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氢能源第一股亿华通赴港上市获批持续推进AH布局

亿华通(688339.SH)发布公告,该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534号),批复内容如下:
核准公司发行不超过2027.22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公司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亿华通是国内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公司20

亿华通(688339.SH)发布公告,该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534号),批复内容如下:

核准公司发行不超过2027.22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公司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亿华通是国内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公司2020年8月10日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代码688339,成为国内“氢燃料电池第一股”。当时,亿华通的发行股价是76.65元/股,其11月1日收盘价86.96元/股,市值86.87亿元。

招股书显示,亿华通是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拥有设计、研发、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电堆的能力,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商用应用(如客车和货车)。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1年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亿华通在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为27.8%。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安装于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目录中的75款燃料电池汽车上,让公司位居行业第一。

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先行者,并于2016年开始量产。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是中国最早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批量化制造的企业之一。

招股书显示,亿华通提供及出售具不同输出功率的各种燃料电池系统型号。公司持续迭代开发出了30kW、40kW、50kW、60kW、80kW、120kW及150kW型号。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拥有先行优势,并于2021年1 2月向市场发布首个240kW型号,为国内首款额定功率达到240kW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随着高输出功率的新型号推出,亿华通的产品涵盖从30kW至240kW的广泛范围,使公司能够满足公司客户的各种需求及多个应用场景。自2016年推出首款商业化产品起,公司已累计向超过20家中国商用车制造商销售超过2,100套燃料电池系统。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已经为中国超过2,100辆在路上行驶的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单台车辆平均行驶里程接近4万公里,累积安全运行距离超过84百万公里,累积安全运行时间超过1.8百万小时,运营里程及时长均稳居行业前列。

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公交车、城际客车及物流车(如氢冷链物流车)。公司与国内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宇通客车、吉利商用车等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丰田及北汽福田合作开发使用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客车,该等客车被指定为北京2022年冬奥委会的赛事交通服务用车。

亿华通的收入主要来自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燃料电池部件销售;及提供技术开发服务。于往绩记录期,亿华通的最大收入来源为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分别占相关期间总收入的86.9%、87.3%、82.3%及92.0%。

财务数据方面,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公司收入分别为约5.54亿元、5.72亿元、6.29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约4589.9万元、-976.2万元、-1.85亿元。2022年前三个月,亿华通收入和期内利润分别达到9705.9万元及-3538.8万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个月,亿华通毛利率分别达到44.5%、43.2%、37.5%及41.0%。截至2021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整体毛利率由20.8%大幅增加至41.0%,主要由于销售燃料电池系统的毛利大幅增加,而其毛利率由24.5%上升至43.3%,原因是生产规模扩大及搭载本集团燃料电池电堆的系统销量有所增加所致。

市场规模方面,2017年至2021年,中国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从37.8MW提高至172.7MW,复合年增长率为46.2%。预计未来中国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将迎来快速增长,在2026年达到7,679.8MW,2021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3.6%。

2017年至2021年,在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驱动下,中国燃料电池系统销量由1,500套增长至2,200套,复合年增长率为9.0%,并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年销量52,900套,2021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9.5%。

竞争格局方面,近年来,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截至2021年底,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商数量超过140家,然而市场竞争却较为集中,2021年前五大燃料电池系统供货商以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出计的总市场份额达91.6%。

同时,作为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亿华通于2021年共销售58.6MW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出位列第一,于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市场份额达27.8%。

氢能源第一股亿华通赴港上市获批持续推进AH布局

氢能龙头亿华通登陆科创板 燃料电池行业价值显现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近年来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在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 汽车 可以有效缓解因燃油车油耗及碳排放较高带来的能源及环保压力,同时长续航里程、快速加注、高功率密度、低温自启动等特点使其在长途、重载、商用领域和寒冷地区等场景中拥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可与纯电动 汽车 互补,共同推动我国交通电动化进程。

我国长期以来对电动 汽车 技术研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21世纪初即开始规划氢能与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与“十三五”计划期间政策支持层层递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的目标。

