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电视剧大宅门评分,大宅门各版本的评价

《大宅门》是几代人少有的共同回忆。
21年前,每天晚饭后,全家老小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那声“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等待那扇打开的“大宅门”,甚至很有仪式感。
在这个电视剧井喷的时代,我们却再难找到一部像《大宅门》这样,深深扎根在脑海的好剧。
01
清末年间,京城最有名的药铺是白家百草厅,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认准白家老字号。
光绪六年,白家二少奶奶诞下一子,刚出生时,一声不哭,越打他,反倒越笑。
见惯风浪的祖父白萌堂都觉得惊奇,转身挥笔

《大宅门》是几代人少有的共同回忆。

21年前,每天晚饭后,全家老小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那声“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等待那扇打开的“大宅门”,甚至很有仪式感。

在这个电视剧井喷的时代,我们却再难找到一部像《大宅门》这样,深深扎根在脑海的好剧。

01

清末年间,京城最有名的药铺是白家百草厅,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认准白家老字号。

光绪六年,白家二少奶奶诞下一子,刚出生时,一声不哭,越打他,反倒越笑。

见惯风浪的祖父白萌堂都觉得惊奇,转身挥笔赐名“白景琦”。

白景琦何许人也?上至60、70后,下至90后的电视观众,应该都对“白景琦”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2001年,以白景琦为主角的家族电视剧《大宅门》在央视首播,以17.74点的收视率狂揽年度收视冠军。

如今,《大宅门》豆瓣评分是9.3,在国产电视剧中稳居前三十。

这块试金石还敲开了后续《乔家大院》《闯关东》系列。

然而这样一部首开先河的良心之作,若论奖项,却几乎是颗粒无收。

仅在七年后,导演郭宝昌收到了第三届电视剧风云盛典终身成就奖。

领奖时,郭老说:“提起《大宅门》几乎没什么高兴的事儿,它被所有奖项拒之门外。能够拿到这个奖,我很意外。”

没有大奖加身,却依然收获空前关注,时至今日还维持着高人气、高收视、高口碑的“三高”记录。

此为《大宅门》的第一重传奇之处。

多年后,再回望这部电视剧,才发现有诸多传奇可书可写。

02

传奇之二:

演员对戏有信仰。

50岁的斯琴高娃,为竞争二奶奶白文氏,两个月减了16斤。最后在开机仪式上,激动地给选角导演跪下,导演一时激动,也冲她跪下。

“一个好的角色对演员来说,其实就是一段好的人生。”

这段好的人生,当真值得倾囊而出地奉献。

蒋雯丽一开始就看中了白玉婷的角色,郭导起先不同意,让她饰演杨九红。她先推荐了何赛飞,又再三请求下,终于演到了心仪的白玉婷。

白玉婷的发型为了符合年代感,都是用火钳烫出来的。烧热的火钳碰上头发,滋滋冒白烟,基本上烫一次,头发就毁了。

毁了就毁了,大不了就剪了。所以演完白玉婷,蒋雯丽就立马剪了短发。

试问现在哪个当红女演员有这样的魄力。

当时还流传一句话,“《大宅门》里的三爷,少给钱也演。”

郭导力排众议选中了刘佩琦。

最早听到消息,却最晚收到官方通知的刘佩琦,为了“三爷”,一连推了12部戏,只为《大宅门》腾出档期。

拍摄期间,父亲去世,他在剧组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戏比天大,只能演完再奔丧。

若说“三爷”是少给钱都能争着演,那白景琦则属于不给钱都抢着演的角色。

在郭宝昌导演把能想到的男演员都筛选一遍后,角色落到了陈宝国头上。

饰演青年白景琦时,已经40岁了,每天得把脸用化妆手段绷紧,皱纹一褶褶撑开,十分受苦。

拍摄期间,他身体不好,一半的时间都靠吃药维持着。医生让他躺在病床上休养,他不顾劝告,拔了针头就往片场赶。

“一个演员一生不会有三五次的机会,这样的角色一生可能就一次,也可能没有。”

