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里的一声惊雷,平地惊雷一声响
不过比起这些还算温柔的雷声,雷暴可能就真的没有多少人喜欢了,那种常常被称为平地一声惊雷的天气常常把人吓得不轻,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大人小孩都怕的雷暴其实还是地球的功臣,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带大家来探个究竟。
雷暴的诞生雷暴,光从这个名字上看就很激烈,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天气现象,它更多发生在热带地区,当然部分温
每年春天第一声雷响起的时候,农村的老人都会让小孩揉一揉肚皮,说法是打新雷的时候这样做,一整年都不会肚子疼,虽然只是民间的一种风俗,但是似乎雷在人们眼中也不都是坏印象。
不过比起这些还算温柔的雷声,雷暴可能就真的没有多少人喜欢了,那种常常被称为平地一声惊雷的天气常常把人吓得不轻,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大人小孩都怕的雷暴其实还是地球的功臣,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带大家来探个究竟。
雷暴的诞生
雷暴,光从这个名字上看就很激烈,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天气现象,它更多发生在热带地区,当然部分温带也有。
从发生的机制上来看,雷暴的形成开始于强对流天气,而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则是因为高温所导致的强烈大气环流,在水汽充足的热带地区,这种天气简直是家常便饭。
一般来说,雷暴多发于春夏两季,尤其是夏天,大多数时候会伴随着闪电、大风和雷击等,看起来还是挺可怕的。不过雷暴虽然看上去还挺激烈,但是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
原理上,雷暴的诞生和云里面的电荷有很大的关联,这些电荷的产生原因也很简单,不断对流的大气会频繁摩擦,从而生成正负电荷,分别分布在云朵的上下两边。
当正负电荷的数量差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放电就开始了,这时候地面上的我们就会看到一道一道的闪电出现在天空。
那我们说雷电雷电,雷又是这么产生的呢?雷本质上就是闪电的产物,因为正负电荷交锋之后,会在空气中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被加热的空气就会受热膨胀起来,对周围的其它空气形成冲击,如果这种冲击达到一定的规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雷声。
所以我们经常问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虽然标准答案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更快,但是即便二者速度一样,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因为闪电总是先产生的。
我们经常在气象报道里面看到树木被雷电击中的画面,这种情况出现一般是因为产生电荷的云层离地面太近,这也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比如在山地和盆地当中,云层的高度确实会比其它地区要低,这也是为什么跟北方比,南方的雷暴天气要更多的原因。
总而言之,雷暴天气就是这一系列现象的集合体。
比起寻常的降雨天气,它的危险性要更高,因为从形成到演变再到最后的释放都保持着很大的强度,常常会给地面带来显著影响。
比如直接危及我们的电力系统,引发火灾甚至伤人等等,所以遇到这样的天气,我们最好不要外出,如果正好在外面,也要提高警惕,远离电力设施和高大的树木,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雷暴的好处
看起来雷暴还是挺可怕的,就算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光是从视觉和听觉上,也给人造成了不小的压迫感,如果是胆小的孩子,可能还要被吓哭。不过从科学的视角来看,雷暴其实也是有好的一面的,在我们看不见的物化机制层面,雷暴对于大气环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电离层,范围大概在距离我们60千米的高空,这里的空气因为受到太阳的辐射和其它宇宙光线的作用,基本上都进入了电离状态。
在阳光大好的天气,这个区域会持续向地面输送电流,这个过程就会让它本身的电能受到损耗,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被补充,这个时候如果发生了雷暴天气,对它而言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了,因为云层摩擦放出来的电能够像充电器一样很快给电离层充满电,让它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可以说非常高效了。
除此之外,雷暴对于中层大气也会产生正面作用,比如它可以让这里出现所谓的瞬态放光,具体来说需要大规模的带有正电荷的云层和由它引发的闪电现象,它就像一根火柴一样,最远能够点燃90千米上的高空,让这里的物化状态发生显著改变。
比如温度、物质密度等等,从而形成很多形态各异的放电模式,比较著名的红色精灵就是这样产生的。
红色精灵
除了它之外,还有比如淘气精灵、蓝色喷流都是雷暴的杰作,当然,如果正好遇到附近有人造设备,像是飞行器什么的,也会变成一种危险因子,比如对设备信号造成干扰,甚至直接影响电路正常运行都有可能。
我们的大气虽然平时看起来相对平静,但其实不同高度都有它们自己的需求,比如对流层的大气对于湿度就有要求。
如果晴天多了就会太干燥,这个时候来电雷暴,就能在短时间内向这里输入大量的水汽,让它能够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
而且还能给下部的水汽带去被分解好的氮氧,在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结合之后,就能让降水中充满营养物质了,农田接受了这样的水分,当然也就更肥沃了。
结语
看起来,存在即合理有时候还是很有道理的,看起来充满危险性的雷暴,其实也在我们的自然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能一味因为它的可怕就将其否定。
雷雨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雷雨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雷雨的作文1
轰隆隆,轰隆隆,天阴沉沉的,好像马上就要陷入黑暗暗的夜晚,花儿无精打采地弯下了腰,鸟儿也无声无息地飞走了,我看了一下天空,感到有一场雷雨交加的倾盆大雨将要来临。
天上的乌云变成了黑云,黑云密布,不一会,刮起了狂风,一道道闪电在那破裂的天空上劈,天空被劈得伤痕累累,一阵阵雷声惊天动地,倾盆大雨也“哗哗哗”地从天而降。
雨越下越猛,大地每天都按照生活习惯,每天都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雨水顺着墙壁、植物和排水管急速泻下,涌进下水道里,把下水道搞个水泻不通,甚至淹没了道路。我时不时听到雷鸣和闪电的决斗声,好像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决斗,谁也不服谁,气氛十分紧张。
