涩,就是不滑溜的意思。二物接触而发生运动,滑,就是摩擦力小;涩,就是摩擦力大。但书法艺术中的涩又不仅仅是自然而生的涩力,更重要的是书写之人运笔时有意识(或精熟之后无意也成习惯)的涩行——有意的涩。涩行涩进,既要向前行进,又要控制勿滑勿溜。

  羲之本人深得迟涩之真髓。他讲:“凡书贵乎沉静……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后文又强调“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在当代书坛很多学习二王书风的人,用笔速度感觉都很快,收不住笔,也留不住笔,线条像溜冰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苍白无味。正如王羲之所说的一样,创作一件作品要十迟五急,急的是思考、心思,稳健、迟涩的是用笔,只有笔笔控制、笔笔到位,特别是带着一定的艺术审美情境和状态去运笔创作,有一定审美心态、审美风格的介入,有因思考的迟涩,有有意识的留驻,才会在线条里表现出丰富的内蕴。

  五、转折处以绞转笔法为主

  王羲之在横折的处理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特别是与后世书家比起来,王羲之的横折处理基本以绞转使转为主、转折为辅,而后世书家除了唐代的颜真卿还有时使用绞转使转以外,其他书家在横折的处理上几乎都是采取转折的笔法,使转笔法少之又少。

  《初月帖》、《姨母帖》,在王羲之的这两个帖中,特别是《姨母帖》中所有字涉及到横折的地方,像“月”、“日”、两个“顿”、“首”、“顷”、“痛”、“自”、“因”等字的横折没有一个使用转折笔法,几乎都是绞转笔法的使转。由于这一笔法源自于篆书、隶书笔法中的使转,所以使得横折的线条扎实厚重,古朴浑穆。同时,这一笔法除了使线条具有扎实的质感以外,还使王羲之作品在横折上很少“圭角”,保证线条在气息上郁勃充溢、饱而不漏。

  这一特征也是区分王羲之与后世书家笔法的重要标志。前文论述过,采用平动使转和绞转使转笔法的横折角度一般都大于90度,采用转折笔法的横折角度一般都小于等于90度,因而圆转一些的使转在气象、审美上代表的是宽博、内敛,方折一些的转折在审美上代表的是劲挺、锋芒。综观王羲之的作品,在横折的处理上王羲之使用绞转使转笔法比转折笔法多,这也符合王羲之书法艺术整体审美风格的中和、中庸之道。王羲之有的帖由于在整体审美风格取法上的原因,用转折笔法比绞转使转笔法多,如《奉橘帖》,那是特例。

  六、用笔精致细腻、丰富多变

王羲之模仿谁的字「你猜不到我你猜不到我王羲之书法结构独特之处」

王羲之的字有何特点

  王羲之的书法在我国有重大的历史地位,他的字体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那么,关于王羲之的书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书法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

  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书法的特征

  元明以来, 一些书家解读王羲之书法, 走向神秘化一端。本来是一看就明白的王书笔法,经过反复的引申发挥, 变得繁复而玄妙, 让人如坠云雾,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 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

  所以,要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特征, 首先要分辨传世的王书哪些“近真”、哪些“失真”。传世的王羲之书迹不少, 真迹一件没有。传摹传刻的王书有各种书体, 同一种书体的作品, 面目又不尽一致, 而且有的书迹未必可靠。比如他的正书,唐朝以来声名最著者是 《乐毅论》 、《黄庭经》和《东方朔画赞》 。其中《乐毅论》 、《黄庭经》 南朝梁时已被认为是“ 逸少有名之迹 ”。但是, 对比楼兰出土的魏晋墨书真迹以及传世的王书《快雪时晴》 、《平安》 、《何如》 、《奉橘》等行书帖中的楷笔, 就能发现这三种细楷刻本的笔画“单廓”,体态已失魏晋人笔下的古厚之气。归纳王书的特征, 其实也有办法, 那就是将传世的王羲之书迹----- 无论正书、行书还是草书, 作求同存异的归纳, 其共性特征便可明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

  1.用笔 ———按锋直引, 迅牵疾掣;

  2.笔势———遒劲爽利, 环转纵引;

  3.笔画 ———銛锐方硬, 沉稳厚重;

  4.字态 ———势巧形密, 雄秀天然。这样的归纳, 借助了前人的术语, 似乎还有些抽象模糊, 这里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

  ⑴结体欹侧。王书的结构是“斜划紧结”,特别是他的行草书, 因了笔势的纵引, 偏旁部件之间形成了大小、高低、偏正的关系, 字态欹侧,富有顾盼的情调。西晋草书已见斜势, 但结构是“横斜”的“宽结” , 还不能与王书“欹侧”的“ 紧结” 等观。南朝羊欣说: 张( 芝) 字形不如右军 , 这是称王书以“今妍” 胜张芝的“古质” , 而“今妍” 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结体的欹侧。

