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有何讲究,给舅舅家拜年可舅舅家从不来拜年
那么,拜了这么多年,您知道拜年有什么讲究吗?
有人说,这哪还有什么讲究:大包小包地拎着串个门,问声好,在坐下来吃个饭不就结了么,能有啥讲究。
错!
拜年当然是有讲究的,而且还大有讲究:
辈分不同,拜
明天就是春节了,按照中国的传统礼节,过年是要拜年的,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个年,给爸爸妈妈,叔叔伯伯拜个年,给同事朋友,兄弟姐妹拜个年......总之,一个都不能少;过年拜年,礼轻情意重,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优良传承,流传至今,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
那么,拜了这么多年,您知道拜年有什么讲究吗?
有人说,这哪还有什么讲究:大包小包地拎着串个门,问声好,在坐下来吃个饭不就结了么,能有啥讲究。
错!
拜年当然是有讲究的,而且还大有讲究:
辈分不同,拜年方式也不同
一,给长辈拜年
在古代,给长辈拜年是要磕头的。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就有这么一个镜头:
过年了,60岁的康熙大帝正襟危坐在大堂中央,而后先是众阿哥们鱼贯而入,一个接一个的轮流给皇帝磕头拜年:
“给皇阿玛拜年,祝皇阿玛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阿哥们拜完后,是皇孙:
“给皇爷爷拜年,祝皇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孙们拜完后,最后是玄孙......
.......
也就是说晚辈给长辈拜年,除了抱在手上,没有自理能力的,其余皆是要行跪拜礼的,而且是三跪九叩。
只不过,现在人没那么多讲究了,晚辈给长辈拜年也只是送礼与说吉祥话。
其实,有些“规矩大”的大家族还是要行跪拜礼了,我们村有一户姓闻的大族就是这样,而且年年如此。
这个么,依我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礼节到了就行了。
二,平辈之间拜年
古时候,平辈之间拜年只要作个揖,就行了;即:男子作揖躬身(30~45度之间),双手合于胸前,右手成拳在内,左手在外包住右拳。所以男子作揖又叫“抱拳”;古代男子以左为敬,通常除了左撇子,一般人出拳都会先出右拳,所以以左手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
女子作揖则与男子不同,用右手握住左手,但不是抱拳,而是呈空心状叠压,故女子作揖又叫“压手”。
作揖起源于周代,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周武王驾崩以后,周成王继位,因周成王年幼,实际上初期皆是由其叔叔周公旦(《周公解梦》的作者)摄政,为了巩固姬家政权,周公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作揖便就是其中一项,自此,揖礼便开始大行于天下。
不过,现如今平辈之间的拜年,好像也没那么讲究了,见了面基本上就是一句“恭喜发财”,而后便开始侃侃而谈。
拜年时间上也有讲究或许很多人只知道初一不拜年,因为这一天是留给自家人的;初二要去岳父岳母家拜年;还有就是“七不出,八不归”: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意思就是初七,初八是不能出去拜年的,其他时间无所谓。
对吗?
当然不对.......
除了以上的“规矩”,还有四条讲究:
一,拜年最好选在上午,旭日东升么,代表着蒸蒸日上。
二,给长辈拜年必须赶在大年初六之前,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看官便会问了:若是长辈多怎么办?
特别是70,80后的小伙伴们,父母三五,七八个兄弟姐妹的多的是,说白了即:大年初六之前,想要把所有长辈的年都拜完,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大舅、小舅、姨娘、伯父......长辈太多了,整个拜完,最少得到初九,甚至能拖到十一,二的样子,弄到最后,拜年人都已经开始上班了,年却还没有拜完。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朋友给了个参考意见,说可以这么做:A,一个早上跑两家或者三家(四家估计够呛),只吃茶,不吃饭,吃完便走。
B,一年集中一家或者两家(视情况而定)拜,啥意思呢?