持续了半天的风雷大雨终于停了下来。雨过天睛雨又来,这种天气要进行到夏天似的,好像在为夏天的炎热做好准备。
雷雨的作文2乌云密布,树叶在风中摇曳着,一看就知道要下雨。我关紧了窗户,拔掉了电视、空调的电源插头。
一声闷雷在天空中炸开,不一会儿,就飘起了雨丝。之后雨点慢慢大了起来,砸得窗户“呯呯”地响。突然,我眼前忽的一亮,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噼啪!跟随而来的是一声巨雷。我吓得把头一缩,心里不由得紧了一下。
楼下,汽车、电瓶车的报警声响成一片。雨在狂风的吹拂下像是从天上倒下来一样。噌!又是一道雪白的闪电。轰隆隆!云层中的“炸弹”爆破了,门窗都在震动着。日光灯闪了几下,不亮了。黑暗停留了三秒,灯又亮了,像是要掉下来一样。
闪电和雷声接二连三地为我们表演节目。要不是妈妈在家,我早躲进被窝了。
半小时后,雨终于下完了,雷终于打够了,我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是我从小到大,看到的最可怕的雷雨。
雷雨的作文3盛夏的一天中午。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厚厚的乌云,那云儿变化可真快啊!刹那间就快要遮住太阳了。
风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空气到处是闷热的,蝉儿也拉开嗓门拼命叫:“热死啦!受不了,”远处一缕缕青烟缓缓上升,看不出一丝风。
路旁的小槐树个个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仿佛是挨了打的小孩。小槐树虽然枝叶茂盛,但是却在地上洒下点点斑斑的树荫。一只小花狗正卧在树荫下,伸出粉红色的舌头,喘着粗气。日高照,咄咄逼人,转眼间,像是谁惹了老天爷似的,它打发雷霆。震的我耳朵直响,紧接着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墙角的纸带着尘土卷入狂风之中。小槐树被刮得东倒西歪,电线鸣鸣直响,小花狗一时不知所错,“旺,旺”地叫着往家跑,蝉也也不知道被刮到哪儿去了。顿时乌云翻滚,天空黑沉沉的一片,像个大黑锅。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
雷雨的作文4今日的天气异常的热,还很闷,让人感觉在一个大蒸笼里,热得难以呼吸。必须要下雨了,我猜到。
天说变就变,像一张婴儿的脸。到了傍晚果然不出我所料,天突然乌云密布,就像一个巨人在洁白的云朵上洒了一层漆黑的墨汁。过了一会,一阵阵狂风吹得树枝东倒西歪,“沙沙沙”地作响,门也被狂风吹得关上了,发出“啪”的巨响,把我吓了一跳。这时一道闪电犹如一把利剑把那乌黑的天空劈成两半,紧之后,是一声惊雷,像战场上的炮火般打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儿犹如冰雹一般冷酷无情的打了下来,我连忙关上窗户。雨越下越大,这场倾盆大雨在闪电与惊雷的伴随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最终,雨小了,雷公公收起大鼓“回家”了。这时小雨点儿“滴滴”地落在窗户上,汇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雨停了,空气变得十分清新,这场雨可真大啊!
雷雨的作文5乌云覆盖了整个天空,还在一点一点地吞食着剩下的亮光。闪电好似一条银蛇,迅速的爬身大地,那样子,像是要吞掉大地上的所有生命。
你听,雷公来了,他大声地敲起了战鼓。风将军得到命令后,呼啸着冲向大地。
稻田里的禾苗好像有了生命似的翻滚着,像成千上万的禾苗兵呐喊着杀过来:“冲啊,冲啊……”。
大风一卷,所有的叶子全都翻了过来,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排排地向后倾倒,又像是海浪在翻滚着。
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像万千把利箭一样刺到地上,雨越下越大,地面上的水也越来越多。
一只来不及躲避的蝴蝶在大雨中艰难地爬行,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两只翅膀在雨中显得那么无力。一只白色的塑料袋被吹到半空,摇摇晃晃地飞行着,像一只白色的鸟儿。
都说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这会可能就是倾盆大雨。真是顽皮的夏天。
雷雨的作文6梦在“雷雨”
陕西省乾县二中 康鹏
雨在凌晨狂乱地来了,豆大的水滴从屋檐下倾落,止不住的郁闷在长久的压抑后爆发着,梦在“雷雨”。
床前的小灯微明微暗,睡梦也变得有些不太安稳,“雷声远远地靠近了,这是一场夏季的雷阵雨,如潮般的雨水在梦中肆意翻滚……”大概春天的雨只有在梦中才能下的这么壮烈吧!
雷雨过后又怎能安然入睡,随手拿起放在床头的课本,翻到马上将要进行的一篇课文上,望见“雷雨”二字,眼前不由得凄迷起来,蔡琴那幽怨的歌声在脑中缓缓漂浮。
“等待不来,时间总是不长不短,心中有渴望和你静静谈一谈。而雷声轰传却让人心慌意乱,终于我冷却了心情,窗外的天色已晚,开口之前泪光已在眼里旋转,你无波的.心情比我的泪还冰凉,而再三思量,避开你又能怎样,想走却没有方向,迷惘在狂想的路上。
夜那么长,足够我把每一盏灯都点亮,守在门旁,换上我最老师笔记《梦在“雷雨”》。夜那么长,所以人们都梦得神魂飘荡,不会再有空间听我的爱断情伤。”这是蔡琴心中“雷雨”的怨诉。
窗外的雨潇潇地下着,世界正泪流满面,一切都陷入一场隐约的雷雨中。那段横隔了太多鸿沟的不伦之恋,引得人们心灵煎熬也陪着如一段凌厉的电闪雷鸣。无法止住的雷雨一如那断肠的情殇,狂乱无边,遥遥难及。
早已逝去的故事宛如昨昔重现,侍萍那痛楚的眼眸在忧郁的黑暗里划过心空暗紫色的灵光,迷惘的瞬间照亮爱的尽头一点可怜的觉醒。
生活在雷雨之前,原本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岁月却敲缺出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侍萍还有可能诉说这长久的怅惘,不幸的爱情多年后依然是绣在襟前的那朵梅花,淡淡地弥补着一个伦常的漏洞,没有人会去问它为什么存在过,又永远不会再来打扰现在的生活,那刻在胸前一字单薄的小名,注释的只是生活随波逐流的本质。
被雨打湿的心事想说出来,被雷声轰击的所谓爱情依然还在那里纠缠不休,却又解释不清为什么还会重逢而来,冷酷的面具就这样悄然无波的流放了过去与爱情,泪光中的爱恋,已无力阻拦每一个决定,命中注定,又只好生死由命,侍萍和爱情同样不幸。
“无波的心情比我的泪还冰凉,而再三思量,避开又能怎样,想走却没有方向,迷惘在狂想的路上”,雷雨里的生命最后必定只剩下一曲“爱断情伤”。泪水中等待的爱情只有风里无信,雨里无言……
雷雨的作文7蓝蓝的天空一下子乌云密布,好像一大块黑布遮住了天空。累在轰隆隆的作响好像。沸腾的热锅在翻滚。燕子飞回了鸟巢,燕子似乎意识到了大雨的来临,在鸟巢中拥抱着孩子们。树木被狂风吹得左摇右摆。人们赶紧回家,把衣服给收起来,心里咒骂这个该死的天气。
一身巨响,电闪雷鸣,天空发出骇人的呐喊。豆大的雨滴落下,“下雨啦,下雨啦!”玩耍的小孩子说道。雨滴落下,溅起了美丽的水花。雨越下越大,越来越多的雨水汇成一些细小的河流。不一会儿,雨变小了,人们打着雨伞出来,好像蘑菇的海洋。生物上有许多雨滴,好像风妈妈把它给骂了一顿,它站在墙角边,伤心地哭了。雨声像机关枪一样的响着。
雨停了,天空变得蓝蓝的,白云布满了天空,彩虹在空中高挂。小朋友们跑出去,尽情的玩着。树木更绿了。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的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美丽极了!
