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说话不喜欢用第一人称,如何引导抑郁症患者说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传统意义上,抑郁症的诊断是需要面见和深入交流的,之后专家和医生会根据一系列症状和身体变化做出较为确切的评估和判定。
当我们普通人还沉浸在根据症状和一般性资料做自我诊断的时候,心理学家却走在科学的前沿。他们将诊断不断细化、专业化,并且进行了大量实验,并结合大量复杂的案例总结出了一个新的结论。
或者,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抑郁症患者的文本佐证:抑郁症者更喜欢在语言和文本中用一些消极而极端的词语,并且,他们在人称指向描述的时候,更多用的是“我”,这个第一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传统意义上,抑郁症的诊断是需要面见和深入交流的,之后专家和医生会根据一系列症状和身体变化做出较为确切的评估和判定。

当我们普通人还沉浸在根据症状和一般性资料做自我诊断的时候,心理学家却走在科学的前沿。他们将诊断不断细化、专业化,并且进行了大量实验,并结合大量复杂的案例总结出了一个新的结论。

或者,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抑郁症患者的文本佐证:抑郁症者更喜欢在语言和文本中用一些消极而极端的词语,并且,他们在人称指向描述的时候,更多用的是“我”,这个第一人称名词来描述。

这个说法不是一家之谈,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结合了大量的患者数据、病例分析和科学测量得出的。所以,现在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流程中,也已经将这个观点纳入考量。

一、第一人称的使用

测评者:美国的几所大学和德国的著名大学心理实验室

实验方法:问卷调研

实验对象:随机甄选的四千七百人

问卷内容: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当下自己的心情、经历和生活状况

测评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在描述生活方面的用词指向性

测评结果:其中没有罹患抑郁症的人,在用词方面偏向中性和积极,偶尔也会使用负面和绝对性的词语;而抑郁症患者则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的“我”来表达当下的情况和现实。

测评结论:人称代词的特定指向性反映出个体的内心动态和聚焦点,频繁的用我这个指向性极其明确的词语,正好印证了人们潜意识中的“自我”在意识和感知中投射的比例之大。后来,这个实验被著名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收录。

二、消极而极端的词语

英国University of Reading著名学者Mohammed Al-Mosaiwi对此类说法表示赞成,但是,他并没有止步如此,Mohammed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更明确的、可作为诊断条件的学说:极端而消极的词语的使用频率可以纳入诊断抑郁症指标,这项指标比第一人称的使用更具有指向性。

他总结了六千多名在不同论坛中的发言人的用词后发现,“全都”“肯定”“完全”“所有人”这些绝对性的词语更多出现在抑郁症和自杀心理等言论中比较多。

这恰好和抑郁症患者的世界观和认知角度不谋而合,在得了抑郁症以后,很多人的世界观和认知方式发生很多变化,更多的人呈现爱憎分明、非爱即恨的情感状态。

所以,体现在言语和文字上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自杀以及做一些极端的事情也时常在他们身上发生,就更加印证了这种说法和实验。

由此看来,如果一个人经常使用第一人称说话,并且伴随着很多消极而极端的词语,那么,他极有可能是抑郁症患者了。

但是,这个诊断方式只是适应于专业人士的评估和诊断方面,对于普通人的自查和自我诊断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轻易使用这项评估标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4005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借呗有可借额度有借不了「借呗有额度但却无法借用可能是你触碰了这几个雷区造成的」 下一篇:雷达表怎么样是几类手表,雷达手表价格档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