即:今年若是大舅“做东”,那么所有的长辈亲戚便全部在大舅这边,而后小辈们集中到大舅家拜年,顺便将其他长辈亲戚的年一起拜了,这样一来既省钱,又省事,还省时间。
以此类推,第二年到小舅家,第三年到大伯家......
当然,也可以分成两家集中:父亲这边的亲戚一家,母亲这边的亲戚一家。
三,拜年不能去太早,太早会给人造成催促的意思,衍生开来即:来年都在催促中度过。
四,平辈之间拜年,可以拖一拖......但也不能超过正月十五,按老祖宗的说法正月十五以后就不是年,因为元宵元宵,表示已经圆满结束了。
这几个日子最好不要拜年
一,大年三十
三十晚上是在家贴对联,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日子,最好不要去拜年。
有人说:这是自然,哪有人大年三十出去拜年的?
还别说,真有,比如有的人实在是忙,只能大年三十在家待一天,初一便要出差去工作,而且一出差就是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在大年三十拜年。
遇到这种情况,那也是没办法,毕竟工作要紧,年么反正年年都能拜。
二,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为何不能拜年?
因为这一天又称赤狗日,所谓赤狗,即火煞,传说能够带来怒火,将万物焚尽,赤狗日即火煞降临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不宜出门。
三,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王爷回人间的日子,据说灶王爷回家之后,得盘查一下户口,所以家家户户最好安分地守在家里,等着灶王爷来查户口,所以,这一天也不宜出去拜年。
说到这,有人便又要犯嘀咕了:若要遵守给长辈拜年只能在初一到初六之间的规矩,除去初一在家,初二去岳父岳母家,再除去初三的赤狗日,初四的灶王爷查户口日,不就只剩下了初五与初六了吗?
呵呵,对,所以得抓紧时间.......
总评:
其实我觉得吧,过年本来就是图个喜庆,讲个热闹,亲戚朋友能够亲密无间地聚在一起吃吃饭,侃侃岁月,聊聊人生......只要开心,便比什么都好......至于拜不拜年,那其实都是形式而已......
您说,对吗?
谢谢观赏!
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虎年吉祥,万事如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春节拜年有什么讲究
春节拜年有什么讲究
在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么大家知道春节拜年有什么讲究吗,下面就来看一看春节拜年有什么讲究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春节拜年有什么讲究1
一、对象
1、家人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2、亲家
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座谈等。
3、朋友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4、邻里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5、其他
凡一 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二、 礼仪
1、叩拜
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才行这种礼仪。
2、作揖
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
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但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3、拱手
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是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4、万福
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但这种形式现在已经鲜有袭用。
5、鞠躬
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春节拜年有什么讲究2拜年首先拜家里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拜年走亲戚
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拜年朋友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拜年吉祥话
对长辈
1、家和睦,人似仙,潇洒走人间;酒当歌,曲轻弹,儿孙高满堂;花儿美,碧水连,日月追云间;梦成真,福禄全,快乐每一天!祝您鼠年更幸福!
2、新年到,我将写上健康、填上快乐、加上好运、注上平安,附上吉祥,将好运做邮票、真情做邮戳、幸福做信封,然后把它放进甜蜜的邮筒寄给您,预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3、佳节里,送您两位保镖,他们都不收服务费。只要您用良好的饮食搭配做邀请,“健康”一定前来;只要您出行或燃放烟花时多加小心,“安全”也一定常在,祝愿你新春欢乐时光里一直有两位保镖的护航,时刻快乐安康!
4、亲爱的爷爷,送您一个节日蛋糕:第一层:喜庆!第二层:问候!第三层:甜蜜!第四层:温馨!中间一层厚厚的:关怀!点缀的花朵丛中满是祝福!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对朋友
1、 敲响新年的钟声,驱散郁闷的寒冬,赶走烦恼的跟踪,好运过来吹吹风,新年快乐有几重,祝福给你是无穷,温暖温馨最从容,祝福祝愿喜相逢。朋友,新年快乐!