打开窗户,深呼吸一口,空气真清新,让人心里真愉悦啊!
雷雨的作文8“六月的天,孩儿的脸,一天变三变”。前几天,就下了一场大雨,犹如鞭炮一样打下来。
那天下午,天黑沉沉的,好像被墨水染过似的。不知会有什么等待着我们呢?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天际,雷公公拿出了它的大鼓,“轰隆隆,轰隆隆”的敲了起来。许多胆小的女生都害怕地尖叫起来。突然,雨点打了下来,打破了天际,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过了一会儿,雨越下越大,风、雨、雷、电都来了,开始了风雨雷电交加剧,天空就像一个黑巨人拿着机关枪,噼里啪啦的把子弹打下来,把花儿都打烂了,把小草都打遍了。小树好像被连根拔起,弯了腰;大树的树叶也被打落了下来。忽然,我看见一只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鸟”。
过了好久,雨终于停了,同学们赶快跑下楼去,在下面玩啊,嘻呀!雨后的花儿更鲜艳了,小草更加绿了,大树更加挺拔了,小鸟开心的飞向蓝天。
雷阵雨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雷雨的作文9满天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地爬在树枝上。
忽然一阵狂风,吹得树枝一顿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池塘里的金鱼儿浮出了水面,蜻蜓伸展着美丽的翅膀贴着地面飞来飞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丝越来越密。我家房子上的屋檐乒乒乓乓地响个不停。
渐渐地,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雨停了下来,这时马路上干净了,路上的行人也多起来了。蝉也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池塘里的水也满了,蜻蜓也飞走了,花儿也开了。
雷雨的作文10清晨,虎啸狮吼般的雷鸣,把我从梦中惊醒!雨棚上的雨之声像是一位不高明的演奏师,演奏出的粗犷的乐章!拉开窗帘,就看见了黄豆般大的雨珠。雨在华哗啦啦地下着。
过了一会儿,这黄豆般大的雨珠已变成的淅淅沥沥的细雨了。天还是昏昏沉沉的,乌云由远而近。
一阵雷闪过后,这雨已不再是黄豆那么大了,而是变成了蚕豆般大的雨珠了!
雨打在了地面上,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雨跑到了小草宝宝的身上,压得他们嚎啕大哭,雨跳到了树叶姐姐的背上,压得她们挺不起身来,雨又蹦到了屋檐上,你听,“叮叮咚咚”,这不是雨妹妹唱出的有力而坚定的歌吗?这可真是一首名副其实的“夏之赞”吗?这“夏之赞”时而洪亮,时而干脆,时而低沉。
忽然,一道道闪电在空中劈过,我害怕极了,雷声又紧接着响起,“轰隆隆,轰隆隆”仿佛是无数战车从空中疾驰而过!这声响更加粗犷!
雷雨的作文11今天下午,大雨,像散落的珍珠,又像小姑娘的眼泪,哗哗地从天上“掉”了下来。
下午三点左右,雷雨伴着狂风,从天而降。先是过了一堆堆白云,后来乌云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雷雨带着闪电,来到了大地。顿时天空黑压压的,好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着。打雷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雨过天晴,雷公公也收起了他的破鼓。空气十分清新,树木也仿佛披上了一件鲜绿的衣裳,天更蓝了,云更白了。我好像看见花草树木在微笑……
雷雨的作文12突喊,哭跃,悲哀极度的舞蹈,“血脉奋兴”的狂歌,挥动着,旋转着那些表现热情灿烂的千万个旗帜,震吼着,嘶哑着为苦闷窒破了的吼咙;鼓荡起,冲发起,吹嘘起平地的狂飙横澜。……呵!呵!这不是在那万头攒动中的的精诚!呵!呵!这不在那幽暗地狱中的火光明耀!这如醉如狂的举动于声音,正像在刀斧手下脱逃出来的无数囚徒,赤手光膊于狰狞的“伍伯”作最后的斗争,激发的,热化的火焰已烧透了我们的心腑,我们不能再正襟叉手在良时中闲磕牙,我们也不能安安静静地在陇上辍耕唱着“月儿光光”的歌曲。
太空中射来了一支毒箭,试得人们都中了“狂疾”。朋友们!人生的活剧便是在“狂疾”中的挥发与挣扎!只是优游而不去呼唤;只是逍遥而不能愤怒;只闲挥涕泪而不去一试刀剑的锐锋,这是多么末卑柔荏的生活!……但因此便发生了这不可平息的“狂疾”,然后可以创造出开辟出足容得我们盘亘的花园,然后可以有雍容安暇的时光够我们去消遣。而“狂疾”一日不好,你便须一日与狂魔相激斗!……这才是人生生活剧的真趣味,真表现,真精神!
黯阴的空中只有层叠与驰逐的灰云;那深墨的,那如铅笔画幅上烘染的,如打输了交手战的武七的面色的,如晶亮的薄刃上着了一层血锈的部分,如美人失眠后的眼角的青晕,低沉下多少惨恻的哀意,都由那灰色层云中弥漫了我们的心头!
