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从希腊荷马史诗看希腊社会形态
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转型阶段大多都会经历从小国寡民的城市转化为地区性的王国,最后成为拥有跨地区领土的大帝国。但由于各个文明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民族、思想的不同,在这三个阶段的过渡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都不尽相同。
本文将浅析古希腊城邦在帝国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的困境及其转型趋势来分析为何古希腊未能发展成为帝国。
为什么古希腊未能向帝
对于古代世界文明转型时期的研究是史学界常常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对古代城邦文明转型时期历史现象的讨论研究,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转型阶段大多都会经历从小国寡民的城市转化为地区性的王国,最后成为拥有跨地区领土的大帝国。但由于各个文明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民族、思想的不同,在这三个阶段的过渡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都不尽相同。
本文将浅析古希腊城邦在帝国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的困境及其转型趋势来分析为何古希腊未能发展成为帝国。
为什么古希腊未能向帝国时代转型?——古希腊转型所面临的的困境
希腊城邦在发展的晚年时期陷入危机时,并没有像古罗马那样在共和国晚期成功建立帝国陷入危机的希腊城邦其实并不具备建立帝国的动力和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希腊人“城邦本位主义”思想影响
正如弗格森曾说:“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他们可以无限制的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
古希腊人一直以来坚守的“城邦本位主义”思想阻碍了古希腊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存在着许多的有着一定规模土地,人口数量,并且实施公民团体的集体治权的小国。这是深深扎根于希腊人的理想之中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会现实。
追求平等的希腊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尊重他邦的独立和自治这样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便是城邦之间刀兵相见,也极少会发生征服另一城邦的事件。希腊人所设想的独立自主的理想国家较为狭隘,一直都未能超出城邦范围。亚里士多德曾把人比作“城邦的动物”。
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城邦内部的公民人口基本上都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在希腊的城邦时代,外邦人的地位非常低,极少出现授予外邦人公民权的事例。反观古罗马转型时期,外邦人被广泛政府授予公民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再看希腊城邦之间的冲突战争,更像是一种军事同盟的对垒,并非是统一战争,更加不是帝国创建所要进行的征服战争。像在希波战争之后建立起的“雅典帝国”或公元前4世纪的底比斯称霸。最多体现出了一种军事同盟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
(二)古希腊转化时期的经济基础并没有遭到破坏
在公元前四世纪后,希腊城邦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但作为城邦之本的中小土地所有者占据公民主体的土地占有结构并没有遭到根本破坏。所以古希腊并没有出现像古罗马转型时期那样存在大量无产者的现象。
可见,古希腊城邦政体是较为稳固的。但想要建立帝国,必然要有权力集中的明显趋势,这也是城邦向帝国转变的政治要求。但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稳固,并未构成形成帝国的趋势和条件。
(三)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泛希腊主义”的影响
希腊人对于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很早就已经形成。这导致希腊难以存在一个统一思想的基础。在希波战争后,希腊人的民族思想进一步加强,形成了明确的“希腊人”和“蛮族人”的区分。民族认同感在外族入侵的背景下大大加强了。
当然,希腊城邦在继续保持自身政治文化特色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开始认识到了一些希腊城邦之间共有的东西,例如,雅典使节曾出使斯巴达,向他们保证不会背叛希腊人和投靠波斯人,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和宗教崇拜以及共同的生活方式。”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愈发浓烈。
但在我看来,这或许并非是为希腊统一和帝国建立做足了思想准备,而更像是服务于城邦统治和城邦体制的政治需要。所谓“城邦动物”,即在希腊人看来,他们和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是希腊人生活在城邦之中,而非希腊人不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是植根于城邦之中的。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希腊文化认同感的结果是维系城邦的统治。
最终,古希腊转型时期的雅典政治家伊索克拉底,作为“泛希腊主义”的代表人物,希望能够在此时找出一位能够控制希腊局面的城邦霸主,以此来结束城邦混战,重新回到原来和平稳定的“希腊大城邦”时期。
伊索克拉底选择了马其顿,但马其顿一直孤立于城邦社会之外,实行君主制城邦。伊索克拉底想要证明自己选择的合理性,必须要证明两个问题,首先,马其顿人是不是“希腊人”,其次是马其顿作为君主制王国是否有资格统治希腊各城邦?