近期,北京亿华通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证券代码:688339)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率先实现了发动机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批量国产化,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一直以来,亿华通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供应商。登陆资本市场之后,亿华通也将持续释放行业新动能,开启发展新征途。

专注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 率先实现批量国产化

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同时应客户需求销售燃料电池系统软件及零部件等。此外,亿华通为进入燃料电池领域的部分整车企业等提供技术开发及服务。

纵观行业,国内燃料电池 汽车 市场商业化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中国市场销售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数量分别为1272辆、1527辆和2737辆,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量分别为192台、303台和498台,是中国燃料电池从技术研发、示范运营到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自成立以来,亿华通持续致力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经历了技术 探索 阶段(2012年~2015年)、技术推广阶段(2016年~2018年),并即将进入技术大规模产业化阶段(2019年-)。

2019年度,亿华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941.29万元,在国内率先开启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商业化的进程。亿华通位于张家口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一期项目已具备2000台/年的生产能力,未来随着二期项目建设完成亿华通将具备年产10000台的生产能力。

在生产方面,国内燃料电池行业没有成熟的产业经验,亿华通依靠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摸索出一整套关键工艺技术和专用装备。其自主开发的年产2000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半自动化生产线于2017年正式投产,实现了从小批量示范产品到批量生产线产品的跨越。未来,随着张家口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二期工程落地,生产线自动化水平还将继续提升,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一致性,同时规模效应也将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产业化成本。

在示范运营和商业化推广方面,亿华通先后参与了北京市科委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重大项目示范运营,亿华通与国内知名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苏州金龙以及申龙客车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载亿华通发动机系统的燃料电池客车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郑州、苏州等地上线运营。

其中,张家口公交公司于2018年陆续引进了174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均配套亿华通发动机系统,历经了该地区冬季低温环境的严苛考验,累计运营里程已经超过850万公里,是亿华通商业化推广的标杆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亿华通及下属公司神力 科技 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科技 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题,历经了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从技术研发为主向示范运营和产业化推进的重要转变。

掌握142项发明专利 驱动创新引领迭代

能够获得多家国内知名商用车企深度认可,并且承担国家重要项目,源于亿华通在技术自主化方面的淬炼和 探索 。

亿华通及下属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遵循由表及里的纵向开发路径,通过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领域深耕,目前已形成142项发明专利、92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软件著作权,主导和参与制订了30项现行和即将实施的燃料电池国家标准,报告期内累计完成了8项燃料电池领域国家课题,是我国燃料电池领域极少数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批量化生产的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亿华通多年以来致力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国产化,目前已形成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技术、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设计及集成技术、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匹配与控制技术、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技术、高安全车载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等一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在技术层面深耕细作,其模式创新也堪称业界的标杆和典范。亿华通坚持正向开发策略,采取由表及里的纵向开发模式,即层层深入将技术链逐环解耦,报告期内从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逐步深入到电堆研发,未来还将布局燃料电池膜电极等。上述开发策略使其深入了解终端客户需求,通过集成和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逐步消化吸收和掌握关键部件核心技术,不断实现产品关键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在市场推广层面,亿华通从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重大示范运营项目到开展商业化销售,与国内主要客车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自北京开始逐步完成张家口、郑州、上海等七大重点城市布局,不断持续深化“点-线-面”的市场拓展策略,依托核心城市拓展直线距离不超过500公里的燃料电池推广城市,实现点线辐射的推广布局。

在采购层面,亿华通致力于提升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国产化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并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亿华通已实现国产电堆的批量化生产,除少数高规格、国产替代难度较高、验证周期较长的部件采用进口产品外,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然大幅上升。未来,随着我国燃料电池行业产业化推进继续加快,国内供应商技术水平、产品可靠性和产业化能力都将快速提升,亿华通将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体系,并建立可靠的质量保障。

引领氢能产业 向世界领先供应商迈进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 汽车 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 汽车 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作为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供应商,亿华通在登陆科创板之后,也将从各个层面提升实力,引领产业 健康 、持续发展,开启发展新征途。

