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相声为什么要说行话呢,说相声为什么穿大褂

行话,即“春典”,也有“唇典”一说。相声前辈张寿臣先生认为“唇典”更为准确。他讲“春”,实际指的是“相声”曲种,例如一名艺人既说相声又兼说评书,就被认为是“春、评两吃”。现在许多人把江湖“行话”都称为“春典”,可视为“约定俗成”之称。
在过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但,各行各业的行话,又都不像江湖中的“行话”那么全面,那么能够涉及到生活、生意、思想、情感等众多方面。而且,江湖中的“行话”多达万余言,让其他行业的“行话”望尘莫及。当然,这一万余言的“春典”,相声界几乎无人全部知晓,他们也只是

行话,即“春典”,也有“唇典”一说。相声前辈张寿臣先生认为“唇典”更为准确。他讲“春”,实际指的是“相声”曲种,例如一名艺人既说相声又兼说评书,就被认为是“春、评两吃”。现在许多人把江湖“行话”都称为“春典”,可视为“约定俗成”之称。

在过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但,各行各业的行话,又都不像江湖中的“行话”那么全面,那么能够涉及到生活、生意、思想、情感等众多方面。而且,江湖中的“行话”多达万余言,让其他行业的“行话”望尘莫及。当然,这一万余言的“春典”,相声界几乎无人全部知晓,他们也只是根据走江湖的需要,一般只能掌握百余言,多至几百言,而能会千言者为数不多。

对于行话的魅力,我也有切身体会:1965年,我15岁时,随团到河北省张家口的坝上演出。一天中午,我吃过饭后突然肚子疼痛。因下午就有演出,不能误场,怎么办呢?一位姓海的变魔术的老艺人,见我疼得大汗淋漓,便立即拉我出了剧场。剧场外面就是农村的庙会,他走到一个卖虫子药的(行话叫“挑肉汉儿的”)生意人跟前,先道“辛苦”,然后用江湖人所惯用的语言——“行话”,和卖虫子药的“盘道”。所谓“盘道”,就是江湖中人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以取得对方的认可。当时,我“行话”懂得不多,在他二人交谈中,我只听懂一句“要尖的”。“尖”,就是“真的”或“好的”的意思(有些“春典”是一词多解,如“尖”也表示“好看”、“漂亮”),不能给“腥”的,即“假的”,也不能是“半尖半腥”,即半真半假的。那个卖虫子药的“老合”,先摸了一下我的肚子,又看了看我的舌头,然后给了我一包药。海先生要给钱,他坚决不收。我到剧场后台喝了药,效果很好,顿时止痛。我对药的效力如此之好,虽然也感到神奇,但江湖中人之义气,“行话”之魅力,对我的吸引力则更大。由此,我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曲艺团领导不许学员学“行话”,他们把“行话”叫“黑话”,因此,也绝不允许老师传授甚至讲解“黑话”。但从那时起,“行话”就一直吸引着我。现在我认为,旧社会所产生的“行话”,在当时,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作用。比如,陌生而又同是江湖中人的两个人见面,用“行话”交谈,就可以认定对方是否是“老合”,不但产生亲切感,而且还能互相帮助;再如,有一些不便当着观众或是其他人讲的语言,也可畅所欲言,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端和麻烦等。

还有,在旧社会,如不能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用语,就难于在江湖上生存。我可以举一实例:当年李润杰先生(快板书艺术的创造者,也说相声,后来拜焦少海为师;学说评书,拜师段荣华)流落东北,生活陷入困境,欲向一名以唱“数来宝”为手段进行要钱、讨饭的老乞丐学习演唱。不想,老乞丐说的是一嘴“春典”,可是他一概不知,莫名其妙。老乞丐方知他原来是一个“空(读kong)码儿”(春典,即不是江湖中人,地地道道的外行),当然就不会教他。也是因为希望自己多一名“麾下”,多一些收入,老乞丐让李润杰拜师。然而,李润杰为人耿直,不了解老乞丐的底细,便给予拒绝。而老乞丐认为不能让“空码儿”立足,于是一声令下,小乞丐们一拥而上,将李润杰一通暴打,然后轰出老乞丐的“管界”。以后他才明白,“闯江湖”必须会“春典”。