在马其顿人的归属上,希腊内部出现了两派,一派主张马其顿人是“希腊人”的一员,另一派认为马其顿人是外邦人。当然最终的决定力量还是马其顿本身。马其顿王国凭借着强大军事实力,同时利用希腊内部的纷争,成功结束了城邦混战的局面。但最终结果并非“亲马其顿派”所愿,希腊城邦开始失去从前的独立自治,全部归入了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希腊城邦时代覆灭。
希腊城邦在转变时期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希腊城邦走向覆灭,王国时代来临并非是希腊城邦内部的发展需要,而是外部作用的推动产生的结果。但我们也要看到另一方面,“城邦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希腊城邦内部缺乏转变成为帝国的内战动力。但打破民族政体和文化的狭隘界限发展成为统一大国是希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古典时代开始,不论是希腊人的思想观念还是从政治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希腊城邦在转变时期的发展趋势。
(一)“雅典帝国”的建立
希腊世界中,城邦争霸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主旋律。但这其中也蕴含着古希腊走向更大规模国家的要求,以提洛同盟为基础的“雅典帝国”的建立就是希腊走向统一的一次大的尝试。
雅典帝国开始对同盟各邦在经济、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全面插手和控制政策显现出了古希腊建立帝国的特征,这些控制手段和以往奉行的“城邦本位制度”是相背离的。虽然最终雅典帝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覆灭,但其体现出的政治统一愿望和要求是不可否认的。
(二)希腊人的民族认同开始松动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希腊人的民族认同观念开始发生了一些松动的改变。首先,在民族认同形式上,原本的通过虚构谱系将血统追溯到祖先来定义希腊人的做法改变了,转变成为通过与外部族群的对立基础来定义希腊人,例如和波斯人的对立。
此外,在民族认同的内容上,原本的“族群”认同开始向“文化”认同转变,希腊人开始通过语言、宗教文化来定义自我,新的标准明显更加的灵活和宽泛,马其顿能够脱离“蛮族人”的头衔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
由此可见,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正在经过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个别主义”和“泛希腊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强化。新崛起的马其顿人也因此做好了作为“希腊人”向“蛮族”的波斯人做好进攻的准备。
(三)公民集体观念日益淡薄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泛滥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城邦政体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由此诞生的一些学者们,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试图通过城邦体制的优化和改造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并没有什么效果。实际上,城邦体制意识的弱化是城邦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够寻求新的出路。
结语雅典城邦体制想要向帝国体制转型,并非是短时期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和艰难的发展过程,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帝国对于地方的有效统治。统治者们需要面临很多的难题。
在我看来,尽管古希腊城邦体制的发展较为稳固,但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帝国这种历史发展趋势是不能变的。“城邦本位主义”的传统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希腊人,通过各种方式来阻挠帝国的发展,最终还是被历史长河冲刷淹没。马其顿王国对希腊的征服是必然的趋势,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是这种历史趋势的产物。
正如廖学盛在《试论城邦的历史地位和结构》中所提到的“不管在世界的哪一地区,或迟或早地要被地域比较广阔的靠常备军和官僚机构进行统治的高一级的国家组织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所取代。”纵使古希腊的城邦体制较为稳固,最终也会因为城邦力量相比于国家更为弱小而被更高一级的国家组织取代。
古代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何没能形成大的帝国多以城邦?
古希腊因为多山地沟壑,没有大片的平原,农业经济不发达,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多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古罗马起源于邦国,随着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古代希腊没有扩张成大国的原因?
古代希腊没有扩张成大国的原因是与古代亚非大河文明不同,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提供了希腊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了众多的小国。古希腊”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名字,它在古代世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从而使它成为整个西方世界当之无愧的文明摇篮。但是,古希腊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一个民族的称呼,是古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区域的通称。最初,它指传说中的希腊人始祖所居住的希腊半岛中部偏北地区,后来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因而用以泛指所有希腊人聚居之地。
希腊世界主要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三大部分,位于欧、亚、非三大洲古代文明交汇要冲。美丽的爱琴海在古希腊东部,众多的海岛与小亚细亚半岛共同构成了东部希腊的广大地区。希腊本土位居希腊世界中央,东有爱琴海,西有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希腊地区的显著特色是群山连绵、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从气候条件上看,这里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非常宜人,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东地中海的小亚细亚、叙利亚与埃及,西地中海的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等地,由于同属地中海式气候,虽与希腊不在一地,但与希腊的自然环境极为相似,所以成为希腊人理想的殖民场所.
