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与公主的区别「清朝格格和郡主的区别」
根据清朝的礼制,皇帝之女称之为公主,这和其他朝代没有区别,只是皇后之女是固伦公主,其他后妃之女称之为和硕公主。
除了皇帝,其他宗室之女称之为格格,但是“格格”也是分五等。
第一等是郡主,和硕亲王之女,同样,和硕亲王也是宗室爵位第一等。
第二等是县主,多罗郡王之女和和硕亲王世子之女,多罗郡王是宗室爵位第二等。
第三等是郡君,和硕亲王的庶女以及多罗贝勒的嫡女
随着一些影视剧的宣传,让我们有时候有一个认知,就是清朝的公主,被称为格格。其实,这个是有一定的误解的。
根据清朝的礼制,皇帝之女称之为公主,这和其他朝代没有区别,只是皇后之女是固伦公主,其他后妃之女称之为和硕公主。
除了皇帝,其他宗室之女称之为格格,但是“格格”也是分五等。
第一等是郡主,和硕亲王之女,同样,和硕亲王也是宗室爵位第一等。
第二等是县主,多罗郡王之女和和硕亲王世子之女,多罗郡王是宗室爵位第二等。
第三等是郡君,和硕亲王的庶女以及多罗贝勒的嫡女,多罗贝勒是宗室爵位第三等。
第四等是县君,固山贝子之女,固山贝子是宗室爵位第四等。
第五等是乡君,镇国公、辅国公嫡女,多罗贝勒庶女,和硕亲王玄孙女。
其中镇国公、辅国公分四等,为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分别是宗室爵位第五、第六等。
“格格”封号一般在正式称呼时,会加上父辈级别,比如,第一等和硕亲王之女,就被称之为“和硕格格”。
以上这五种,都称之为格格。在这以下,还有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为宗室爵位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等,他们的女儿和没有封号的宗室女,统称为宗女。
另外,在清朝,诸皇子侍妾也有被称之为“格格”的,比如乾隆的哲悯皇贵妃,为皇子侍妾时,称为格格。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侍奉还是皇子的雍正时,十余年间称为“格格”。
所以,清朝的皇帝之女,是公主,不是格格。其他宗室之女为格格,但是分五等,其中差距还是特别大的。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哪个级别高,这两个称号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题主所问的是格格和公主的区别,那么肯定是问清朝时期的区别啦,因为只有清朝时期才有格格这样的称呼。那么在清朝时期格格和公主到底有何区别呢?这里我就为大家详细道来。
首先在努尔哈赤未建立大金的时候,女真人称呼自家的女儿都可以格格相称。但是在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格格一称开始慢慢变的仅限于贵族女子所用,比如在后金时期,大汗和贝勒所生之女可称格格,亦或着大汗和贝勒没有名分的妻妾也可称为格格。可以说此时格格的称呼并不固定,只是限制了平民女子的使用,但是并未限制贵族女子的使用,在那个时候贵族的女儿和没有名分的妻妾都可称“格格”。而此时的后金并未出现“公主”的称呼,所以无法比较其区别如何。
直到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登基称帝,开始全面效仿明朝建立政权的时候,“公主”一称才正式出现。而此时也开始明文规定了从此之后满清皇室之女皆称“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而“格格”一称遂成为了王公贵胄之女的专属封号,但是此时的格格一称还并未多细致,那个时候不管是亲王的女儿,还是郡王的女儿,亦或贝勒的女儿,都称为“格格”。不过此时“公主”与“格格”的区别却显现出来的,那就是公主是皇帝女儿的称号,而格格是王公贵胄女儿的称号。
而到了顺治十五年,顺治帝还将“格格”的称号细分到了五个等级,即亲王之女为“和硕格格”、世子及郡王和多罗贝勒之女为“多罗格格”、固山贝子之女为“固山格格”和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为“格格”,而自镇国将军之下的女儿皆不可称格格,只能称宗女。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格格的使用变得更加的严格,在顺治之前只要是王宫贵胄都可使用“格格”的称号,但是到了顺治十五年之后,能够使用“格格”称号的只有满清辅国公以上的所生的女儿才可,而镇国将军以下的所有的女儿皆不得称“格格”,自此清朝格格的封号赐予始成定制。那么此时的“公主”和“格格”的区别就是公主依然指的是皇帝女儿的称号,而格格指的却是辅国公以上爵位的人所生的女儿的称号。
但是在清朝“公主”和“格格”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格格”在清朝还可作为非正式称号来使用,而公主则不可。在清朝“格格”有时候还被用于对一些身份特别尊贵的女性的尊称,且这个女子不是王公贵胄之女,比如在康熙时期,曾经抚养过康熙的苏麻喇姑就被人尊称为“苏麻喇额涅格格”。同时在清朝一般情况下除了辅国公爵位以上所生的嫡长女会在十岁的时被赐予“格格”的封号,其他的次女有时候并不会那么早就给予封号,那么这个时候在平常的日子,她们也会被人称为“格格”,但这只是尊称,并不是正式的封号。此外,在清朝还有一类人也可称“格格”,那就是清朝亲王的妾,她们有时候也会被称格格,这类人地位一般是在侧福晋、庶福晋之下,比如《清史稿》中关于孝圣宪皇后的记载中就有这么一段话“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所以说总的来说“格格”的称号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严格,它的定位并不明确,而“公主”的称号在清朝却是被固定下来的,那就是只能是皇帝所生的女儿才可这么称呼。不似“格格”那般可以用在很多的女子身上,比如王公贵胄之女、地位尊贵的女子和亲王的妾等等,总之就是没有像“公主”那么的严格。而这也许就是清朝“公主”和“格格”最本质的区别吧。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哪个级别高,这两个称号有什么区别呢?
每次看清宫剧都能发现一个问题,总会出现格格和公主两个称号,比如我们能看到有些王爷的女儿也会称格格,皇家的女儿有的称为格格有的称呼公主,还有称和硕公主或者固伦公主等等,到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个级别更高一些?
其实早期格格只是满族大户人家小姐的一种称呼而已,在清朝入主中原后才开始有了一定的特殊含义,只有一些贵族待字闺中的姑娘才称为格格。还有一类人也会被称为格格,就是一些王公贵族没有正式封号的小妾,比如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就曾经是雍正做王爷时候府邸的格格。当然我们从这些也能看出实际上格格只是满清的一种称呼,没有正式的封号。
按照清朝的制度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一般皇后的嫡女被封为固伦公主,庶出的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同样的满清王爷所生的嫡女被称为郡主,庶出的多数则没有封号,当然这些都是在被册封之后才会有相应的等级,如果没有被册封那么只能被称为格格,即便是皇后所生也是一样的结果。
总的来说,格格应该只是一个称呼,没有专门的等级和待遇,但是公主不一样了,有专门的封号,就像做官有品级一样,所以自然也是公主的级别要高于格格,尤其在没有获得封号之前,所有的皇室女子都只能被称为格格,同样的格格也不是只代表皇室的女儿,还有可能是王亲贵胄的小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