有人把“春典”视为“黑话”,对此,我认为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春典”毕竟是“避人双耳”,“使人不知”,这自然也就沾了一个“黑”字。不让行外人明明白白地听懂,这不是“黑话”又是什么?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黑话”也是如此。同是“黑话”,相声艺人运用了,与《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脸红什么?”“怎么又黄了?”等显然不一样,一个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最起码的生活权利,而另一个维护的则是反动势力,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称“春典”也好,称“黑话”也罢,其实无所谓,关键是看为什么人服务。对于相声艺人来说,在恶劣的环境下讨生,就应该、也必须懂得一些”黑话”——“春典”。而“春典”的传授者是师父,或是出自同一师门之人,如师大爷、师叔、师哥等。其实,这也是行规之一,不拜门叩师是不能教授和学习“春典”的。只有会了一些“春典”的相声艺人才能跑码头,走江湖。

比如一场演出,场上的艺人在台上表演,该接他场的艺人未到,怎么办?“掌穴”的,即整场演出的负责人,就会告诉在台上表演的艺人“嗨点使”,或是“马后”,就是让艺人放开使活,说得长一点,好等未到的艺人;如“掌穴”的对台上的艺人说“蹶着点”,或是“马前”,意思就是可以少说一点段子中不必要的情节,缩短演出的时间,快一点。“嗨”是“春典”中“大”或“多”的意思;“蹶”是“春典”中“小”或“少”的意思。无论是“嗨点使”、“马后”,还是“蹶着点”、“马前”,如果让观众知道了,肯定不会满意的。可是又要照顾艺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就只能使用“春典”进行交流。

再如,有能耐的艺人在什么场合演出什么段子,艺人要视观众的情况来决定。比如观众群文化层次较高,可以使“文哏活”,因为“包袱儿”容易抖响;如果青少年观众多,就应该使“皮儿薄”的段子。且不说艺人“撂地”,就是进了茶社、剧场演出,门外竖立的“水牌子”,即演出广告,报纸上登的广告,也只刊登艺人的名字,很少登演出的段子。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有经验的艺人在台侧或在台上,瞄上一眼台下的观众,就可知道观众的需要,并以此决定使哪块“活”。但在“逗限”的和“捧限”的商量演什么段子时,不能让外行听见,以防“泄密”。因此,有一些段子也有“春典”,像《黄鹤楼》叫“楼腿子”,《八扇屏》叫“张扇儿”,《俏皮话》叫“平缝儿”,《树没叶》叫“干枝子”,《大上寿》叫“罗口”,《空城计》叫“站门儿”,《地理图》叫“跑梁子”,《梦中婚》叫“晃亮子”,《白事会》叫“报出子”,《夸住宅》叫“谝窑儿”,《栓娃娃》叫“爬坡儿”,《相面》叫“戗盘儿”,《福寿全》叫“丧碟子”,《论捧逗》叫“张咧子”,《拉洋片》叫“把光子”,《窦公训女》叫“钻斗儿”,《学数来宝》叫“默梆子”……

也有另外的一种情况,“逗限”与“捧限”的在上场前不用商量,而是用“包袱儿”“问”观众,这里提到的“问”不是“春典”,所谓的“问”就是试探,试探观众吃什么样的“包袱儿”,知道之后再开始“使活”。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前场艺人说的段子,或是某个“包袱儿”,后边上场的艺人不知道,会出现重复使用的情况。这也没关系,后台管事的或是捡场的发现,马上会喊一句:“越了!”台下的观众根本听不懂,也就无所谓,而台上的演员立即就会改说别的段子。以上所说,都是视观众的情况来选择要说的段子,用“春典”说,叫“把点起春”,“点”就是观众,“春”就是相声段子。

台上的艺人在“使活”,忽然听见从后台传来“牐棚,摆金”这句话,那么艺人就得立马儿找相声的“底”,结束演出,鞠躬下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茶社、书场都是在艺人说过一个段子后,向观众敛钱。如听后台管事的一喊“牐棚,摆金”,就是告诉台上的艺人:“外面阴天(牐棚)了,要下雨(摆金)啦!”艺人就会快点结束,否则,如果打闪,闪后带着雷声,观众会“起堂”,即离开剧场。这样,钱也就敛不上来,节目就算白演啦。