卷地的狂飙,爽利的冰雹,倾落的骤雨,震惊的疾雷,呵呵!千万铁甲中的金鼓的鸣声,无数量的健儿呐喊,看呵!葱绿的树木也不在慢舞纤腰了;平坦的道路也不能任人家自由践踏了,只有淋漓下的悲壮的高调曲音,从地狱的中心随了飞来的霹雳喝磕,喊动;――喊动这已死的地球上安睡着的婴孩!
不要安静的!不需安静的!我们要实现吐火的梦镜,我们要撞碎血铸的洪钟,我们要用这金蛇般的电光遍射出红色的光亮,要用震破大地的雷霆来击散阴霾。在这样情热的当中,岂能容得踌躇,恐怖!这疾风暴雨的日子里,正是狂歌起舞的时间!为要求精如日星的生活,为要求灿烂如花的将来,我们便情愿狂醉,情愿在水火中相搏战,情愿将此混沌的世界来重新踏翻,重新熔化,重新陶铸。
好剧烈的一场烈风雷雨!……
好快活的人生的活剧!……
好一曲悲壮的歌声,那余音哀厉是永远长存在人人的心中!
雷雨的作文13我往窗外一看,天空乌云密布,风声大作。大街上已几乎没有行人,只看见几辆车子飞快驶过。不过一会儿,外面就大雨滂沱,倾泻而下。我家的窗户被风吹得“嘎嘎”响,妈妈连忙将它锁上。雷雨期间不能开电视、电脑、录音机、复读机……我只好画画……
下午,外面突然起刮着烈风。村子里到处鸡鸣狗叫,屋子里变得阴暗起来。要下雨了。树叶强烈地摇动,远处传来“隆隆”声,好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我往窗外一看,天空乌云密布,风声大作。大街上已几乎没有行人,只看见几辆车子飞快驶过。不过一会儿,外面就大雨滂沱,倾泻而下。我家的窗户被风吹得“嘎嘎”响,妈妈连忙将它锁上。雷雨期间不能开电视、电脑、录音机、复读机……我只好画画。
又一阵狂风,摇得迷了人的双眼,不知谁家的窗户没有关,“啪嚓”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地上出现了雨点的湿透印,渐渐变大了。雷声大了起来,好像在鼓动雨:大家往下跳!雨大了起来。雷声变得清脆了,姥姥说:这是立雷,最有危险性。雷声“咔嚓”“咔嚓”真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雷公、雷母在云中手舞大锤在指挥。
闪电的线条越来越粗,打一下雷就有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直插地面,天空变得如同白昼。雨断断续续的,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哗哗”声渐近渐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鸟有巢的都回了巢,没有巢的躲在大树下,不时地抖落头上的雨水,然后又把头深深藏在颈脖里。这闪电的速度越来越快,快速的出现,又快速的消失,像一个和你躲藏的小男孩儿,他穿着漂白的衣裳,那种白是一种很难在调色板上调成的颜色,他将淡黄、橙黄、灰色、像光一样的白色融为一体,组成了这闪电的颜色。
雷阵雨过后,天空好象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可能是雷阵雨把它们清洗了吧!一会儿,闪电向天边划去,风跑向了远方,雨悄悄地走了。
村子地上很湿,那里的花、草、树、木除了那“滴答”“滴答”的滴水声,树叶上滚动着晶莹透亮的雨珠,披上了“新衣服”,门前有着一个个小水洼,狗在舔着小水洼中的水,鸡又从鸡窝里走了出来,在院子里悠闲地觅食,小鸟“扑棱”“扑棱”地飞走了。鸽子也飞来了,河边的垂柳更加美丽。
好一场雷阵雨啊!
雷雨的作文14夜幕降临了,那就是夏日第一场雷雨的开始。 天渐渐地变成了灰暗的,灰朦朦的云雾遮挡了天空,把太阳公公赶回了家,天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的。不一会儿,风呼啸着迎面而来,大风摇撼着大树的枝叶,一会儿像在赛场上为运动员加油的人们在呐喊,又一会儿像大海的狂涛怒浪在翻腾。
过了一会儿,阵雨“哗,啦啦”地从天上落下来,如同豆大的雨点撒落一地。又过了一会儿,雨下得更大了,雷公公和闪电伯伯也来凑热闹。雷电交加,真是夏雷骤雨。远处,滚动着沉闷的雷声,犹如从遥远的战场传来的炮声。而闪电一次接着一次像条条浑身带火的赤练蛇,飞过天空,照亮了乌黑的天空。
渐渐地,雨小了,雷电也不在疯狂,我打开了窗户,啊,美丽的七色彩虹悬挂在空中,宛如一座彩桥悬挂在上空。这是,太阳公公从云雾钻出来,又洒出了金辉,好像和彩虹在谈笑风生呢!
虽然只是这短短的一个小时的风雨雷电和太阳、彩虹,但这段时光就是气象的青春吧。
雷雨的作文15天阴沉沉的,像黑锅底一样,人也感到十分闷热。
该上学了,我背起书包,拿起雨伞,走出了家门。到了车站,隐约听见天边传来阵阵“轰隆隆”的声音。
车,终于来了,我上了车,车了把我拉走了。雷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叭叭叭……”雨珠从天上跳了下来,落在路上、车上、伞上……
马路上,行人们加快了速度往家走,车反而减慢了速度。
很快,马路上的行人都撑开了雨伞,穿上了雨衣。不过,路上不时也会看到几个“落汤鸡”——身上什么雨具也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淋湿了。
车停了,我撑起雨伞,快步走进校门。只见正对大门的那憧教学楼的走廊上站满了人,全在那儿观看这一场大暴雨。有些人还在比赛,在大雨中跑一圈,看看谁身上雨水少;有些人把电动玩具车放到大雨中,然后追着它在大雨中奔跑;还有一些人打着雨伞,与大雨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天空变得晴朗起来。
为世界文化遗产“号脉”——武当山金顶防雷害纪事
郝用威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被誉为“大岳”、“玄岳”之称的武当山,是我国道教名山,高伟壮丽、美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天下第一仙山”之称,更是一座地质宝库,早年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继而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乃国之瑰宝,世界级遗产。本人有幸自1956年直到2009年间,不计其数进行登顶,有进行地质构造、矿产地质、地震地质和考古地质调查;有“参政议政”与文物管理部门和道教界朋友求教;有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交流;有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学师生交游;更有各类宾客、亲朋好友纯旅游性陪同,诸如此类不同目的登武当山,历览山色风光,远山浮翠,四季无尘,每每收获颇丰,感天地之宽广,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地球科学奥秘,带来许多难以磨灭的乐趣,为应地学科普需求,心如潮涌,兴之所至。这里没有假如,只有真实,信笔录下印象较深的武当山旅痕,留下人生的细节。
一、去武当山解决问题
1979年10月,当时我还没有获“改正”,只是驻在丹江口市湖北省第五地质大队综合研究组的成员,承担一个科研项目。
一天下午,副大队长张法贤推开办公室的门对我说,有项紧急任务,要我在明天随省里来的人前去武当山解决问题。什么任务和问题?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见到省文化厅和丹江口市文化局来人,得知中央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因武当山天柱峰金殿时遭雷击,深恐击毁武当山的精华——金殿,特下令要省文化厅组织调查组前往现场调查,并采取避雷设施。为此根据防雷专家的建议请一位地质专家前往,解决发生雷暴原因。
文物、古建筑与地质学的关系,对我来说是个新问题,恐怕对地质学界也是一个没有涉及的新课题,来为武当山古迹“号脉”吧!
