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诚信问题,诚信互粉走一波
01 为暴力游戏正名从小到大,“玩游戏” 就被冠上 “玩物丧志” 的名号,每当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屏幕里都是血腥暴力的画面,“ double kill ” 的声音此起彼伏,家长就会皱眉,心里担心孩子爱玩这类游戏,长大不会也爱打打杀杀吧 ……
我们大众
2019 即将过去啦,在 2020 年来临的前夕,让我们想想 2019 年心理学界有什么火爆的、有意思的研究,下面本期《 0 时差心理快报》将带大家回顾 2019 年度 5 个可能打破你的常识的研究,跌破你的眼球~
01 为暴力游戏正名
从小到大,“玩游戏” 就被冠上 “玩物丧志” 的名号,每当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屏幕里都是血腥暴力的画面,“ double kill ” 的声音此起彼伏,家长就会皱眉,心里担心孩子爱玩这类游戏,长大不会也爱打打杀杀吧 ……
我们大众都会很惯性的觉得青少年玩暴力游戏,也一定会有暴力倾向。
但是,一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把扣在暴力游戏上的 “黑锅” 揭开了:玩暴力电子游戏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关!
研究者们收集的 1004 名 14、15 岁的青少年的数据显示,前一个月玩暴力游戏和监护人对他们暴力倾向的评估没有相关性。
这样明确而有力的定论,也可以让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放心了,适度的游戏本身没啥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也不能完全怪罪到游戏身上。
如果能成为电子竞技大神,为国争光也不错!
02 中国人诚信全球倒一?扯呢
《全球公民诚信度》的研究在《 science 》上一发,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在参与统计的四十个国家中,中国公民诚信度倒数第一?
其实文章调查的是钱包里有钱或者没钱和诚信率之间的关系,但可能通过标题和图示,就引导出来这个结论。
研究人员在 40 个国家 355 个城市里,准备了 17000 个假装遗失的钱包,然后扮演捡到钱包的人,把钱包上交给一些社会机构的工作人员,像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酒店、剧院之类。
研究统计的是失主被邮箱联系的次数。
得出的结论便是中国只有 8~20 %的人联系了失主,钱包归还率排名倒一。
网友们的意见不一,有人质疑假装丢失的钱包像个透明包装袋,里面只有钥匙、购物清单、名片,大家根本不会往钱包上想;有人疑问捡到东西交给前台或者失物招领中心,都是等着失主自己来认领,没有确定身份信息谁去主动联系失主;大家最想吐槽的就是邮件联系这一点,中国人大部分用的都是微信,如果留的是电话号码,结论肯定有变化 ……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原文排名的并不是公民诚信度,是研究中钱包的归还率,只是部分媒体引导,加上大家看了标题,就想当然的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哪怕是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的研究结论,在文化差异下,研究方法是否合适也值得大家探讨商榷啊 ……
03 名字决定了人生的好运?
你觉得自己的名字好听吗?小时候有没有缠着爸爸妈妈改名字的经历?
可能我们第一次对名字喜好的概念来源于第一次写自己名字,有的笔画多写个姓就好累了,羡慕别人一两秒就写完 ……
而对于那些相信算个命、改个名就能改变命运的,我们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事实上,一项发表在实验心理学杂志上的文章告诉我们,名字真的和 “命运” 很有关系:
名字发音的音位和人格有关!像 Mona、Owen 这些读起来有响亮的音位的名字,会显得情感丰富、比较愉悦,也有责任心,而像 Katie、Curtis 带有无声停止音位的名字,则会显得更外向。
就像中文汉字中清晰的短音像 “大” 就比鼻音共振音像 “小”,更受欢迎,名字也代表了活力、信赖、富有等等含义。
可能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名字也算是对一个人收集到的第一批信息,有的人名字朗朗上口,也容易记得,有的人名字晦涩难念,每次还要确定下叫的对不对 ……
虽然英文名和中文名还是有所区别,但以后给宝宝取名也是可以参考下的,是希望宝宝更有责任心,还是更随和,更外向?