有的“春典”,只是时代的产物。在今日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比如在江湖有“十大块”一说,就是十个字,即:神、鬼、妖、庙、塔、龙、虎、梦、桥、牙。这十个字,包括相声艺人在内的所有江湖中人,在中午12点以前都不能说,即使是同音字,也不行。如果一定要说,可用“春典”代替。如“龙”要说“嗨条子”;“虎”要说“嗨嘴子”;“兔”要说“月嘴子”;“梦”要说“黄粱子”;“桥”要说“悬梁子”;“牙”要说“柴”……在中午12点之前不能说的并不是只有这十个字,如:狱、更、兔、蛇、脚、雾等字,也是不能说的。江湖中人认为,说了这些字,就是犯了大忌,认为一天的生意会遭不测。于是便一天不出门,让犯忌者包赔一天损失,且又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即使是不会“春典”者或是在无意中说出了口,同样如此严厉对待。真是不可理解,如果认为鬼、妖、狱等字不吉利,可以不说。可是神、庙、龙应该是属于吉祥的字,为什么也不能说呢?对此,我曾向多位老艺人请教,但无人能给我以准确回答。看来已经无从考察。但此类“春典”含有封建迷信的色彩,绝对应该抛弃。

过去的相声艺人几乎没有不懂“春典”的,然而,“春典”并不是相声艺人所创,这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有关“春典”的记载,最早见于《康熙字典》,上有“春”一词。“春”本身就是一句“春典”。

“春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不能否认其发明者实为智者。且不说它所起到的作用,许多的“春典”在用词用字上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有意思。试举几个例子:

帽子叫“顶天儿”。全身的部位属头最高,而帽子还在头的上边,距离天最近。

鞋叫“踢土儿”。过去的路多为土路,鞋穿在脚上,当然要“踢土”。

袜子叫“熏筒儿”。因为袜子为筒状,又容易出不好的气味,所以叫“熏”。

裤子叫“蹬空子”。穿裤子肯定两条腿要“蹬空”。

挨打叫“蛇鞭”。因为有“鞭托”一说,即打人用鞭子,而鞭子就像是蛇。

大便叫“撇山”。撇就是丢弃,而过去极少坐便恭桶,多在茅房甚至在野地方便,抛出之物成堆形,如山状,将其丢掉,所以叫“撇山”。

少数观众退场叫“抽签儿”,如同算卦盛卦签儿所用的签儿桶,抽走一只就会少一只。大批观众退场叫“开闸”,就像是打开了闸门,水泻不止,当然会影响演出。......

仅这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春典”很有个琢磨劲儿,因为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富有趣味,所以说“春典”是一种生动且又形象的语言。

是不是所有的“春典”都有根据,如上边举的例子一样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句“春典”都有一定的根据,绝非凭空而想。但可惜的是因为“春典”产生的时间较早,而大多数的艺人只是追求会说、会用,却不探询其来龙去脉,所以有一部分“春典”,已无法找出根据所在。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春典”说是:溜、月、汪、摘、中、申、行、掌、耐、居;小女孩用“春典”说是“抖花子”;小男孩用“春典”说是“怎科子”。其根据是什么,虽绞尽脑汁琢磨,却也不知其详。还有一些“春典”可以进行揣摩,比如姓赵的用“春典”说是“灯笼腕”,是不是因为走夜路要用灯笼照明,打灯笼的人都是走在最前边,而《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就是“赵”?还是因为灯笼能照明,取“照”和“赵”的谐音?姓唐的“春典”是“憨子腕”,是不是“唐”取“唐突”意,与“憨子”沾点儿边?姓王的“春典”是“虎头腕”,是不是因为虎是兽中之王?姓刘的“春典”是“顺水腕”,是取“刘”和“流”的同音,还是“顺水”比“流水”更吉祥呢?姓汤的是“浑水腕”,汤当然比清水要“浑”,可能是这个意思吧?饿了的“春典”是“瓤”,而“瓤”是各种瓜的中心部位,“瓤”又是空的,是不是以此寓意肚子已空?如果,这几个“春典”的推理、判断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大多的“春典”就可以找出根据了。如管“外行人”,叫“空码儿”;“官”叫“翅子”;“打官司”叫“朝翅子”;“衣服”叫“撒托”;“下雨了”叫“摆金”;“下雪”叫“摆银”;“解小便”叫“摆柳儿”;“哭”叫“撇苏儿”;“走”叫“撬”;“吃饭”叫“上啃”;“演出脚本”叫“册(读cai)子”;“快一点”叫“马前”;“慢一点”叫“马后”;“茶馆”叫“牙淋窑儿”;“马”叫“风子”;“牛”叫“岔子”;“正合适”叫“对托”……

有些“春典”实在难以找到根据,所以,把一些“春典”写成文字,只能取其音,而不能取其意了。还以一、二、三、四、五……为例,写成文字是:溜、月、汪、摘、中……对吗?对。如果写成的文字是:遛、悦、枉、寨、钟……对吗?也对。