一个敬业的好演员心中,戏比天大,比命还大。

演员拼命,导演郭宝昌更是老当益壮。

年近花甲的郭导,每天熬大夜盯片场,事无巨细都得操心。

整部戏拍得年轻演员都吃不消,他累得够呛也说“没事儿”。

毕竟为了这部戏,他等了一辈子。

郭导献上的不仅仅是一部剧,而是生命的全部。

演员们出演的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而是一段人生。

03

传奇之三:

主角低片酬、大咖零片酬。

郭导给剧组制定了两条规矩,一是无论多大的角儿,都得亲自对戏。

这样全剧组上下,人人眼里都只有戏,没有那么多歪风邪气。

二则演员片酬最高一万一集。

陈宝国、斯琴高娃两位贯穿全剧的主演8000元一集。

当时已经爆红的陈宝国,为了郭导不惜退组违约。

1996年,《大宅门》第一次开机,才拍三集,因为组里内乱,郭宝昌被架空出局。

陈宝国本来就冲着郭导的剧本和名声来的,就把已经到手的9万片酬,拍到桌上。

“对不起,只要不是郭宝昌导演,我就不参加了。

做爷们得仗义,郭导用四十年写这么一部伟大作品,我们得尊重。”

其余很多来客串的腕儿,分文不取。

张艺谋从大连赶来,不但没要钱,还自掏腰包给随行助理垫路费。

郭导这两个规矩,为剧组保驾护航,从开机到杀青,气氛都其乐融融,耍大牌、旷工、替身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

一群人不为酬金,挤破头来争取一个角色,除了作品优秀外,更有一种互相信任、互为陪衬的人情味儿在。

如今看来,《大宅门》这样的拍摄经历,就像个遥远的乌托邦。

04

传奇之四:

学院派第五代导演,集体出镜。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姜文、陈凯歌、田壮壮全都在《大宅门》里露了脸。

不只是露脸,为了出演一些边角料的小角色,他们还都剃了头。

张艺谋说:“到您这儿,我的头全交给您了,您说怎样剃就怎样剃!”

张艺谋客串大太监李莲英,演得臊眉耷眼、弯腰屈膝,奴才相儿十足,一点也没了往日老黄牛似的忠厚。

这场戏郭导亲自剃头上场,和他搭戏。

“他来《大宅门》是捧我的戏,我就再捧他。”

本来陈凯歌只用剃鬓角,他嫌拍出来不够逼真,主动剃全乎了。

田壮壮滴酒不沾,为了出演醉酒的日本军官田木,猛灌一整瓶二锅头,实打实地醉了。

拍完这一场,醉得不省人事。

往前退二十年,1982年,田壮壮、张艺谋、侯咏他们的毕业作品《红象》就是郭宝昌审的。

那部电影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第一声吼叫”。

这一吼,能不能发出全在郭宝昌。

他时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艺术中心副主任,专门负责审片,有了他的明确意见电影才能过。

《红象》让广西厂发现了张艺谋,给了大龄毕业青年张艺谋一个好去处。

再后来,他拍《一个和八个》,审查不过去,就是郭老鼎力支持。

郭宝昌对第五代导演有知遇之恩,多年后,这群小子纷纷成了中国电影圈的领军人物。

这个恩,必须得报!

郭导的作品,必须鼎力支持!此为仁义之情。

在郭导每年举办的一次第五代导演聚会上,他们集体决议了参演《大宅门》。

有一场戏,郭宝昌、张艺谋、姜文全上了,就由田壮壮当起了执行导演,侯咏负责拍摄。

呵!这阵容空前绝后!