队长问我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作为一个地球科学工作者来说,为了认识地球,面对千万个困难,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能够一个个地迎刃而解。这次解决武当山雷害,显然心中没底,也得在现场调查之后来解决。要了一位助手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王青华同行。
到了山上,会到省文化厅文物处高宏达处长、市文化局傅忠全局长、郧阳地区博物馆胡昌福馆长、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防雷专家李声宏,还有省博物馆、市水电公司前设计武当山避雷针的俞汉生,以及武当山文物管理所刘鹏轩所长等近20人的调查组,由高处长任组长。
10月18日到了武当山上,当天在紫宵宫过夜,文管所的同志为接待此行准备充足,丰盛的酒菜,频频举杯,对于我这个滴酒不沾的人来说,遇此景况,如坐针毡。19日凌晨开始登顶,中午到了天柱峰的太和殿,在皇经堂藏经楼西邻一座两层木楼,我们被安置住在楼上。午餐又是劝酒,我只推脱不会饮酒,下午还要工作等托词婉拒之。
可能上山的人有点疲劳,加上饮酒,一直到下午三时多方开会,听取文管所刘鹏轩所长的情况介绍,这时方才对武当山金顶雷暴有了点了解。
二、武当山金顶的雷暴与雷害
武当山的雷暴频仍。雷暴活动季节在3月22日~9月25日,也有出现在1月、12月份发生。年雷暴日数为30天,6~8月为多发月,占全年雷暴的80%。夏季各月雷暴日概率均为12%~35%之间,7月最多,平均达11天,8月次之。
武当山的雷暴,既是武当山的两大胜景,又是雷害。气流沿低山谷地顺山坡爬升的积云发展到积雨云的时候,微妙的物理作用使云中电场极化,负电集中云层的上部,正电荷集中在云层的中下部,于是云中、云地间的电位差极大,雷雨前空气湿度加大,云中为悬浮的细水珠,导电性增强,容易被击穿,产生电闪雷鸣,金殿位于天柱峰之巅,与积雨云中、低部相若,于是云中、云地发生雷电,千山万壑埋没云海中,遍地闪光,雷鸣震天,回响经久不绝,似乎为“平地惊雷”状,此为一大胜景也。
积雨云笼罩天柱峰铜铸金殿,频频闪电,发光,火球滚动,雷鸣震耳,胆大者大饱眼福,形成球状闪电火团,顺气流而运行,有时数个成串,单列或多列滚动漂移,遇金殿两侧砖瓦结构的签房和印房,以及金殿后的父母殿,当球状火团遇墙阻拦时,前行者即穿墙成洞而自行消失,洞口残留高温熔蚀状,这一现象并未为人们注意到。后继者则顺利穿洞而过,继续前行在空气中逐渐消逝之,这景色叫“雷火炼殿”,为武当山又一大胜景。20世纪50年代,一次登山尚未到天柱峰时,突遇雷暴雨,倾盆而下,这时只见远处,天柱峰巅的“雷火炼殿”极为壮观,时间也只有数秒钟而已,平生一大奇遇也。
1961年国务院将武当山天柱峰上的金殿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和省文化厅多次请有关专家对金殿进行考察,发现金殿的上脊瓦面有无数雷击在高温烧灼留有细小斑点小坑。1962年遭雷害,西北台阶受损,请当地专家首次安装避雷针。1976年又因避雷针导线锈蚀断路,金殿石质台基东南角和周围附属建筑物被击坏多处。1978年10月,又被当地专家检修金殿避雷装置,还设两组引接地体。1979年7~8月间,金殿及附属建筑物又接连遭受雷击,仍在东南角留有印记,为此,于当年10月出现了我被邀参加调查活动。
三、命悬紫禁城
在会议上防雷专家李声宏要求找出雷害发生原因,即既已安装防雷设施,为什么还有频频发生雷害。会上人等盯着我,是期望?是怀疑?两天来,我很少言谈,开了一个下午的会议也没出声过。这时,我不得不说了几句:明天(20日)我要登天柱峰作现场调查。这时,文管所的人大为惊讶,天柱峰没法攀登,因为太陡峭了。我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定要调查之后,才能发现问题所在。经过商量,只有缘紫禁城(又叫红城,皇城)城墙脊爬行,此城因金殿而名之,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建成。城高数米到数十米不等,南城门城墙基厚2.4m,顶厚1.26m,上覆中高两斜坡脊顶便于流水,城墙中脊周长344.43m。环绕天柱峰巅,由每块重达千斤条石,依山岩形式砌成,采用12.62%收分工艺,使城墙由内看向外倾,外看向内倾斜,远看似光环围绕金殿,明代工匠的惊人之作。城墙贴在岩壁上,墙外即悬崖,墙内也少有几处空间,只限一两人可栖身,可见当年建造时艰难险要,20日上午当我在城墙脊上爬行一周时,如果失手顺悬崖下坠,必会粉身碎骨惊险异常,面对万丈深渊,命悬紫禁城。为了获得一手资料,同助手以及省市来的五六人同行,当见到有地质上的破裂构造时,我当设法下到城内进行仔细观察,有时因墙高,则绳索吊下,我的助手几次说让他一人下去测量,但我仍坚持亲身接触露头,进行仔细观察和仪器测量,记下许多数据。虽说紫禁城只有340余m的周长,边爬行边观察,一直到了下午方完成一周的调查,这时已直不起腰来,累得浑身汗流,停下时,山风呼叫,顿时透骨寒气侵身。这个紫禁城墙上四方各建一座仿木石建筑天门,象征天阙,门窗全为巨石雕成,花纹极为精致。全城有东、西、南、北城门,但只有南城门可通行,这里有三个门并列,中间为大门,为神门,由真武大帝等神人通行,东侧为“人门”,当年官员及百姓可通行,西侧为“鬼门”,传说只准鬼怪妖魔通行,但从不开放。这回缘紫禁城脊上爬行,该是胆大包天吧!