一些个别的“春典”,具有多意性,就是说一个“春典”代表两个、甚至更多的意思。比如“尖”,可以解释为“好”,其他的像“真的”、“真实”、“漂亮”、“好看”等也可以说是“尖”。再如“念”,就是“不好”的意思,还可以“翻译”成“没有”、“差”等。

有时“春典”会组合使用,比如“捂杵”,就是由两个“春典”组成,“捂”(读wu)就是“不说”的意思,“杵”就是“钱”,“捂杵”组合在一起,也就是“拿到钱不说出来”。“捂杵”多指“穴头”所为,在暗中得利,用行话说也叫“使黑杵”。

今日,一些个别的“春典”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用语,为大众所熟知,如“走穴”、“穴头”、“大腕儿”等。作为一种行业保护的手段,“春典”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作为艺人之间的交流手段,“春典”也起到了江湖中人相互帮助的作用。如艺人在“走穴”中,遇到困难、问题、麻烦,不管双方是否认识,只要用行话进行交流,就立即能得到关照。

来源: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兼秘书长孙福海《逗你没商量:相声界奇闻趣事》

相声为什么要说行话呢,说相声为什么穿大褂

经常听相声,相声里的行话,你知道多少?

相声,是曲艺门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说唱艺术形式,也是老百姓喜欢听的。

两个演员表演相声,很多笑料,往往都来自逗哏对捧哏的开玩笑,有时捧哏的也会反击几句。这种形式,行内称为砸挂。特别是现挂(现场 即兴发挥)是最能考验演员功底的,反应慢的,吃不了这行饭。

相声一般是两人说,术语称为“双春”。如果是群口相声,也分主要演员和“腻缝儿”,群口相声,即使人数再多,术语也称为“三人活” 。比如逗哏和捧哏之间,往往会有一个“腻缝儿”角色,通过他,来串连逗哏和捧哏的话题。

大家还经常能听到“柳活”这个词。相声四门功课,往大说是12门,往小说就四门,就是那著名的“说学逗唱”。相声的唱,是专指太平歌 词,其他再唱什么,都是“学”。这个学别的曲艺门的唱,就称为柳活儿。柳活,主要是对戏曲的学唱,称为“戏柳”。唱戏曲再加上唱现代 歌的,称“杂柳”。

正如老郭说的,现场听相声,可以晚来,不要早走。这和其他行业也差不多,重量级人物往往在最后出场。

相声界的行话非常多,这里只是举一部分为例。

相声为什么要说行话呢,说相声为什么穿大褂

相声行业有哪些“行话”?

说到相声行话,一般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相声专业术语,比如逗哏、捧哏、腻缝、包袱、垫话、贯口、柳活、一头沉、子母哏之类的,这种术语是可以放到台上对着观众说的,观众明白最好,不明白也没事。估计现在只要经常听相声的观众,对这些术语也没有不懂的,笔者也就不多聊了。

还有一种是不适合观众知道的行话,也就是切口、黑话,一般称之为“春典”,这个可以多聊聊。

一、春典的由来

春典的名字由来有多种说法,有“唇典”的说法,也有“北春南典”的说法,当然,相声行业也管自己叫“春”,相声的行话可不就是“春典”了嘛。

实际上,春典的由来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这玩意本来就是隐秘性的东西,口口相传还密不外露,没法追究最初的由来,肯定是江湖黑话转化来的,这是没跑的。所以你不用纠结春典到底是怎么来的,总之一句话,这玩意来自于江湖的角落,是江湖上最隐秘的东西之一。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春典并不是相声行业所独有的东西,基本上各个古老行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经常跑码头的那帮生意人都会这个,比如卖药的、算卦的、变戏法的、练把式卖艺的、说评书的、唱戏的甚至于招摇撞骗偷东西的,他们都会春典,虽然在说法上会略有不同(口口相传没有统一教材),但整体上是互通的。

据说理发行业骂人喜欢说“月百中”(音译),这就是春典,翻译过来是“二百五”的意思。

不过,春典之外,也有一些地方性的黑话和土话,有些用词和春典类似,有些则不同。比如东北土匪黑话和春典就不太一样,像杨子荣在威虎山里说的那些好像就“正晌午时说话”和春典类似,其他的什么“么哈么哈”之类的应该是东北当地胡子黑话。如果到了南方比如西南云贵川一带,袍哥之间的黑话又和北方流行的春典不同。

有些北京土话,有时候也会被当成春典,比如“套瓷”“挑费”之类的。有些北京土话则和春典类似或者干脆是从春典用过来的,比如北京摇滚圈儿里流行的“果食”“库果”“苍果”“尖果”“盘儿”之类的,这些其实都是春典,后来被当成北京土话了。

二、为什么会产生春典?

