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总让孩子争第一真的好吗,孩子什么事都要争第一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能拿一个好成绩、好名次,也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础。特别是第一名的孩子,更能有机会受到老师的重视,许多家长为此不断的在激励着孩子,想要孩子努力争第一。不过,那些在学生时代常常拿第一的孩子,长大以后真的如家长所想的那样,成为人生赢家了吗?一位小学老师给了我们答案,下面柠檬就来分享一下她的故事:
一九八九年,中国大陆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聚会上,他惊讶地发现: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能拿一个好成绩、好名次,也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础。特别是第一名的孩子,更能有机会受到老师的重视,许多家长为此不断的在激励着孩子,想要孩子努力争第一。不过,那些在学生时代常常拿第一的孩子,长大以后真的如家长所想的那样,成为人生赢家了吗?一位小学老师给了我们答案,下面柠檬就来分享一下她的故事:

一九八九年,中国大陆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聚会上,他惊讶地发现: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

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十年、针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地孩子,有43%在进入中学后名次下降,逐渐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81.2%的名次都提高了。10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许多后来都成为了栋梁之材。

我们从周武的发现中不难看出,小时候名次靠前的那些学生,特别是最受大家关注的第一名,在成年之后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在社会上也表现突出,反而是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未来有了更好的发展。

对于这种“第十名现象”,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是这样解释的: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只能体现出学生的成绩水平。而在生活工作中真正起作用,帮助我们达成人生目标的叫做“成功智力”,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并且,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

排名在十名左右的孩子,没有尖子生那种想赢怕输的心理负担,也没有差生的焦虑自卑,活在老师的密切关注之外,更容易在健康的心态中培养独立积极的学习方式,并能把争第一的时间拿来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提升综合素质。再加上从小不像第一名的孩子那样苛求完美,遭受挫折时也更能坦然面对。就这样,这些孩子的“成功智力”便逐渐超过那些尖子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突出,帮他们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不只是在小学阶段,许多从小被督促争第一的孩子,进入大学甚至离开学校以后,许多人依然放不下对第一名的执念,为了打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越来越厉害的第一名,在学习或工作中努力过度,任凭自己被外界单一的评价标准束缚,为了优秀,放弃了本可能更丰富多彩的生活。

柠檬想告诉家长,孩子并不是只有第一名才能有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有时候反而是第一名束缚了孩子,你不必过分要求孩子样样拿第一,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能更好的发挥自己,将来说不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4134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券商大V引流遭叫停部分基金公司也接到监管通知 下一篇: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