06

传奇之四:

三毁四写,历时半个世纪。

剧本到底多好,值得这些腕儿都来支持。

拿姜文先举个例子,他说在家看剧本都是早上蹲马桶的时候,那天拿起《大宅门》,一看就傻眼了。

“不行,这是不能在厕所看的。”

于是每天洗漱完毕,要沏壶茶,端坐着正经地看。

也不是像看小说似的,连着读下去。他看完前半段,赶紧合上,琢磨后面怎么写,再打开看看剧本走向。

“还是郭导的剧本好,所以我愿意来。演不了七爷没关系,随便来个什么角色,我串也行。”

剧本的创作要追溯到16岁的郭宝昌。

幼年时,亲生父亲沿街乞讨,饿死在路边,走投无路的母亲转手把他卖进一户富贵人家。

他在宅门里是个出身卑贱的外人,长大后,走出宅门,回顾这一切,他有了写下来的冲动。

第一版写了八年,24那年,稿子被当成为给资本家树碑立传而没收销毁了。

文革时,发配干校,他二度创作。每天都被揪出来批斗,朝不保夕,唯恐稿子被发现,性命攸关,索性亲手掷到火中,焚烧一空。

从干校出来,反动派的帽子还没摘,他就急忙遮遮掩掩地又三写《大宅门》,却因和妻子婚变,稿子也被妻子烧毁。

三写三毁,郭宝昌动了把小说写成剧本的念头。

这时候的他,已经45岁了。

写完第四遍,搁笔的那一刻,内心百感交集。

“我心中活了几十年的二奶奶,三爷,七爷,所有人物,都离我而去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干什么。”

有些人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有一些人,一生只用一部,就能证明活过。

07

传奇之五:

四年无人投拍,最终一个月成功建组。

剧本诞生只是个开始,要找人投资绝非易事。

更何况一个电影导演拍这部电视剧,着实不可思议。

《大宅门》的拍摄和创作一样,十分波折。

1996年,第一回开拍,他被人莫名顶了。至于其中的曲折,他也不愿意多透露,只说“很脏”。

后来主演陈宝国罢演,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大宅门》停拍了,所属权又落到了他头上。

那段时间,他每天出门前都很犹豫,妻子说:“你去吧,万一对方不是骗子呢。”

抱着微茫的希望出门,等到回来,都会失魂落魄地对妻子说:“我告诉你,今天我又遇到一个骗子。”

这样的遭遇一连持续了四年。他几乎给所有可能、不可能的人都发了剧本,邀请他们参与。

直到一位老领导给中央电视台的俞胜利推荐了《大宅门》,俞胜利跟姜文一样,翻开就入迷了。

一连二十天,他都不撒手。

先是看剧本,后写推荐信,从审读意见、剧本深度、广度到哲学高度,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可见有多喜欢。

“这么好的本子,必须拍!”在得到上级批示后,俞胜利立马找到了郭宝昌。

在此之前,郭导说:“俞胜利永远都是“寡妇脸“,没什么表情,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难接近。后来说把剧本交给他看,我也没抱什么希望了。”

万万没想到,俞胜利疯狂起来,和他一样。

他打算在一个月内,把从审查到播出所有的手续、需要的设备、资金等统统筹办好。

郭宝昌有所怀疑,他就板着“寡妇脸”说:“我不是让你告诉我能不能做到,而是你告诉我怎么能做到,我来做。”

到最后,几乎动用了央视所有的力量,一个月就组建起了《大宅门》剧组。

后来人们都说俞胜利成全了《大宅门》,他是个疯子、傻子,更是才子。

开机前的一次会议上,郭宝昌上去讲话,站着哽咽了一分多钟,最后说了句:“《大宅门》不拍,我死不瞑目。谢谢各位了!”