一方面是为了避讳一些词语,比如生意人比较忌讳的“八大快”(梦、桥、虎、龙、蛇、兔、塔、牙),这几个字每天午时前不能说,但紧急时刻不说不行怎么办呢?比如牙疼找郎中,你怎么说呢?这时候就可以用春典代替,牙就是“柴”,卖药的郎中(挑柴吊汉的)也是江湖中人,一听就明白。

第二是江湖隐秘交流使用,不让外行人知道。比如这边正在棚子里说相声,外边下雨了,同行过来通报当然不能直接说下雨,那样观众就开闸(全跑)了,你就可以用“摆金”代替,下雪就叫“摆银”,刮风叫“摆丢了”,打雷叫“鞭轰儿”。

总之,春典最大的用处就是避讳外行,尤其是避讳观众或顾客,不能让外行和顾客听见行业内的秘密。比如相声讲究“把点开春”,有时候逗哏一看台下的观众心中就有数今天说哪一段儿,但不能明着告诉捧哏,这时候就该用相声行话了,比如《黄鹤楼》叫“楼腿子”,《地理图》叫“跑梁子”等。

当然,在生活中有些不雅词汇也可以用春典代替,比如“抛山”,你猜这是啥意思?

此外,有些相声艺人骂人也用春典,比如“念攒儿”(缺心眼或傻子),“念招点”(瞎子),还有“空子”(外行)之类的。

总之,春典的诞生一方面和行业保护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欺骗顾客关联,所以长期以来在江湖行业内是一种心照不宣不能示人的东西,属于江湖的隐秘角落。

三、现代 社会 中春典的运用

在现代 社会 ,春典已经基本丧失了原始的作用,越来越变成一种调侃的工具,对于春典,有些相声艺人非常反感,比如孟凡贵就说年轻人不应该学这种“炉灰渣子”。但也有些相声艺人反而喜欢“吊坎儿”,不回避也不宣传,就当一种口语化表达了。

比如马志明曾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来了一句“台下尽是瓢把儿跟翅子”,郭德纲在综艺节目上也整一句“顶不顶”和“磨蔓儿”之类的,如果放在旧 社会 ,他们的师父看他们在外人面前“吊坎儿”一定会收拾他们的,因为江湖行业有规矩,春典是不能在外人面前显摆的。但现在没有人管这个,相声艺人们也就不管不顾了。

刘文步去世的时候,曹云金发了一个社交动态说“相声界最尖局的双簧没了”,“尖局”就是典型的春典,当然他没有师父,更没有人管他。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春典慢慢地也就变成一种日常交流用语了,比如已经成为日常用语的“火了”、“大腕儿(大蔓儿)”、“盘儿亮”(漂亮)、“夹磨”(训练)、“蹿稀”(害怕)、“雷子”(警察叔叔)、“耳目”(打听事儿)、“柳儿”(唱)、“墨刻”(教条)等等。

最后,来一个比较经典的春典吧,天津曲艺团孙福海的名段儿,他给下乡演出的相声演员们开会,就说了十二个字:勤走穴,嗨治杵,撅搬山,念戏果。

如此言简意赅,堪称春典的使用典范。

相声表演中的行话,俗称相声的专业用语,主要有以下几个行话:
一,贯口,就是快速清晰地语言表演很多段,如报菜名,地理图等

二,扑盲子,就看似不挨着,天一脚地一句说,但有看不出破绽,有点像本山徒弟周云鹏的表演等

三,摆知,就拜师收徒弟。

四,柳活儿,歌柳活和戏柳活

五,倒口,模仿各地方言

六,刨底,就是悬念和包袱,这需要智慧的配合。

七,空码,就是指没有师承的演员。

其他双簧,垫场话,荤话等等 很多行话都在现代演绎中淘汰了。必定用发展的眼光看,创新才是唯一而持续发展的出路,但愿相声的发展给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快乐。
第一节 “参军戏”的由来

提到“参军戏”的起源,经常引用的是《乐府杂录》和《赵书》。《乐府杂录》载云:

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

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陆鸿渐撰词云“韶州参军”,盖由此也。

《太平御览》引《赵书》载云:

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百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着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正坐取是,故入汝辈中。”以为笑。