  ⑵笔势纵引。所谓“纵引”,是指上字的末笔向下字首笔引发, 笔势在字与字之间贯通, 形成牵连映带。王羲之写草书、行书的笔势是顺势疾行纵引, 纵快飞移的笔势钩连于字与字之间, 从而突破了以往草、行书以单字为造型单位的旧法, 使一些笔画的姿态及其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异的情调, 从而出现“字群结构” , 笔势的“赋形” 功能便凸现出来。

  ⑶用笔明快简捷。汉末赵壹讥讽张芝的弟子姜诩( 孟颖) 、梁宣( 孔达) 作草书“不思简易之旨”,“反难而迟”。王羲之用笔是“按锋直引,迅牵疾掣”, 获得了草法“易而速” 的旨趣。他用“直引”的笔法写楷书, 比钟繇的翻笔之法来得简易。

  王羲之的书法博涉多优,精于多种书体,故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书圣”之称。其最主要的成就在楷书上,王羲之在楷书上的成就与贡献主要表现在“变古形”。楷书书体是在隶书嬗变过程出现的,这种书体早在汉简书迹中就出现了变形,东汉民间已开始流行。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不断加以研习,使之完善。范文澜说:“书法自东汉以来,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魏钟繇始创真书,独辟新境,因此被称为‘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至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称为书圣。王羲之不仅仅吸收汉魏诸家的精华,更重要处还在于脱出钟繇的书法境界又自创新境。”钟繇的楷书还保存不少隶书的形态,“左右波挑”,纵向的笔画较短,不少字呈横方形,笔画之间结构尚未定型,结体也比较松散。王羲之“变古形”,就是对钟繇的楷书风格进行大胆的变革,他将钟繇字体的横张改为纵展,使结体更为匀衡大方。王羲之对原有楷书笔法也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内 ”和“一拓直下”的特点。就横而言,王羲之的楷书在提笔处有按笔,收笔处不着重折笔重按,在运笔速度上缓前急后,笔画趋于简化明快,均匀大方。笔法上的改变使字的体态更显得遒劲潇洒。王羲之书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尽字之真态。王羲之所书的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开一代新风,树百世楷模,他那深邃自然的意蕴,不激不厉的风规,勾魂摄魄的魅力,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一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王羲之的今体之所以大受欢迎, 是因为“ 妍媚 ”的体态美观好看, 而且投合了“ 爱妍而薄质”的社会风尚, 前人已有论列。我认为, 王书能够在东晋时代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 还在于王羲之的用笔简捷明快, 易于摹学。这一点, 历代的书论家居然不置一词, 大概是“神化” 王羲之书法的风气遮蔽了人们的思考。

  王羲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

  中国的方块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字体,正是这独一无二的方块字造就了无数的书法艺术家。从古至今书法名家辈出,酷好书法的文人志士们已经把我国这门独特的书法艺术发挥到了淋淋尽致的境地,才使我们的艺术瑰宝源远流长。我国的方块字实用与审美交相辉映,真实地记录着书法艺术的美学与理论的特点。中国书法艺术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瑰宝,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拥有永久性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受教育的权利有少数统治者垄断,因此,书法早期的情形就大不一样,从早期的甲骨文就可以知道,有条件使用文字的总是极少数代神灵而言的巫史。这就给文字本身蒙上了一种神秘感。从早期的甲骨文和秦朝的秦篆(小篆)到后来的隶书,又发展为章草、楷书、今草等。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极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贤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文字有了重新认知,历代书法酷好者们把规整的方块字按着自己的意念去书写,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家们逐渐把实用的文字逐渐演变并成为一种美学艺术,让人在轻松自然中获得艺术的熏陶与情趣。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而在书法历史长河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美学体系和规律的总结者建立者应该是王羲之。文字发展到魏晋时代,书法早已脱离了单纯的书面文字的功用,变为传达书家个人魅力的理想载体,这时王羲之的出现,可以说是开辟了表现个人风格的新纪元。

  王羲之出生在世家大族,在上层统治阶级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这些外在的条件,王羲之却看得很轻,他有名士风度,他敢于蔑视封建礼教,把个人的才情作为最珍视的对象,王羲之对国家意志的樊篱做出了革命性突破。他在创作自己的书作时,没有“书同文”的大统一的政治使命在身,他关心的是个人存在的终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王羲之在这鼎盛时期得到艺术的灌溉,成位古今书法艺术的一位巨匠。