整个古希腊历史大致可以分为爱琴文明(青铜时代、早期城邦时代)、荷马时代(铁器时代、英雄时代)、大殖民时代《城邦兴起)、古典时代(城邦繁荣)、希腊化时代(城邦衰落)几个时期。其中,爱琴文明是全部希腊历史的起点。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人在地中海建立起诺萨斯王国,由此开始了希腊人最早的海上事业。他们制造了一种木桨和船帆并用的柏树船,依靠两面舵槽行驶.这种船的特点在于船头高翘,中间甲板上有小舱,船尾有一个冲角。根据不同的用途,桨帆并用船大体上可分为装货的重型船和从事海战的轻型船两种类型。当时,克里特人海上贸易盛极一时,贸易范围已扩大到整个地中海区域,西至欧洲最西边的比利牛斯半岛,东达地中海东岸的膝尼基。公元前1450年左右,由于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克里特文明突然间衰落。
古希腊文明有一个从南部逐渐向北部推进的发展过程。自克里特文明衰落以后,爱琴文明向北发展,借助于航海活动,在希腊本土兴起了迈锡尼诸城邦。希腊人航海的历史悠久而且影响巨大。在爱琴文明第二阶段,富于智慧的迈锡尼人运用成熟的航海技术,远征长期与其争夺海上霸权的小亚细亚半岛西端的特洛伊人。经过荷马时代的倒退以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进人古风时代,这是希腊人向外大规模探险与殖民的时代.也是城邦重新建立的时代.希腊史上发生过两次大移民和大殖民运动,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二千年纪末到一千年纪初,主要是北方多利亚人部落迁移南下.第二次发生在希腊城邦形成过程中,海外殖民城市成为希腊城邦制度的发源地。
希腊早期的海外探险殖民,不同于古代民族一般的迁移,更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古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往往由某一城邦发起,该发起城邦被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形成新的殖民城邦,这就是“子邦”;再由子邦创立“孙子邦”,形成更多的城邦.它们彼此间保持着相互独立与平等的关系.并不存在政治上谁隶属于谁的问题。由于这种关系,母邦与子邦、孙子邦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双方互通有无,皆可获利.广泛的殖民城邦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使希腊世界东连接埃及、叙利亚、巴比伦等东方文明地区,南通往非洲内陆,北出黑海,西达中欧,构成了一个海洋与大陆相互交错、东方与西方密切联络、前所未有的地中海世界的经济贸易圈,远远超过仅限于地中海部分海域的爱琴文明的地域范围。
一般情况下,希腊人殖民扩张是有组织的城邦建立过程,移民往往由母邦提供领袖、船只和所需的各项生产资料,这样到达殖民点后可顺利地进行农工商贸活动。通过殖民的形式建立城邦,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母邦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人口增加与耕地有限的突出矛盾,也有的是因为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导致的农民谋生问题,还有谋求商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和开辟市场问题,以及国内政治斗争中失败者的出路问题等等,这一切均构成早期希腊人在地理发现的基础上建立新城邦的原因。
大殖民时代,希腊人地理扩张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东方,由色雷斯经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到黑海沿岸建立贸易站,通过吸引大量移民,逐渐使之发展成殖民地城市;二是西方,到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到法国南部和西班牙沿岸开辟殖民场所。三是南方,主要到北非的利比亚和埃及开拓殖民地。公元前750年左右,优卑亚岛最先开始殖民活动,岛上的希腊人向西远航,来到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皮提库萨岛,在此建立起殖民点,组成了最早的殖民城邦。其后不久,又在皮提库萨岛对面的意大利土地上建立了丘米城。以此为起点,直到公元前6世纪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希腊殖民者在广阔的地中海世界的探险、殖民与建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除了东面因有东方各国存在,仅在埃及、叙利亚建立少数几个商栈外,希腊人探险与殖民势力在南部抵达非洲的利比亚至突尼斯沿海海岸,西面进人意大利、伊利里亚(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和法国南部沿岸,北方进人色雷斯,并通过赫勒斯湾海峡进人普罗朋提斯海,又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直达黑海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及高加索等地),在这些比希腊本土不知大多少倍的海岸地带,建立起众多的殖民城邦。据统计,在此期间参加殖民的希腊城邦(包括母邦、子邦、孙子邦)共有44个,在上述各地新建城邦在二百个以上,犹如雨后池塘周围彼此呼应的青蛙一样心。面对为数众多的分布于地中海、黑海地区的希腊城邦,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形象地比喻说,它们就像一条密缝于“蛮邦原野’这片大织锦上的花边。”