关于“参军戏”的起源,颇多争议,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汉代是否有“参军”这个官职?王国维《古剧脚色考》注云:“或谓后汉未有参军官,故段说不足信。案司马彪《续汉志》虽无参军一官,然《宋书·百官志》则谓‘参军后汉官,孙坚为车骑参军事是也’。则和帝时或已有此官,亦未可知。”《宋书·百官志》的记载近似孤证,所以不少人对后汉有无参军这个官职仍持怀疑态度。其实,作为官职的“参军”和作为艺术的“参军戏”属于两种不同的事物,不能互相取代,混为一谈。也就是说,即使后汉有“参军”这个官职,也不见得就有“参军戏”。二是“参军戏”究竟始于何时?从上面引的史料来看,一是后汉,一是《赵书》说。《乐府杂录》中说的“后为参军,误也”,当指“参军戏”,而不是“参军”这个官职。意思是说:如果把后汉石耽受伶人戏弄当作“参军戏”,那就错了。周贻白《中国戏剧史》指出:“《乐府杂录》‘起于后汉’实误。其所主张‘开元中李仙鹤授同正参军’一说,较为有据。《赵书》虽不知撰于何时,但石勒称帝在公元三百三十年,唐开元为公元七百十三年至七百三十三年,相距近四百年,《赵书》之撰作,似不至在开元之后,故‘参军戏’这一形式的来源,宁从周延一说。”这种见解是有代表性的。

“参军戏”在唐代盛极一时,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兹引数端如下:

赵璘《因话录》载云:

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官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

范摅《云溪友议》载云:

(元稹)廉问浙东……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

姚宽《西溪丛语》引《吴史》载云:

徐知训怙威骄淫,调谑王,无敬长之心。尝登楼狎戏,荷衣木简,自称参军,令王髽髻鹑衣,为苍头以从。

《新五代史·吴世家》载云:

徐氏之专政也,(杨)隆演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尝饮酒楼上,命优人高贵卿侍酒,知训为参军,隆演鹑衣髽髻为苍鹘。

《北齐书·尉景传》载云:

(尉景)转冀州刺史,又大纳贿,发夫猎,死者三百人。厍狄干与景在神武坐,请作御史中尉。神武曰:“何意下求卑官?”干曰:“欲捉尉景!”神武大笑,令优者石董桶戏之。董桶剥景衣,曰:“公剥百姓,董桶何为不剥公?”神武诫景曰:“可以无贪也。”

《乐府杂录》载云:

武宗朝有曹叔度、刘泉水,“咸淡”最妙。咸通以来,即有范传泰、上官唐卿、吕敬迁等三人“弄假妇人”。

上述记载可见“参军戏”盛况之一斑。

黄幡绰、张野狐、李仙鹤是唐代著名的“参军戏”艺人。任半塘《唐戏弄》中载云:

黄幡绰——幡绰优名也。才艺品德为盛唐第一优人,宜亦唐五代优伶中之第一人!开元间,善弄参军戏,每寓匡谏。玄宗悦之,曾假以绯衣。平日侍从,亦常假戏谑,警悟其主,往往解纷救祸,世称“滑稽之雄”!与庄宗时诸伶之妒贤害能、罪恶滔天者,适成反比。安禄山叛,陷京。玄宗自蜀返,宥之。死葬昆山,或即其乡里欤?传优语十四条,又轶闻十二条,均见编末附载。按据附载传说,黄曾在河中府逍遥楼上书《霓裳》谱,或疑黄是河中人。

张野狐——野狐亦优名。与幡绰同时,善弄参军戏,又擅长觱篥及箜篌。曾从玄宗入蜀,受《雨淋铃》曲;返,于望京楼下奏之……据此,野狐或原名徽。《陈书》一八七以野狐为“俳优之善者”。

李仙鹤——仙鹤亦优名。开元中,善弄参军戏,玄宗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食其禄。陆羽所撰参军戏本中,有云“韶州参军”,盖由此。崔记曲名内有《仙鹤子》,疑即仙鹤所作;不然,或为仙鹤而作。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参军戏”艺人具有如下特点:一、常常活动于宫廷之上,献艺于帝王面前。二、内容以嘲讽为主,属于“优谏”之列,有时能起到一般人难以起到的微妙作用。三、形式灵活,富有幽默感。
相声专用术语

1.“扑盲子”——就是没准词儿,表演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马三爷曾经说:"扑盲子"是一种手法,让人听着东一头,西一头,自个儿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是没准词儿,其实那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不过得让人家看不出破绽罢了.