04 跌倒了,别怕,会有人扶
“扶不扶” 的热议风刮起很久了,大家怕被讹,但道德和善良又不忍心 ……
我们所熟悉的旁观者效应告诉我们,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旁观者的数量增加,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减少了,即便采取了反应,反应的时间也会延长。
也就是说,围观的人越多,责任越分散,大家也就会更少采取积极行动。
但是发在《 American Psychologist 》上的一篇文章可能缓解大家的担忧:旁观者的增加,对公共冲突的干预反而增加了!
这项研究通过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英国、荷兰和南非三个国家真实公共冲突中的情况,一共有219起自然发生的攻击性公共事件。
结果发现,围观的人越多,有人上前帮忙的可能性则越大。
05 一种刻板印象的终结
有人说,独生子女是一种 “病”,又自我,又娇气。大家好像都有一种成见:独生子女要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容易自恋,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也缺乏对别人的尊重。
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在心里好像也默默接受了这个评价,但是今年发表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上一篇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并没有比非独生子女更自恋!
研究通过足够大的样本量,评估了独身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自恋的分数,结果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欣赏和竞争方面得分更低。
所以我们该放下成见,不能对独生子女再有刻板印象了。
不过这项研究是在德国进行的,对其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否适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不管有没有兄弟姐妹,都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尊重他人、包容心强的人~
关于 2019 年打破常识的研究就回顾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祝你有个幸福顺利的 2020 年~让我们共同努力!
2020,爱你爱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参考的文献资料:
[1] Przybylski, A. K., & Weinstein, N. (2019). Violent video game engagement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aggressive behaviour: evidence from a registered report.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6(2), 171474.
[2] Cohn, A., Maréchal, M. A., Tannenbaum, D., & Zünd, C. L. (2019). 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 Science, eaau8712.
[3] Sidhu, D. M., Deschamps, K., Bourdage, J. S., & Pexman, P. M. (2019). Does the name say it all? Investigating phoneme-personality sound symbolism in first nam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8(9), 1595.
[4] Philpot, R., Liebst, L. S., Levine, M., Bernasco, W., & Lindegaard, M. R. (2019). Would I be helped? Cross-national CCTV footage shows that intervention is the norm in public confli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 Dufner, M., Back, M. D., Oehme, F. F., & Schmukle, S. C. (2019). The End of a Stereotype: Only Children Are Not More Narcissistic Than People With Sibling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948550619870785.
心理暗示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
你好,这个应该还和你没有多大自信有关吧?还可能在你生活其他方面有这个心态!其实体育课跑步出现心跳加速,或者感觉腿拔不动特别是在比赛的时候,这个是正常的,因为处于那样相当紧张的氛围,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你需要从心里信任自己,不要拿过去的短处放到今天的生活中来!每个都是有短处的,而如今社会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让别人信任你!诚信辩论会反方资料
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赛(正反方资料)正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宛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丢失诚信留下的就是虚伪:一个企业如果丢失诚信将面临破产危机;而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诚信将会面对堕落与死亡。守了诚信就守了一方净土,守了诚信就留住了成功,守信了诚信,中华民族才能永恒。在此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当一个人在失去了诚信之后,他的出发点还是善意的吗?
谎言终究是谎言,无论它的表面是多么美丽,但是只要你揭开它的面纱,他将奇丑无比。谎言终究是谎言,这是不变的事实,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那都是谎言,都是我们人类不能触摸的伤口。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撒谎,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狼来了》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求刺激、开心,而当狼真的来时,他只有一个人独立去面对,自己去承受,再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因为,可能来帮助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喊叫,以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见,谎言有碍于诚信。
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谎言,说谎是欺骗,欺骗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这些都是打老师就谆谆教诲过。但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没有说过谎言呢?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是不相识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种,但当我们给谎言加上一个“善意”时,仿佛大家都可能接受了,这正是人性弱点的集中表现。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因此,心理学专家们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扯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通过上述多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必然会有碍于诚信。
请对方一辩注意,既是谎言?何来善意?!即是善意!何来谎言?!