2、 鲁迅先生说过,脚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也想说,友情本来不存在,但是经常联系了便有了友情。祝你春节愉快,别忘记经常联系哦!
3、 祝你的心情像阳春三月,暖洋洋;祝你的生意像酷暑六月,火辣辣;祝你的腰包像金秋十月,沉甸甸;祝你的银子像寒冬腊月,白茫茫;朋友,愿你一年四季金多银多钞票多。
4、 祝福加祝福是很多个祝福,祝福减祝福是祝福的起点,祝福乘祝福是无限个祝福,祝福除祝福是唯一的祝福,祝福你平安幸福,鼠年快乐!
对领导
1、xx总你好!新年到了,祝福你事业越来越辉煌,生活越来越精彩;公司生意越来越兴旺,家庭越来越和睦;老板,祝事业红红火火,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来。
2、领导,在您英明领导下,业绩一路飙升;在您辛苦栽培下,我一点点地进步;感谢您不断地提携,不懈地指点,春节到,给您拜个年,愿您阖家欢乐,春节快乐!
3、领导领导器宇不凡,英才伟略人人赞,驻守岗位不怠慢,业绩飙升不骄傲,带头表率争先进,体恤奖励得体到位,事物繁忙你最累,异口同声感恩在心,祝您春节吉祥,阖家欢乐。
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
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
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那么你知道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吗。
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1从拜年的时间上说,有拜早年、拜晚年和大拜年之分。一般来说,过了腊月初八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拜晚年是指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大拜年是指初一至初五拜年。
从拜年的顺序上说,亦有先近后远之分。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首先是拜天地,然后是拜祖宗(牌位),再往后是拜高堂尊长,即晚辈向长辈拜年,施礼时要从辈分最高的开始,一般是爷爷、奶奶、父母(叔婶),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才能外出向本家亲威拜年。
初二初三拜舅父舅母、姑姑姑丈、拜岳父母等姻亲。到亲威家拜年,一进屋门,应先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果比自己年长,应主动跪拜,主人须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免礼,表示谦恭。如主人有意留下吃饭,一般不推辞。
初四初五拜同事、朋友及街坊四邻。到同事、朋友家拜年,一般不宜久坐,寒喧问侯几句便可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对于左邻右舍,拜年的方式更简单,进院门见面后彼此一抱拳,随声说道恭禧发财、万事如意,然后到屋里稍坐一会儿,无须过多礼节。
正月里拜年,有多种行礼形式,叩头、作揖、握手、拥抱……,但其中,作揖是老北京人最常用的礼仪。 作揖(zuò yī),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手更有文化底蕴。
拜年时作揖的正确手势应该是:第一,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祥”。中国古代有以左为尊的说法,作揖时,左手在上,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第二,两个大拇指要并齐,不能左手的压了右手,或右手的压了左手。第三,拜年时手晃三下即可,不要没完没了。
此外,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因为古代是男权社会,所以文字所载的基本都是是男性作揖的规矩。标准的女子作揖姿势与男子正好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
作揖与握手相比有很多优点: 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而作揖,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绝无此虑。 作揖这种方式一拱手,以一当十,即使有很多客人,也都一律给予了致敬。 作揖完全不受对方的制约,绝不会像握手那样“一旦被对方冷落、则显得进退两难”;作揖则是:“不管你是何种心态,我是给你拜年了。”
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21、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的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2、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
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叫不出称呼的尴尬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3、“吉利话”要说得适宜:
对于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4、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5、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
掌握适度。不宜大声喧闹,不宜通宵达旦,以免影响邻舍,妨碍别人休息。 拜年结束时,要表示谢意,邀请人家回访。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赞美几句。临分手时,可发出邀请,表示回报的意思。
【拜年的礼仪常识】
在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 “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拜年的礼仪和讲究是什么3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 “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短信、寄贺卡、礼仪电话和电报,都是一种新的拜年形式。寄贺卡时,也会同时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某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古代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
文章评论