08

传奇之六:

只用京剧配乐,京味儿十足。

《大宅门》开拍时,郭导还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演员,无论是谁,不少许懂一点京剧,不懂戏曲,那就是白活,演不好。”

但京剧越来越式微了,他就将《大宅门》的主题曲定为传统京韵大鼓和京剧唱腔。

背景乐也皆用了京剧里的二胡、月琴、唢呐、单皮鼓等。

想运用好这些京剧元素,还得找一位高人。

任务落到了赵季平身上。

不负所望,这位对中国传统音乐最有研究的作曲家,把郭导想要的京味儿全给抖出来了。

郭宝昌本人是个资深票友,五岁起,就在养父的大宅门里看戏,看了一辈子,迷了一辈子。

同样地,《大宅门》里穿插地京剧感染了斯琴高娃,后来她还拜师四小名旦陈永玲先生,正儿八经学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两出戏。

就像王珮瑜所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

09

历数《大宅门》的传奇之处,其实贵在于信仰和人情两个词上。

因为信仰,郭宝昌耗费一生心血,写了《大宅门》。

“我写出来了,拍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死亦瞑目了。”

因为人情,所有见过剧本的人,愿意通力合作,精益求精。

过了这么多年,在荧屏上充斥着各色雷人神剧中,这部剧真实得尤为可贵。

剧中最“混不吝”的三爷,投机倒把,和好事儿作对了一辈子,在家国大义面前,却顶着生命危险,斥骂大汉奸。

无论是三爷、还是白景琦,甚至是没有姓名的白文氏,他们都是历史书上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而这样的一群人和我们一样正是构成历史的大多数。

《大宅门》正是写了这群人。

他们辉煌,他们龌龊,他们顶天立地,他们卑怯猥琐,他们敢爱敢恨,他们懦弱无情,分不清他们是好人、坏人。

可是,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真实地活过。

电视剧大宅门评分,大宅门各版本的评价

豆瓣9.3分,老戏骨扎堆,张艺谋姜文跑龙套,《大宅门》有何魅力

2000年,在央视投资下,《大宅门》二次开拍,导演郭宝昌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20年后,这部电视剧在豆瓣上评分依旧高达9.3分,这在国产剧中是并不多见的。

有人说,《大宅门》是“影视剧中的《红楼梦》”,它讲述了以北京乐家“同仁堂”为原型的白家“百草厅”的兴衰起伏。剧中人物众多,内容繁杂,但老辣的郭宝昌将故事娓娓讲来,丝毫不乱,每一个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大宅门》能够穿越时光,任凭时间流逝而愈益光彩熠熠?

这一切都在于剧本、演员以及导演的“适逢其会”。

一、历经40年的剧本创作

郭宝昌是电视剧《大宅门》的导演,也是这部剧的创作者。

《大宅门》的起源,就在于郭宝昌被收养的同仁堂乐家。

郭宝昌出生于北京一户贫寒人家,因为父亲去世,母亲无力养活,于是把他以八十块大洋卖给别人,但他三姨认为“卖的贱了”,于是将他赎回,重新以三百块大洋卖给郭家——养母郭榕将他收为义子。

郭榕就是《大宅门》中“抱狗丫头”李香秀的原型,她16岁时被卖入乐家做丫鬟,因为聪明伶俐,一直侍奉老太太,为老太太抱狗,后来,老太太的儿子四爷乐镜宇——剧中白景琦的原型企图讨她为妾,但郭榕生性刚烈,要求明媒正娶。

乐四爷也正如剧中的白景琦一样的性格,他不顾族人反对,娶了丫头为妻,但因为不能生育,郭榕便收养了郭宝昌为养子。

那时候的郭宝昌还叫李保常,从小顽劣的他深得乐四爷喜爱,于是给他改名叫“郭宝昌”。

郭宝昌和乐四爷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期间,乐四爷将自己年轻时种种“胡闹事迹”——气跑教书先生,独自在外创业等故事讲给郭宝昌听。

在郭宝昌16岁时,他以乐四爷的故事为基础,开始创作《大宅门》(当时起名《大浪淘沙》),因为被自己的养母发现,养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于是将手稿烧毁。

后来,郭宝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学习期间,他第二次创作《大宅门》,但在那样一个时代,很快因为各种原因,手稿被收缴。

