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称呼的由来,全世界国家的由来
“国家”二字最早源于我国秦汉之前古代国家制度的演变。在秦汉之前,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封意为“划定疆域”,建就是“任命国君”。当时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做天下,最高统治者叫做天子,天子拥有上天授予的所有土地,然后分封下去,划定疆域、任命国君,这就叫“封土建国”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中国”这个称呼的由来,古代统治者也很喜欢这个称呼。同时呢,也喜欢把自己统治的地方称为天下、天朝,这个可以说是很傲娇了。今天,我们不讲“中国”这个名词的由来,也不讲“天朝”二字的由来,来讲一讲“国家”这个称呼的由来。
“国家”二字最早源于我国秦汉之前古代国家制度的演变。在秦汉之前,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封意为“划定疆域”,建就是“任命国君”。当时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做天下,最高统治者叫做天子,天子拥有上天授予的所有土地,然后分封下去,划定疆域、任命国君,这就叫“封土建国”,也叫“封国土,建诸侯”,简称“封建”。
图2
“
“国”是天子封建的单位,“国”由诸侯全权管理,叫做“国君”;“国君”可以对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封建”,分给大夫,这就是“家”。家构成国,国构成天下;大夫臣属于诸侯,诸侯臣属于天子,这就叫封建制,也就是一个天下,许多个国家,一个天子,许多个国君。这个制度主要是夏商周三代延用,尤其以周朝体现得最为明显。
不过到了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废除了传统封建制,改为了郡县制。将原来分属于诸侯的“国”和分属于大夫的“家”全部改成直属皇帝的郡和县,不再分封,由此结束了“封建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
当然,后来汉初刘邦再次有范围的设置了藩王分封,与郡县制并存,采用“一朝两制”的方式,这是后话,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分析分析。
所以说,我们之前在历史课本上看到将夏商周划分为奴隶制度,将秦至清划分为封建制度实际上是有一些片面的。严格来说,夏商周也应该是封建制度,只是与秦汉之后在对象和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别,原理上还是想通的。
国家的由来是什么
关于国家的由来,历史上学说纷纭。有自然说、契约说、暴力说、规则演讲学、私有制说、氏族说等。
据自然说之倡导者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生来就是政治的动物。”其所述国家之起源,即由于人类繁殖所需的一对男女以及生来就为主人与奴隶的相互保全欲求,自然而然地构成家庭,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村。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一个共同体。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一卷第二章)
契约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学说,契约说之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等,就中又以卢梭著之《社会契约论》最为典型,契约说概言之,即“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各个家庭成员,一经成年脱离家庭依附关系后,为了维护各自生来具有的自由和平等,确保自身生存的利益,理智地于社会生活中发生一种互相约束。当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共同协作,“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障结合的人身和财富时”,“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整个集体”,原来的约束就转化成了“社会契约”。
规则演进说,丹溪草在《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 一书中,对于国家的出现,作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基本条件:首先,人类借助工具实现生产创造能力的提升,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其次,父系文明带来人口不断聚居;最后,不同族群部落间的征战和妥协,促进社会阶层的出现。
神权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这种理论在东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普遍信奉“天道”,说国家的权力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为天子。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势力支配了整个思想界,普遍宣扬“一切权力来自神”、“除上帝外,别无权力”的观点。集神权思想大成的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是其代表。神权论从16世纪开始衰落,但至今在一些国家仍然有影响。
氏族说,则为我国现代旧史家代表人物梁启超之主张,任公曰:“凡国家皆起源于氏族,族长为一族之主祭者,同时即为一族之政治首领。”(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载《新民丛报》第六十五号)
国家的由来是什么?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那国家的由来是什么呢?
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贫富差距产生的时候,富的一方获得了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从而获得了统治地位,从此获得统治地位的人和被统治的人进一步划清界限,变成两个阶级,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