2.“吊坎儿”——又叫春点,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术语,吊坎儿就是那些过去吃江湖饭的人的一种术语.这种术语两个目的:一个方便,另外一个是保密.干吗要保密?比如说有两位相声演员,要跟一个老板去讲价钱,又不能明着说,两个人用几句吊坎儿,说几句春点,自己明白了,那个老板没听明白.三言五语呢,把这个价钱就谈成了. 吊坎儿非常简练,那么春点当中总共的词汇也就两百多个,这两百多个可以说是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全都包括了.比如说在生活中的语言很丰富,说吃饭不好呢叫"差劲",人长得不好看叫"丑陋",产品质量不好叫"不咋地".那么用春点来说的话,总共两个字就全包括了,叫"念嘬".这词儿有点儿怪怪的,不过挺好记的,好记也不能用,当着相声演员你要说谁念嘬的话,人家肯定跟你急了。

3.“空码儿”——指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或者外行。

4.“皮儿薄”——老舍曾经说:"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气力,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彩声,哄堂大笑,用句术语来说,这叫做皮儿薄,言其一戳即破."

5.“摆知”——指拜师收徒仪式。

6.“一头沉”——甲台词较多,以甲的叙述,介绍,评论,讲解,摹拟为主.乙听见叙述的同时,有时与甲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甲解释,更多的是为甲的论点作补充.通过乙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揭示主题,抖响"包袱"。

7.“刨底”——意思就是把悬念或是包袱等注入作者强大智慧含量的东西提前告诉观众或者听众,从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是 搞笑 效果。

8.“贯口”——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经典段子很多,如《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开粥场》等.

9.“柳活儿”——分歌柳儿和戏柳儿,简单说就是学唱。

10.“怯口活儿”——又作“切口”。传统相声以北京话为语言核心,运用其他方言,即"怯口".相声的"怯口活儿",是找寻不同方言之间因误说,误听而制造的误解,从中调笑,或可从讽刺里反省。 “先挂”——与“抓哏”同。即相声演出时,演员往往现场抓取可笑的插话题材,在节目中穿插进去,用以引起观众发笑。 并能很好地结合节目内容,以取得良好结果。

11.“垫话”——相声演员登场表演正式节目前的开场白,有时也是一个小节目,吸引观众注意或点明正式节目的内容。

12.“入活”——相声演出时,用以将垫话引入正题的一段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3.“硬入活”——说相声,一上场,开口就点题,称之为“硬入活”。

14.“开门柳”——即“垫话”,旧时也起着招揽观众作用。

15.“荤口”——陈旧卑*庸俗的语言。

16.“发托卖像”——双簧术语。背后的说唱,前脸的学其动作口型。

17.“正唱”和“歪唱”——相声中柳活(学唱)的两种形式。“歪唱”是依靠曲解谐音产生包袱,“正唱”则靠学得逼真,唱的很象而产生“正尖”。

18.“倒口”——相声术语,是指相声里模拟方言,也称“怯口”。

19.“撂地”——解放前表演相声时,设在庙会、集市、街头空地上的演出场所。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观众租赁桌、凳,供观众坐席。撂地”卖艺按场地分可以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又称:“明地儿”。

20.“画锅”——旧时北方有些撂地演出的相声演员,先以白砂土在地上划圈、写字,以吸引观众,称为“画锅”。意为画一个饭锅,使演出有收入,得以糊口。

21.“打哏”——为旧相声中的特有名词,即逗哏用扇子打捧哏的光头,以博得观众一笑。

22.“铺网”—— 即后来发展的“垫话”。

23.“唱哏”——即”柳活”。

24.“脏哏”——即“荤口”。旧相声中陈旧卑*庸俗的语言。

25.“相声双簧”——相声双簧是双簧的标准形式,双簧附属于相声,正式的双簧都是由相声演员演出,故在双簧之前加上相声二字。后背不论蹲着坐着,都是相声双簧。相声来源于八角鼓的逗哏,八角鼓演员过去都是自弹自唱。弹弦必须坐着,蹲着没法弹。因此,两把椅子,后背坐着的双簧应是双簧的原始形式。后来形式曲种独立,后背大都不能弹弦了,所以改为蹲着,隐蔽遮脸。