古希腊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皮提阿斯(Pytheas,约公元前360---前290年),出身于马赛利亚(Massilia,今法国马赛)殖民地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既是一名海员、商人,又是一名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著有《大洋记》和《大地志》两书,现在都已经失传。公元前325年左右,他装备了一条船,带领25名水手和1名高价聘请的领航员,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探险远航。他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商道,通过这条商道可以到达传说中的锡岛。他的航行可能是在得到一批商人的资助后开始的,总航程约7000海里,但此次探险所花费的时间没有记载。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迪太基人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皮提阿斯选择的航线是由马赛利亚出发,向东经爱琴海朝北进人黑海,上溯第聂伯河、维斯杜拉河而人波罗的海.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出直布罗陀海峡,进人大西洋后,沿欧洲西海岸北上;然后向西经过日德兰半岛,在北海中向西北航行,到达设得兰群岛、法罗群岛,再南下经过不列颠群岛、比斯开湾,最后顺利返航。
关于这次远航的情况,虽然古代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斯特拉波、波里比阿、安拉托多尼、老普林尼等均有记述,但关于皮提阿斯的航路、发现等问题存在不少争论。不过,他的主要贡献似乎打消了人们的种种疑虑:他到达了北纬63’的地方,证明那里有人居住,在此之前人们到达的最北纬度是540。他记载了所到之地持续一个月的白夜,这显然是指夏至前后的极地一带.还记载了一个“凝固海”的情况,说海水稠如糊状,船不能通过,也不能步行,只能绕航前进。这个“凝固海.,极有可能指分不清大地、天空和海洋的一片模糊的景物。他报道不列颠岛的总体概貌呈三角形,绕行一周约长40000希腊里(约合7000公里)。不列颠岛呈三角形比较符合实际,但绕行一周的实际长度约5000公里,与他的记录相差太大.他观察了大西洋潮汐,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月球运行的规律来解释潮汐现象。他还描述了比斯开湾的形状,并把它第一次描绘在地图上。他记载了图勒岛、丰桑岛、卡西威里德群岛等地的物产和风土人情,其中包括冻土地带生长的植物和当地人们的生活。他还计算出马塞利亚在北纬43.上(实际上是4301752"),黄道与赤道之间的斜率为23049。虽然他的记载有荒诞不经和夸大其辞之处,在很长时间里误导过很多人,但这次远航更新了人们对世界范围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因此,皮提阿斯被称为第一个极地地理探险家,同时也是第一位对海洋作出科学考察的海洋探险家。
后期希腊的海上探险成果也很显著。公元前338年冬,北方马其顿国王排力二世(公元前359一前336年在位)在科林斯召开泛希腊大会,马其顿王国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确立起来。两年以后,膝力二世在他女儿的婚宴上被人刺死,王位由其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王子继承。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6一前323年在位)率领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开始了他惊天动地的远征行动。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军队向东渡过黑海海峡,很快占领了西亚、中亚、埃及和印度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通过武力征服,他用不到十年的功夫,迅速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就是闻名古代世界的亚历山大帝国或马其顿帝国。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占领印度后,任命尼阿卡斯为舰队司令,希望考察从印度河口到波斯湾北岸的海路。这是马其顿统治期成果最大的一次地理探险活动。