谎言虽然为善意,但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所以,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必然会有碍于诚信。
“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借口”!任何使用借口的人都想用它来保护自己或别人。帮助我们挽回面子,以便能忍受挫折。
我方认为所谓善良的谎言是有碍诚信的,当然这里的谎言并非人们通常说的令人震惊的骗局,而只是对配偶、亲戚和朋友的做法、意见或观点假装表示肯定或支持(其实并不赞成)的谎言。
这里以南加州的一个名叫汤姆的公司经理为例。汤姆每年与太太以及儿子到岳母家度感恩节。他其实很不喜欢吃岳母做的一种“有特色的”南瓜馅饼,但却对岳母说她的馅饼做得多么可口,以避免伤害她的情感。假设有一天,汤姆的儿子在外婆面前吐露了实象,岳母发现了汤姆的真实感受,她是会告诉汤姆“谢谢你的好意?”还是会感到情感上受到伤害,说:“这些年你怎么能这样一直误导我?你还向我隐瞒了什么?”而且,汤姆的岳母又会对自己产生何种疑问?汤姆的儿子也要模仿父亲扯谎吗?他会怎样看待父亲的人格?他今后会再相信自己父亲所说的话的吗?
善意的谎言虽然外表看起来美丽无比,但只要谎言被识破,必然会受到比说实话更加严重的伤害。
反方: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生病需要住院治疗,应家属的要求,医生淡化病情,没想到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对老太太说了些手术的风险,老太太一听,惊恐万分,立即倒下,在手术台上死亡。如果不是麻醉师对她说了那些话,老太太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倒下。如果麻醉师也说这个善意的谎言那这个老太太还会这样吗?
有一个学生,他对长跑是并不是很在行的,但在一次的测试中,老师告诉他的长跑速度比其他同学快,而且还说他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叫他好好努力,那位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之后非常兴奋,因为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长跑天赋的他,竟然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从这天起,他真正喜欢上了长跑,并且每天坚持起来跑步,过了一段时间后,本来完全不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他,竟然真的被选上了。正因为老师当时的那个善意的谎言才有了学生该让你更加璀璨的今天。
好多老人身体不舒服也不肯第一时间让子女知道,为的是怕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好多小孩子摔倒了疼了也说不疼,为的是让家长说他们勇敢!有很多成功人事背后默默奉献的女人累了,从来没有怨言,为的是让他们的丈夫能安心的把工作做的更好,为家少操一点心….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这样的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里真是数不胜数,在此伊人不一一列举, 事实胜于雄辩,综上所述,他们都在说谎,但他们的谎言都是善意的,是无碍于诚信的……请正方同学注意:善意的谎言无碍于诚信!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但是今天,我们谈到的“谎言”,还有个定语——善意的,加上了这个限定词后,谎言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
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对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的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呢。
患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时,他的父母、爱人、子女以及所有的亲人,都不会直接地告诉他:“生命已无法挽救”,“最多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之类的话。虽然这些都是实话,但是谁会那样残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样,向已经在病痛中的亲人以实情相告呢。这时,大家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线,闭口不谈实情,而以善意的谎言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希望,让病人在一个平和的心态中度过那残年余日。难道这会有碍于诚信吗!
韵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该怎样向他说明自己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真实情况,只是说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去了,或者是在国外学习工作之类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再以实情相告,孩子也会理解亲人的做法,不会因为没有早知真情而生气的。难道这样的话也有碍于诚信吗!
在外地执行任务的军人的母亲病入膏肓,炎炎一息的时候,多么希望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啊,但是,儿子是不能回来的,不能为老母亲尽一点孝心,照顾一下曾经为儿子操碎了心的母亲,他非常歉疚,也很是惦念。而老母亲非常理解儿子,告诉身边的亲人,自己走了以后不要告诉远方的儿子,不能让他分心,要说病情已经稳定,让他安心为国尽忠。难道这样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吗!
坚持认为:善意的谎言不仅无碍于诚信,而且还会极大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社会稳定亦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建议大家:善意的谎言该用则用,跟诚信与否没有太大的厉害冲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