在技术创新层面,亿华通将坚持正向开发策略,采取由表及里的纵向开发模式,坚持自主创新并加强国际合作,与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基础研发合作,依托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研发中心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开发。同时,亿华通将积极与丰田 汽车 等燃料电池领域内的国际领先企业开展业务与技术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从而保证自身产品技术的先进性。

在市场推广层面,亿华通结合现阶段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我国氢能资源分布,制定了“点-线-面”的燃料电池市场推广发展战略。“点”:在北京、张家口、上海、郑州、成都、苏州等燃料电池产业资源或氢能资源丰富的城市,积极布局氢能产业落地和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运营。“线”:以核心城市为中心,拓展直线距离500公里内的燃料电池 汽车 推广城市,形成“点-线”辐射的推广布局。“面”:以大规模制氢技术突破为契机,利用前期已推广城市、城间管网为纽带,建设我国氢能产业大区域,从而实现“点-线-面”战略。

高 科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人才发展层面,亿华通将在强化内部人才培养、加快引进外部人才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开展公司人才战略,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燃料电池产业竞争和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直面未来,亿华通将秉承“引领氢能产业,共建美好未来”的发展使命,坚持开拓、创新、高效、发展的经营理念,以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供应商为战略目标,在国家关于支持氢能与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科学发展,在充分防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主业不动摇,自主创新,深耕产业,实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 文/迟帅

每日经济新闻

氢能源第一股亿华通赴港上市获批持续推进AH布局

氢能即将爆发,看看谁在布局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经历过一波氢能研究和开发的热潮之后,前段时间氢能稍有沉寂,说氢能叫好不叫座氢能发展应该冷思考的大有人在。最近,氢能又再次引爆能源行业的朋友圈。

一是中石化召开谋划氢未来的战略研讨会。 邀请8位院士和多位行业和企业人士大谈氢能发展。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石化将继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氢能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发展时机如何把握,需要深入研究和 探索 实践。

第二件事,中国氢能第一股--亿华通要科创板上市了。

亿华通创立于2012年,不到十年的发展,目前亿华通已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中国中车、宇通客车、福田 汽车 、中植新能源、佛山飞驰等联合开发大中型客车、物流车和有轨电车等新能源车型及固定式储能装置。加氢站方面,亿华通建设并运营着中国第一座加氢站——永丰加氢站,2017年亿华通就与中船重工七一八所签署协议,布局京津冀加氢站网络。目前,亿华通已在北京、张家口、成都等地建成加氢站,其他地区的布局也在谋划中。


北京冬奥组委会提出北京2022全部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目前北京和张家口市政府已确定赛区大中型客车和货车使用氢燃料车辆的策略,预计将有2000辆氢能源车投入运营,在建16座加氢站。不难判断,至少在2022年之前,市场对于亿华通的信心还是相当充足的。


再来看看中石化在布局氢能产业方面的动向。

首先,氢能产业发展符合中石化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同时中石化也拥有发展氢能产业绝对优势。中石化拥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和熟练的制氢技术,中石化的燕山石化2020年开始投产,利用石油化工、甲醇等工业副产氢,其设计氢气产能为2000Nm3/h,目前,中石化的氢气年产量超过300万吨。

终端销售上,中石化有庞大的加油站网络,加油站3万多座,利用现有加油站合建加氢站,不仅可以缓解建设审批压力,而且中石化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经验,运营便利。因此,中石化布局加氢站基础设施,应该比较容易就上规模。目前,中石化的已经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建设氢油混建示范站。

那么目前我国氢能发展到底热还是冷呢?可以基于以下信息自行判断。截至2020年2月,中国加氢站数量达到64座,有40个地区出台了相关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氢能标委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国内将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达到100万辆。

最重要的一个政策动向是,我国已明确2020年制定国家氢能战略规划。不难看出,氢能发展的下一波风口即将到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3206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PPT页脚总是添加不上去怎么办看完这篇教程你就明白了 下一篇:我喜欢的明星是任嘉伦「我喜欢的那些明星任嘉伦黎明张信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