在向保护神宙斯献祭后,马其顿舰队按计划启程了。一开始舰队很顺利,航行一段时间后,来到一处又大又好的海港,尼阿卡斯将它命名为“亚历山大港”。这里风很大,为了避风和防备土人抢劫,马其顿士兵们在营地周围垒起一道石墙。舰队就停泊在这里。他们以大海里的牡蜗、淡菜和刀鱼充饥,在这里前后呆了33天。风力减弱后,尼阿卡斯率舰队离开亚历山大港,不久又来到一个险要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水道位于两座极度狭窄的山崖之间.舰队通过时左右两舷的船桨几乎能碰到山崖两边的岩石。几天以后,舰队驶人一个圆形海港,人口处非常狭窄,但港湾本身宽大开阔,水深而平静。据说,有一位娘娘最早在这个地区称王,当地人就把这个海港叫做“娘娘港”。马其顿舰队驶出港口后即遇上了大风浪,尼阿卡斯率领的舰队只能在海岛与海岸之间小心翼翼地航行。船员们发现,当地的海岛上丛林遍布,海岸上长着许多粗大的树木。后来,舰队又在一个港口停泊,因缺少必需的淡水补充,船员们只得到内陆去寻找饮用水.最后,他们从一个水坑里取了一些淡水带回船上。
当尼阿卡斯率舰队航行到卡巴那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撞击着海岸。恶劣的气候条件使他们损失了两艘战舰和一艘大帆船,所幸的是由干舰队离海岸较近,对干船员的安全并无大碍。余下的船员继续前进,后来来到了考卡拉。由于长期的海上生活,船员们倍感劳累,尼阿卡斯命令他们到陆地上扎营,养精蓄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舰队再次扬帆启航,不久到达了托莫拉斯。他们发现岸边有许多小屋,屋里的土著人光着半截身子。见到舰队和那些不速之客时,土著人感到非常震惊,于是手持粗大的石制长矛,摆开阵势,准备打退这些人侵之敌.但是,和文明世界相比,土人显得很落后,穿的是兽皮,浑身长毛,披头散发,满脸胡子。虽然他们的指甲坚硬,可以撕开鱼、肉之类的食物,但他们处于石器时代,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马其顿人的对手。所以在交战中,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捉,只有一小部分逃脱,躲进了山林。
尼阿卡斯指挥舰队沿海岸继续航行,到一个叫做卡利巴的地方后抛锚上岸。岸上有一个村庄,村庄附近长着椰枣树,椰枣呈绿色,还没有成熟。村民们非常好客,他们给马其顿船员送来了羊和鱼等食物。这里近靠海岸,羊没有草吃,只好吃鱼,所以羊肉与别的地方不同,吃起来鱼腥味十足。离开卡利巴,舰队航行到达达苏伊扎,此时船上的粮食快吃完了,船员们只好上岸寻找可以吃的东西。达苏伊扎附近岸边有一个小镇,镇上的居民把用瓦盆烤熟的金枪鱼、烙饼和椰枣送给来自远方的客人吃,以示他们的热情好客。但是,尼阿卡斯却恩将仇报,竟然命令船员包围这个小镇子,逼着当地居民交出他们的主要食物—鱼粉。
尼阿卡斯的舰队日夜兼程,沿着阿拉约海北岸前进。缺少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已司空见惯,他们甚至吃过椰枣树叶。在特罗亚上岸后,船员们饥饿难忍,就去抢劫村民的粮食,还夺走了村民饲养的七头骆驼。当舰队经过“食鱼者”地区时,船员们不仅在这里第一次看见了大鲸鱼,吓得手里的船桨都掉了,而且还对“食鱼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食鱼者”趁潮退时捕鱼,捕的是退潮后搁浅在洼地里的鱼。他们把鱼网撤在水洼里,捞上许多大大小小的鱼.对那些又小又嫩的鱼,“食鱼者”当场就生吃.对那些大的咬不动的鱼,他们便把它们凉晒起来,晒干后砸碎,磨成鱼粉,做成鱼面饼。世上的事情真是无奇不有。据说“食鱼者”住的房子是用鱼骨盖起来的,屋梁也是冲到岸上的大鱼的骨头,屋门则是用扁平的鱼骨做的。
尼阿卡斯率领舰队穿过波斯湾与阿曼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进入美丽的波斯湾。波斯湾东岸景象焕然一新,青山绿水,果树成林。尼阿卡斯要求舰队在阿那米斯停泊下来休整,他得知这里离正在内陆地区行军的亚历山大大帝很近,于是率一部分船员前去寻找他们的王。两军会师时,亚历山大几乎认不出尼阿卡斯一行了:他们留着长发,衣衫槛褛,面黄肌瘦,浑身带着盐溃.马其顿人的海、陆两支队伍各自重新上路后,尼阿卡斯率舰队经波斯湾东岸中部,驶人北端的卡塔德尔比斯湖。湖中的浅水部分有很多淤泥,泥深且枯。水手们为防备船只搁浅,就在浅水处插上标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驶人深水区。不久,当舰队抵达幼发拉底河口时,尼阿卡斯获悉亚历山大此时正率大军向波斯都城苏萨推进。于是,尼阿卡斯命令舰队改变航向,朝底格里斯河前进,并在一座浮桥附近与亚历山大统帅的陆军再度会师。至此,此次探险活动宣告结束。
后来,尼阿卡斯在《沿岸航行记》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他的海外探险经历。亚历山大回到巴比伦后,曾派几支小分队考察了波斯湾。他还派遣阿拉克西克拉特环绕阿拉伯半岛,考察了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海上航路。马其顿人的探险活动,拓展了希腊人的视野,增加了见识,促进了亚历山大帝国境内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