当天下午,即与助手登上天柱峰之巅的金殿继续调查,凡金殿石质台基及附属建筑多次遭雷击之处,均与我们缘紫禁城所观察到的破裂构造绝对吻合,这时,心中已解开雷害问题的大半。继又观察原已安装的避雷设施,从金顶下到凤凰池观看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其长200余m,以及山后的导线接地点的观察。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夜晚继续整理资料,理顺观察结果,助手帮我作图,准备明天会议上发言。
四、三个核心问题
10月21日上午,高处长又一次主持会议,首先让我发言,谈谈调查结果。与会者全都正襟危坐,助手坐在我旁边,另一侧为高处长。这时一片沉静,与会者打开笔记本,手拿钢笔,准备记录。
我稍微思索,认为大家迫切需要听的是调查结论,于是讲了三点核心问题:
第一点,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在天柱峰巅构筑殿堂到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建成更大规模的金殿以来,历遭雷击,以后不可避免的继续遭雷击。
第二点,金殿决不会被雷电击毁,不必“杞人忧天”,但要防止可能发生被动损坏。
第三点,避雷导线接地点何必舍近求远,而最佳点则近在咫尺。
话音未落,会场上已议论起来:大可放心金殿的安全!天柱峰历遭雷击而未见史载;接地点近在何处?……,要求我细说端详。
五、雷害对“雷道”被堵的反动
我接着谈了第一点的根据所在:经过调查,天柱峰为孤峰突起,“一柱擎天”,由距今约十一二亿年的元古宙武当山群地层构成,当时为一片汪洋大海,这里的岩石变质程度较浅,乃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可见到喷发,溢流,沉积的基本结构,峰顶岩石为绢云石英片岩,它的电阻率为2×103Ω·m,岩石几近水平,略微向北倾斜,受控于北北东和近东西向两组断裂,而天柱峰则发育与之平行的交叉三组裂隙,呈现破裂,裂隙面非常陡直,一般角度在70°~87°,似乎切西瓜似的沿天柱峰自顶而下切了四刀,即南天门—东天门(J1),签房—金殿(J2),北天门—印房(J3),父母殿—北天门(J4),(J2)、(J3)、(J4)三条裂隙切穿顶峰。裂隙宽度在1m以下,中间充填有岩石碎块或混杂腐殖土,并含有水分。而J3分别与J4,J2,J1交会,形成数组共轭交叉,如同多条板状导体插入岩层中。在天柱峰脚下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面北倾,倾角为42°~55°,上盘上升,将天柱峰高高抬起,插入云霄。而上述J1—J4裂隙均为断层的低序次破裂面,即有其成因上的联系。在断层面下有凤凰池、天池等小规模水体,据说终年积水。
有了天柱峰的基本地质构造状况,再谈谈峰巅上的建筑状况(图3)。在顶部建筑群的基座全部暗绿色基性火山岩;金殿的台基又用三叠系竹叶状石灰岩铺设高台置其上,在金殿前有祭坛,亦为竹叶状石灰岩,它们都是来自异地,竹叶状石灰岩在武当山区毫无踪迹,这些石块都是明代在大兴土木时接纳全国各地的财物,因而竹叶状灰岩系来自南方省份贡献。在台基与基岩之间还以变质基性火山岩巨型石块,垒成巨大的且厚实的基座。当金顶建筑群建成后,将峰顶原来裸露的岩石和破裂结构面全形覆盖了。
天柱峰在这里高耸入云的最高点,为本地区天然的接收雷云向大地放电场所,强大的电流通过数条裂隙迅即传导到地下,一个通俗的说法叫“雷道”(即放电通路)。自建筑群出现,在原岩石英绢云片岩(电阻率最小,为10630Ω·m),发生在其中的裂隙,充以石块和土壤,其电阻率为10~102Ω·m,上覆基性火山岩(电阻率为102~105Ω·m)、又竹叶状石灰岩(电阻率为6×102~6×103Ω·m),在最上面为铸铜质金殿(电阻率为10-1~10-2Ω·m)。经过调查发现,在金殿鸱吻上端被雷电烧灼留有黑色斑瘤甚多,有铜钱大,同时在台基东南和东北角的竹叶状石灰岩被震裂,房屋山墙,屋脊,瓦头遭不同程度的击坏,祭坛上的石雕莲花望柱钩栏也被击毁多条,凡是受损坏处,其下均有基岩中的裂隙穿过。应该说真相大白了。
这里原有的“雷道”被阻隔(竹叶状灰岩,基性火山岩,砖瓦墙体),为了瞬间放电通过强大的电流,这时在雷道裂隙受阻时,只有将阻挡物体击破而顺利畅通之。为什么自金殿建成后即遭雷击,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例如,由三叠系竹叶状石灰岩雕成的莲花望柱石栏被击毁之后,因无原有的石灰岩来修补,只好用武当山区产之最多的基性火山岩来替代,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
2009年春节期间,作者随子女又一次登上金顶,所见金殿的石质台基和祭坛的石雕莲花望柱勾栏,早先被雷电击毁和碎裂处,于近年维修时,已全部用相同的三叠系红色竹叶状石灰岩更新或者修补。未遭雷害但风化剥蚀的石质构件,历经岁月沧桑,仍原样保留。新旧构件,穿越时空,一目了然,从中可琢磨出其中的奥秘。
为什么建筑群经常受雷击而又无史载?武当山供奉道教的真武大帝,又为当时永乐皇帝所尊崇,如有将雷击受损情况呈报皇上,哪一个官员也无此胆量,因而只有“平地惊雷”、“雷火炼殿”之说,寓意天下太平景象而掩盖这里雷害的实情。元、明两代只能在叠字峰岩壁名叫雷洞内建庙有供奉雷神邓天君,请其保佑武当山的平安。
六、不能掉以轻心
回答第二个问题:金殿为铜铸全金属建筑物,殿内真武大帝两侧侍卫和铜案全为铜质,是极好的导体,自永乐十六年(1418)建成后历经雷电袭击,到如今已近600年仍然完好,为国之瑰宝。对金殿的安全不必担心了,但又不能掉以轻心。
不能低估古人聪明才智,也许会在金殿内设下隐秘的防雷设施,虽然保全一时,终因年久,类似铁铜质接地导体严重锈蚀,而失去传导功能,这仅仅推测。到了清康熙、民国初先后在金殿顶上,围着金殿建三座砖瓦结构的父母殿、印房和签房(又称更衣处所)并无防雷电设施,这一来金顶的环境大为改观,也许更易招惹雷害发生。事实上这三座建筑物屡遭雷害。
