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百科解析张大帅和张大帅,佟奉全和张大帅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作霖登上火车之前,他曾收到情报,得知日本会有暗杀计划。那么,为什么张作霖明知道可能会有危险,却仍执意要上火车呢?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陷入军阀混战,直系和皖系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而就在直皖两系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张作霖却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暗中发展着势力。等到
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在乘坐火车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桥时,遭到了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袭击。张作霖当场被炸成重伤,在被送回沈阳后不久死去。这起案件发生在皇姑屯站以东,历史上称之为“皇姑屯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作霖登上火车之前,他曾收到情报,得知日本会有暗杀计划。那么,为什么张作霖明知道可能会有危险,却仍执意要上火车呢?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陷入军阀混战,直系和皖系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而就在直皖两系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张作霖却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暗中发展着势力。等到皖系段祺瑞垮台后,兵精粮足的张作霖便把枪口对准直系,和直系发动了两次直奉战争。
1924年,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张作霖违背了他“奉军不入关”的诺言,挥军进入北京。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就任了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了中华民国的最高统治者。
张作霖能够从一个绿林强人成为东北王,是离不开日本人的帮助的。无论是1918年成为东三省巡阅使后控制奉、吉、黑三省,还是镇压郭松龄的反奉战争,日本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奉系正是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才成长起来的。
不过,尽管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看起来不错,但他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一点也不含糊。在1927年张作霖成为陆海军大元帅后,日本曾希望借助张作霖的手,完成对东北乃至华北的控制,进而达到吞并中国的目的。
当时日本人给了张作霖一份《满蒙新五路协约》,要求在东北的土地上建五条铁路。这五条铁路和苏联、朝鲜相通,一旦全部建成,那么东北地区就会落入日本人的控制中。
换作之前,张作霖恐怕想都不想就会拒绝,但这一次他却陷入了犹豫之中。
当时国民政府的北伐军取得“龙潭大捷”,张作霖和孙传芳遭到了惨败。而冯玉祥和阎锡山眼见北伐军势大,也先后加入了国民党。张作霖将要面对的是北伐军70万虎狼之师,形势相当危急。
如果此时日本人坐视不理,张作霖恐怕不得不退出北京,重新回到关外。
在思考良久后,张作霖最终想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属于两全其美的计策。
在日本人递上《满蒙新五路协约》后,张作霖在上面签上了“已阅”二字,而并不是“同意”。张作霖告诉日本人,中华民国是共和制,需要东三省各个省长都同意之后,我再签字才是有效的。
而当日本人找到东三省省长后,几位省长均表示要召开议会,才能决定此事,而议会召开的时间,则还处于待定状态。
到这个时候,日本人终于明白,张作霖压根就不想在协议上签字。他只是想拖延时间,来骗取日本人的增兵支援,以达到政治目的。
1928年5月,北伐军逼近京津地区。日本人对张作霖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务必同意协定中的卖国条款。对于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张作霖其实根本就没有去考虑。
最终,奉军在战争中失败,张作霖只能暂时退到关外。
1928年5月30日,张作霖同奉军高层进行商讨,下达了退军的命令。
在此期间,张作霖收到一份密报,说日本有可能在火车行进路线上布下埋伏。张作霖一笑置之,不予理会。
为什么张作霖不理会日本人的暗杀呢?
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张作霖曾遭到过日本的两次暗杀。
早在1916年,张作霖还是奉天督军的时候,他就曾因为不听指挥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暗杀。当时日本的中村都督访问奉天,张作霖将要前往迎接。日本组织了“满蒙决死团”,由日军预备役少尉三村丰、伊达顺之助等人充当杀手,潜伏于南满铁路附属地内,伺机动手。
在出城迎接日本人的路上,日本刺客错误地将汤玉麟认成了张作霖。并且这名刺客又缺少刺杀经验,一见到汤玉麟过来,便将炸弹扔了出去。结果谁都没有炸到。
在第一名刺客失手后,日本人又派出了第二名刺客向张作霖扔炸弹。而这一次,张作霖则凭借着敏捷的身手,顺利地躲了过去。
正因为有了这两次袭击经历,张作霖在听到日本人可能设伏时,才会显得不屑一顾。
其二,张作霖具有草莽英雄的气质。
张作霖生于草莽,长于绿林。数十年戎马生涯,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如果只是得到一个日本人可能袭击的情报,就停滞不前,那显然不是他的作风。并且实际上,张作霖也正是凭借这样一种气质,才走到了东北王的位置上。
但遗憾的是,日本布下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死局,张作霖最终只能饮恨死去。
张大帅是谁?
张大帅是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奉天省海城县(今属辽宁省)人,出身贫农。曾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喜人以“张大帅”称。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今沈阳市)后身亡,子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经奉天省君主立宪派领袖袁金铠保举,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重用,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
1912年(民国元年)9月,被袁世凯任命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2]:89,镇压反袁的南方革命党分子。
1915年,张作霖支持袁世凯洪宪称帝,被袁世凯封为二等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
1916年,前清宗室中与日本人勾结的宗社党在东北进行复辟活动,张作霖予以打击。袁世凯死后,张作霖被北京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领奉天督军,兼省长,控制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成为奉系首领。,察哈尔,绥远,直隶及山东。1920年直皖战争中支持直系,获胜,势力扩展到山海关关内。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败北,撤回关外。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取胜,段祺瑞就任临时执政,但由张作霖幕后控制北洋政府。
1926年4月击败冯玉祥,段祺瑞下台,张作霖直接全面控制北洋政府。
1927年6月16日在北京被孙传芳、张宗昌、吴俊升、张作相等拥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统治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张大帅是指哪个人?
张大帅是指张作霖。张作霖字雨亭,北洋军阀,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自小出身农家,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公讳作霖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
张大帅张作霖生平
张作霖,汉族,奉天省(今沈阳)海城县小洼村人。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张作霖于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其父张有财是个游手好闲之徒。先是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收入甚微。
后来小杂货铺倒闭,他又不愿干活,就整天赌博胡混。因欠人家赌债,被仇家债主害死,张作霖收复东北全境的过程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他立足东北,建设东北的思想也为近代东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