郭宝昌第三次创作《大宅门》,却因为自己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而导致手稿再次被毁——据说离婚时,妻子什么都不要,只要那份手稿,拿到手后就将之焚毁。

几经波折的郭宝昌最终没能完成创作,但在导演圈中,他却成了“宝爷”,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等,都受到过他的鼓励和帮助,这也是后来拍摄《大宅门》时,这么多导演跑来客串的原因。

当时的郭宝昌决定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大宅门》的拍摄,他将自己锁在家中,耗时8个月,终于完成小说,并将其改编为52集的电视剧脚本。

二、难得一见的“老戏骨扎堆”

完成剧本后的郭宝昌开始了电视剧的拍摄,但在拍了三集之后,因为资金问题,拍摄被迫搁置,为此,郭宝昌多方寻找投资方,但被骗了80多次。

正在他深感绝望之时,央视的俞胜利找来,表示央视会资助拍摄。

郭宝昌深知,自己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但若是答应央视的要求,就意味着在演员选择方面自己要做出妥协。

最终,他选择了适当妥协。

于是,2000年,《大宅门》再次开拍,在这部戏中,出现了“老戏骨”扎堆的盛况。

当时,“白家二奶奶”的角色是郭宝昌为自己的妻子柳格格量身定制的,但央视推荐了斯琴高娃。

郭宝昌对妻子表示,如果不是你来演,我怕就不拍了。结果妻子深知这部剧对郭宝昌的意义重大,于是劝说他去拍摄。

对于斯琴高娃出演主角,郭宝昌是不同意的,他认为“斯琴高娃太胖了”,这话传到斯琴高娃耳中,她一下子减掉了16斤,终于换来这个角色。

至于剧中的男主角白景琦,最初郭宝昌已经定好陈宝国,但因为资金的断裂,几年之内,陈宝国一直在等着导演的召唤,为此,他在生活艰难时,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房子。

后来在此拍摄时,央视推荐了姜文和张丰毅来作为主演,但在郭宝昌的坚持下,最终还是由陈宝国出演,姜文在剧中扮演了一个贪财的知府,而张丰毅,则扮演了白景琦的老师季宗布。

稍微翻一下这部剧的演职人员表,就能看到很多熟悉的人物名字——

张艺谋在剧中客串了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

田壮壮客串了一名日本军官,为了演好角色,从不喝酒的田壮壮甚至喝了酒;

陈凯歌从外地赶到片场,导演郭宝昌临时给他加入了一个衙差的角色;

还有后来成为影后的马思纯,在剧中,她饰演白景琦的妹妹白玉婷,这个人物,长大后,就换成了蒋雯丽来饰演;

这么多的大咖,老戏骨参与客串,可见当时郭宝昌在圈里的影响力,也能看出一部真的好剧是多么的吸引人,即使只是临时客串,也让人心甘情愿。

三、因为热爱

如果要问《大宅门》为什么会成为经典,除了剧本的创作与数十年的打磨,导演和演员的用心出演,更重要的,其实是一颗热爱的心。

影视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都是一项工作,如果想把这件工作做好,除了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发自真心的热爱。

因为热爱,导演郭宝昌在自己已经生病的情况,坚持拍摄;

因为热爱,斯琴高娃在剧中勒头绳勒到头肿流脓;

因为热爱,剧中演员真实演出,磕头磕到头破血流。

因为热爱,当时就算片酬极低,但大家依旧甘之若饴。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特效越来越熟练,但是,演员的演技却越来越落后。

慢慢的,我们听说了太多的“数字先生”“数字小姐”,我们见到了太多为演出稍微付出一点就感动得自己天昏地暗的流量明星。

还是那句话,演员也是一份工作,参与其中,就要对得起“演员”这两个字。

在以前,那么艰苦的环境下, 很多剧组“穷到只剩下演技”,但他们奉献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影视剧。

为什么到了现在,整个演艺圈却开始靠绯闻出圈?