26.“曲艺双簧”——所谓曲艺双簧,其本身是曲艺相声,其表演则是双簧。电视播放导航《曲苑杂谈》中有电视相声,这是将对口相声的老唱片、录音配像。相声中提到的人物,由多人扮演,按电视剧场景拍摄,将相声中所学的语言对口型,合成电视片。听声是相声,看像是故事剧,实际是双簧。这种双簧后背录音中是二人,前脸化妆扮演很多人。电视相声就是曲艺双簧,因为它在曲艺范畴之内,其扮演超过了相声双簧,其相声台词又不够戏剧双簧的条件,只能叫曲艺双簧。这种双簧,远有常宝 (小蘑菇)、常连安的《相面》,近有侯宝林的《三棒鼓》、《空城计》等,再近的有马志明的《夜来麻将声》、《纠纷》等。侯宝林的《空城计》正好与双簧创始人黄辅臣相反,是他儿子侯跃文前脸配像。

27.“档”——有一些名气的相声演员组合搭档,用相声界的行话说,叫做几个“档”,如张寿臣一档,常宝堃一档,戴少甫就一档,侯宝林一档,我马三立也算是一档。

“挑笼子”——与唱戏的角儿的“跟包”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样。“跟包”背着角儿的行头靴包,拿着包头用具的提盒子、饮场的壶碗等等,是专门侍候角儿的,后台扮戏,台上饮场,都是“跟包”的活。“挑笼子”的虽然也提一个提盒,里面放上说相声的道具折扇、手绢,唱太平歌词的竹板,还有拍案的醒木,也有喝水的壶碗等等,但是无须侍候扮装及饮场。“挑笼子”的既要干演出的一切杂活,如打扫场地、摆凳子、打水、敛钱等,还要为师父“使活”,或捧或逗,或在师父说累了的时侯“垫场”,说个笑话,来个单口,或者唱段太平歌词。

28.“刨着使”——意思是预先把事物的矛盾完全揭穿,观众能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看着矛盾的发展和冲突,在叙述中反复地把矛盾渲染得更鲜明,而达到进一步展示矛盾的作用。

29.“群口相声” ——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声,过去只叫“三人活”。“群口相声”、“多人相声”都是解放后出现的名称。从前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为说,二人为逗,仨人为凑,四人为哄,五个人就乱了。”

30.“泥(ni四音)缝儿”—— 群口相声中的捧哏者,站位多名逗哏演员的中间。“泥(ni)缝儿”,取其填补砖墙缝隙之意 ,顾名思义,来往于甲乙之间,起着连接作用。

31.“掌旋”——旧时相声场子掌权的那种人叫“掌旋”,这是行话。跑江湖的人到处转,叫做“旋”,北京话音念做“学”。

32.“抠溜”——即数来宝。

33.“酥年儿”——相声说的乏味,把听众说走了。

34.“念年儿”——指没有听众或者很少。

35.“火年儿”——指听众很多。

36.“门长”——相声界里每一辈的大师兄叫“门长”。

37.“活”——段子

38.一块"活"——一个段子

39."使活儿的"——相声行话,即逗哏者.

40."量活儿的"——相声行话,即捧哏者.

41."子母哏"——捧逗二人便成了等重关系.

42."包袱"——笑料

43.“下挂”——重新整理

44.“皮厚”——不容易懂

45.“皮薄”——容易懂

46.“码前”——快一点

47.“码后”——慢一点

48.“格念”——别说了

49.“杵头”——钱

50.“抛杵”——给钱

51.“杵门子”——要钱

52.“对托”——正合适

53.“黄调”——不搭调

54.“念嘬”——不好

55.“使相”——面部表情

56.“夯头”——嗓子

57.“圆粘”——招徕观众

58."包袱"点——爱笑的观众

59.“泥啦”——效果不好

60.“出蛊”——发生问题

61.“抽签”——少数观众退场

62.“开闸”——大批观众退场

63.“攒儿亮”——心里明白

64.“对儿春”——对口相声

65.“单春”——单口相声

66.“海”——大,多

67.“蹶”——小,少

68.“硬买卖”——挣钱多

69.“册子”——台词本子

70.“醒攒儿”——觉悟了

71.“稀溜纲”——逗趣的话

72.“疃春”——相声

73.“咧瓢”——笑啦

74.“瘟”——平淡,效果不好

75.“起堂”——观众走了

76.“盘儿尖”——面孔漂亮

77.“撇苏儿”——哭

78.“瓤”——饿

79.“念啃”——没吃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4526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更衣人偶坠入爱河男主,五条新菜漫画帅气照片 下一篇:第一辆车是去买二手车还是新车听听老司机的分析,买二手车好还是新车好很纠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