  王羲之不但是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书法革新家,王羲之在书法传承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的书法具有古质的风格,唐张怀瓘称之为“耀文含质”,“动必中庸”。在王羲之以前,汉字书体上承汉魏,已开启今体草、行、楷书的体式,但以钟繇、张芝为代表的书体,尚未脱尽隶意,稚拙古朴。王羲之则顺应书体发展的趋势,引入时代审美意趣,在精研钟、张书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他将前人在书法理论和实践上所取得的成就加以总结、消化、吸收、创新,形成了一整套的揭示书法技法和理论内在规律的美学思想和体系,进而形成了一般的理论层面和技法层面上的规律。王羲之还广泛地从汉魏以来群众的书法作品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把散见于前代和当世的书法作品中的创作性因素集中起来,经过提纯、总结和艺术加工,融合统一在自己新的艺术创造之中,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到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王羲之兼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自此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因此也创造了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美轮美奂,是极具有美的观赏性的。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如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一句来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而且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他的《兰亭序》文采飞扬,是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故事: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行“修褉”盛会,其间诸人流觞饮酒,赋诗酬唱,畅叙情怀。酒至半酣,王羲之已经醉眼朦胧中被友人们要求把当晚的聚会情形书写下来,是王羲之乘着酒兴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千古奇书《兰亭序》就此诞生。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看到桌上的《兰亭序》,就想将《兰亭序》重书一遍,于是伏案挥毫把原文重写了一遍,写完后他看过来瞧过去,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自己也叹为不可企及。看来书法创作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是有其偶然性的。在一特定的氛围、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就是再重复一遍也很难再现原来的面貌、精华。

  《兰亭序》作为这次雅集的序文,其文心与书艺,都体现了晋人的风骨,是中国文人对人世和自然的感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序文传达的深沉的历史感,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这种“人生不满百,却怀千岁忧”的忧患意识,的确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而他乘兴所做的这篇杰作,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字字精妙无比,若有神助。行笔轻重疾徐,迭宕起伏;笔断意连,法度谨严。结体欹正相间,遒媚劲健,长短配合,疏密相间,深得似欹反正、若断还连之妙。由此,这篇杰作,奠定了妍美流变的新体行书风格,后经千百年的发展而未有大变,显示了它既深且巨的影响所在。

  王羲之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地创新改体,立志超越前人、超越同辈、超越自我。经过几十年奋斗与努力,他的书法艺术终于在东晋一枝独秀,在书法史上独领风骚,被后人誉为“书圣”。而王羲之的书法理论和作品之所以至今还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最佳理论支撑和临摹范本,就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美学体系总结并揭示了书法艺术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规律,对于后人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起到了普遍的指导作用,理论和作品指导作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把王羲之书法推向辉煌的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功不可没。隋唐统一全国后,我们从视觉领域看到了中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它一方面依靠空前强盛的经济实力,使朝廷和民众在丰衣足食的条件下,进行精神产品的创造。可是人们要寻找自己没有的东西,就要求是全国性质的而不是地方性的代表风格。这时晋人的书法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古今书法艺术名家虽然很多,但是在书法领域里,晋人的书艺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对“二王”的钟爱,现在所见的王羲之书迹,绝大多数是由唐太宗组织摹手临制的。不但唐太宗自己身体力行,心摹手追,唯“大王”之字为是,而当时的书法家诸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都是从这一路风格出来的。唐太宗不但号召士大夫阶层习作王羲之书法,还又设书学,以书判取士,楷书为重,由此形成唐代书家狂热追求“二王”的热潮。统治者的个人爱好,可以说他所带动的书法发展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可估量的。唐太宗提倡大王,旨在显示帝王本人的眼力和趣味,所谓“心正笔正”的个性表现说,在一代君王的观念中确立了书法在视觉艺术中的至尊地位。有了帝王的推崇,使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文士们争相效仿的典范。

  现今,王羲之传世墨迹,廖若星辰,真迹无一留存。虽然真迹没有了,但遗留下来的摹本传世种类很多,这些摹本墨迹也都是各朝代著名书法大家的摹本,还是有王羲之的神韵精髓之处。让人惋惜的是,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喜欢到了痴迷的境界,人所共知造诣最高的《兰亭序》随唐太宗一起入昭陵殉葬。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大家都知道,在此就不再多说。《兰亭集序》是他一生中的典峰之作,以后的作品都没有超过《兰亭集序》的艺术水准,《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是率先把中国书法艺术从实用功利的目的中解放出来的人,而他选择书法作为个性表现的最佳形式,有力地说明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导作用。由于最高统治阶层对王字的推崇,发展出了北宋以后的“帖学运动”,以扩大王羲之的影响。从“帖学”可以说明视觉文化在普及过程中的利弊得失,他们和王羲之本人已无关系。不管人们离王字的真迹有多远,王羲之已经成为晋人书法的化身,成为后来每个喜欢书法艺术的人的理想偶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3192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键盘的字母顺序是QWERTY不是ABCDE 下一篇:女人的第一次都会流血吗会不会有例外一次科普到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