为什么说要防止金殿可能遭受被动损坏?金殿虽然不会直接遭雷电击毁,但要注意在金殿顶的鸱吻遭雷电烧灼留有许多斑瘤,这些损害究竟发生在安装避雷针之前、后,已无从考证,因为过去是不能爬上这神圣的殿堂顶上去观察。不管怎样金殿已遭到损害,如果防雷电措施不力,有无可能类似鸱吻处在特大电流下高温烧灼或局部熔损,若遇球状闪电可能发生将金殿某部位熔融洞穿,此其一也;如果设防欠妥,而将台基及基性火山岩基座击得粉碎而使金殿歪斜坍塌受损的可能,此其二也。
七、何必避近就远
回答第三个问题。原来已经安装避雷针,但接地导线超长,根据电阻定律:截面均匀的导线,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r,可表示为
r=ρl/s
式中:l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横截面;ρ为电阻率。
由此可见导线的电阻,决定于它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性质。如果导线长了,电阻率越大,导线的导电本领越小。原有的二三百米的长导线电阻加大,不利于导电,因而只好另寻通路,其间就发生击坏砖木结构的房屋山墙、瓦头等。同时还得击破原有“雷道”上的阻挡物体的现象发生。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因势利导,将接地导线直接插入天柱峰几个裂隙通联,而导线极短,只有10余m即可,达到导流放电目的。
在结束我的发言之前,还谈到“雷火炼殿”时,发生球状闪电火团在空中漂移,发出嘶嘶的声响,视为一种涡旋状高温等离子体在高速旋转,随气流漂移运行,遇有障碍物将其击破,斯时火球泯灭,形成所谓侧击雷爆。
在1998年9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西班牙物理学家拉纳达的论文,指出球状闪电呈火团,因闪电过程中形成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磁力线圈相互交织而成磁力网线,当这线网呈现球形,而发光等离子体会被这一网体“俘获”而形成球状闪电。由于水平和垂直磁力线相互束缚,使磁力线网和其中等离子体不易膨胀,武当山所见火球没有膨胀变大,只有消失,因火球也只坚持10~15s。据老道介绍所见火球似乎没有温度,但试验证明沿磁力线方向局部温度超过1.6万℃,所以当火球运行撞击砖墙,系高温熔蚀洞穿而消失。等到火球的等离子体开始冷却,这时电子开始被原子所束缚,等离子体内部电阻变大,电流趋弱,周围磁场也得随之瓦解,最终火球消失了,这是一个科学解释。
我只是找到原因,至于防雷电设置,工业建筑设计院李声宏去解决了。会议要求由我写出《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雷电活动区地质调查简报》,当年11月6日打印复制及分别向省文化厅,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省博物馆、县文化局、工业建筑设计院、丹江口市水电公司、武当山文管所等单位报送,由设计院作为依据进行防雷设置的设计,然后经国家文物局迅即批准于1980年初在金殿上安置新的避雷网设施,自此天柱峰巅的金殿一直相安无事。
八、一场强雷暴的检验
直到1987年5月31日18时30分左右,武当山金顶乌云密布,浓雾笼罩,一时暴雨,狂风,大冰雹齐来,7时40分左右,一声炸雷,电灯熄灭,电线起火,8时05分雨过天晴。损失惨重,520余年树龄的迎客松击毁,登顶的九连蹬铁链被击断5处。紫禁城大城砖被击12块中有4块掉落,多处房屋门窗击毁。还发生火灾,4人击伤等雷害。当年6月6~10日由地、市公安局,文化局等11个单位16人组成联合调查组,写出调查报告中关于“雷击原因:根据测试情况表明,金顶的金殿和签房、印房基本未受损失,主要是1980年安装了避雷网起了作用。经测定接地电阻为2.6Ω,符合设计要求(20Ω以内),地网完好,经检查受雷击部位均无避雷设施”。这段话是对1979年10月我们的调查结论和1980年以此为设计依据的防雷电措施作出最肯定评价。究竟为什么发生大规模雷害原因有三条:到处置放金属物(槽钢、圆钢、钢筋、铁链)照明和通讯线路乱拉乱接,不合《古建筑电器安装规程》,以前接地导线多处被切断,裸露地表,有挂在树上和悬于石头上诱发雷击原因。
当我在1979年11月6日向有关方面提出地质调查报告,和以此作为设计防雷击措施依据之后,从1980年夏季为雷暴多发时期,我每次关注武当山有无发生雷击的信息。每年夏季,提心吊胆,万一有所闪失,将成千古罪人,遗臭万年。当三年过后,武当山金顶则安然无恙,我已十分欣慰自己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贡献。我是1985年春调武汉工作,但是在1987年6月在《湖北日报》上见到武当山又一次遇到更大规模的雷害时,我当即审时度势,给丹江口市政协去了一函(我曾是那儿数届常委),谈了两点看法:其一,仍然坚持我于1979年10月的调查报告是正确的,其二,据传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对有关方面将恢复金顶上的“雷火炼殿”、“平地惊雷”景观,以吸引更多游客、香客来朝拜。对此事要慎重,不能贸然行之,这是意味着拆除所有防雷设施了。我说如果愿意承受每年可能发生的雷害损失,就来看它的“雷火炼殿”景观及产生的“雷害”的后果。
市政协很快给我回信,并寄来1987年6月11日联合调查报告,名曰“关于武当山金顶遭受雷击的情况报告”,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内容。
九、“画蛇添足”么?