《大宅门》已经上映了20年,这20年里,竟然没有新的剧集可以超越它,这是郭宝昌的荣耀,但也是后来者的悲哀。

关于大宅门,大家有那些记忆深刻的片段呢?欢迎留言讨论。

电视剧大宅门评分,大宅门各版本的评价

国内好剧这么多,《大宅门》却被称为国产剧的巅峰,这部剧好在哪里?

今天推一部经典神作——《大宅门》。但与前两部不同的是,《大宅门》不仅评分高——豆瓣上接近九万人评价,分数依旧高达9.3;热度更高,当年播出的时候,堪称万人空巷。

《大宅门》题材运用得当

一开场,你听到的是什么?一段二胡,配着西洋乐器,不突兀,还觉得有点好听。然后正片开始以后,你看到最直观的,就是老北京人儿过着内小日子,虽然主人公家里是财主,但是看起来毫无脱节的感受,你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的心情带入到片子里的地界。虽然我不是北京人儿,但我看这儿还就爱学两句北京味儿。

单单这一点,现时大部分国产剧都做不到,甚至有可能想都没想过。郭老不愧是老前辈,整个剧的细节无一不考究,先不说逻辑,就对于配乐和小人物的刻画,明显看的出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成果。对于一些情节里的小事儿,开始你以为只是作为一个人物刻画的辅助,哪知道这是一个伏笔,后边居然引出了关键的事物,这才恍然大悟:妙啊,妙啊!

虽说是大宅门,但也是老百姓,这种题材运用得当,是非常容易得到观众的共鸣的。人物不像现在的这种主旋律的基调,非黑即白,而且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毛病,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当了一辈子混蛋的贝勒爷,临死所言依然会引得观众有一点点同情,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部剧的主演汇聚了国内众多老戏骨

其中主演陈宝国为了筹备这部戏三年里都没有接其他的剧本,生活拮据甚至到要卖房子来维持生计。斯琴高娃老师也因为拿到了该剧剧中的角色激动地跪谢该剧的副导演,其中饰演白家三子的演员刘佩琦为了不影响拍摄的行程,都未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

该剧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关注,是因为该剧的导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据了解剧本先后三次惨遭毁坏,共历时38年之久。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说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具体的剧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顾一遍。

我们先从导演说起,该剧的导演是郭宝昌,曾在该剧播出之前他曾表示;“这不仅仅是一部剧,而是自己的全部。”与其说该剧是个神奇之作,那还不如说郭宝昌的人生是个传奇。郭导自幼聪明,5岁时就能唱戏,8岁开始写文章,《大宅门》的小说是他16岁时开始撰写。19岁时考入北影导演系,并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这部剧的剧本创作。

这部剧最精妙之处

剧中人物的悲剧,让人惋惜,却又无可奈何。他们都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造就了大时代小命运的史诗之感。百草堂是名满京师、威震关东的医药世家,无论是当家的二奶奶,还是狂放不羁的白景琦,都是响当当的药界巨擘。然而,即使是宅门深处的主人、商场金字塔顶端的成功者、备受尊重的社会人士,是无数中低层百姓们艳羡乃至奋斗的目标,但就连他们,也面对着种种现实的压力:

在清廷执政时期,他们是宫廷政治倾轧所附带的牺牲品;在北洋政府时期,他们要虚与委蛇地与军阀势力暗通款曲;当日本人来时,他们也要面临日伪政权的威逼利诱……这种“个体生命无法对抗时代洪流”的宿命感,与《红楼梦》是如出一辙的。

无论白二奶奶与白七爷是多么力挽狂澜的人物,也无法拖慢历史的脚步,宅门以及其所裹挟的宅门文化、家族关系,终将走向衰落。这样一部电视剧,在京剧历史上,称它为当代《红楼梦》,又有什么过分呢?时代的洪荒中,我们都太过渺小,不值一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4034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肌肉越练越累,喝酒影响肌肉合成吗 下一篇:哲学第一推动力,哲学入门基础术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