大约在1987年前后的一天,地质科研所刘施民告诉我,在《长江日报》(武汉市委机关报)有篇文章,议论在武当山安置防雷电设施,认为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原因是金殿为铜质铸造,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避雷装置和传导体等语。
在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只能一笑了之。该文作者是晓得铜铸的金殿确实是良导体,但他知其一不知其二:金顶上的附属砖木结构的房屋和金殿台基、祭坛及石栏经常遭受雷害破坏,也不计修复了多少回。当然这位先生也可能未巧遇雷害及损坏的现场。况且安装避雷装置之后,金顶的雷害顿减,以至数年未见发生。1987年6月又一次发生大规模雷害,也许会被不明真相的人们说为现有的避雷装置引来的,那我就是有十张嘴也无法辩解了。幸好有地方的专门调查报告作出了科学结论。
那位朋友要我写文章反驳,我回说免了!
十、与“国宝”亲密接触
1979年10月在武当山工作时,当时只有武当山文物管理所统管,而道教协会尚未恢复道观宫的管理权利。
当我们在武当山太和宫住下时,清晨登顶观日出,而晚上去观看星空。为了方便起见,文管所的刘所长将登顶时打开南天门的钥匙也交给我。一次午餐后,别人都在午休,我和助手很方便的去登顶继续作调查。
据传晴天可看到襄樊市和近处的老河口市,但我们那几天是多云。前后多次登顶虽遇晴天,也未能看到上述二地。但这次夜晚看到东边两个城市的火光映空,呈现红色,而西北角十堰市所在地上空也泛出同样的光亮。
对于金殿内部的陈设,我们是尽情饱览,金殿构件在北京铸成,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汉江运达武当山组装,金殿阔4.4m、深3.15m、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庑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吻对峙;垂脊圆和,翼角舒展,其上饰有仙人、龙、风、狮、海马、天马等灵禽瑞兽,依序排列整齐。四壁于立柱之间满装四抹头隔扇,殿正中间有两扇铸门,其轴嵌在户枢,可以开合,但仅发出轻微的摩擦声。额枋线划错金彩画图案,工艺极为精细;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方块天花板嵌紧),铸线刻流云纹饰,线条流畅。殿内藻井上,悬有一颗铜质鎏金宝珠,传说此珠能镇山风,故名“避风珠”。金殿造得密不透风,殿内空气不能形成对流,殿外山风呼啸,殿内神灯火苗一丝不动。雪花飘至殿内而被挡出去,金殿是一大国宝。据云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杨廷宝先生来实地考察,曾要几人同时顶天花板而纹丝不动,可见镶嵌工艺之精密,叹为观止。殿内地面以紫色红色竹叶状灰岩铺地。殿中神像,中坐者为真武大帝,披发赤足,发丝细密,目光炯炯,英姿魁梧。右侍玉女端宝双目凝视,温雅文静,拘谨恭顺,裙服饰飘逸状;左侍玉童捧册儒雅庄肃;执旆捧剑两武士,分列两侧剑眉凤目,勇猛威严。铜香案下置玄武一尊,为龟蛇合体,龟头上昂,蛇伸出身子在空间与龟相呼应交流状。后壁上方高悬鎏金铜匾额一方,上书“金光妙相”四字,系清圣祖康熙皇帝手迹。殿外檐际悬立盘龙斗边鎏金牌额,上书“金殿”二字。殿体各部件全系铜铸,并鎏金、榫卯拼装,合缝精密,毫无铸凿的痕迹,虽经500多年的严寒酷暑、风雨雷电的侵蚀,至今仍辉煌锃亮。这些能让我们仔细地观赏和抚摸,实在是极好的机会。由于文管所同志的热情接待,我向他们请教,也得到不少的知识,大长见识。真有“登山五天,胜读十年书”之感。
十一、尽览金顶奇观
金顶奇观,一般传有:
“天柱晓晴”:黎明时分,峰巅为阳光照得金光灿烂。
“雷火炼殿”:前已讲,这里讲一个传说,在金殿四周,惊心动魄的,雷电火球滚动,相传天帝唯恐敬香的信士染脏了金顶;又有说怕有心术不正的人偷走金殿的宝贝,便说雷公雨师来洗金殿,保持清洁,把殿内宝贝炼得更坚固,还有警告图谋不轨者。
“祖师出汗”:金殿内供奉的真武大帝的尊称为祖师。每次下雨前,殿内湿度大,在神位聚合晶莹的水珠。
“海马吐雾”:在金殿翼脊有海马铸像,因系中空,受太阳照射,如气温下降遇雨时,海马口内排出热气,遇冷空气而雾化,有时风从海马口旁吹过,会发出声响,喻之为海马长啸。海马即天马,所谓“天马行空”即是。
“月敲山门”:从金顶一座门向远处看悬在空中的月亮,夜深人静,似乎月亮前来叩门。清香的凉风,沁人心脾,顿觉解脱一切人间烦恼。
“武当日出”:向东方观看,霞光万道,在彩霞中慢慢跃出弯钩状,呈跳跃状这时又急速变化为半圆,到大圆盆,由火红色到金红色,冉冉升起,耀眼夺目,华光四射,大地顿时充满生机。
以上这几个胜景除“雷火炼殿”是在20世纪50年代亲见外,其他都是1979年在武当山上一一先后观赏到的。还有著名的“金殿倒影”,“浅海奔潮”(指云海)等没能观赏到,不过在事后登临武当山时,先后有幸观赏到。
十二、后记
登顶调查的助手王青华是湖北人,很快与调查组内的人熟悉起来了。在我做了调查第一次发言后,王青华听很多人反映说郝工是少言寡语,千思万想,引而不发,一鸣惊人。同行的另一位专家则见事风生,滔滔不尽,海阔天空,不绝于耳。听了之后,我对王青华说:人的个性和专业不一样,我们搞地质学必须是在现场作调查研究之后方能有发言权。是我们的地质工作的一个准则。
本文中所列岩石电阻率,系由五大队物探分队何广跃测试提供。
本文主要成果,已载入新版《武当山志》(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